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招聘考试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294|回复: 3

2016年医疗卫生系统事业单位招聘工作人员考试公共卫生管理真题汇编及答案解析一

[复制链接]

498

主题

3452

帖子

7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73251
发表于 2017-4-26 11:37:0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16年医疗卫生系统公开招聘工作人员考试公共卫生管理真题汇编(一)


    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项备选答案中只有一项符合题意,请将其选出填写在相应的括号内)
    1.卫生服务中风险管理考虑的因素是( )。
    A.服务过程 B.服务结果
    C.病人对服务的满意度 D.以上都应考虑
    2.下列哪项不属于卫生人力资源绩效考核的内容?  ( )
    A.工作成绩 B.能力评价
    C.工作态度评价 D.工作效率评价
    3.下列哪项不属于卫生人力资源的科学配置原则?  ( )
    A.因人设岗 B.责、权、利一致
    C.用人所长和扬长避短 D.合理流动和人尽其才
    4.宣传政策的说服系列,其最终目的是使人们( )。
    A.认识政策 B.理解政策
    C.认同政策 D.对政策心悦诚服
    5.在乡、民族乡、镇医疗机构,职业助理医师( )。
    A.可以独立从事常见病诊断治疗
    B.可以独立从事执业活动
    C.不能独立从事执业活动
    D.可以独立从事一般的执业活动
    6.区域卫生规划的周期一般为( )年。
    A.2 B.3 C.5  D.8
    7.下列哪项是卫生服务市场的特性?  ( )
    A.医疗服务的需求弹性大
    B.医疗服务的价格是经过充分竞争形成的
    C.供需双方的信息对称
    D.卫生服务的市场受地理范围的限制
    8.卫生服务消费者形成购买决策的第一步通常为( )。
    A.认识需要 B.寻找各种消费信息
    C.对比分析 D.预测不满原因
    9.地方性克汀病的发生是由于缺乏( )而导致的。
    A.碘 B.硒 C.铬  D.铜
    10.家居环境铅污染,与下列哪种化学品有关?  ( )
    A.护肤品 B.洗涤剂 C.灭蚊剂 D.黏合剂
    11.下列职业性有害因素中,不属于卫生条件的不良因素的是( )。
    A.劳动强度过大
    B.生产场所设计不合理
    C.空气不流通
    D.缺乏安全防护设备
    12.若用统计图表示两个计量指标之间的数量关系,宜用( )。
    A.直方图 B.散点图
    C.构成图 D.直条图
    13.根据疾病监测的定义,下列不正确的是( )。
    A.疾病监测是一个连续的过程
    B.疾病监测用来确定病因
    C.疾病监测应对某病传播的可能性予以监测
    D.疾病监测的目的是预防和控制疾病流行
    14.牛奶中含量最高的矿物质是( )。
    A.蛋白质 B.钙
    C.镁 D.钾
    15.下列哪一项是糖尿病患者的显著症状?  ( )
    A.佝偻病 B.心悸
    C.高血压 D.多尿
    16.普食适用于哪种人群?  ( )
    A.恢复期患者 B.急性传染病患者
    C.胃肠术后患者 D.口腔术后难以吞咽患者
    17.酒中甲醇起到( )作用。
    A.肝脏毒 B.肾脏毒
    C.血液毒 D.神经毒
    18.现况调查主要分析( )。
    A.发病率 B.病死率
    C.死亡率 D.患病率
    19.流行病学中的三间分布是指( )。
    A.人群分布、时间分布、地区分布 B.年龄分布、职业分布、时间分布
    C.年龄分布、季节分布、地区分布 D.季节分布、地区分布、人群分布
    20.流行病的范围是(     )。
    A.传染病 B.各种疾病
    C.慢性病 D.流行病
    21.最具有公共卫生意义的是( )。
    A.相对危险度 B.人群归因危险度
    C.似然比 D.归因危险度
    22.乙肝患者和肝癌患者研究中,暴露因素的RR值95%的可信区间为2.2~10.7,那该因素是( )。
    A.有害因素 B.危险因素
    C.保护因素 D.无关因素
    23.对疾病研究从( )着手开始。
    A.比较性研究 B.分析学研究
    C.试验性研究 D.描述性研究
    24.化学毒物经肠道吸收方式( )。
    A.简单扩散 B.主动装运
    C.被动运输 D.胞吞作用
    25.三级预防的对象主要是针对( )。
    A.个体 B.职业特制人群
    C.特制环境中有高智商的人群 D.高危人群
    26.下列哪项措施不是一级预防?  ( )
    A.预防接种 B.保护环境
    C.合理营养 D.定期复查
    27.《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规定( )。
    A.国家实行食品控制制度
    B.国家实行食品卫生监督制度
    C.国家实行食品无污染制度
    D.国家实行食品凭证制度
    28.《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的监督执法主体是( )。
    A.卫生防疫机构 B.食品卫生检验所 C.国家技术监督局
    D.县以上卫生计生行政部门
    29.环境污染对人类健康的特异性危害不包括( )。
    A.引起急、慢性中毒 B.致癌、致畸作用 C.致突变作用
    D.使机体原有的疾病加重
    30.指出下列疾病中,哪一种不是地方病?  ( )
    A.克山病 B.氟斑牙
    C.黑脚病 D.水俣病
    31.我国城镇职工医疗保健制度的改革方向,是建立哪种医疗保险制度?  ( )
    A.社会统筹基金与个人账户相结合
    B.商业医疗保险
    C.国家税收式医疗保险
    D.社会保险模式
    32.以病例为单元, 以诊疗规范、 技术常规的执行为重点的质量控制是医疗质量控制中的( )。
    A.基础质量的前馈控制 B.环节质量的实时控制
    B.终末质量的反馈控制 C.全面质量监控
    33.造成患者死亡、重度残疾的,属于几级医疗事故?  ( )
    A.一级 B.二级 C.三级 D.四级
    34.关于血液管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无偿献血的血液必须全部用于临床,不得买卖
    B.单采血浆站由政府设置
    C.健康公民自愿献血的年龄段是  18~50  周岁
    D.同一行政区域内可以设置血液中心和中心血站
    35.传染病防治法规定,有关人员不得隐瞒,谎报或授意他人隐瞒、谎报疫情。 没有这样法定 义务的是( )。
    A.从事传染病医疗保健的 B.从事传染病科研的
    C.从事传染病监督管理的 D.从事疾病控制的
    36.购买甲类非处方药由( )。
    A.零售药房执业药师决定 B.药品销售人员介绍
    C.消费者自行判断 D.医院医生的建议
    37.新药是指( )。
    A.我国未生产过的药品
    B.国内药品生产企业第一次在中国销售的药品
    C.没有国家药品标准的药品
    D.国内药品生产企业的第一次进口药品
    38.关于生物地球化学性疾病的判定条件中,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疾病的发生有明显的地区性
    B.疾病的发生有明显的季节性
    C.疾病的发生有明显的家庭聚集性
    D.疾病的发生有明显的性别差异
    39.流行病学的三角模型,包含的因素是( )。
    A.宿主、环境和病原体 B.机体、生物环境和社会环境
    C.病因、宿主和环境 D.遗传、环境和社会
    40.临床医生进行社区诊断时最常用的流行病学调查方法是( )。
    A.个案调查 B.典型调查
    C.现况调查 D.爆发调查
    41.疫源地的正确概念是( )。
    A.传染源活动范围的大小
    B.传染源向四周传播病原体所能达到的范围
    C.传染源居住地区的大小
    D.易感者聚集的地方
    42.下面关于均数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当样本含量增大时,均数也增大
    B.均数总大于中位数
    C.均数是所有观察值的平均值
    D.均数总大于标准差
    43.描述正态分布资料变异程度的常用指标是( )。
    A.标准差 B.标准误
    C.变异系数 D.四分位数间距
    44.某医师研究丹参预防冠心病的作用,实验组用丹参,对照组无任何处理,这种对照属 于( )。
    A.实验对照 B.空白对照
    C.相互对照 D.标准对照
    45.下列哪项不是医院感染的特点?  ( )
    A.易感人群的抵抗力较低且病死率也高
    B.医院感染人群的病死率一般都比较低
    C.医院中的病原体的来源途径比较广泛
    D.医院中流行的菌株大多为多重耐药性
    46.甲乙两地年龄标化死亡率相等,而甲地粗死亡率低,原因可能是( )。
    A.两地人群有相同的年龄分布
    B.甲地诊断比乙地更准确 C.甲地老年人比例高于乙地 D.甲地老年人比率低于乙地
    47.疾病三间分布指的是( )。
    A.年龄、性别、季节分布 B.年龄、季节、职业分布
    C.年龄、季节、地区分布 D.时间、地区、人群分布
    48.某种因素与疾病两个事件都与另外一种因素有联系,由此导致两个事件间出现的统计 学上的关联是( )。
    A.偶然关联 B.继发关联
    C.统计学关联 D.直接因果关联
    49.关于筛检的应用,以下正确的是( )。
    A.在表面健康人群中发现可疑的肺结核患者
    B.某幼儿园的一次食物中毒调查
    C.对个别发生的肺结核病人进行调查
    D.调查某学校乙型肝炎感染情况,可不必调查该校的全部学生
    50.研究某种药物对某病的治疗效果时,试验对象应该是( )。
    A.严重型病人 B.男女人数必须相等 C.患病人群中有代表性的样本 D.非典型症状病人
    51.诊断试验的真实性是指( )。
    A.重复多次试验获得相同结果的稳定程度
    B.试验结果中真正有无疾病的概率
    C.受试者的测定值与实际值的符合程度
    D.观察者对结果判断的一致程度
    52.浮肿型蛋白质-热能营养不良主要是由于缺乏( )。
    A.蛋白质 B.热能
    C.维生素 D.矿物质
    53.糖尿病病人膳食控制的总原则是( )。
    A.食物多样化,合理安排进餐时间
    B.合理控制热能摄入
    C.控制碳水化合物的摄入
    D.控制脂肪和胆固醇的摄入
    54.下列哪项不影响污染物对健康损害程度?  ( )
    A.污染物剂量 B.污染物种类
    C.遗传因素 D.污染人群的数量
    55.水体富营养化是哪种物质污染水体所致?  ( )
    A.工业废水 B.生活废水
    C.富含磷、氮的废水 D.富含苯、酚的废水
    56.选择严重污染区、轻度污染区和清洁对照区进行大气监测,其目的是( )。
    A.个别污染源调查 B.地区性污染调查
    C.交通干线污染调查 D.自然因素污染调查
    57.气卫生标准与车间卫生标准在制定原则方面有很多不同之处,以下哪项没有差别? ( )
    A.毒理实验是制定标准的方法之一
    B.保障敏感人群,不发生急慢性危害
    C.暴露人群对有害物质长期接触
    D.以低剂量长期接触为主
    58.对使用其他医疗机构配制的制剂说法正确的是?  ( )
    A.不能使用
    B.经过检测,可以使用
    C.违反药品管理法,不能使用
    D.可以使用
    59.水被有机物污染后,在有氧气的条件下,经微生物作用分解成二氧化碳、水、硝酸盐、硫 酸盐等。  这种自净作用称为( )。
    A.分解作用 B.氧化还原作用
    C.生物降解作用 D.腐殖化作用
    60.下列哪项不是紫外线的作用?  ( )
    A.防止佝偻病
    B.杀菌
    C.给人温热感,促进代谢
    D.过度照射能引起光照性皮炎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98

主题

3452

帖子

7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73251
 楼主| 发表于 2017-4-26 11:37:27 | 显示全部楼层


    二、多项选择题(下列备选答案中至少有两项最符合题意,请找出恰当的选项,多选、错选 或少选均不得分)
    61.导致新生婴儿先天畸形的孕妇营养因素有( )。
    A.铁缺乏 B.叶酸缺乏
    C.维生素 A 过量 D.碳水化合物不足
    E.脂肪过多
    62.危险度评定包含的步骤有( )。
    A.危害识别 B.剂量-反应评定
    C.暴露评定 D.危险度的定量和定性分析
    E.不确定性的考虑
    63.以下关于人口与健康,描述正确的有( )。
    A.人口数量的增加,只会加重社会的负担
    B.人口流动给居民带来有利的影响,同时也有不利影响
    C.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带来的一个重大人口问题就是人口老龄化问题
    D.性别比例失衡是滋生社会问题的根源之一
    E.人口流动带来一些特殊的卫生问题,给医疗卫生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
    64.生态学研究的主要用途包括( )。
    A.直接验证病因假设 B.可以提出病因假设
    C.评价干预实验的效果 D.应用于疾病监测
    E.评价疾病关联度
    65.外源性致热源进入机体后澈活免疫细胞,释放内源性致热源。  外源性致热源有( )。
    A.病原体及其产物 B.免疫复合物
    C.异性蛋白 D.白介素-1
    E.干扰素
    66.环境流行病学调查应遵循的原则有( )。
    A.样本具有代表性 B.样本具有典型性
    C.设计要有对比性 D.获取资料的有效性
    E.资料取舍的科学性
    67.常见的介水传染病包括( )。
    A.细菌性痢疾 B.霍乱
    C.肺结核 D.乙型肝炎
    E.甲型肝炎
    68.煤烟型大气污染事件发生的特点包括( )。
    A.污染物来自煤炭烘烧物
    B.夏季气候,阳光强烈
    C.冬季天气寒冷,气温低有逆温,可加重污染的形成
    D.受害者以老人、婴幼儿居多
    E.受害者以青壮年为主
    69.参与式培训的实施要点有(     )。
    A.让学员参与确定培训内容和目标
    B.指导学员回答问题
    C.制定参与式培训的授课计划
    D.吸引和组织学员自始至终参与教学活动
    E.组织学员参加教学质量与教学效果的评估
    70.防止放射性物质经呼吸道进入体内的基本措施包括( )。
    A.净化空气 B.减少放射性物质的使用
    C.稀释 D.密闭包容
    E.个人防护
    71.以下Ⅱ相反应,可使化学毒物的水溶性增加,排泄加速的包括( )。
    A.乙酰化反应 B.硫酸化反应
    C.葡萄糖醛酸化反应 D.甲基化反应
    E.氨基酸结合
    72.下列霍乱的预防措施中,正确的有( )。
    A.普遍服用预防性药物 B.建立腹泻肠道门诊
    C.疫苗接种 D.加强食品管理
    E.加强饮用水消毒
    73.食品卫生检验采样原则包括( )。
    A.代表性 B.典型性
    C.适时性 D.常规性
    E.按程序操作
    74.编制频数表的步骤包括( )。
    A.找出观察值中的最大值、最小值和全距
    B.根据全距决定组数和组距
    C.列表画记
    D.画出频数分布图
    E.画出百分比直条图
    75.我国所用的职业性伤害事故类别包括( )。
    A.车辆 B.窒息 C.塌陷 D.透水 E.触电
    76.以下属于计量资料的有( )。
    A.身高 B.浓度 C.气压 D.年龄 E.职业
    77.关于外源化学物质的理化性质对毒效应的影响,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有(  )。
    A.脂水分配系数越大,越容易在脂肪组织中蓄积
    B.砒霜在水中溶解度大于雄黄,故其毒性大于雄黄
    C.化学物质的粒子越小,分散度越大,表面活性越大
    D.挥发性越大的化学物质,其呼吸道吸入的危害性越大
    E.化学物质微粒的荷电性影响其跨膜转运
    78.健康促进的主要领域包括( )。
    A.制定健康的公共政策  B.创造支持性环境
    C.发展个人技能  D.增加医药费用的投入
    E.强化社区行动
    三、判断题(对下列命题作出判断,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79.在流行病学现场调查中,为组织方便和节约费用,常采用单纯随机抽样。 ( )
    80.非参数检验可用于严重偏态分布、分布不明的资料、等级资料或末端无确定数值的资料。( )
    81.熟悉并掌握各种传染病的潜伏期,最重要的意义是确定检疫期。 ()
    82.自然史是指在没有任何干预的情况下,疾病自然发生和演变的过程。 ( )
    83.在“金标准”确诊的非病人中用新诊断方法检测出的阳性人数所占比例就是特异度。 ( )
    84.“知信行”模式中,知、信、行的关系是:知是目标、信是动力、行是基础。 ( )
    85.从病原体侵入机体到机体出现临床症状的这一段时期称为传染期。 ( )
    86.病例对照研究也可直接计算 RR。 ( )
    87.有机磷中毒抢救期间,用于判断预后的最佳试验指标是体温变化。 ( )
    88.计算声压级的基准声压是 1000Hz 纯音的听阈声压。 ( )
    四、简答题 
    89.简述环境污染物对健康影响的剂量-效应关系和剂量-反应关系,并举例说明。
    90.以肺癌为例简述疾病的三级预防措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98

主题

3452

帖子

7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73251
 楼主| 发表于 2017-4-26 11:37:42 | 显示全部楼层

公共卫生管理真题汇编(一)
参考答案及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
    1.【答案】D。 解析:医疗风险管理,指做出并执行决策,从而使医疗事故性损失最小化的过程;同时也是经由 识别、解决或缓解医疗活动中现有和潜在的各种风险问题,来提高健康服务的过程。 医疗风险管理的重点是在 减低风险的同时提高治疗效率,一般认为医疗风险管理应注重服务过程、服务结果、病人对服务的满意度。
    2.【答案】D。 解析:卫生人力资源绩效考核指对照工作目标或绩效标准,采用科学的方法,评定员工的工作 目标完成情况、员工的工作职责履行程度、员工的发展情况等,并将上述评定结果反馈给员工的过程,也是收 集、分析、评价和传递某个人在其工作岗位上,工作行为表现和工作结果方面的信息情况的过程。 正式的绩效评 估是根据一定的目的、程序,并采取一定的方法对员工的工作绩效给予评定。 依据工作性质和特点,考核内容包 括工作考核(员工特征)、能力考核(工作结果)、工作态度考核(员工行为)三个层面。
    3.【答案】A。 解析:卫生人力资源的科学配置原则:①因岗设人,人岗相宜;②责、权、利一致;③用人所长、扬 长避短;④合理流动、人尽其才。
    4.【答案】B。 解析:说服指政策的支持者为了使他人支持自己立场,去说服对方。 实际工作中要重视说服工 作,决策主体要充分说明其在此方案上的立场、态度和合理性,通过交流互动消除人们的抵触情绪,让人们了解 政策的积极意义,目的是获得支持理解。
    5.【答案】D。 解析:《执业医师法》第三十条规定:执业助理医师应当在执业医师的指导下,在医疗、预防、保 健机构中按照其执业类别执业。 在乡、民族乡、镇的医疗、预防、保健机构中工作的执业助理医师,可以根据医疗 诊治的情况和需要,独立从事一般的执业活动。
    6.【答案】C。 解析:《关于开展区域卫生规划工作的指导意见》规定:区域卫生规划以市(地)行政区域为基本 规划单位。 考虑到中心城市的辐射功能,直辖市、计划单列市、省会城市为特殊的规划单位。 区域卫生规划的周 期一般为 5 年。
    7.【答案】D。 解析:医疗服务市场的特点:①卫生服务产品是非物资产品;②卫生服务市场是三个市场的有 机结合;③医疗需求的不确定性和紧迫性;④供需双方信息不对称;⑤供方存在专业技术垄断;⑥医疗服务需求 弹性小;⑦卫生服务市场受地理范围限制;⑧卫生服务市场经济体制经济主体的特殊性,三方交易关系;⑨市场 机制作用的局限性;⑩医疗服务价格不是充分竞争形成。
    8.【答案】A。 解析:消费者购买决策是指消费者谨慎地评价某一产品、品牌或服务的属性,并进行选择、购买能 满足某一特定需要的产品的过程。 广义的消费者购买决策是指消费者为了满足某种需求,在一定的购买动机的支 配下,在可供选择的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购买方案中,经过分析、评价、选择并且实施最佳的购买方案,以及购后 评价的活动过程。 它是一个系统的决策活动过程,包括认识需要、搜集信息、评价品牌、购买、购后评价五个环节。 认识问题是由于消费者的意欲状态与他感知的状态之间存在差距,这种差距促使他采取某种决策行动。 认识需要 使消费者决策过程的第一阶段,指消费者认识到理想状态与实际状态存在差距,从而需要采取进一步行动。
    9.【答案】A。 解析:地方性克汀病是由于某一地区自然环境中缺乏微量元素碘,影响甲状腺素的合成引起的 疾病。 由于孕期缺碘导致供应胎儿的碘不足,致胎儿期甲状腺激素合成不足,可影响胎儿和新生儿的发育,尤其 是脑组织的发育。
    10.【答案】A。 解析:许多化学品在环境中滞留一段时间后可能降解为无害的化合物,但铅无法再降解,一旦 排入环境很长时间仍然保持其可用性。 在我们的生活中,铅污染无处不在,除了大气和水源的铅污染,颜料、陶 瓷、油漆、化妆品、染发剂、电池等都存在铅污染。
    11.【答案】A。 解析:一般卫生条件不良有关的职业性危害因素包括:①生产场所设计不符合卫生标准,如厂 房矮小、狭窄,车间布置不合理,如把有毒和无毒工段安排在同一个车间里等;②缺少必要的卫生工程技术设 施,如没有通风换气或照明设施,未加净化而排放的烟尘或污水;③缺少防尘、防毒、防暑降温、防噪声的措施和 设备或有而不完善、效果不好;④安全防护设备和个人防护用品方面的配制有缺陷。
    12.【答案】B。 解析:散点图是通过散点的疏密程度和变化趋势,表示两个连续变量的数量关系。 用两组数据 构成多个坐标点,考察坐标点的分布,判断两变量之间是否存在某种关联或总结坐标点的分布模式。 散点图将 序列显示为一组点,值由点在图表中的位置表示,类别由图表中的不同标记表示。 散点图通常用于比较跨类别 的聚合数据。
    13.【答案】B。 解析:疾病监测是长期连续地收集、核对、分析疾病的动态分布和影响因素的资料,并将信息 及时上报和反馈,以便及时采取干预措施。 疾病的动态分析不仅指疾病的时间动态分布,也包括从健康到发病 的动态分布和地域分疾病监测分布。 其影响因素包括影响疾病发生的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 疾病监测只是手 段,其最终目的是预防和控制疾病流行。
    14.【答案】B。 解析:牛奶中含有丰富的矿物质和微量元素。 矿物质是人体组织的重要成分,是构成人体组织 和调节生理机能不可缺少的,其参与人体各种代谢过程、生理活动、组织建造,是人体生长发育不可缺少的营养 物质,能维持人体的酸碱平衡,肌肉收缩、舒张,维持心跳的规律。 牛奶中含有人体需要的丰富的矿物质,其中钙 和磷含量最为丰富,每百克牛奶中含钙 120mg、磷 93mg,钙的含量是人乳的三倍,磷的含量是人乳的 6 倍。 牛奶 中的矿物质除钙、磷、钾、钠、镁、硫外,还含有微量元素铁、铜、锌、锰、碘等。
    15.【答案】D。 解析:糖尿病是一组以慢性血糖水平增高为特征的代谢异常综合征。 高血糖是由于胰岛素分 泌缺陷和(或)胰岛素作用缺陷而引起糖、脂肪、蛋白质、水及电解质等一系列代谢异常,临床表现为多食、多饮、 多尿、消瘦,久病可致多系统损害,特别是眼、肾、心脏、血管、神经的慢性损害、功能障碍。
    16.【答案】A。 解析:医院基本膳食又叫医院常规膳食,是医院一切治疗膳食的基本形式。 包括:①普食又叫 普通饭,同正常健康人平时用的膳食相同,是一种热量充足,营养素全面,比例恰当的平衡膳食,适应无发热、咀 嚼和消化功能正常的病人;②软食质地细软,容易咀嚼,适用于咀嚼困难、消化功能减退的病人以及老年、婴幼 儿;③半流质膳食稀、软呈半流质状的膳食,易于咀嚼及消化,适合于体温升高、肠胃消化功能减退、咀嚼困难和 外科手术后病人;④流质膳食呈液体状态或在口腔内溶化为液体的膳食,如各种肉汤、米汤、牛奶、蒸蛋羹等,适 用于急症、高热、消化道急性炎症、外科大手术后和极度虚弱者。
    17.【答案】D。 解析:白酒中甲醇来自酿酒原辅料(薯干、马铃薯、水果、糠麸等)中的果胶,在蒸煮过程中果胶 中的半乳糖醛酸甲酯分子中的甲氧基分解成甲醇。 甲醇是无色透明的液体,对人体的中枢神经有抑制作用,尤 其对视网膜神经系统具有毒性。
    18.【答案】D。 解析:现况调查是一种较为常用的描述性流行病学调查方法,是其他类型流行病学研究的基 础和出发点,也是进行公共卫生决策的立足点之一,在流行病学方法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 现况调查是指按照 事先设计的要求,在某一特定人群中,应用普查或抽样调查等方法收集特定时间内某种疾病或健康状况及有关 变量的资料,以描述该疾病或健康状况的分布及与疾病分布有关的因素。 从时间上说,现况调查是在特定时间 内进行的,即在某一时点或在短时间内完成,犹如时间维度的一个断面,故又称之为横断面研究。 由于现况调查 主要使用患病率指标,所以又称为患病率研究或现患研究。
    19.【答案】A。  解析:以疾病频率为测量指标,来描述与分析疾病在不同地区、不同时间和不同人群的分布现 象(发病率、患病率、死亡率等),简称“三间分布”。  疾病的分布是指疾病的人群现象,包括:①地区分布,疾病的 发生经常受一个地区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生活条件的影响,所以研究疾病地区分布常可对研究疾病的病因、流行 因素等提供重要线索;②时间分布,无论传染病或慢性病,其流行过程均随时间的推移而不断变化,时间是研究 疾病分布的重要指标之一,时间单位依病种而异;③人群分布,人群可按不同的特征(年龄、性别、职业、民族等) 来分组,分析具有不同特征的人群某病的发病率、死亡率等。
    20.【答案】B。 解析:流行病学是研究人群中疾病与健康状况的分布及其影响因素,借以制定和评价预防、控 制和消灭疾病及促进健康的策略和措施的科学。 主要研究范围包括:①疾病分布及影响分布的原因,研究某疾 病在不同地区、不同时间、不同人群中的发病率、患病率或死亡率等,由于在不同的时间、地区、人群发生某种疾 病的数量差异,提示发病因素的分布不同,进一步寻找影响分布的原因;②研究疾病的流行因素和病因,有许多 种疾病的病因或流行因素至今尚不明,流行病学应探讨促成发病的因素及流行因素;③疾病的自然史,不同的 疾病其疾病的自然史是不同的,有的疾病自然史较短,而某些疾病的自然史则较长,研究疾病的自然史对研究与评价预后有着重要的意义;④患病概率的预测,根据人群调查研究,可以估计某因素引起个人患某病的危险 性,以及不患某病的概率;⑤研究制订预防对策和措施,采用何种对策或措施可少发生病人,或使一个地区既经 济又迅速地控制或消灭某病等。
    21.【答案】D。 解析:相对危险度是反映暴露与发病(死亡)关联强度的最常用的指标,是暴露组和非暴露组 的发病(死亡)率之比。 归因危险度是暴露组发病(死亡)率与对照组发病(死亡)率相差的绝对值,说明发病(死 亡)危险特异地归因于暴露因素的程度,即由于暴露因素的存在使暴露人群发病(死亡)率增加或减少的程度。 相对危险度说明暴露者与非暴露者比较发生相应疾病危险的倍数,具有病因学意义。 归因危险度则是暴露人群 与非暴露人群比较,所增加的疾病发生率,亦即消除该暴露因素,所能减少的疾病的发生率,其在疾病预防和公 共卫生学上的意义更大。
    22.【答案】B。  解析:相对危险度(RR)也叫危险比或率比,是暴露组发病率或死亡率与非暴露组发病率或死 亡率之比,它是反映暴露与发病(死亡)关联强度的指标。  当其有统计学意义时:①RR=1   说明暴露因素与疾病 之间无关联;②RR>1 说明暴露因素是疾病的危险因素(正相关),认为暴露与疾病呈“正”关联,即暴露因素是疾 病的危险因素;③RR<1 说明暴露因素是疾病的保护因素(负相关),认为暴露与疾病呈“负”关联,即暴露因素是 保护因素。
    23.【答案】D。 解析:流行病学的研究方法分类有多种,按研究性质分为描述性研究、分析性研究、实验性研 究和理论性研究。 其中描述性研究是通过调查或观察的方法将疾病、健康或其他卫生事件真实地展现出来,不 但描述事件在不同时间、地点、人群的分布特征,同时为研究病因提供线索。 这些数据常是常规收集并且容易获 得的,且描述性研究比分析性研究投入少、周期短。 故常将描述性研究作为流行病学研究的基础步骤。
    24.【答案】A。  解析:吸收是指外源化学物从接触部位,通常是机体的外表面或内表面(如皮肤、消化道黏膜、 肺泡)的生物膜转运至血液循环的过程。 胃肠道是外源化学物的主要吸收途径,主要是通过简单扩散,也可通过 胞饮和吞噬作用吸收颗粒状物质。 简单扩散是物质借其脂溶性穿过脂质生物膜的被动转运过程,是最重要的转 运形式。  吸收可在任何部位进行。  小肠上段是吸收的主要部位。  由于小肠具有极大表面积,绒毛和微绒毛可使 其表面积增加 600 倍左右。
    25.【答案】A。  解析:三级预防是以人群为对象,以健康为目标,以消除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为主要内容,以 促进健康、保护健康、恢复健康为目的的公共卫生策略与措施。 三级预防既包括针对健康个体的措施,也包括针 对整个公众的社会措施。
    26.【答案】D。 解析:一级预防又称病因预防或初级预防,主要是针对致病因子或危险因子采取的措施,也是 预防疾病的发生和消灭疾病的根本措施,即首先找出各种致病的危险因素,再去采取预防措施。 措施如下:①针 对机体预防措施    增强机体抵抗力,戒除不良嗜好,进行系统的预防接种,做好婚前检查;②针对环境的预防措 施 对生物因素、物理因素、化学因素做好预防工作,对遗传致病因素作好预防工作,加强优生优育和围产期保 健工作以防止近亲或不恰当的婚配;③对社会致病因素的预防 对心理致病因素作好预防工作,不良的心理因 素可以引起许多疾病,如高血压、冠心病、癌症、哮喘、溃疡病等。
    27.【答案】B。 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第二条规定:国家实行食品卫生监督制度。
    28.【答案】D。 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第三十二条规定: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 在管辖范围内行使食品卫生监督职责;铁道、交通行政主管部门设立的食品卫生监督机构,行使国务院卫生行 政部门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规定的食品卫生监督职责。 第三十三条规定:食品卫生监督职责是:①进行食品卫 生监测、检验和技术指导;②协助培训食品生产经营人员,监督食品生产经营人员的健康检查;③宣传食品卫 生、营养知识,进行食品卫生评价,公布食品卫生情况;④对食品生产经营企业的新建、扩建、改建工程的选址和 设计进行卫生审查,并参加工程验收;⑤对食物中毒和食品污染事故进行调查,并采取控制措施;⑥对违反本法 的行为进行巡回监督检查;⑦对违反本法的行为追查责任,依法进行行政处罚;⑧负责其他食品卫生监督事项。
    29.【答案】D。 解析:由于环境污染的多样性、广泛性,其对健康的损害表现极为复杂,归纳起来主要表现在:①特异性损害急性作用(环境污染可引起急性及亚急性中毒,如汽车排出的氮氧化物和碳化氢废气与工厂烟囱 排放的废气,经太阳紫外线照射而形成的光化学烟雾,可使人急性中毒)、慢性作用(环境污染物造成的慢性损害更为常见,包括以水俣病及痛痛病为代表的慢性中毒,放射线的外照射或吸入放射性物质引起白血病、亚硝 胺类化合物引起的食管癌、EB 病毒引起的鼻咽癌等的致癌作用,放射线照射、某些药物以及风疹病毒等引起的 致畸作用,化学毒物、物理因素及生物因素引起的致突变作用)、对免疫功能的影响(不少环境污染物可以作为 致敏原引起变态反应性疾病,某些环境污染物还可能对机体的免疫功能起抑制作用,而使机体的免疫反应过程 的某一个或多个环节发生障碍);②非特异性损害表现为一般多发病的发病率增高、人体抵抗力下降、劳动能力 降低等。
    30.【答案】D。 解析:在某些特定地区内相对稳定并经常发生的疾病,通称为地方病。 地方病的病因分类:① 地球化学性地方病由于原生环境的土壤、 饮水中某些元素过多或不足造成的人体摄入量与生理需要量的不相 适应而引起的疾病, 表现为特异地区人群中的特异疾病, 地球化学性疾病目前已查明与 10 余种元素有关,如 碘、氟、砷、硒、钼、钴、铜、镍、铝和硼等均可引起动物和人类的生物地球化学性疾病,其中分布最广的是碘缺乏 病、地方性氟中毒,其他还有地方性砷中毒、钼中毒、硒中毒;②生物源性地方病在人畜共患疾病中有些是自然 疫源性疾病,也叫传染性地方病,如森林脑炎、狂犬病、鼠疫、布氏杆菌病、炭疽病、血吸虫病等;③病因未明地方 病如大骨节病、克山病等一些原因不明的地方病,一旦基础医学弄清病因也可归入前两类。
    31.【答案】A。  解析:城镇职工医疗保险的保障对象既包括机关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的职工,也包括非国有 企业,特别是三资企业和私营企业的职工。  1993年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提出“逐步建立城镇社会统筹医疗基金 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医疗保险制度”的问题。  朱镕基在 1998 年国务院第一次全体会议上强调指出要建立社会 统筹医疗基金与个人医疗账户相结合,国家、单位、个人共同负担的医疗保障制度。  这种保障对象的广泛性,既 体现了国家对劳动者基本权益的保障,也扩大了筹资渠道,提高了医疗保险基金防范风险的能力。  这种用人单 位和职工共同缴费的方式不仅可以扩大医疗保险资金的来源,同时也增强了个人的自我保障意识。
    32.【答案】B。 解析:从狭义角度讲,医疗质量主要是指医疗服务的及时性、有效性和安全性,又称诊疗质量;从广义角度看,医疗质量不仅涵盖诊疗质量的内容,还强调病人的满意度、医疗工作效率、医疗技术经济效果(投入-产出关系)以及医疗的连续性和系统性,又称医院(医疗)服务质量。  以病例为单元,以诊疗规范、技术常规的执行为重点的质量控制是医疗质量控制中的环节质量的实时控制。
    33.【答案】A。 解析:根据对患者人身造成的损害程度,医疗事故分为四级:①一级医疗事故造成患者死亡、 重度残疾的;②二级医疗事故造成患者中度残疾、器官组织损伤导致严重功能障碍的;③三级医疗事故造成患 者轻度残疾、器官组织损伤导致一般功能障碍的;④四级医疗事故造成患者明显人身损害及其他后果的。
    34.【答案】A。 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第二条规定:国家实行无偿献血制度,国家提倡十八岁至五十 五周岁的健康公民自愿献血。 第八条规定:血站是采集、提供临床用血的机构,是不以营利为目的公益性组织, 设立血站向公民采集血液,必须经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批准。 第 十一条规定:无偿献血的血液必须用于临床,不得买卖,血站、医疗机构不得将无偿献血的血液出售给单采血浆 站或者血液制品生产单位。 《单采血浆站管理办法》第六条规定:血液制品生产单位设置单采血浆站应当符合当 地单采血浆站设置规划,并经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批准。
    35.【答案】B。 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第三十七条规定:依照本法的规定负有传染病疫情报 告职责的人民政府有关部门、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医疗机构、采供血机构及其工作人员,不得隐瞒、谎报、缓报传 染病疫情。
    36.【答案】C。 解析:非处方药(又称 OTC 药物),是指经国务院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批准生产,不需医生处方, 消费者即可自行判断、购买和使用的药物。 根据非处方药的安全程度,又分为甲类和乙类两种。 非处方药的包 装、标签、说明书上均有其特有标识 OTC。 红色为甲类,必须在药店出售;绿色为乙类,除药店外,还可在药监部 门批准的宾馆、商店等商业企业中零售。 《处方药与非处方药流通管理暂行规定(试行)》第九条指出:销售处方 药和甲类非处方药的零售药店必须具有《药品经营企业许可证》;必须配备驻店执业药师或药师以上药学技术 人员;执业药师应佩戴标明其姓名、技术职称等内容的胸卡;《药品经营企业许可证》和执业药师证书应悬挂在 醒目、易见的地方。
    37.【答案】B。  解析:新药是指未曾在中国境内上市销售的药品。 新药可以分为以下三种:①中国未生产,国外也未生产的创新药物;②国外已有生产但未在国内上市销售过的;③对已上市产品再次创新(已生产的药品 改变剂型、改变给药途径、增加新适应证或制成新的复方制剂)亦按新药管理。
    38.【答案】A。  解析:生物地球化学性疾病是指由于地球地壳表面化学元素分布不均匀,使某些地区的水和(或)土壤中某些元素过多或过少,而引起的某些特异性疾病。 常见疾病有碘缺乏病、地方性克汀病、地方性氟中 毒、地方性砷中毒、克山病、大骨节病等。   确诊生物地球化学性疾病的依据包括:①疾病的发生有明显的地区性;②疾病的发生与地质中某种化学元素之间有明显的剂量反应关系;③其相关性可以用现代医学理论加以解释。
    39.【答案】C。  解析:病因、宿主和环境三个要素所组成的系统在人们的健康状态下保持平衡,如果其中一个 要素发生变化,而另外两个要素具有一定的适应能力时,则不会发生疾病;反之,如果在这个系统中原有平衡就 不稳固,而又缺少必要的适应能力,就会导致疾病的发生或发病率增加。  病因、宿主、环境三者关系形象地用三 角形表示,即流行病学三角。
    40.【答案】C。  解析:流行病学是研究人群中疾病与健康状况的分布及其影响因素,并研究如何防治疾病及 促进健康策略和措施的科学。  常用的流行病学研究方法有:①描述性研究    是流行病学研究的基础,主要方法 为现况研究,通过调查描述疾病的分布和各种可疑致病因素的关系,提出病因假说;②分析性研究    一般是选 择一个特定的人群,对由描述性研究提出的病因或流行因素的假设进行分析检验,又分为病例对照研究和队列 研究;③实验法   流行病学实验是在人群现场中进行的,将观察人群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给试验组施加某 种干预措施,通过随访观察,判定干预措施的效果,进一步验证假说。
    41.【答案】B。 解析:疫源地是指现在或曾经存在传染源的场所和传染源可能播散病原体的范围,即易感者 可能受到感染的范围。
    42.【答案】C。  解析:均数是指在一组数据中所有数据之和再除以数据的个数,是反映数据集中趋势的一项指标,也可理解为均数是所有观察值的平均值。
    43.【答案】A。  解析:在资料服从正态分布的条件下,衡量资料中各观测值变异程度用标准差。
    44.【答案】B。    解析:空白对照指不给予任何处理的对照。    空白对照在动物实验以及实验室方法研究中常采用,以评定测量方法的准确度以及观察实验是否处于正常状态等。
    45.【答案】B。 解析:医院感染是指住院病人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既包括在住院期间发生的感染,也包括在 住院时获得出院后发生的感染;但不包括入院前已开始或入院时已处于潜伏期的感染。 医院工作人员在医院内 获得的感染也属医院感染。 医院感染的特点:①易感人群抵抗力低,病死率高;②医院中病原体来源广泛、外环 境污染也较严重,因此容易发生交叉感染;③医院中流行的菌株大多为多重耐药性,难以治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98

主题

3452

帖子

7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73251
 楼主| 发表于 2017-4-26 11:37:58 | 显示全部楼层


    46.【答案】D。 解析:粗死亡率指某地某年平均每千人口中的死亡数,反映当地居民总的死亡水平。 标化死亡 率是指按标准人口年龄构成计算的死亡率。 一个地区或人群的总死亡率水平不仅决定于各年龄组死亡率,而且 受人口年龄构成的影响。 婴幼儿及老年人比重较高地区(人群)总死亡率比较高,青壮年比重较高地区(人群)总 死亡率则较低。 对同一地区(人群)而言,即使各年龄组死亡率不变,也可能因婴幼儿及老年人比重上升而使总 死亡率升高。
    47.【答案】D。     解析:疾病的三间分布是指时间分布、地区分布、人群分布。
    48.【答案】B。 解析:疾病与因果关联的形式:①虚假关联也称人为关联,是指本来两件事间不存在统计学上 的关联,但由于在研究过程中的某些偏倚或机遇,使得两者之间出现了统计学上的关联;②间接关联亦称继发 关联,是指两件事之间本来不存在统计学上的关联,但由于两件事的发生都与另外某一因素有关,从而导致两 件事间有统计学上的关联;③因果关联指一定的原因产生相应的结果。 有单因单果、单因多果、多因单果和多因 多果。
    49.【答案】A。  解析:筛检是运用快速简便的实验检查或其他手段,到表面健康的人群中去发现那些未被识 别的可疑病人或有缺陷者。
    50.【答案】C。  解析:临床试验的受试者样本代表性,是指实际参与到临床试验中的受试者对试验目标人群 的代表程度。  样本代表性的好与差直接影响临床试验结果的普适性。  临床试验的受试者样本代表性较差,临床 试验结果的可推广性受到限制。
    51.【答案】C。 解析:诊断试验的准确性又称真实性,是诊断试验测量值与实际值的符合程度,即判断受试者 有病与无病的能力。
    52.【答案】A。  解析:蛋白质-热能营养不良指能量和(或)蛋白质缺乏所致的一种营养缺乏症,多见于 3 岁以 下的婴幼儿。 分型:①消瘦型能量供应不足为主;②浮肿型蛋白质供应不足为主;③消瘦-浮肿型介于两者之间。 53.【答案】C。  解析:饮食治疗是各种类型糖尿病基础治疗的首要措施,总的原则是控制总热量的摄入、合理均衡各种营养物质。 饮食治疗的原则是:①总热量控制按需要提供满足生理活动的营养素;②供能要素比例合 理,根据病情配给各种营养物质;③少吃多餐,避免单次进餐负荷过多致餐后高血糖;④尽可能定时定量,注意 降糖药和饮食的相互影响;⑤持之以恒,慢性病终身治疗需要良好的饮食习惯。
    54.【答案】D。 解析:环境污染物对机体健康能否造成危害以及危害的程度,受到许多条件的影响,其中最主 要的影响因素为污染物的理化特性、剂量、作用时间、环境条件、健康状况和易感性特征等。 ①污染物的理化性 质包括化学结构和物理特性;②剂量或强度分有害元素和非必需元素以及必需元素两类;③作用时间毒物在体 内的蓄积量受摄入量、生物半减期和作用时间三个因素的影响;④健康效应谱与敏感人群易受环境损伤的人群 称为敏感人群,机体对环境有害因素的反应与人的健康状况、生理功能状态、遗传因素等有关,有些还与性别、 年龄有关;⑤环境因素的联合作用,化学污染物对人体的联合作用,按其量效关系的变化有相加作用、独立作 用、协同作用、拮抗作用。
    55.【答案】C。 解析:水体富营养化通常是指在湖泊、水库和海湾等封闭性或者半封闭性的水体,以及某些滞 留(流速<1m/min)河流水体,氮、磷等营养元素的污染严重,导致某些藻类(主要是蓝藻、绿藻等)的异常增殖,致 使水体透明度下降,溶氧量降低,水生生物随之大批死亡,水味变得腥臭难闻。
    56.【答案】B。 解析:大气布点监测调查研究内容包括:①对本地区大气污染源进行调查,初步分析出各块地 域的污染源概况;②了解本地区常年主导风向,大致估计出污染物的可能扩散概况;③利用群众来信、来访或人 群调查,初步判断污染物的影响程度;④利用已有的监测资料推断分析应设点的数量和方位。 要求采样点应设 在整个监测区域的高、中、低三种不同污染物浓度的地方。
    57.【答案】D。      解析:大气卫生标准与车间空气卫生标准,在制定原则方面的相同之处是以低剂量长期接触为主。
    58.【答案】D。 解析:《药品管理法》第二十五条规定:医疗机构配制的制剂,应当是本单位临床需要而市场上 没有供应的品种,并须经所在地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批准后方可配制。 配制的制剂必 须按照规定进行质量检验,合格的,凭医师处方在本医疗机构使用。 特殊情况下,经国务院或者省、自治区、直辖 市人民政府的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批准,医疗机构配制的制剂可以在指定的医疗机构之间调剂使用。 医疗机构配 制的制剂不得在市场销售。
    59.【答案】C。 解析:水被有机物污染后,在有氧气的条件下,经微生物作用,分解成二氧化碳、水、硝酸盐、硫 酸盐等,这种自净作用称为生物降解作用。 生物降解是引起有机污染物分解的最重要的环境过程之一,水环境 中化合物的生物降解依赖于微生物通过酶催化反应分解有机物。
    60.【答案】C。 解析:紫外线主要作用:①紫外线有化学作用医用消毒杀菌;②紫外线的生理作用有助于人体 合成维生素 D;③紫外线的荧光效应防伪标签、日光灯、验钞机。
    二、多项选择题
    61.【答案】BC。   解析:孕期叶酸缺乏主要和神经管畸形有关,而维生素  A 过多可导致中枢神经系统畸形、心血管畸形和面部畸形。
    62.【答案】ACD。 解析:危险度的评定指特定的靶机体、系统或(亚)人群暴露于某一危害,计算或估计预期的 危险的过程,包括评估伴随的不确定性。 步骤包括:①危害识别 识别具有引起机体、系统或(亚)人群固有能力 的因素的有害作用的种类和性质,是危险度评定的第一阶段;②危害表征 定性或者定量的描述具有引起有害 作用能力的某因素或某情形固有的性质,是危险度评定的第二阶段;③暴露评定 指评价机体、系统或(亚)人群 对一种因子和其衍生物的评价,是危险度评定的第三阶段;④危险度表征 在规定的条件下定性或定量的确定 某规定机体、系统或(亚)人群发生已知的和潜在的有害作用的概率,及其伴随的不确定性,是危险度评定的第四阶段。
    63.【答案】BCDE。 解析:在一定的经济和生产力发展水平条件下,人口发展即人口的数量、质量和再生产的 速度,决定了人们的生活水平和健康水平。 人口密度过大、增加过快,超过了环境的承载与负担能力,会影响社 会经济的发展,不利于提高人群的健康水平。 人口数量过多对人类健康的影响主要表现在:①加重社会负担,影 响人群生活质量;②加重教育及卫生事业的负担,影响人口质量;③增加社会不安定因素;④加重了环境污染和      破坏。
    64.【答案】BCD。 解析:生态学研究是以群体为观察、分析单位,描述不同人群中某因素的暴露情况与疾病的 频率,从而分析暴露与疾病关系的一种流行病学研究方法。 生态学研究的主要用途:①用于慢性非传染性疾病 的病因学研究,提供与疾病分布有关的线索,为病因学研究提供病因假设;②用于探讨某些环境变量与人群中 疾病或健康状态的关系;③可用于评价人群干预试验现场或现场试验的效果;④在疾病监测中用于估计某种疾 病发展的趋势,为疾病控制或制定促进健康的对策与措施提供依据。
    65.【答案】ABC。  解析:外源性致热原多为大分子物质,其种类甚多,包括:①各种微生物病原体及其产物,如 细菌、病毒、真菌及细菌毒素等;②炎性渗出物及无菌性坏死组织;③抗原抗体复合物;④某些类固醇物质,特别 是肾上腺皮质激素的代谢产物原胆烷醇酮;⑤多糖体成分及多核苷酸、淋巴细胞激活因子等。  内源性致热源为小 分子物质,由中性粒细胞、嗜酸粒细胞和单核巨噬细胞所释放,又称为白细胞致热源,如白细胞介素-1(IL-1)、肿 瘤坏死因子(TNF)、干扰素(IFN)和白细胞介素-6(IL-6)等细胞因子。
    66.【答案】ACD。  解析:进行环境流行病学调查,必须避免把环境与机体割裂开来,孤立和片面地进行研究。一般应遵循调查样本要具有代表性、调查设计要有对比性、获取资料要注意有效性三个原则。
    67.【答案】ABE。 解析:由于饮用或接触了受病原体污染的水而引起的这类疾病称之为介水传染病。 介水传 染病的病原体主要有:①细菌 如伤寒杆菌、副伤寒杆菌、霍乱弧菌、痢疾杆菌等;②病毒 如甲型肝炎病毒、脊髓 灰质炎病毒、柯萨奇病毒和腺病毒等;③原虫 如贾第氏虫、溶组织阿米巴原虫、血吸虫等。 它们主要来自人粪 便、生活污水、医院以及畜牧屠宰、皮革和食品工业废水等。
    68.【答案】ACD。 解析:煤烟型大气污染是由煤炭燃烧排放出的烟尘、二氧化硫等一次污染物,以及再由这些 污染物发生化学反应而生成二次污染物所构成的污染。 寒冷季节(尤其是冬季)气温低有逆温,阻碍了空气的垂 直对流运动,大气处于稳定状态,妨碍烟尘、污染物、水汽凝结物的扩散,有利于雾的形成并使能见度变差,使大 气污染更为严重。    煤烟型大气污染危害人体健康,受害者以老人、婴幼儿居多。
    69.【答案】ACDE。 解析:参与式培训的实施要点,包括让学员参与确定培训内容和目标、制定参与式培训的 授课计划、吸引和组织学员自始至终参与教学活动、培养学员运用参与式教学法的技能、组织学员参加教学质 量和教学效果的评估。
    70.【答案】ACDE。   解析:放射性核素可以气态、气溶胶或微小粉尘的形式存在于空气中,气态放射性核素(氡、氙、氚)易经呼吸道黏膜或透过肺泡被吸收入血。 粉尘或气溶胶态的放射性核素在呼吸道内的吸收决定于 粒径大小及化合物性质。 一般粒径愈大,附着在上呼吸道黏膜上愈多,进入肺泡内愈少,吸收率低。 难溶性化合 物在肺内溶解度很低,多被吞噬;而可溶性化合物则易被肺泡吸收入血。 预防吸入的主要措施:①尽量防止和减 少空气污染,因为空气污染是造成放射性物质(放射性气体或气溶胶)经呼吸道进入人体内的主要途径;②对已 污染的空气,采取空气净化、空气稀释、密闭容器和使用个人防护用品等。
    71.【答案】BCE。 解析:生物转化过程中,Ⅰ相反应使毒物的分子暴露或增加功能基团(如-OH、-COOH),通常 仅导致水溶性少量的增加。  Ⅱ相反应中,毒物原有的功能基因或由Ⅰ相反应引入(暴露)的功能基因与内源性辅 因子反应,主要包括葡萄糖醛酸结合、硫酸结合、乙酰化作用、氨基酸结合、甲基化作用和谷胱甘肽结合,除了甲 基化和乙酰基化结合反应外,其他Ⅱ相反应显著增加毒物的水溶性,促进其排泄。  葡萄糖醛酸结合是Ⅱ相反应中 最普遍进行的一种,由 UDP-葡萄糖醛酸基转移酶(UDPGT)催化,对毒物的代谢具有重要的作用。  硫酸结合反应 的供体是 3′-磷酰硫酸(PAPS),在磺基转移酶作用下生成硫酸酯。  谷胱甘肽 S-转移酶(GST)催化还原性 GSH 与含有亲电子 C、N、S、O 的毒物反应,生成结合物。 乙酰化作用是涉及酶催化或非酶催化的从乙酰辅酶 A 将乙酰基 转移到含伯胺、羟基或巯基的毒物。 内源性底物的甲基化如组胺、氨基酸、蛋白和多胺对细胞的正常调节有重要的意义,仅当毒物符合这些酶的底物要求,甲基化作用才有重要性,甲基化反应不是毒物结合的主要方式。
    72.【答案】BCDE。 解析:流行期措施: ①开展以预防肠道传染病为重点的群众性爱同卫生运动,搞好环境卫 生及时清除、处理垃圾和人畜粪便;②做好水源保护和饮用水消毒;③加强食品卫生法的执法力度,做好食品卫 生监督管理工作;④做好肠道传染病的卫生防病宣传教育和动员工作,在发生流行时发动群众自觉停止宴请聚 餐,发生吐、泻时及时到医院肠道门诊就医;⑤加强肠道门诊工作,做到逢泻必检,逢疑必报。 对发现的病人及时 隔离治疗。
    73.【答案】ABCE。 解析:食品卫生检验采样的原则:①要有代表性 这是采样的重要原则,使所采的样品能 真正反映被采样的整体水平,也就是通过对具有代表性样品的监测能客观推断全部被测物质的质量;②要有典 型性 采集能充分说明达到监测目的的典型样品,尤其是污染或怀疑污染的食品、中毒或怀疑中毒的食品、掺 假或怀疑掺假的食品;③要有适时性 不少被检物质总是随时间而在发生变化的,为了保证得到正确结论就必 须很快送检;④要按程序办事 采样、送检、留样和出具报告均应按规定的程序进行,各阶段都要有完整的手续, 责任分清。
    74.【答案】ABC。 解析:编制频数分布表的步骤:①求全距 全距是原始数据中的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②定 组数 根据全距决定组数;③定组距 组距就是每一个组内包含的间距;④列组限 组限是每一组在数尺上的起 始点和终止点,即上下限;⑤求出组中值 组中值是各组的中点值,组中值等于该组的组限右端点与左端点的值 的平均数;⑥归组登记频数 根据上述所列的一种组限,把所有数据逐一归入相应的组内,再统计归入各组数据 的个数(称次数或频数);⑦制表  根据上述数据和步骤,编制成频数分布表。
    75.【答案】ABCDE。 解析:《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标准》(GB6411-86)按致害起因将伤亡事故分为 20 种,即 物体打击、冒顶偏帮、机具伤害、透水、车辆伤害、放炮、起重伤害、火药爆炸、触电、瓦斯爆炸、淹溺、锅炉爆炸、灼 烫、容器爆炸、火灾、高处坠落、中毒和窒息、坍塌、其他伤害、其他爆炸。
    76.【答案】ABCD。 解析:计量资料是用仪器、工具或其他定量方法对每个观察单位的某项标志进行测量,并 把测量结果用数值大小表示出来的资料,一般带有度量衡或其他单位。 其特点是每个观察单位的观察值之间有 量的区别。
    77.【答案】ABCD。 解析:一种化合物的脂/水分配系数较大,表明其易溶于脂,反之表明易溶于水,而呈现出 化合物的亲脂性或疏脂性,脂/水分配系数大的化合物容易以简单扩散方式通过生物膜,易在脂肪组织蓄积。 一 般脂溶性高的毒物易于被吸收且不易被排泄,在体内停留时间长,毒性较大,如机体对二氯化汞、醋酸汞和苯基 汞的吸收率分别为 2%、50%、50%~80%,而对甲基汞的吸收率则高达 90%以上。 毒物在水中的溶解度越大,毒性 愈大,如 As2O3(砒霜)溶解度较 As2S3 (雄黄)大 30×103 倍,其毒性远大于后者,再如,一氧化铅>金属铅>硫酸 铅>碳酸铅。 毒物颗粒的大小可影响其进入呼吸道的深度和溶解度,从而可影响毒性,颗粒越小分散度越大,其 表面积越大,生物活性也越强。 容易挥发或蒸汽压大的化学物,都容易污染空气,并通过呼吸道吸入机体,如苯 与苯乙烯的 LC50 值均为 45mg/L,即其绝对毒性相同,但苯很易挥发,而苯乙烯的挥发度仅及苯的十一分之一, 所以苯乙烯不易在空气中形成高浓度,比苯的实际危害性低。 空气中的外源化学物微粒的荷电性影响其在空气 中的沉降和呼吸道的阻留率。
    78.【答案】ABCE。 解析:首届国际健康促进大会(1986 年,加拿 大•渥 太华)通过的《渥太华宣言》中明确指 出,健康促进涉及五个主要活动领域:①制定能促进健康的公共政策 健康问题涉及很多部门,不仅要求卫生 部门制定相应政策,也包括非卫生部门实行健康促进政策;②创造支持性环境 创造安全、满意、愉快的生活和 工作环境,支持人们采纳有利于健康的行为;③加强社区行动 充分发动社区力量,积极有效地参与卫生保健 计划的制定和实施,挖掘社区资源,解决社区的健康问题;④发展个人技能       提高人们的卫生保健知识和能力;⑤调整卫生服务方向     强调个人、社会团体、卫生人员与部门、其他机构、政府等共同分担健康责任,建立有助于健康的卫生保健系统。
    三、判断题
    79.【答案】×。解析:整群抽样是由若干个有联系的基本单元组成的集合称为群,抽样时以群为抽样单元的抽样方法。  整群抽样的优点:①能大大减低收集数据的费用;②当总体单元自然形成的群时,容易取得抽样框,抽样也更容易;③当群内单元差异大,而不同群之间的差异小时,可以提高效率。
    80.【答案】√。  解析:非参数检验优点:①对总体分布未做出任何假定,因此适用于任何分布的资料,如严重 偏态分布、分布不明的资料、等级资料或末端无确定数值的资料;②易于收集资料、统计分析比较简便。  非参数 检验缺点是不直接分析原始测量值,从而有可能会降低其检验效率。
    81.【答案】√。 解析:从病原体侵入人体起,至开始出现临床症状为止的时期,称为潜伏期。 潜伏期通常相当 于病原体在体内繁殖、转移、定位、引起组织损伤和功能改变导致临床症状出现之前的整个过程。 因此潜伏期的 长短一般与病原体感染的量成反比。 每一个传染病的潜伏期都有一个范围,并呈常态分布,是检疫工作观察、留 验接触者的重要依据。
    82.【答案】√。  解析:疾病的自然史包括生物学发病期、亚临床期、临床期和结局四个时期,是指不给予任何 治疗或干预措施的情况下,疾病从发生、发展到结局的整个过程。 不同疾病的自然史差异很大,了解疾病的自然 病史,对早期诊断和预防,判断治疗效果等都有重要意义。
    83.【答案】×。解析:特异度指在金标准确诊的非病人中用筛检方法检测出的阴性所占比例,即特异度=D/(B+D)。灵敏度指在金标准确诊的病人中用新诊断技术检测出的阳性人数比例,即灵敏度=A/(A+C)。
    84.【答案】×。 解析:知信行模式是改变人类健康相关行为的模式之一,也是一种行为干预理论,它将人类行 为的改变分为获取知识、产生信念、形成行为三个连续的过程。 知信行模式认为:知识是基础;信念是动力;行为 的产生和改变是目标。 人们通过学习,获得相关的健康知识和技能,逐步形成健康的信念和态度,从而促成健康 行为的产生。
    85.【答案】×。解析:传染病按的发生、发展及转归可分为:①潜伏期即是指病原体侵入人体起,至首发症状时 间,推算潜伏期对传染病的诊断与检疫有重要意义;②前驱期是潜伏期末至发病期前,出现某些临床表现的一 短暂时间,多数传染病,看不到前驱期;③发病期(症状明显期)是各传染病之特有症状和体征,随病日发展陆续 出现的时期;④恢复期是病原体完全或基本消灭,免疫力提高,病变修复,临床症状陆续消失的时间。 传染期指 患者排出病原体的整个时期。 传染期是决定传染病患者隔离期限的重要依据,而且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疾病的 流行特征,如传染期短的疾病,续发病例成簇出现;传染期长则续发病例陆续发生,持续时间可能较长。
    86.【答案】×。 解析:RR 是表示关联强度的最常用指标,但在病例对照研究中不能计算发病率或死亡率,因 而不能求得 RR,只能计算 OR 值,近似地估计 RR。
    87.【答案】×。解析:全血胆碱酯酶活力是诊断有机磷杀虫药中毒的特异性实验指标,对判断中毒程度、疗程、诊断和预后估计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88.【答案】√。  解析:声压级是指以对数尺衡量有效声压相对于一个基准值的大小,用“分贝”来描述其与基准值的关系。   基准声压为 2×10-5Pa,该值是参考值,是对  1000Hz 声音人耳刚能听到的最低声压。
    四、简答题
    89.【答案】环境污染是指由于各种人为的或自然的原因,使环境组成发生不可逆的变化,造成环境质量的下 降和恶化,破坏了生态平衡,并对人类健康造成直接的、间接的或潜在的有害影响的现象。  剂量-效应关系是指 进入机体的剂量与某个机体所呈现出的生物效应强度间的关系,特点是剂量越大则效应越严重,如伦敦烟雾事 件、美国洛杉矶-纽约和日本东京-大阪的光化学烟雾事件、印度博帕尔异氰酸甲酯泄漏事件。 剂量-反应关系是 指随着剂量增加,某一生物群体中出现某种特定生物学效应的个数增加,特点是相同剂量的环境因素对不同的 个体有不同的效应,通常以出现特定生物学效应的个体占总测试个体数的百分数来表示,如水俣病、痛痛病、日 本四日市哮喘。
    90.【答案】肺癌是呼吸系统最常见的肿瘤之一,因此肺癌的预防十分重要,临床上根据肺癌治疗原则分为肺 癌三级预防:①Ⅰ级预防又称为病因预防,是在疾病未发生时针对病因采取的措施,根本在于加强对病因的研 究,减少对危险因素的接触,肺癌进展迅速且预后不良,缺乏有效的二期预防措施,应把一级预防放在首位,其 中控制吸烟是首要措施,改善环境是另一重要手段,加强职业防护工作、定期查体以预防职业性肺癌亦应予以 重视,同时加强饮食预防与化学预防;②Ⅱ级预防又称为三早预防,包括早发现、早诊断和早治疗,尽量筛查高 危人群,早期发现,及时采取措施,防止进一步发展,主要是定期应用 X 线检查(透视、胸正侧位片、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痰脱落细胞学检查、CT 片)、胸小片、断层片等手段,发现可疑情况,再作进一步检查;③Ⅲ级预防是临 床期预防或康复性预防,其目标是防止病情恶化,防止残疾发生,对有治愈机会的患者提供根治性治疗措施,临 床上多采取综合手段,选择合理的、最佳的诊断和治疗方案,同时恢复肺的局部功能及恢复身体的全部功能,促进康复,提高生活质量,甚至重返社会,对无治愈希望的患者提供姑息性治疗,以达到改善生活质量、延长生存 期的目的。

  编者注:本文节选自中公2017年医疗卫生系统招聘考试用书《历年真题+全真模拟预测试卷:公共卫生管理专业知识》,欲了解更多内容,请进入新都商城(http://mall.newdu.com)了解本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 京ICP备09058993号 )

GMT+8, 2024-4-20 19:49 , Processed in 0.130130 second(s), 11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