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招聘考试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2100|回复: 1

2011年河北特岗教师招聘考试真题及参考答案解析

[复制链接]

498

主题

3452

帖子

7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73255
发表于 2012-5-31 11:58:0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P align=center><STRONG>2011年河北省农村义务教育阶段<BR>学校教师特设岗位招聘考试试卷<BR>(满分:120分)</STRONG></P>
<P><BR>&nbsp;&nbsp;&nbsp; <STRONG>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道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STRONG><BR>1.&nbsp; 在我国,一般认为“教育”一词源于“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其出于(&nbsp;&nbsp;&nbsp; )。<BR>&nbsp;&nbsp;&nbsp; A.《论语》&nbsp;&nbsp;&nbsp; B.《孟子》<BR>&nbsp;&nbsp;&nbsp; C.《学记》&nbsp;&nbsp;&nbsp; D.《说文解字》<BR>2.&nbsp; 《学记》中“不陵节而施”体现的教学原则是(&nbsp;&nbsp;&nbsp; )。<BR>&nbsp;&nbsp;&nbsp; A.循序渐进&nbsp;&nbsp;&nbsp; B.因材施教<BR>&nbsp;&nbsp;&nbsp; C.启发性&nbsp;&nbsp;&nbsp; D.巩固性<BR>3.&nbsp; 在一学期结束后,对评价对象的学习状况进行测验,这种测验叫做(&nbsp;&nbsp;&nbsp; )。<BR>&nbsp;&nbsp;&nbsp; A.形成性测验&nbsp;&nbsp;&nbsp; B.描述性测验<BR>&nbsp;&nbsp;&nbsp; C.总结性测验&nbsp;&nbsp;&nbsp; D.诊断性测验<BR>4.&nbsp; 一些事例显示,对“狼孩”进行的补救教育都不是很成功,这表明人的发展具有(&nbsp;&nbsp;&nbsp; )。<BR>&nbsp;&nbsp;&nbsp; A.顺序性&nbsp;&nbsp;&nbsp; B.可逆性<BR>&nbsp;&nbsp;&nbsp; C.模仿期&nbsp;&nbsp;&nbsp; D.关键期<BR>5.&nbsp; 在教育工作中,试图让小学低年级学生像高年级学生一样听报告、搞活动、发表感想,这实际上忽视了儿童身心发展的(&nbsp;&nbsp;&nbsp; )。<BR>&nbsp;&nbsp;&nbsp; A.顺序性&nbsp;&nbsp;&nbsp; B.阶段性<BR>&nbsp;&nbsp;&nbsp; C.个别差异性&nbsp;&nbsp;&nbsp; D.不平衡性<BR>6.&nbsp; 教学和智育是(&nbsp;&nbsp;&nbsp; )。<BR>&nbsp;&nbsp;&nbsp; A.同一关系&nbsp;&nbsp;&nbsp; B.因果关系<BR>&nbsp;&nbsp;&nbsp; C.隶属关系&nbsp;&nbsp;&nbsp; D.交叉关系<BR>7.&nbsp; 兼具敏感、细心、情感体验、深刻等积极品质和多疑、孤僻等消极品质的气质类型是(&nbsp;&nbsp;&nbsp; )。<BR>&nbsp;&nbsp;&nbsp; A.胆汁质&nbsp;&nbsp;&nbsp; B.多血质<BR>&nbsp;&nbsp;&nbsp; C.抑郁质&nbsp;&nbsp;&nbsp; D.黏液质<BR>8.&nbsp; 下列心理现象中,属于学习的是(&nbsp;&nbsp;&nbsp; )。<BR>&nbsp;&nbsp;&nbsp; A.近朱者赤,近墨者黑&nbsp;&nbsp;&nbsp; B.运动员吃兴奋剂提高成绩<BR>&nbsp;&nbsp;&nbsp; C.成人每天按时吃饭睡觉&nbsp;&nbsp;&nbsp; D.儿童进入青春期以后变声<BR>9.&nbsp; 当一个人的外表具有魅力时,他(她)的一些与外表无关的特征也常常被肯定,这种现象被称为(&nbsp; )。<BR>&nbsp;&nbsp;&nbsp; A.宽大效应&nbsp;&nbsp;&nbsp; B.晕轮效应<BR>&nbsp;&nbsp;&nbsp; C.罗森塔尔效应&nbsp;&nbsp;&nbsp; D.刻板印象<BR>10.“举一反三”和“触类旁通”所说的是(&nbsp;&nbsp;&nbsp; )。<BR>&nbsp;&nbsp;&nbsp; A.创造性&nbsp;&nbsp;&nbsp; B.学习迁移<BR>&nbsp;&nbsp;&nbsp; C.发现教学法&nbsp;&nbsp;&nbsp; D.学会学习<BR>11.皮亚杰所划分的认知发展阶段中,11~15岁属于(&nbsp;&nbsp;&nbsp; )阶段。<BR>&nbsp;&nbsp;&nbsp; A.感知运算&nbsp;&nbsp;&nbsp; B.前运算<BR>&nbsp;&nbsp;&nbsp; C.具体运算&nbsp;&nbsp;&nbsp; D.形式运算<BR>12.新课程的课程价值观是(&nbsp;&nbsp;&nbsp; )。<BR>&nbsp;&nbsp;&nbsp; A.以学生发展为本&nbsp;&nbsp;&nbsp; B.科学与人文交融<BR>&nbsp;&nbsp;&nbsp; C.回归生活世界&nbsp;&nbsp;&nbsp; D.民主化<BR>13.义务教育的基本内涵是:国家与社会有义务确保全体适龄儿童接受法定年限的学校教育,家长有义务送适龄子女接受法定年限的学校教育和(&nbsp;&nbsp;&nbsp; )。<BR>&nbsp;&nbsp;&nbsp; A.学校有义务为适龄儿童提供公平的教育<BR>&nbsp;&nbsp;&nbsp; B.适龄儿童有义务接受法定年限的学校教育<BR>&nbsp;&nbsp;&nbsp; C.公共机构有对适龄儿童开放并教育的义务<BR>&nbsp;&nbsp;&nbsp; D.企事业单位和个人不得雇佣学龄儿童<BR>14. 2008年,我国高等教育的入学率为23.3%。根据美国学者马丁·特罗的观点,我国高等教育处于(&nbsp;&nbsp;&nbsp; )。<BR>&nbsp;&nbsp;&nbsp; A.精英阶段&nbsp;&nbsp;&nbsp; B.大众化阶段<BR>&nbsp;&nbsp;&nbsp; C.普及化阶段&nbsp;&nbsp;&nbsp; D.全民化阶段<BR>15.《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中提出要提高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2012年达到(&nbsp;&nbsp;&nbsp; )。<BR>&nbsp;&nbsp;&nbsp; A. 3%&nbsp;&nbsp;&nbsp; B.2.5%&nbsp;&nbsp;&nbsp; C.4%&nbsp;&nbsp;&nbsp; D.4.5%<BR>&nbsp;&nbsp;&nbsp; <STRONG>二、判断题(本大题共10道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BR></STRONG>1.“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体现了教学的循序渐进原则。&nbsp;&nbsp;&nbsp; (&nbsp;&nbsp;&nbsp; )<BR>2.所有教学活动中都渗透着德育。&nbsp;&nbsp;&nbsp; (&nbsp;&nbsp;&nbsp; )<BR>3.新课程改革要求中小学生要打好基础,即要学好主要学科(如语文、数学)。&nbsp;&nbsp;&nbsp; (&nbsp;&nbsp;&nbsp; )<BR>4.课程标准就是原来所说的教学大纲。&nbsp;&nbsp;&nbsp; (&nbsp;&nbsp;&nbsp; )<BR>5.教学过程中要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就应该以学生为中心。&nbsp;&nbsp;&nbsp; (&nbsp;&nbsp;&nbsp; )<BR>6.加德纳认为在多元智能结构中各种智能的地位是不平等的。&nbsp;&nbsp;&nbsp; (&nbsp;&nbsp;&nbsp; )<BR>7.布卢姆等人在其教育目标分类系统中,将教学目标分为认知、情感和动作技能三大领域。&nbsp; (&nbsp;&nbsp;&nbsp; )<BR>8.布鲁纳认为学科基本结构包括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态度和方法。&nbsp;&nbsp;&nbsp; (&nbsp;&nbsp;&nbsp; )<BR>9.人格障碍是后天教养的结果。&nbsp;&nbsp;&nbsp; (&nbsp;&nbsp;&nbsp; )<BR>10.我国《义务教育法》规定,凡年满六周岁的儿童,其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监护人应当送其入学并完成义务教育。&nbsp;&nbsp;&nbsp; (&nbsp;&nbsp;&nbsp; )<BR>&nbsp;&nbsp;&nbsp; <STRONG>三、简答题(本大题共6道小道,每小题5分,共30分)</STRONG><BR>1.简述班级管理工作的基本内容。<BR>2.简述最近发展区的概念及其教育意义。<BR>3.简述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的主要观点。<BR>4.简述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主要内容。<BR>5.简述现阶段我国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基本要求。<BR>6.简述教师专业发展的基本内容。<BR>&nbsp;&nbsp;&nbsp; <STRONG>四、论述题(本大题共2道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BR></STRONG>1.运用所学原理,解释下述材料所体现的不同的儿童发展观,并提出自己的看法。<BR>&nbsp;&nbsp;&nbsp; 墨子: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所人者变,其色亦变。<BR>&nbsp;&nbsp;&nbsp; 霍尔:一两的遗传胜过一吨的教育。<BR>&nbsp;&nbsp;&nbsp; 桑代克:人的智慧80%决定于基因,17%决定于训练,3%决定于偶然因素。<BR>2.分析论述下列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采用的教学原则。<BR>&nbsp;&nbsp;&nbsp; 教师:为什么说鸡、鸭、猪是动物?<BR>&nbsp;&nbsp;&nbsp; 学生:因为它们都会叫。<BR>&nbsp;&nbsp;&nbsp; 教师:对吗?蚯蚓不会叫,可它也是动物啊!<BR>&nbsp;&nbsp;&nbsp; 学生:蚯蚓会爬。会爬会走的生物都叫动物。<BR>&nbsp;&nbsp;&nbsp; 教师:鱼不会爬,也不会走,只会在水里游泳;鸟会飞,可它们不是动物吗?<BR>&nbsp;&nbsp;&nbsp; 学生:它们是动物,因为它们都会活动,能活动的生物叫做动物。<BR>&nbsp;&nbsp;&nbsp; 教师:对了,能活动的生物叫动物。可是飞机会飞,它是不是动物?<BR>&nbsp;&nbsp;&nbsp; 学生:飞机自己不会飞,是人开的,它没有生命,是人造的,不是动物。<BR>&nbsp;&nbsp;&nbsp; 教师:对了,能自己活动的生物才是动物。<BR>&nbsp;&nbsp;&nbsp; (资料来源:李秉德·教学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2.)<BR>&nbsp;&nbsp;&nbsp; <STRONG>五、案例分析题(本大题15分)<BR></STRONG>&nbsp;&nbsp;&nbsp; 2005年4月的一天,某中学化学教师张义正组织学生上实验课,其父突然从外地赶来探望儿子并找到课堂上。张义随即向学习委员交代了几句便领其父回宿舍休息,等他安顿下父亲匆忙赶回实验室时,发现学生正乱作一团。原来张义离开后,一实验小组的同学因争着动手做实验碰翻了盛有硫酸的玻璃杯,造成三位同学被硫酸烧伤,其中一位因硫酸溅到眼皮上,造成轻度毁容。事发后,学生家长找到学校要求赔偿损失并追究张义的责任,而学校则以学生烧伤纯属自己违反实验规则所致,教师对此没有责任为由,拒绝了家长的要求。<BR>&nbsp;&nbsp;&nbsp; 请分析:这是不是学校事故?若是学校事故,请回答此种事故的具体含义,并分析各方责任,给予正确的处理意见。<BR>&nbsp;&nbsp;&nbsp; <STRONG>六、写作题(30分)<BR></STRONG>&nbsp;&nbsp;&nbsp; 请根据以下材料,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短文,题目自拟,文体不限。<BR>&nbsp;&nbsp;&nbsp; 学者有四失,教者必知之。人之学也,或失则多,或失则寡,或失则易,或失则止。此四者,心之莫同也。知其心,然后能救其失也。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BR>&nbsp;&nbsp;&nbsp; ——《学记》<BR>&nbsp;&nbsp;&nbsp; 编者注:本文节选自华图2012年特岗教师招聘考试用书《历年真题详解及华图名师预测试卷:教育理论综合知识》,欲了解更多内容,<A href="http://mall.newdu.com" target=_blank>请进入新都商城(http://mall.newdu.com)了解本书</A>。</P>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98

主题

3452

帖子

7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73255
 楼主| 发表于 2012-5-31 11:58:27 | 显示全部楼层
<P align=center><STRONG>2011年河北省农村义务教育阶段<BR>学校教师特设岗位招聘考试试卷<BR>参考答案及解析</STRONG></P>
<P><BR>&nbsp;&nbsp;&nbsp; 一、单项选择题<BR>&nbsp;&nbsp;&nbsp; 1.B[解析]《孟子·尽心上》中有:“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B。<BR>&nbsp;&nbsp;&nbsp; 2.A[解析]《札记·学记》中有“不陵节而施谓之孙”,意思是不超过学的人的接受能力而进行教育,叫做合乎顺序。因此“不陵节而施”体现的是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BR>&nbsp;&nbsp;&nbsp; 3.C[解析]总结性评价又称“事后评价”,一般是在教学活动告一段落后,为了解教学活动的最终效果而进行的评价。学期末或学年末进行的各科考试、考核都属于这种评价,其目的是检验学生的学业是否最终达到了各科教学目标的要求。因此,一学期结束后对评价对象的学习状况进行的测验叫做总结性测验。<BR>&nbsp;&nbsp;&nbsp; 4.D[解析]每个人的发展都有一个关键期,在此期间,个体对某种刺激特别敏感,过了这一时期,同样的刺激对个人就影响很小甚至没有影响。因此,儿童教育要抓住关键期这一有利时机,及时进行适当的教育,而对“狼孩”的补救教育都不是很成功的现象就证明了人的发展存在关键期。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D。<BR>&nbsp;&nbsp;&nbsp; 5.B[解析]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体现在五个方面:顺序性、阶段性、不平衡性、互补性和个别差异性。身心发展的阶段性是指个体在不同的年龄阶段表现出身心发展不同的总体特征及主要矛盾,面临着不同的发展任务。个体身心发展的阶段性决定了教育工作必须根据学生不同年龄阶段的特点分阶段地进行,在教育、教学的要求、内容和方法上不能搞“一刀切”。因此,题干中的做法实际上忽视了儿童身心发展的阶段性。<BR>&nbsp;&nbsp;&nbsp; 6.D[解析]教学与智育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作为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的智育,主要是通过教学进行的,二者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但教学与智育又有区别:一方面,教学除了是实现智育的途径外,还是实现德育、体育、美育等诸育的途径;另一方面,实现智育的途径既有教学,也有课外活动、竞赛活动等其他途径。把教学等同于智育会阻碍全面发挥教学的作用。因此,教学和智育是交叉关系,本题选D。<BR>&nbsp;&nbsp;&nbsp; 7.C[解析]传统的气质类型共有四种,即:胆汁质、多血质、黏液质、抑郁质。胆汁质的学生行动迅速,强而有力;情绪易爆发,不能控制等。多血质的学生行动活泼、敏捷,善于适应环境变化;情绪反应迅速,表现明显,但易变。黏液质的学生行动缓慢,能平稳地适应环境;情绪反应慢,能自我控制等。抑郁质的学生兼具敏感、细心、情感体验深刻等积极品质和多疑、孤僻等消极品质。因此,本题选C。<BR>&nbsp;&nbsp;&nbsp; 8.A[解析]学习是个体在特别情境下,由于练习或反复经验而产生的行为、能力或倾向上的比较持久的变化及其过程。根据此定义,只有选项A符合题意。<BR>&nbsp;&nbsp;&nbsp; 9.B[解析]晕轮效应指人们对他人的认知判断首先是根据个人的好恶得出的,然后再从这个判断推论出认知对象的其他品质的现象。这种强烈知觉的品质或特点,就像月亮形成的光环一样,向周围弥漫、扩散,从而掩盖了其他品质或特点,所以其也被形象地称为光环效应。题干中的现象就属于晕轮效应。<BR>&nbsp;&nbsp;&nbsp; 10.B[解析]迁移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它广泛地存在于知识、技能、态度和行为规范的学习中。任何一种学习都要受到学习者已有知识经验、技能、态度等的影响,只要有学习,就有迁移。从心理学上讲,“举一反三”和“触类旁通”都是指先前的学习对以后学习的促进,所以都是学习的迁移现象。<BR>&nbsp;&nbsp;&nbsp; 11.D[解析]皮亚杰认为,个体在从出生到成熟的发展过程中,其认知结构在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不断重构,从而表现出具有不同质的不同阶段。他把个体的发展分为四个阶段:(1)感知运动阶段(0~2岁);(2)前运算阶段(2~7岁);(3)具体运算阶段(7~11、12岁);(4)形式运算阶段(11、12岁以后)。皮亚杰认为,所有儿童的认知发展都会依次经历这四个阶段。认知结构的发展是一个连续建构的过程,每一阶段都有独特的结构,前一阶段是后一阶段的基础。因此本题选D。<BR>&nbsp;&nbsp;&nbsp; 12.A[解析]新课程评价的价值取向是以学生发展为本,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即在整个社会的宏观背景下,促进学生发展,促进学生知识、能力、态度及情感的和谐发展。以学生发展为本是课程改革的出发点和归宿。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A。<BR>&nbsp;&nbsp;&nbsp; 13.B[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第四条规定:“凡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适龄儿童、少年,不分性别、民族、种族、家庭财产状况、宗教信仰等,依法享有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并履行接受义务教育的义务。”因此,义务教育的基本内涵也包括了适龄儿童的义务,即适龄儿童有义务接受法定年限的学校教育。<BR>&nbsp;&nbsp;&nbsp; 14.B[解析]美国著名的教育社会学家马丁·特罗教授提出了“精英”、“大众”、“普及”的高等教育三阶段论。该理论认为,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低于15%时属于精英教育阶段,毛入学率大于15%小于so%为大众化阶段,毛入学率大于50%的为普及化阶段。根据此理论,我国高等教育处于大众化阶段,因此本题选B。<BR>&nbsp;&nbsp;&nbsp; 15.C[解析]教育投入不足一直是制约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关键。因此,《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 - 2020年)》明确提出,提高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2012年要达到4%。<BR>&nbsp;&nbsp;&nbsp; 二、判断题<BR>&nbsp;&nbsp;&nbsp; 1.&nbsp; ×&nbsp; [解析]“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的意思是说要引导学生而不要牵着学生走;要鼓励学生而不要压抑他们;要指导学生学习门径,而不是代替学生作出结论。这种教学思想体现了教学的启发性原则。<BR>&nbsp;&nbsp;&nbsp; 2.&nbsp; √&nbsp; [解析]广义的德育指所有有目的、有计划地对社会成员在政治、思想与道德等方面施加影响的活动,包括社会德育、社区德育、学校德育和家庭德育等方面。狭义的德育则专指学校德育。德育在学校工作乃至整个社会主义建设中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它渗透在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的各个方面。<BR>&nbsp;&nbsp;&nbsp; 3.&nbsp; ×&nbsp; [解析]新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包括: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课程门类和课时比例,并设置综合课程,以适应不同地区和学生发展的需求,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改变课程内容“难、繁、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因此题干说法错误。<BR>&nbsp;&nbsp;&nbsp; 4.&nbsp; ×&nbsp; [解析]教学大纲顾名思义是各学科教学工作的纲领性文件,它以纲要的形式规定了课程的教学目的、任务,知识、技能的范围、深度与体系结构,教学进度和教学法的基本要求。基于我国“教学大纲”的种种弊端以及新课程改革所倡导的基本理念及改革目标,新课程改革中以“课程标准”代替了以前的“教学大纲”,课程标准与教学大纲相比,在课程的基本理念、课程目标、课程实施建议等几部分阐述得更详细、明确,特别是提出了面向全体学生的学习基本要求。因此题干说法错误。<BR>&nbsp;&nbsp;&nbsp; 5.&nbsp; √&nbsp; [解析]新课程标准提倡“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的教学理念。教学过程中要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就应该以学生为中心。<BR>&nbsp;&nbsp;&nbsp; 6.&nbsp; ×&nbsp; [解析]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认为,人类的智能是多元化而非单一的,主要由言语智能、逻辑数学一智能、视觉一空间智能、肢体一动觉智能、音乐一节奏智能、人际交往智能、内省智能、关于自然的智能、存在智能组成,每个人都拥有不同的智能优势组合。个体所具备的智能只有优势之别,并无优劣之分。九种智能都处于相同的地位,没有主次之分。但长期以来,传统的观点将语言智能与数学逻辑智能放在核心位置,这显然不正确。<BR>&nbsp;&nbsp;&nbsp; 7.&nbsp; √&nbsp; [解析]布卢姆等人把教育目标分为三大领域——认知领域、情感领域和动作技能领域。他的教育目标分类强调指导教学过程和对结果进行评价,其实是一种教学目标分类。因此题干说法正确。<BR>&nbsp;&nbsp;&nbsp; 8.&nbsp; √&nbsp; [解析]布鲁纳认为每一门学科中都存在着某些广泛和强有力的适应性观念,这些观念形成学科的结构体系。它们不仅能解释这门学科中某些特定的客观事物,而且能反映出这门学科中的一般事物。学生一旦获得这种观念,就能够理解事物是如何相互关联的,能够不断地扩大和加深知识。他所指的学科的基本结构指能反映这一学科基本观念的概念、原理及其关联以及相应的学习和探究该学科的基本态度与方法。<BR>&nbsp;&nbsp;&nbsp; 9.&nbsp; ×&nbsp; [解析]人格障碍的发生与遗传和环境因素都有关。儿童期是人格障碍形成的高发期,该时期的家庭教育、父母的养育方式是形成人格障碍的重要原因。但是不能因此否定遗传因素的作用,因此题干说法片面。<BR>&nbsp;&nbsp;&nbsp; 10.×&nbsp; [解析]我国《义务教育法》第十一条第一款规定:凡年满六周岁的儿童,其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监护人应当送其入学接受并完成义务教育;条件不具备的地区的儿童,可以推迟到七周岁。故题干说法错误。<BR>&nbsp;&nbsp;&nbsp; 三、简答题<BR>&nbsp;&nbsp;&nbsp; 1.&nbsp; [参考答案]班级管理就是班主任和教师通过对班级教育条件的理顺,采取适当的方法,建构良好的班集体,从而有效地推进有计划的教育行为的过程。主要包括以下内容:<BR>&nbsp;&nbsp;&nbsp; (1)班级组织建设<BR>&nbsp;&nbsp;&nbsp; 包括班级组织的设计;指导班级建设;发挥好班集体的教育作用。<BR>&nbsp;&nbsp;&nbsp; (2)班级制度管理<BR>&nbsp;&nbsp;&nbsp; (3)班级教学管理<BR>&nbsp;&nbsp;&nbsp; 包括明确班级教学管理的目标和任务;建立有效的班级教学秩序;建立班级管理指挥系统;指导学生学会学习。<BR>&nbsp;&nbsp;&nbsp; (4)班级活动管理<BR>&nbsp;&nbsp;&nbsp; 2.&nbsp; [参考答案] (1)概念: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认为学生的发展有两种水平:一种是学生的现有水平,另一种是学生可能的发展水平。2者之间的差距就是最近发展区。(2)教育意义:教学应着眼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为学生提供带有难度的内容,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其潜能,使学生超越其最近发展区而达到其困难发展到的水平,然后在此基础上进行下一个发展区的发展。<BR>&nbsp;&nbsp;&nbsp; 3.&nbsp; [参考答案] (1)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认为,人有七种基本需要: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求知的需要、审美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BR>&nbsp;&nbsp;&nbsp; (2)马斯洛对这七种需要进行了进一步的区分: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被归为基本需要,它是个体生存所必需的,必须得到一定程度的满足,但是这些需要一旦满足,个体有关这方面的动机就将减少甚至消失。如果所有的基本需要都得到了一定的满足,那么个体将继续追求上面的求知的需要、审美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这三种高层次需要,这些需要被归为成长需要,它能够让个体生活得更有质量。与基本需要相反,成长需要得不到永远的满足。实际上,求知和理解世界的需要满足越多,个体学习知识的动机越强。<BR>&nbsp;&nbsp;&nbsp; 4.&nbsp; [参考答案]在我国基础教育新课程体系中,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一门与各学科课程有着本质区别的新课程。主要内容有:(1)研究性学习,(2)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3)劳动与技术教育,(4)信息技术教育。这四个领域在逻辑上不是并列的关系,更不是割裂的关系。“研究性学刁”作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基础,倡导探究学习方式,这一方式渗透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全部内容之中。“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信息技术教育”、“劳动与技术教育”则是“研究性学习”探究的重要内容。除了这些指定领域外,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还包括大量非指定领域,如班团队活动、学校传统活动(科技节、体育节、艺术节等)、学生同伴间的交往活动、学生个人或群体的心理健康活动等。<BR>&nbsp;&nbsp;&nbsp; 5.&nbsp; [参考答案]我国《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共六条,体现了教师职业特点对师德的本质要求和时代特征,“爱”与“责任”是贯穿其中的核心和灵魂。具体要求有:(1)爱国守法;(2)爱岗敬业;(3)关爱学生;(4)教书育人;(5)为人师表;(6)终身学习。<BR>&nbsp;&nbsp;&nbsp; 6.&nbsp; [参考答案] (1)专业理念,主要包括专业态度、教育理念和专业道德三个方面的内容。“专业态度”是教师对自己从事的职业所持有的基本态度;“教育理念”是指教师对教育事业所持有的理想和信念;“专业道德”是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处理人际关系所要遵循的基本准则和职业操守。<BR>&nbsp;&nbsp;&nbsp; (2)专业知识,包括学科专业知识、教育教学科学理论知识和实践性知识三个主要成分。<BR>&nbsp;&nbsp;&nbsp; (3)专业能力,即教师在育人中所表现出来的教育教学能力的总和。教师的专业能力应包括一般能力(智力)和特殊能力两方面。教师在智力上必须达到一般水平,它是维持教师正常教学思维流畅的基本保障。教师特殊能力包括与教学实践直接相关的特殊能力,如学科教学能力、交往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班级管理能力等。<BR>&nbsp;&nbsp;&nbsp; 四、论述题<BR>&nbsp;&nbsp;&nbsp; 1.&nbsp; [参考答案]题干中的材料体现了不同的儿童发展观,可大概分为以下三种。<BR>&nbsp;&nbsp;&nbsp; (1)外铄论。外铄论又称环境决定论、教育万能论或经验论等。外铄论认为,人的发展主要依靠外在的力量,诸如环境、其他人的影响和学校的教育等;外在力量的影响决定个体身心发展的水平和结果。外铄论把身心发展看作是外界环境影响的结果,否认心理发展的内因作用。其根本错误在于否认心理反应的能动性,因而是一种机械主义的发展观。<BR>&nbsp;&nbsp;&nbsp; (2)内发论。内发论又称自然成熟论、预成论、生物遗传决定论等。内发论者一般强调个体的身心发展完全是由个体内部所固有的自然因素预先决定的,身心的发展实质上是由这种自然因素按照内在的目的或方向而展现出来的。外部条件只能影响身心内在的固有发展节律,而不能改变节律。内发论认为心理发展与生理发展没有根本的实质性区别,心理发展是先天因素成熟的结果,因而完全否定了后天学习、经验的作用,从而导致了以生理发展曲解心理发展,而这一点正是内发论的根本错误所在。<BR>&nbsp;&nbsp;&nbsp; (3)多因素相互作用论。它主要有两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人的发展既不是单由遗传决定,也不是单由环境决定,而是由遗传和环境共同决定。人的发展不是遗传和环境之和,而是二者的乘积。另一种观点认为,遗传从母亲怀孕时起就受环境的影响,出生后环境的影响更是无处不在。遗传和环境对人身心发展的作用在人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一直交织在一起,很难明确区分开。<BR>&nbsp;&nbsp;&nbsp; 根据以上的分析可知,墨子的话体现的是外铄论的观点,霍尔的话体现的是内发论的观点,而桑代克的话体现的则是多因素相互作用论的观点。<BR>&nbsp;&nbsp;&nbsp; 我认为人的发展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是先天遗传与后天社会影响以及主体在活动中的主观能动性的相互作用的结果。个体在身心发展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基本特点,不是某一因素单独作用的结果,而是各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BR>&nbsp;&nbsp;&nbsp; 2.&nbsp; [参考答案]题中材料所体现出的教学原则是启发性教学原则。启发性原则是指在教学中教师要承认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注意调动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引导他们独立思考、积极探索、生动活泼地学习,自觉地掌握科学知识,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BR>&nbsp;&nbsp;&nbsp; 题中教师在讲授动物的概念时,并没有直接给出动物的定义,而是不断提出具有启发性的问题,提出与学生认识上产生矛盾的问题,形成一条由问题(或问题组)构成的教学主线,使学生进入有意义自主学习的心理过程。<BR>&nbsp;&nbsp;&nbsp; 在教师提出与学生认识上产生矛盾的问题的过程中,学生会不断地产生浓厚的兴趣。这时学生注意力集中,情绪饱满,想象横生。在教师启发下,学生经过自己的独立思考、不断提出新的观点和结论,最终自己得到答案。<BR>&nbsp;&nbsp;&nbsp; 五、案例分析题<BR>&nbsp;&nbsp;&nbsp; [参考答案]本案例是学校事故,具体是学生伤害事故。它的具体含义是:在学校实施的教育教学活动或者学校组织的校外活动中,以及在学校负有管理责任的校舍、场地和其他教育教学设施、生活设施内发生的,造成在校学生人身损害后果的事故。<BR>&nbsp;&nbsp;&nbsp; 根据我国《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第二章“事故与责任”的规定,学生伤害事故的责任,应当根据相关当事人的行为与损害后果之间的因果关系依法确定。因学校、学生或者其他相关当事人的过错造成的学生伤害事故,相关当事人应当根据其行为过错程度的比例及其与损害后果之间的因果关系承担相应的责任。当事人的行为是损害后果发生的主要原因,应当承担主要责任;当事人的行为是损害后果发生的非主要原因,承担相应的责任。该案例中教师张义在上课期间擅自离开教室,且对可以预见的危险实验没有尽到告知责任,也没有采取措施防止伤害事故发生。因此,教师张义应承担主要责任,碰翻玻璃杯的同学承担相应责任。<BR>&nbsp;&nbsp;&nbsp; 同时,根据该办法第二十七条规定,因学校教师或者其他工作人员在履行职务中的故意或者重大过失造成的学生伤害事故,学校予以赔偿后,可以向有关责任人员追偿。因此,在该案中,对于家长的合理赔偿要求,学校应予以满足。学校赔偿后,可追究张义的责任并追偿。<BR>&nbsp;&nbsp;&nbsp; 六、写作题<BR>&nbsp;&nbsp;&nbsp; [要点提示]材料中提到的关键词是“长善救失”,这是一种教学原则,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尽可能发挥学生的优点,克服他们的缺点。</P>
<P>  编者注:本文节选自华图2012年特岗教师招聘考试用书《历年真题详解及华图名师预测试卷:教育理论综合知识》,欲了解更多内容,<A href="http://mall.newdu.com/Category_64/Index.aspx" target=_blank>请进入新都商城(http://mall.newdu.com)了解本书</A>。</P>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4-11-19 18:46 , Processed in 0.081861 second(s), 7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