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招聘考试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203|回复: 3

2016年教师资格证《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模拟卷(2)

[复制链接]

5887

主题

5887

帖子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8053
发表于 2017-4-12 21:55:1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16年教师资格证《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模拟卷,华图网校为您提供5套完整模拟试题,以下为模拟卷二,希望对您的学习有所帮助。
2016年教师资格证《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模拟卷(2)
 注意事项:
    1.考试时间为120分钟,满分为150分。
    2.请按规定在答题卡上填涂、作答。在试卷上作答无效,不予评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西方古代以其雄辩和与青年智者的问答法着名的教育家是(  )。
    A.柏拉图
    B.苏格拉底
    C.亚里士多德
    D.德谟克里特
    2.新课改倡导分配课程的课时容量,适当减少“主课”的课时,增加音、体、美等学科的容量,体现了新课程改革的(  )。
    A.均衡性
    B.综合性
    C.基础性
    D.选择性
    3.罗素说:“须知参差多态乃是幸福的本源。”给我们的教学启示是教育必须要(  )。
    A.抓关键期
    B.量力而行
    C.因材施教
    D.循序渐进
    4.“教学相长”“及时而教”等教育思想最早出自我国的(  )。
    A.《中庸》
    B.《大学》
    C.《论语》
    D.《学记》
    5.很多学生都认为只要他们有较高的学习动机,就能取得好成绩。但其实。动机强度与工作效率之间是(  )。
    A.倒U型曲线关系
    B.U型曲线关系
    C.线性关系
    D.W型曲线关系
    6.能对观察资料进行定量分析和对比研究的是(  )。
    A.自然情景观察
    B.实验室观察
    C.结构式观察
    D.非结构式观察
    7.“把自己当成学生,把学生当成自己”这句话所体现的心理机制是(  )。
    A.移情
    B.从众
    C.期望
    D.顺从
    8.人们平时所说的“第一印象”是指(  )。
    A.晕轮效应
    B.刻板效应
    C.首因效应
    D.近因效应
    9.王老师观察到。在若干次探究性小组合作学习的讨论环节中。孙丽同学自己总是拿不定主意,要靠同伴拿主意。这说明孙丽的学习风格属于(  )。
    A.场独立型
    B.冲动型
    C.沉思型
    D.场依存型
    10.“只要考出好成绩就不会挨骂”属于操作性条件反射规律中的(  )。
    A.正强化
    B.负强化
    C.惩罚
    D.消退
    11.熟悉了杯子是喝水用的,却看不到杯子反过来可以作为烛台。这属于(  )。
    A.定势
    B.功能固着
    C.缺乏生活经验
    D.粗心大意
    12.教师让学生“即兴回答问题”,这是调动学生的(  )。
    A.直觉思维
    B.发散思维
    C.常规思维
    D.逻辑思维
    13.借助于内部语言在头脑中进行认知活动的方式是(  )。
    A.操作技能
    B.智力技能
    C.一般技能
    D.特殊技能
    14.表现在个体行为目的性、果断性方面的特征属于性格的(  )。
    A.认知特征
    B.情绪特征
    C.意志特征
    D.行为特征
    15.“开其意,达其辞”体现的教学原则是(  )。
    A.循序渐进原则
    B.因材施教原则
    C.启发性原则
    D.直观性原则
    16.下列观点,不属于儿童中心课程理论的是(  )。
    A.儿童是课程的核心
    B.学校课程以学科分类为基础
    C.学校教学应以活动和问题反思为核心
    D.课程内容应该与儿童的经验相结合
    17.教师不直接将学习内容提供给学生,而是为学生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去探究和发现新知识和问题的方法是(  )。
    A.讲授法
    B.发现法
    C.掌握学习法
    D.讨论法
    18.在德育过程中,如果只看到学生差的地方,认为学生无可救药,那就违背了(  )的原则。
    A.统一要求与从实际出发相结合
    B.对学生严格要求与尊重信任相结合
    C.正面教育与纪律约束相结合
    D.发扬积极因素与克服消极因素相结合
    19.一年一度的教师资格考试属于(  )考试。
    A.绝对性评价
    B.相对性评价
    C.总结性评价
    D.诊断性评价
    20.为发展学生的兴趣爱好和个性特长而开设的课程是(  )
    A.必修课程
    B.校本课程
    C.地方课程
    D.选修课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万

帖子

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27060
发表于 2017-4-12 22:27:43 | 显示全部楼层

     二、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l0分,共30分)
    21.小学生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有哪些?
    22.简述教育目的的层次结构。
    23.简述流体智力和晶体智力。
     三、材料分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题20分,共40分)阅读材料,并回答问题。
    24.材料:
    语文课堂上有蝴蝶飞进来,学生乱作一团,有的同学索性离开自己的座位。你追我赶地去扑蝴蝶……
    教室里恢复平静后,一班的陈老师灵机一动,便放弃了原来的教学内容,而让同学把刚才扑蝴蝶的经过写一篇作文。结果,同学们个个情绪高涨,说得头头是道,写得也很精彩。乐得老师满脸堆笑。
    二班的杨老师面对以上的情境则是板起面孔,维持纪律,让学生回到座位上,继续原来的教学。而学生却余兴未止,沉浸在刚才的氛围中……杨老师不愿意放弃原来的教学内容。否则他认为自己“没有完成教学任务”.
    问题:
    (1)本案例中两位老师的做法有何不同?(10分)
    (2)谈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遇到这一状况你会怎样处理?(10分)
    25.材料:
    林老师为了上好《自然与科学》一课,精心制作了PPT,并准备了植物标本、三张挂图和视频材料。课前林老师将这些教具摆放、悬挂好后,马上吸引了许多学生围观。课上他先是播放了视频材料,接着他演示了植物标本,因为标本过小,后面的同学伸长脖子也看不清:然后他不断翻着PPT,却没有适时做出讲解。下课铃响了,准备好的PPT还没翻完。课后学生们反映说:“我们忙着看这看那,老师讲什么没听清,而且有的PPT白色背景上浅色的字很模糊。”
    问题:
    (1)材料中的林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存在哪些问题?(10分)
    (2)谈谈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如何提高知识直观的效果。(10分)
    四、教学设计题(本大题有3小题,请任选1小题作答,全部作答只按前1小题计分,40分。考生可按照所学专业方向,选择作答。26为中文与社会,27为数学与科学,28为体育。)
    26.请认真阅读下文,并按要求作答。
   

58-1611141I22454319.jpg

58-1611141I22454319.jpg

    请根据上述材料完成下列任务:
    (1)简要分析该文的写作特点。(8分)
    (2)如指导低年级学生学习本文,试拟定教学目标。(10分)
    (3)依据拟定的教学目标,设计新授环节。(22分)
    27.请认真阅读下列材料,并按要求作答。
   

58-1611141I24H1119.jpg

58-1611141I24H1119.jpg

   

58-1611141I30B4319.jpg

58-1611141I30B4319.jpg

    请根据上述材料完成下列任务:
    (1)简要介绍有余数除法的含义及运算时的注意事项。(8分)
    (2)如指导高年级学生学习本文,试拟定教学目标。(10分)
    (3)依据拟定的教学目标,设计课堂教学过程。(22分)
    28.请认真阅读下列材料,并按要求作答。
    跨越式跳高是跳跃类教学主要训练内容之一,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跳跃能力,而且对促进学生的下肢肌肉、关节、韧带及内脏器官的发展都有积极的影响。同时对提高学生的灵敏、速度、力量等身体素质也有促进作用。因此,具有很好的锻炼价值。但跨越式跳高在小学教学中也是一个比较复杂的内容。要想完成技术动作也确有一定的难度。
    请根据上述材料完成下列任务:
    (1)简要说明“跨越式跳高”的教学重点、难点。(10分)
    (2)如果指导水平三的学生练习,试拟定教学目标。(10分)
    (3)依据拟定的教学目标,设计“跨越式跳高”的练习方法并说明理由。(20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万

帖子

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27110
发表于 2017-4-12 22:36:47 | 显示全部楼层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知识点】苏格拉底的教育思想
    【答案】B.
    【解析】苏格拉底的产婆术,又叫问答法,是苏格拉底在和学生问答的过程中,让学生获得知识的一种方法。包括三步:第一步是苏格拉底讽刺;第二步是定义;第三步是助产术。
    2.【知识点】新课改课程结构的特点
    【答案】A.
    【解析】在课程改革的目标中,倡导合理分配不同科目的课时比重,体现了课程结构的均衡性。
    3.【知识点】个体身心发展的基本规律
    【答案】C.
    【解析】“须知参差多态乃是幸福的本源。”这句话的意思是人与人之间是参差多态的,体现了人的身心发展规律中的个别差异性,给我们的教学启示是教育必须要因材施教。
    4.【知识点】《学记》
    【答案】D.
    【解析】《礼记。学记》:“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日:教学相长也。”《学记》中最早提出了“教学相长”和“及时而教”的教育思想。
    5.【知识点】耶克斯一多德森定律
    【答案】A.
    【解析】动机强度与工作效率之间的关系并不是一种线性关系,而是倒U型曲线关系。中等强度的动机最有利于任务的完成。
    6.【知识点】教育科学研究
    【答案】C.
    【解析】结构式观察是有明确的目标、问题和范围,有详细的观察计划、步骤和合理设计的可控制性观察,能获得真实的材料,并能对观察资料进行定量分析和对比研究,常用于对研究对象有较充分了解的情况下的观察。
    7.【知识点】移情
    【答案】A.
    【解析】移情主要是指老师能设身处地地站在小学生的角度,理解他们的感受。“把自己当成学生。把学生当成自己”体现的是移情。
    8.【知识点】印象形成效应
    【答案】C.
    【解析】在总体印象形成上,最初获得的信息比后来获得的信息影响更大的现象,称为首因效应,也叫最初效应。
    9.【知识点】学习风格
    【答案】D.
    【解析】孙丽思考问题时依赖环境、依赖外界,因此是场依存型的认知风格。
    10.【知识点】操作性条件反射规律
    【答案】B.解析:正强化是通过呈现愉快刺激来增加反应在将来发生的概率。负强化是通过撤销厌恶刺激来增加反应在将来发生的概率。题干中描述的挨骂是厌恶刺激。撤销厌恶刺激属于负强化。
    11.【知识点】功能固着
    【答案】B.
    【解析】功能固着是指人们把某种功能赋予某种物体的倾向,认定原有的行为就不会再去考虑它在其他方面的作用。看不到杯子反过来可以作为烛台属于典型的功能固着。
    12.【知识点】思维的分类
    【答案】A.
    【解析】直觉思维是未经逐步分析就迅速对问题答案作出合理的猜测、设想或突然领悟的思维。“即兴回答问题”,就是直觉思维的体现。
    13.【知识点】技能的分类
    【答案】B.
    【解析】智力技能是借助内部言语在头脑中实现的认知活动方式。
    14.【知识点】性格的特征
    【答案】C.
    【解析】性格的意志特征是指个体在调节自己的心理活动时表现出的心理特征。自觉性、坚定性、果断性、自制力等是主要的意志特征。
    15.【知识点】教学原则
    【答案】C.
    【解析】孔子在教学中特别注重对学生的启发,他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启发一词也由此而来。宋代朱熹对这句话做解释:“愤者,心求通而未得之意:悱者,口欲言而未能之貌。启,谓开其意;发,谓达其辞。”意思是说当学生进入积极思维状态时教师才适时地诱导、引发,“开其意,达其辞”.故选C.
    16.【知识点】课程理论
    【答案】B.
    【解析】“学校课程以学科分类为基础”是学科中心主义课程理论的观点。
    17.【知识点】教学方法
    【答案】B.
    【解析】发现法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对所提出的课题和所提供的材料,进行分析、综合、抽象和概括,最后得出原理的方法。它是由美国教育家布鲁纳所倡导的。教师需要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探究和发现新知识和问题。
    18.【知识点】德育原则
    【答案】D.
    【解析】发挥积极因素与克服消极因素相结合的原则是指进行德育要调动学生自我教育的积极性,依靠和发扬他们自身的积极因素去克服他们品德上的消极因素。实现品德发展内部矛盾的转化。
    19.【知识点】教学评价类型
    【答案】A.
    【解析】绝对性评价又称为目标参照性评价,是运用目标参照性测验对学生的学习成绩进行的评价。它主要依据教学目标和教材编制试题来测量学生的学业成绩。判断学生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的要求,而不以评定学生之间的差异为目的。教师资格考试属于绝对性评价。
    20.【知识点】课程的类型
    【答案】D.
    【解析】选修课程是指依据不同学生的特点与发展方向,允许个人选择的课程,是为了适应学生的个性差异而开发的课程,其主导价值在于满足学生的兴趣、爱好,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良好个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万

帖子

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26993
发表于 2017-4-12 23:22:55 | 显示全部楼层

     二、简答题
    21.【知识点】个体身心发展的基本规律
    【参考答案】
    (1)个体身心发展具有顺序性;
    (2)个体身心发展具有阶段性:
    (3)个体身心发展具有不平衡性:
    (4)个体身心发展具有互补性;
    (5)个体身心发展具有个别差异性。
    22.【知识点】教育目的的层次结构
    【参考答案】
    教育目的的层次结构包括:国家的教育目的、各级各类学校的培养目标、教师的教学目标。
    (1)国家的教育目的。国家的教育目的是国家对培养人的总的要求,它规定着各级各类教育培养人的总的质量规格和标准要求。
    (2)各级各类学校的培养目标。培养目标是教育目的的具体化,是结合教育目的、社会要求和受教育者的特点制订的各级各类教育的培养要求。
    (3)教师的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是教育者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在完成某一阶段(如一节课、一个单元或一个学期)工作时,希望受教育者达到的要求或产生的预期变化。
    24.【知识点】流体智力和晶体智力
    【参考答案】
    流体智力是指在信息加工和问题解决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能力。流体智力较少地依赖于文化和知识的内容,而决定于个人的禀赋。一般人在20岁以后。流体智力的发展达到顶峰,30岁以后将随年龄的增长而降低。晶体智力是指获得言语、数学等知识的能力,它决定于后天的学习,与社会文化有密切的关系。晶体智力在人的一生中一直在发展,只是在25岁以后。发展的速度渐趋平缓。
     三、材料分析题
    24.【知识点】新课改下教师角色与教学行为的转变
    【参考答案】
    (1)陈老师展现了自己的教学机智,突破预定计划,“创造性地教学”.把学生当作学习的主体,教师因势利导,尊重了学生的兴趣、情感,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
    杨老师的教学方式体现了传统的“教师中心”的理念,把知识、学科放在中心地位,为了完成教学任务而忽视了学生的兴趣和需要。
    (2)教学过程应该是课程创生与开发的过程。而且应该“变课程的预定性和封闭性为课程的生成性和开放性”.
    首先,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遇到偶发事件,要迅速而正确地做出判断,采取有效的教育措施。材料中的陈老师就做到了这一点。抓住学生被“蝴蝶”深深吸引这一现象。以此作为活的教学材料。
    其次,时刻谨记新课改所提倡的“以人为本”,关注学生的需要。遇到偶发事件,应当把学生放在主体地位,教师因势利导,把事件转变成培养学生观察力的活教材,引导学生看、听、说、写;指导他们学会正确、全面、有条理地观察事物,取得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
    总之,作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于课程既要有预设性,也要重视课程的生成性,更多地关注学生而非学科。从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良好的学习习惯。
    25.【知识点】直观教学
    【参考答案】
    (1)林老师的直观教学手段存在如下问题:
    第一,直观教具的选用不恰当。首先是教具的呈现时间不当。林老师在上课之前将教具摆好后,就引起了学生的围观,容易在课堂上引起学生分心;其次,直观教具用的时间太长,整堂课都在翻PPT,没有从教学的需要来加以选用。
    第二。直观教具的设置缺乏科学性。首先是标本太小。导致学生无法看清,直观效果难以显现;其次,PPT上的字体颜色与背景颜色没有遵循差异律,不能将对象与背景进行有效的区分,学生看不清。
    第三,直观手段的运用缺乏与教师的讲解密切配合。林老师上课的时候不断地翻着PPT,但是却没有配合讲解,使学生只看了热闹,没有学会新知识。
    (2)在教学中,提高知识直观的效果,要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第一,根据教学任务、教学内容以及学生的年龄特点恰当地选择直观手段。
    第二,直观只是手段,而不是目的,一般在学生对教学内容比较生疏时,在理解遇到困难的时候才需要教师运用直观。
    第三,直视手段的运用必须与教师的讲解密切配合。教师要重视运用语言直观,善于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帮助学生掌握知识。并结合学生在课堂上反应的问题及时调整直观与讲解的比例。
    第四,要在直观的基础上帮助学生提高认识。
     四、教学设计题
    26.【参考答案】
    (1)写作特点
    本文是一篇描写秋天丰收美景的散文。作者用色彩浓艳的笔墨为读者勾勒出了秋天山野中的丰收、喜庆和热闹。整篇课文句式错落有致,读来朗朗上口,很适合低段儿童的朗读训练。
    (2)教学目标
    ①知识与技能目标:会认课文中出现的8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
    ②过程与方法目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体会秋天的美丽和喜悦。能够仿照课文中出现的句式,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表现秋天。
    ③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体会对秋天的景象和勤劳的人们的喜爱、赞美之情。
    (3)新授环节设计:
    一、整体感知,合作识字
    1.大家看到课文下面的“苹果”了吗?“苹果”里的“生字宝宝”都躲在课文里面。等着你去寻找呢!现在请你自由朗读课文,找到“生字宝宝”,拼一拼,圈一圈,把生字读准确,把句子读通顺。
    2.课件出示生字词。检查识字情况。
    (1)你认识了哪个生字,是怎么认识的?
    (2)指名认读。
    (3)开火车认读。
    (4)帮生字宝宝找到自己的家(游戏)。
    (5)同桌合作,互读互纠。
    二、朗读课文。感悟秋天
    1.多媒体朗读课文,一边听一边想:这幅秋天的图画画的是哪里?画了哪些景物?用横线画出来。
    2.小朋友们听得真认真,谁能告诉老师,这幅图画的是什么地方?
    生:画的是山野(板书:山野)
    3.课件出示第一句:“秋天来啦。秋天来啦。山野就是美丽的图画。”
    (1)指名读;评议:你听出了什么?(高兴、快乐)
    (2)指导用高兴、兴奋的心情读句子。
    4.多么美丽的山野啊!是什么让山野变得那么美呢?山野上有什么?
    (1)根据学生的回答,课件出示梨树、苹果、稻海、高粱。(板书)
    (2)课件出示秋天的梨树、苹果、稻海、高粱图片,直观认识,感受秋天的美好。你能用一句话或一个词介绍一下吗?
    (3)课文中是怎么描写的呢?找出相应的句子读一读。
    (4)根据学生找到的,课件出示“梨树挂起金黄的灯笼,苹果露出红红的脸颊,稻海翻起金色的波浪。高梁举起燃烧的火把。”
    (5)指名读。说一说你仿佛看到了什么?结合图片,点拨、理解句子,体会“挂、露、翻、举”所描绘出的秋天景色的勃勃生机,抓住颜色的词语,体会“秋天的图画”色彩的美丽。
    (6)配合动作“挂、露、翻、举”读一读。
    (7)比赛读,看谁把山野读得美!
    (8)同桌比一比,选一个最喜欢的句子来读,说一说,为什么喜欢。
    5.试着把这几个句子背一背。
    三、再读课文,感悟喜悦
    1.秋天的山野,梨树挂起了金黄的灯笼。苹果露出了红红的脸颊,稻海翻起了金色的波浪,高粱举起了燃烧的火把,好一派丰收的景象啊!看到这幅美丽的图画,我们兴奋,我们喜悦!但是你知道吗?有人比我们更兴奋,更喜悦。因为,这美丽的图画正是他们描绘出来的。
    2.继续往下读课文,从文中找一找,是谁呢?
    3.学习第三、四句。
    (1)指名学生朗读第三、四句。(课件出示句子)
    (2)看,蓝天上的大雁排成了一个大大的“人”字,好像在说--
    (3)理解“勤劳”,知道有人们的勤劳才有山野的丰收。
    (4)你想对勤劳的人们说些什么呢?
    4.带着自己的感悟读句子。
    27.【参考答案】
    (1)含义:在平均分时,如果分到一定程度,剩下的已经不够再分为一份时,就可以用有余数的除法来表示。注意事项:计算有余数的除法时,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
    (2)教学目标
    ①知识与技能目标:初步理解有余数的除法的含义,认识余数,探索并发现余数和除数的关系,理解余数要比除数小的道理。
    ②过程与方法目标: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渗透借助直观研究问题的意识和方法,积累观察、操作、讨论、合作交流、抽象和概括等数学活动经验,发展抽象思维。
    ③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在自主探究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体验成功的喜悦。
    (3)教学过程设计:
    一、创设情境,初步感知
    1.出示教材主题图。
    2.引导观察。交流信息。
    3.教师小结,揭示课题,“有余数的除法”.
    二、动手操作,探究意义
    (一)复习除法的意义
    1.课件出示6个草莓图:把草莓每2个摆一盘。摆一摆。
    2.学生交流获取信息。
    3.利用学具实际操作。
    4.用算式表示操作的过程。
    5.小组内说说6÷2=3(盘)。这个算式表示的意思。
    (二)理解有余数除法的含义
    1.在动手操作中感受平均分时会出现有剩余的情况。
    (1)课件出示7个草莓图:把下面这些草莓每2个摆一盘,摆一摆。(2)学生利用教具操作(3交流发现的问题:剩下一个草莓。
    2.在交流中确定表示平均分时有剩余的方法。
    (1)学生用算式表示刚才摆的过程。教师巡视,选取典型案例。(2)教师板书规范写法:7÷2=3(盘)……1(个)。(3)交流算式表示的意思,7、3、2、1各表示什么?明确“1”是剩下的草莓数,我们把它叫作余数。
    3.归纳总结,完善学生的认知结构。
    (1)比较两次分草莓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2)教师随学生的回答课件呈现下表。
    物品几个一份分的结果算式表达
   

58-1611141I64W4419.jpg

58-1611141I64W4419.jpg

    (三)理解商与余数名数的确定
    1.完成“做一做”第1题。
    (1)学生独立完成。
    (2)师引导:第1小题算式中每个数分别在图中表示哪个部分?分别表示什么意思?
    2.完成教材“做一做”第2题。(这一题涵盖了平均分的两种情况)
    比较发现两小题之间的联系与区别,进一步理解商与余数名数的确定。
    三、观察比较,发现关系
    (一)合作探究
    在实物投影仪上用4根小棒摆出一个正方形。学生观察思考用4根小棒可以摆出几个正方形?你能列出除法算式吗?
    1.小组合作:用8根、9根、10根……15根、16根小棒摆出独立的正方形。看看能摆出几个,还剩多少根?(每组准备的小棒根数不同,共分成以下9种情况)
    2.根据摆出的小棒图,列出除法算式。
    (二)交流反馈
    教师组织全班交流,根据学生的回答,将结果展示在黑板上。
   

58-1611141IGQ1919.jpg

58-1611141IGQ1919.jpg

    (三)观察对比,发现余数与除数的关系
    1.观察算式中的余数和除数,你们发现了什么?
    2.组织学生讨论:(1)你们发现余数有什么规律?(2)余数可能是4、5、6……吗?为什么?
    (3)余数和谁有关系?是怎样的关系?(4)学生举例验证。
    3.教师小结并板书:余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4-11-20 02:36 , Processed in 0.086024 second(s), 7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