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招聘考试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42|回复: 0

2013山西农村信用社备考——综合(5月24日)

[复制链接]

21万

主题

21万

帖子

65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652786
发表于 2017-6-27 22:39:3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1.植物农药又称生物农药,是利用有毒植物中的多种杀虫成分,经过提炼后生产的农药。由于它们的杀虫有效成分为天然物质,因而施用后较易分解为无毒物质,对环境无污染。下列对“植物农药”概述正确的一项是(  )。
    A.提炼有毒植物中能有效杀虫的对环境无污染的无毒物质制造的
    B.提炼有毒植物中多种杀虫有效的天然物制造的
    C.利用多种有毒物质的杀虫成分,经过提炼后制造的
    D.利用有毒植物中使害虫不能产生抗药性的多种杀虫成分,经提炼制造的
    2.生命是一场充满意外收获的伟大历险,看上去难以掌握,其实机会无处不在。如果你从不犯错,或者从没有人批评过你,那么你肯定没进行过任何大胆的尝试。如果一个人这样生  活,那么他肯定无法发挥出所有潜力,当然也就很难真正享受到生活的乐趣。这段文字主要是想说明( )。
    A.人生要勇于尝试 B.生活的乐趣在于冒险
    C.生活中机会无处不在 D.一个人不可能从不犯错误
    3.中国古代无论是奴隶制还是封建制,都受到宗法制度和宗法精神的强烈影响。它不仅是宗族凝聚力的一种保障,而且是王权的重要支柱。君权、地方行政权都渗透了宗法父权的因素。这是封建专制制度得以长期牢固统治的条件之一。在国家的立法中,不仅确认了有关封建宗法制度的大量内容,而且承认宗法家规具有一定的法律效力,是国法的重要补充。这段话主要支持了这样一种论点,即(  )。
    A.宗法制度强烈地影响着中国古代的政治、立法以及司法,甚至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B.宗法制度成为中国古代专制统治的坚强基础
    C.中国古代社会,宗法精神是王权的重要支柱
    D.宗法制度被中国古代国家立法所确认,并成为国家立法的补充
    4.一些招工单位提出的用人条件,动辄就是大本以上学历,本来有些工种普通技工即可胜任,可招工单位非要招本科生、研究生装点门面。在现有的人才概念中,技术工人常常被排斥在人才的范畴之外,或者提起来重要,排起队来次要;关键岗位需要,而盘点“功名”时则觉得他们没必要。这段文字是针对下面哪种现象谈的?(  )。
    A.用人单位哄抬学历 B.没有做到人尽其用
    C.技工没受到足够重视 D.对人才概念的错误认识
    5.从1901年到1961年,诺贝尔文学奖几乎完全为欧美白人垄断;20世纪60年代以后,亚、非、拉美作家居多数;90年代则没有欧美白人作家获奖。而60年代以后正是欧美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时代,这是否意味着技术突起、科学猛进会使文学作品失去人文魅力?上面这段话主要支持了这样一种观点,即(  )。
    A.科技高度发展可能使文学中的人文精神走向浅薄
    B.不排除技术和科学的干扰,就没有优秀的文学作品
    C.真正优秀的文学作品只能产生在落后的国家和地区
    D.科技发展是以文学作品丧失人文魅力为代价的
    6.苦的:甜的
    正确选项为( )。
    A.决定性的:谨慎的 B.简单的:简洁的
    C.有序的:默许的 D.高兴的:伤心的
    7.中国:国家
    正确选项为( )。
    A.秦国:燕国 B.人:动物
    C.武夷山:武夷山脉 D.生物:植物
    8.巴金:《家》
    正确选项为( )。
    A.鲁迅:《祝福》 B.《春》:觉慧
    C.白毛女:喜儿 D.闰土:绍兴
    9.音量:影响
    正确选项为( )。
    A.性情:脆弱 B.哭:呼喊
    C.小费:舞会 D.蒸馏:纯度
    10.林黛玉:《红楼梦》
    正确选项为( )。
    A.《西游记》:唐僧 B.林冲:《三国演义》
    C.宋江:《水浒传》 D.《骆驼祥子》:骆驼
    1.B  【解析】片段中第一句明确指出植物农药是从有毒植物中的多种杀虫成分提炼而成的,第二句则指出其为无毒的是因为该成分是天然物质,这两条综合起来就组成正确答案B。
    2.A 【解析】这道题目较为简单,很容易从文字中判断出答案为A。
    3.B  【解析】片段中明确地指出中国古代都受到宗法制度和宗法精神的强烈影响,是封建专制制度得以长期牢固统治的条件之一,又是国法的重要补充,所有的这些观点都指出了宗法制度是中国古代专制统治的坚强基础这个论点,即选B。
    4.D  【解析】从给定材料来看,前半部分是讲一些用工单位哄抬学历的事情,后半部分讲的是现在社会上出现的在用人问题上的不正常现象。所以,这段文字材料是有两层意思。据此,A只讲了第一层意思,不能选。B项讲的是第二层意思,不能选。C项只是第一层意思中的一个例子,不能选。所以答案只能是D项。
    5.A  【解析】片段中通过列举事例,诺贝尔文学奖和科学技术的时代的对比,得出这个疑问“这是否意味着技术突起﹑科学猛进会使文学作品失去人文魅力?”这其实就表现了作者的潜在观点,即科技高度发展可能会使文学中的人文精神走向浅薄,即A。
    6.D 【解析】题干中的两个词是一组成反义词,而“高兴的”和“伤心的”也构成了一组反义词,故选D。
    7.B 【解析】题干中的两个词表现了部分与整体的关系,选项中“人”与“动物”的关系也是部分与整体的关系,故选B。
    8.A 【解析】“巴金”与《家》是作者与其作品的关系。选项A中“鲁迅”与《祝福》也是作者与其作品的关系,故选A。
    9.D 【解析】题干中的两词是原因与结果的关系,选项中“蒸馏”的效果直接影响“纯度”,与题意“音量”的大小与“影响”的关系相符,故选D。
    10.C 【解析】题干中的两个词是作品中的人物与作品的关系,答案中只有“宋江”与《水浒传》符合题意,故选C。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5-7-27 01:46 , Processed in 0.062140 second(s), 8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