事业单位招聘考试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377|回复: 1

江西教师招聘考试幼儿教育综合知识新大纲冲刺预测试卷及答案解析一

[复制链接]

498

主题

3452

帖子

7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73255
发表于 2017-6-15 12:10:2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江西省教师招聘考试幼儿教育综合知识新大纲冲刺试卷(一)
(时间:120分钟 满分:100分)


第一部分  客观题


    (1~20 题,每题 0.5 分,21~60 题,每题 1 分,共 50 分)
    1.《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幼儿的科学教育是科学启蒙教育,重在激发幼儿 的( )。
    A.自尊、自信,培养幼儿关心、友好的态度和行为,促进幼儿个性健康发展
    B.幼儿的情感,培养初步的感受美、表现美的情趣和能力
    C.认识兴趣和探究欲望
    D.参加游戏和其他各种活动,体验和同伴共处的乐趣
    2.《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幼儿园教育应尊重幼儿的人格和权利,尊重幼儿身 心发展的规律和学习特点,以(     )为基本活动,保教并重,关注个别差异,促进每个幼儿富有个性的发展。”
    A.游戏 B.集体教学
    C.生活 D.交往
    3.根据我国《幼儿园工作规程》的相关规定,下列不属于幼儿教师职责的是( )。
    A.学期(或学年)初做好本班收费工作
    B.观察、分析、记录幼儿发展情况
    C.与家长保持经常联系
    D.创设良好的教育环境
    4.《幼儿园工作规程》规定,幼儿园的任务是: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按照保育与教育相结 合的原则,遵循幼儿身心发展特点和规律,实施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教育,促进幼儿(     )。
    A.身心和谐发展 B.身体健康发展
    C.身心尽快发展 D.个性化发展
    5.《幼儿园工作规程》规定,幼儿园中班的幼儿人数一般为( )。
    A.20 人 B.25 人
    C.30 人 D.35 人
    6.教师职业道德区别于其他职业道德的显著标志是( )。
    A.为人师表 B.清正廉洁
    C.敬业爱业 D.团结协作
    7.教师的道德品质和行为将给学生留下深刻久远的印象,有时甚至伴随学生的一生,这体 现了教师职业道德的( )特点。
    A.境界的高层次性 B.意识的自觉性
    C.行为的典范性 D.影响的深远性
    8.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要以平等友善的态度对待学生、尊重学生、引导学生、激励学生发 展,这体现了( )。
    A.忠于人民教育事业 B.教育民主原则
    C.教育人道主义原则 D.诚信原则
    9.幼儿的“向师性”和模仿性的心理特征决定了教师职业道德的( )特点。
    A.境界的高层次性 B.意识的自觉性
    C.行为的典范性 D.影响的深远性
    10.教师在教育中抱怎样的劳动态度,表现怎样的道德品行,完全取决于教师的责任感和内 心的自我监督,这主要体现了教师职业道德的( )。
    A.境界的高层次性 B.意识的自觉性
    C.行为的典范性 D.影响的深远性
    11.直观行动思维活动的典型方式是( )。
    A.认识地图 B.语词的概括
    C.尝试错误 D.顿悟
    12.幼儿参观动物园后记住了猴子、老虎等一些动物形象,这属于( )。
    A.逻辑记忆 B.形象记忆
    C.情绪记忆 D.运动记忆
    13.幼儿边搭积木边说:“这个太小了。  ”这是一种( )。
    A.自我中心语言 B.社会化语言
    C.内部语言 D.告知性语言
    14.儿童学习书面语的最佳时期是( )。
    A.1~2 岁 B.2~4 岁
    C.4~5 岁 D.5~6 岁
    15.3 岁前儿童的言语主要是( )。
    A.连贯言语 B.逻辑言语
    C.情境言语 D.复合言语
    16.当教室中一片喧哗时,教师突然放低声音或停止说话,会引起幼儿的注意。  这是( )。
    A.刺激物的物理特性引起幼儿的无意注意
    B.与幼儿的需要关系密切的刺激物,引起幼儿的无意注意
    C.在成人的组织和引导下,引起幼儿的有意注意
    D.利用活动引起幼儿的有意注意
    17.( )不属于幼儿的基本情绪。
    A.微笑 B.痛苦与悲伤
    C.仇恨 D.焦虑与恐惧
    18.儿童学习简单口语的最佳期是( )。
    A.1~2 岁 B.2~4 岁
    C.4~5 岁 D.5~6 岁
    19.儿童注意开始受到表象影响的年龄是( )。
    A.1 岁以前 B.1~3 岁
    C.3~4.5 岁 D.4.5~6 岁
    20.从言语功能上讲,儿童在幼儿园想妈妈时说“我不哭”,这是( )。
    A.调节功能 B.游戏功能
    C.交际功能 D.问题功能
    21.下列不属于幼儿社会性需要的形式的是( )。
    A.安全 B.交往
    C.游戏 D.尊重
    22.“3 岁看大,7 岁看老”这句话反映了幼儿心理活动( )。
    A.整体性的形成 B.稳定性的增长
    C.独特性的发展 D.积极能动性的发展
    23.某 5 岁儿童画的西瓜比人大,画的两排尖牙齿在人体上占了大部分,这表明此时儿童画的特点是( )。
    A.感觉的强调和夸张
    B.未掌握画面布局比例
    C.表象符号的形成
    D.绘画技能稚嫩
    24.幼儿园课程不仅体现在有目的、有计划的教育活动中,而且更重要的体现在环境、生活、游戏及教师不经意的行为中,这体现了幼儿园课程特点之( )。
    A.活动性 B.全面性
    C.生活性 D.潜在性
    25.导致儿童身心发展差异性的物质基础是( )。
    A.遗传差异 B.教育差异
    C.环境差异 D.物质差异
    26.个性心理特征包括( )。
    A.认知过程、情感过程和注意过程
    B.能力、气质和性格
    C.感知觉、记忆、想象和思维
    D.心理过程、心理状态和能力倾向
    27.儿童的发展是通过( )。
    A.对物体的操作和与人的交往而发展的
    B.聆听教师讲授知识而发展的
    C.观察教师的操作过程而发展的
    D.观看电视卡通节目而发展的
    28.学前儿童的意志过程往往表现为( )。
    A.没有明确目的的意志行动
    B.直接外露的意志行动
    C.不能克服困难的意志行动
    D.不能自觉调节与控制的意志行动
    29.一个 5 岁的儿童说:“我想画小兔、小草,还想画小狗……”他基本上按所说的去画,说明 他的想象的特点是( )。
    A.以无意想象为主 B.随意的自由想象 C.以有意想象为主
    D.想象内容零碎,缺乏组织
    30.幼儿园课程以( )为基础。
    A.教师讲授 B.幼儿自学
    C.幼儿的间接经验 D.幼儿的直接经验
    31.“对幼儿照料与教育,就像纬线和经线一样紧密地交织在一起。  ”这句话体现了( )。
    A.个别教育原则 B.因材施教原则 C.保教结合原则 D.集体教育原则
    32.成人往往按照自己的习惯设计蓝图去要求、塑造儿童,使儿童的天性得不到发展,这是因为在制定学前教育目的时未考虑到( )。
    A.社会发展的需要 B.教育方针
    C.教育政策 D.学前儿童的需求
    33.五指活动课程的课程目标不包括( )。
    A.做人 B.习惯
    C.身体 D.智力
    34.与幼儿园相比,家庭教育的特点是( )。
    A.目的性 B.组织性
    C.随意性 D.计划性
    35.比较研究发现,学前幼儿写字训练最合理有效的方法是( )。
    A.在游戏和生活中训练幼儿的手指灵活性,如穿珠子、使筷子、用剪刀等
    B.让幼儿先学习用毛笔写字,一段时间后再学习用硬笔写字
    C.到大班时尽量让儿童多训练写字
    D.坚持每天认、读、写 1~2 个简单的字,积少成多
    36.一项国际性的调查研究发现,世界各国儿童最喜欢玩的东西是“沙”,这主要是因为( )。
    A.沙是最便宜的东西
    B.沙是最容易得到的东西
    C.沙是相对比较安全的自然物质
    D.沙最能满足孩子创造的需要
    37.下列哪项不是 3~4 岁幼儿感知和理解数、量及数量关系的典型表现?  ( )
    A.能通过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两组物体的多少
    B.能通过实际操作理解数与数之间的关系,如 5 比 4 多 1 C.能用数词描述事物和动作,如我有 4 本书
    D.能手口一致地点数 5 个以内的物体
    38.教师在教育活动设计中最关键的一环是( )。
    A.了解教学环境 B.确立活动目标
    C.选择活动内容 D.拟定活动方案
    39.某中班一次美术活动“画熊猫”,教师制定的目标之一是让幼儿掌握画圆和椭圆的技能。
    这一目标属于幼儿园的( )。
    A.活动目标 B.近期目标
    C.中期目标 D.远期目标
    40.下列关于幼儿全面发展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智力的发展,道德品质、意志的培养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健康状况
    B.美育有助于发展注意、观察、记忆、思维、想象等认识能力
    C.体育的作用最小
    D.美育能协调体、智、德育的发展,是体、智、德育的催化剂
    41.活动区的活动多为( )的活动。
    A.幼儿自选  B.教师指定
    C.家长参与  D.师生商定
    42.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幼儿教育的性质,幼儿园课程注重知识的( )。
    A.学术发展价值 B.一般发展价值
    C.社会价值 D.研究价值
    43.将教育信息返回给教师用以调整改进教育过程,这是教育评价的( )。
    A.调节作用 B.诊断作用
    C.增效作用 D.帮扶作用
    44.在幼小衔接工作中,教师要培养幼儿主动与同伴、老师交往,友好相处。  这属于( )方 面的适应能力。
    A.主动性 B.独立性
    C.人际交往 D.规则意识
    45.下列不属于角色游戏的是( )。
    A.“娃娃家”游戏 B.“看医生”游戏
    C.“逛商店”游戏 D.“造城堡”游戏
    46.下列关于幼儿园图书区活动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图书区应该选择班级里光线相对充足、比较安静的位置 B.图书区的图书要定期更换
    C.儿童在图书区活动的时候,教师不要打扰
    D.图书的选择必须符合本班儿童的智力、语言等发展水平
    47.利用各种结构材料或玩具进行建构的游戏是( )。
    A.规则游戏 B.结构游戏
    C.角色游戏 D.表演游戏
    48.幼儿在一起玩,彼此之间有交谈,彼此之间有自己玩的主题,每个人的主题皆是独自的。这是属于( )形态。
    A.单独游戏 B.联合游戏
    C.平行游戏 D.合作游戏
    49.孩子进行角色扮演时,需要以孩子以往的( )为基础。
    A.知识与经验 B.成熟与行为
    C.环境与经验 D.知识与行为
    50.环境与教育目标相一致的原则是指环境的创设要体现( )。
    A.目的性 B.优美
    C.教育性 D.多样性
    51.在超市结账时,妮妮要求妈妈给她买一盒彩虹糖,被拒绝后她大哭起来,无奈之下妈妈 只好满足了她的要求,此后每当妮妮提出要求不被满足时,总会使用哭闹的方式迫使妈妈满足 自己。  该案例符合(     )流派的观点。
    A.精神分析 B.认知主义
    C.行为主义 D.人本主义
    52. 全班幼儿在同一时间内做相同的事情,活动过程以教师的引导和组织为主的活动是( )。
    A.小组活动 B.集体活动
    C.个别活动 D.自由活动
    53.孤独、退缩、对亲人没有依恋之情,不能领会表情的含义,也不会表示自己的要求和情感,这是婴儿孤独症的(
    A.行为 )障碍。
    B.语言
    C.社会交往  D.情绪
    54.下列对学前儿童语言发展特点描述正确的是( )。
    A.到 4 岁左右,儿童 98%以上使用完整句 B.5~6 岁是儿童语音发展最迅速的时期 C.儿童先掌握的是名词和形容词
    D.儿童的不完整句大多发生在 2 岁以前,主要是单词句和双词句
    55.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强调一些卫生常识,如饭前便后要洗手,从预防传染病流行的角度 看,这是为了( )。
    A.控制传染源 B.切断传播途径
    C.保护易感人群 D.以上都是
    56.对待 3 岁儿童“口吃”的现象( )。
    A.这是学话初期常见的正常现象,不必紧张
    B.应强迫孩子再说一遍
    C.应反复练习加以矫正
    D.应进行心理治疗
    57.保证幼儿每天睡(     ),其中午睡一般应达到 2 小时左右。
    A.8~10 小时 B.10~11 小时
    C.11~12 小时 D.12 小时以上
    58.幼儿教师晨间接待幼儿入园的工作重点是(     )。
    A.提醒幼儿尽早进入学习状态 B.与家长交流,沟通感情
    C.检查孩子的身心状况 D.督促孩子完成家庭作业
    59.在儿童的热能消耗中,幼儿所特有的,且与其生长的快慢成正比的热能需要是(     )。
    A.基础代谢 B.生长发育 C.活动
    D.食物特殊动力
    60.不要用力牵拉幼儿的手臂以防脱臼,这是因为幼儿的(     )。
    A.骨韧性强 B.骨硬度小
    C.肌肉比较疲劳 D.关节周围韧带不够结实

第二部分  主观题


    一、简答题(10 分)
    1.说明教师如何在实践中提高幼儿的言语能力。
    2.简述情绪和情感在学前儿童心理发展中的作用。
    二、案例分析题(8 分)
    在大班美术活动“美丽的服装”中,某老师请幼儿观赏生活中各种服装的款式、图案、色彩、 质地等之后,让幼儿自主选择材料设计、装饰服装,当有的幼儿提出不会装饰或画不好时,该老 师便引导幼儿再次欣赏。  感受风格各异的服装,鼓励他们用自己喜爱的方式大胆表现。  活动结 束后,该老师请幼儿将作品展示在“服装店”,幼儿在游戏中兴致勃勃地相互介绍,推荐自己的 “美丽服饰”。
    问题:
    (1)请结合材料分析教师组织该活动的组织策略。
    (2)请对活动延伸提出合理建议。
    三、论述题(12 分)
    实施《3-6 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应把握哪几个方面?
    四、活动设计题(20 分)
    有一天,中班的孩子们吃完早饭坐在教室玩玩具。  忽然一个孩子大声说:“老师,墙上有蜘 蛛。 ”我走过去一看,果然在墙角上方,有一个小蜘蛛。 孩子们都抬头看着墙角,叽叽喳喳叫了起 来,“我也看到了蜘蛛。”“老师蜘蛛会不会掉下来?”
    请设计中班科学活动“有趣的蜘蛛”,要求写出设计意图、活动目标、活动准备、活动过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98

主题

3452

帖子

7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73255
 楼主| 发表于 2017-6-15 12:10:58 | 显示全部楼层

江西省教师招聘考试幼儿教育综合知识新大纲冲刺试卷(一)
参考答案及解析


    第一部分  客观题
    1.【答案】C。  解析:《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幼儿的科学教育是科学启蒙教育,重在激发幼儿的 认识兴趣和探究欲望。
    2.【答案】A。  解析:《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总则部分第五条指出,幼儿园教育应尊重幼儿的人格和权 利,尊重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学习特点,以游戏为基本活动,保教并重,关注个别差异,促进每个幼儿富有个性的发展。
    3.【答案】A。  解析:幼儿园教师对本班工作全面负责,其主要职责如下:(1)观察了解幼儿,依据国家有关规 定,结合本班幼儿的发展水平和兴趣需要,制订和执行教育工作计划,合理安排幼儿一日生活;(2)创设良好的 教育环境,合理组织教育内容,提供丰富的玩具和游戏材料,开展适宜的教育活动;(3)严格执行幼儿园安全、卫 生保健制度,指导并配合保育员管理本班幼儿生活,做好卫生保健工作;(4)与家长保持经常联系,了解幼儿家 庭的教育环境,商讨符合幼儿特点的教育措施,相互配合共同完成教育任务;(5)参加业务学习和保育教育研究 活动;(6)定期总结评估保教工作实效,接受园长的指导和检查。  显然 A 选项不符合题意。
    4.【答案】A。  解析:《幼儿园工作规程》第一章总则部分第三条指出,幼儿园的任务是: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按照保育与教育相结合的原则,遵循幼儿身心发展特点和规律,实施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教育,促进 幼儿身心和谐发展。
    5.【答案】C。  解析:《幼儿园工作规程》规定,幼儿园每班幼儿人数一般为:小班(3 周岁至 4 周岁)25 人,中班(4 周岁至 5 周岁)30 人,大班(5 周岁至 6 周岁)35 人,混合班 30 人。
    6.【答案】A。  解析:为人师表是教师职业道德与其他职业道德最大的不同之处。
    7.【答案】D。
    8.【答案】B。
    9.【答案】C。
    10.【答案】B。
    11.【答案】C。  解析:直观行动思维活动的典型方式是尝试错误,其活动过程依靠具体动作,而且有许多无效 的多余动作。
    12.【答案】B。  解析:形象记忆是个体对感知过的事物,以表象的形式存储在头脑中的记忆。  幼儿头脑中猴 子、老虎的形象就属于形象记忆。
    13.【答案】A。  解析:幼儿自我中心语言指幼儿在活动或游戏过程中发出的、似乎并不在意能否达到与别人沟通的目的的自言自语或公开说的话。
    14.【答案】C。  解析:4~5 岁是幼儿学习书面语的最佳时期。
    15.【答案】C。  解析:3 岁前的儿童言语主要是情境言语、对话言语和不连贯言语。
    16.【答案】A。  解析:教师通过声音的变化,引起幼儿的无意注意,属于刺激物的物理特性引起幼儿的无意 注意。
    17.【答案】C。  解析:幼儿基本情绪包括:微笑,痛苦与悲伤,焦虑与恐惧,愤怒。
    18.【答案】B。  解析:2~4 岁是幼儿学习简单口语的最佳时期。
    19.【答案】B。  解析:儿童头脑中的表象很早就已经出现了,但一般在 1.5~2 岁才会有表征活动,这时儿童的表象和注意才密切联系起来。
    20.【答案】A。  解析:儿童在幼儿园想妈妈时说“我不哭”,是儿童用言语表达自己的意志,体现了言语的调节 功能。
    21.【答案】A。  解析:社会性需要是指幼儿社会性情感及社会交往的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等,安全的需要不 属于社会性需要。
    22.【答案】B。  解析:从 3 岁孩子的心理特点、个性倾向,就能看到这个孩子青少年时期的心理与个性形象的雏形;而从 7 岁的孩子身上,你能看到他中年以后的成就和功业。 这说明幼儿的心理活动的发展是循序渐进地 进行的,幼儿心理活动的稳定性逐渐增长。
    23.【答案】A。  解析:幼儿绘画的特点包括透视画法、拟人化画法、丰富的想象力和感觉的强调与夸张等特点。 感觉的强调与夸张是指幼儿 3 岁以后,有了观察力,会把事物印象最深的特点并夸张的很大。 题干中所提到 的儿童画的西瓜比人大,牙齿占人体的大部分,体现了幼儿绘画感觉的强调与夸张的特点。
    24.【答案】D。
    25.【答案】A。  解析:遗传是身心发展差异性的物质基础。
    26.【答案】B。  解析:个性心理特征就是个体在社会活动中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成分,包括能力、气质和 性格。
    27.【答案】A。  解析:儿童的发展包括个体和社会两个层面,个体表现为操作物体,社会表现为与人交往。
    28.【答案】B。  解析:学前儿童的意志过程往往表现为直接外露的意志行动,意志的内化程度很低。
    29.【答案】D。
    30.【答案】D。  解析:幼儿园课程以幼儿的直接经验为主。
    31.【答案】C。  解析:对幼儿进行照料与教育,体现的是保教结合的原则。
    32.【答案】D。  解析:成人往往不能从幼儿角度出发思考幼儿教育,忽视幼儿特定年龄阶段的需求。
    33.【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陈鹤琴五指活动的相关内容。  五指活动课程主要解决“做怎样的人”的问 题。  陈鹤琴确定了做人、身体、智力、情绪的课程目标。
    34.【答案】C。  解析:家庭教育发生在家里,它不像学校教育那样具有明确的计划性和目的性,而是家长随意 进行的。
    35.【答案】A。  解析:比较研究发现,我国幼儿园对于儿童读写的要求比较适合儿童的年龄特点,要求幼儿园 在儿童前书写能力上下足功夫,不要求在学前阶段教孩子写字。 教师可以利用各种形式,运用多种材料,如小班儿童穿珠,中班儿童学习用筷子,大班儿童用剪刀等,使这些儿童不论从生理方面还是心理方面都做好了书写前的准备工作,这样儿童在上小学后很快就能学会写字。
    36.【答案】D。
    37.【答案】B。  解析:“能通过实际操作理解数与数之间的关系,如 5 比 4 多 1”是 4~5 岁幼儿感知和理解数、量及数量关系的典型表现。
    38.【答案】B。
    39.【答案】A。  解析:活动目标指某次教育活动需要达成的目标。
    40.【答案】C。  解析:健康的身体是孩子全面发展的物质基础,体、智、德、美四育之间相互联系和制约,不存在作用大或小的问题。
    41.【答案】A。  解析:活动区的活动多为幼儿自选的活动,这样就为幼儿提供了更多的按照自己的兴趣和能 力进行活动的机会,满足幼儿的个别化的需要。
    42.【答案】B。
    43.【答案】A。  解析:将教育信息返回给教师用以调整改进教育过程,这是教育评价的调节作用。
    44.【答案】C。  解析:幼儿人际交往能力的重要性表现在入学后对新的人际环境的适应上。
    45.【答案】D。  解析:“造城堡”属于建构游戏。
    46.【答案】C。  解析:在图书区活动的时候,教师应给予一定的指导,例如,培养儿童的阅读兴趣,指导儿童的阅读方法,引导儿童互相谈话和讲述图书中的内容等。
    47.【答案】B。  解析:结构游戏是幼儿利用各种不同的结构玩具或材料,构造物体形象,反映现实生活的一种 游戏。
    48.【答案】B。  解析:儿童和同伴一起做游戏,时常发生许多如借还玩具、短暂交谈的行为,但还没有建立共 同目标与分工,仍以自己的兴趣为中心,此时处于联合游戏阶段。
    49.【答案】A。
    50.【答案】C。  解析:环境与教育目标相一致也就是环境设计的目标要符合幼儿全面发展,要与幼儿园的教 育目标相一致,要体现教育性。
    51.【答案】C。  解析:妈妈的妥协强化了妮妮不良行为发生的可能性,属于行为主义流派的观点。
    52.【答案】B。  解析:集体活动一般是在教师直接指导下进行的活动,它的特点是全班幼儿在同一时间内做 相同的事情,活动过程以教师的引导和组织为主。
    53.【答案】C。  解析:社交障碍是孤独症的核心症状,在婴儿期,患儿常一人独处,既不愿看别人,也不对母亲 和亲人表示依恋;对陌生人的爱抚表现得无所谓,不会拒绝与不安,不会表示自己的要求和情感;不爱哭也不爱笑,不能领会表情的含义。
    54.【答案】D。  解析:到 6 岁左右,儿童 98%使用完整句;3~4 岁是语音发展的飞跃阶段;儿童最先掌握名词,其次是动词,最后是形容词。
    55.【答案】B。  解析:饭前便后要洗手可以去除不利于身体健康的细菌,从而切断传播途径。
    56.【答案】A。
    57.【答案】C。  解析:《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指出,保证幼儿每天睡 11~12 小时,其中午睡一般应达到2小时左右。 午睡时间可根据幼儿的年龄、季节的变化和个体差异适当减少。
    58.【答案】C。
    59.【答案】B。  解析:幼儿对热量的需要包括基础代谢、食物特殊动力、活动、生长发育和排泄废物。  其中,活动需要消耗热量,这是人体的一项较大的热能消耗,它与人们的活动量成正比;而生长发育是幼儿特有的热能消耗,与生长发育速度成正比。
    60.【答案】D。  解析:幼儿的关节牢固性差,外力作用下容易脱臼,且会出现韧带损伤,失去运动功能。
    第二部分  主观题
    一、简答题
    1.【参考答案】
    (1)创造条件,让儿童有充分交往与活动的机会
    儿童的语言能力是在交往和活动中发展的。  教师要给幼儿提供更多的交往机会,鼓励和支持幼儿与成人、同伴交流,让幼儿想说、敢说、喜欢说并能得到积极回应。
    (2)帮助儿童扩大眼界,丰富生活,增加词汇
    幼儿的语言学习需要相应社会经验的支持,应通过多种活动扩展幼儿的生活经验,丰富语言的内容,增强理解和表达能力。
    (3)加强对学前儿童言语的训练
    在幼儿园活动中,教师要加强对学前儿童言语的训练,要求幼儿发音正确,用词恰当,句子完整,表达清楚、 连贯,并及时帮助幼儿纠正语音。 教师要运用有效的教学方法,调动幼儿说话的积极性,并给予反复练习的机 会,以及做出良好的示范,促进幼儿语言的发展和言语的规范化。
    (4)成人语言规范
    在平时的教育活动中,教师要坚持说普通话,尽量做到吐字清晰、正确,潜移默化地去影响幼儿的语言发展。
    2.【参考答案】
    (1)人类婴儿先天的情绪反射是今后情绪和情感发展的起点。
    (2)情绪是激活人心理活动和行为的驱力。   婴幼儿的心理活动和行为的情绪色彩非常浓厚。   情绪直接指导、调控着儿童的行为,驱动、促使着儿童去做出这样或那样的行为,或不去做某种行为。
    (3)情绪具有发动和组织人的探究行为的功能,能够促进或干扰认知的发展。
    情绪与认知之间关系密切,一方面,情绪是随着认知的发展而分化和发展,另一方面,情绪对儿童的认识活 动及其发展起着激发、促进作用,或抑制、延缓作用。 婴幼儿不同情绪状态对其智力操作的影响是明显不同的, 具有显著的差别。
    (4)情绪具有人际交往功能。
    与语言一样,情绪也是人际交往的工具,而且使发生得比语言更早的工具。 每一种情绪都有其外部表现,即 表情,它在婴幼儿与人的交往中,尤占有特殊的、重要的地位。
    (5)儿童早期的情感发展对今后人格的形成具有重要作用,而早期的情感创伤也会产生不利的后续影响。
    二、案例分析题
    【参考答案】
    (1)①结合生活情境,激发兴趣,丰富表象。 教师首先结合实际生活,让幼儿有意识地去观察生活中各种服 装,引起幼儿的学习兴趣。 并在观察的过程中,拓展了幼儿的经验,丰富了幼儿表象,为幼儿后期的创作打下了 基础。
    ②引导创作,鼓励幼儿大胆表现。 在幼儿积累了大量的表象之后,教师便引导幼儿进行创作,在创作过程 中,重视幼儿的自主性,鼓励幼儿大胆表现。
    (2)活动延伸是为了保持教学活动的完整性、连贯性,从而更好地保证幼儿学习的完整性、连贯性。  在上述 活动中,活动结束后,老师把活动延伸到区角活动中,通过"服装店"的游戏激发幼儿兴趣,为幼儿创设了一个轻 松、愉快的敢说、想说语言表达环境。
    建议:
    延伸活动一:家庭活动,问问爸爸妈妈的职业,给爸爸妈妈设计符合他们职业特点的服装。
    延伸活动二:带到幼儿到图书角,观看不同民族的服装。
    延伸活动三:带幼儿到手工区,引导幼儿利用手工区现有的资源,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折、叠、剪、画等方式制作、装饰自己的服装。
    三、论述题
    【参考答案】
    (1)关注幼儿学习与发展的整体性。  儿童的发展是一个整体,要注重领域之间、目标之间的相互渗透和整 合,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协调发展,而不应片面追求某一方面或几方面的发展。
    (2)尊重幼儿发展的个体差异。  幼儿的发展是一个持续、渐进的过程,同时也表现出一定的阶段性特征。  每 个幼儿在沿着相似进程发展的过程中,各自的发展速度和到达某一水平的时间不完全相同。 要充分理解和尊重幼儿发展进程中的个别差异,支持和引导他们从原有水平向更高水平发展,按照自身的速度和方式到达《指南》所呈现的发展“阶梯”,切忌用一把“尺子”衡量所有幼儿。
    (3)理解幼儿的学习方式和特点。 幼儿的学习是以直接经验为基础,在游戏和日常生活中进行的。 要珍视游 戏和生活的独特价值,创设丰富的教育环境,合理安排一日生活,最大限度地支持和满足幼儿通过直接感知、实 际操作和亲身体验获取经验的需要,严禁“拔苗助长”式的超前教育和强化训练。
    (4)重视幼儿的学习品质。 幼儿在活动过程中表现出的积极态度和良好行为倾向是终身学习与发展所必需的宝贵品质。 要充分尊重和保护幼儿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帮助幼儿逐步养成积极主动、认真专注、不怕困难、 敢于探究和尝试、乐于想象和创造等良好学习品质。 忽视幼儿学习品质培养,单纯追求知识技能学习的做法是 短视而有害的。
    四、活动设计题
    16.【参考设计】 设计意图:
    幼儿的科学教育要激发幼儿的认知兴趣和探究欲望。  好奇心是幼儿的天性,求知是人的本能。  好奇、好学、 好问、好探究是孩子们的特点。 而作为幼儿教育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的幼儿教师在科学教育活动中首 先就是要精心呵护和培植幼儿的好奇心,鼓励、支持并引导幼儿去探究、去发现,并帮助幼儿形成正确的科学经 验。  在尊重孩子兴趣的基础上,我设计了“有趣的蜘蛛”。
    一、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蜘蛛的生活特性,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培养幼儿对科学课的兴趣。
    2.通过观察活动初步了解蜘蛛的捕食过程及蜘蛛网的形成,激发幼儿进一步的探索欲望。
    3.鼓励幼儿敢于大胆发表自己的意见和见解,培养幼儿的创新意识。
    二、活动准备
    (一)物质准备
    1.蜘蛛的标本(幼儿分成四组,每组有一个蜘蛛标本)。
    2.蜘蛛的图片和蜘蛛网的图片。
    3.有条件的幼儿园可为孩子们准备关于蜘蛛的 VCD 光盘。
    (二)经验准备
    1.有条件的幼儿园可以带幼儿参观自然博物馆观察蜘蛛的形态。
    2.可请家长和幼儿一起上网查找与蜘蛛有关的图片并帮助幼儿了解一些蜘蛛的生活习性和蜘蛛网的形成。
    3.教师带幼儿一起在自己生活的地方寻找蜘蛛网,观察蜘蛛的捕食过程。
    环境创设:把一些蜘蛛的图片贴在环境墙上。
    三、活动过程
    1.谈话:小朋友在哪里见过蜘蛛?  它长得什么样子?
    2.教师出示蜘蛛标本,请幼儿观察蜘蛛。看看蜘蛛的身体上有什么?(蜘蛛的身体由头、胸、腹三部分组成)蜘 蛛的头上有几只眼睛?  蜘蛛有几条腿?  (八只眼,八条腿,腿上有毛)
    3.幼儿自由提问、其他幼儿解答。  给幼儿一个展示的平台。
    我们看了蜘蛛,而且有的小朋友在家和爸爸妈妈一起上网查了一些资料,现在你有什么问题就问问你的小 伙伴或者老师,听听他们是怎么解答你的,好吗?
    4.教师引导幼儿进一步了解蜘蛛。
    (1)激发兴趣。
    教师:刚才你们真棒! 不但会提问题而且也会解答问题。 那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看蜘蛛的动画片,听一听人 家是怎么介绍蜘蛛的好吗?
    (2)了解蜘蛛的生活习性。
    刚才在动画片里我们看到听到蜘蛛喜欢生活在什么地方? (土中、树上、草间、石下、洞穴、水边、低洼地、灌 木丛、房屋的墙角)
    (3)蜘蛛喜欢吃什么?  (昆虫)
    (4)当蜘蛛饿了的时候,它怎样才能吃到食物?  (靠蜘蛛网)蜘蛛是怎样捕食的?
    (5)请幼儿展开讨论:“蜘蛛的丝是从哪里来的?  ”
    在幼儿讨论的基础上,请个别幼儿介绍蜘蛛的丝是怎样吐出来的?
    教师小结:在蜘蛛的屁股末端,有几对“小型纺织器”,蜘蛛丝就是从那里“加工”后,从小孔里流出来的。  蜘 蛛丝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它和蚕的丝一样。 粘液刚刚流出来时,还是一种粘乎乎的“胶水儿”,但当它一接触到 空气,就变成了硬的了。  这就是我们所说的蜘蛛丝了。
    5.教师小结:蜘蛛是一种卵生动物,它喜欢吃昆虫,它的身体上有头、胸、腹。  蜘蛛有八只眼、八条腿,腿上有 毛。  它喜欢生活在土中、树上、草间、石下、洞穴、水边、低洼地、灌木丛、房屋的墙角等地方。
    四、活动延伸
    1.老师和幼儿在户外寻找蜘蛛网并观察蜘蛛捕食的过程。
    2.在活动区里,提供纸、笔及一些废旧物品,如泡沫板、毛线等,供幼儿制作蜘蛛网。

  编者注:本文节选自中公2017年江西省教师招聘考试用书《幼儿教育综合知识新大纲冲刺试卷》,欲了解更多内容,请进入新都商城(http://mall.newdu.com)了解本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4-11-19 16:39 , Processed in 0.085056 second(s), 11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