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招聘考试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207|回复: 0

[幼儿园保教知识与能力] 2016年教师资格证统考幼儿园《保教知识与能力》练习题(39)

[复制链接]

5887

主题

5887

帖子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8053
发表于 2017-4-11 14:16:5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论述题
    请根据幼儿园教育的特点和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论述幼儿园教育为什么不能“小学化”。
  【参考答案】
    (一)幼儿园教育的特点:
    幼儿园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学校教育和终身教育的奠基阶段”,其根本任务则是“为幼儿一生的发展打好基础”。幼儿园应为幼儿提供健康、丰富的生活与活动环境,满足他们多方面发展的需要,使他们在快乐的童年生活中获得有益于身心发展的经验。这也是幼儿园不同于小学的特点,幼儿园是通过创设健康、丰富的生活和活动环境来帮助幼儿学习的,是通过在环境中与他人共同生活来获得经验的,他们在生活中发展,在发展中生活,而不像小学生那样主要通过学科教学来获得间接知识。
    (二)幼儿身心发展规律:
    (1)顺序性
    个体身心发展在整体上具有一定的顺序,身心发展的个别过程和特点的出现也具有一定的顺序。要求教育活动必须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无论是知识的学习、能力的培养还是品德的养成,都应该由简入繁、由易到难,由具体到抽象,逐步推进。
    如:皮亚杰的认知发生论,个体认知发展:感知运算水平→前运算水平→具体运算水平→形式运算水平。
    (2)阶段性
    个体在不同年龄阶段表现出身心发展不同的总体特征及主要矛盾,面临着不同的发展任务,这就是身心发展的阶段性特点,这一特点要求教育要有针对性,对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儿童,要制定不同的教育目标,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有的放矢。
    (3)不平衡性
    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发展速度的不平衡,在不同年龄阶段的变化发展是不平衡的,二是不同方面的发展具有不平衡性。个体身心的某些方面在较早的年龄就已达到较高的发展水平,而有一些方面则需要到较晚的年龄阶段才能达到成熟的水平。这一特点要求教育活动要分析个体各方面发展的最佳时期,“对症下药”,才能取得最好的教育效果。
    (三)幼儿园教育小学化的危害:
    (1)“小学化”倾向不利于幼儿未来的学习。
    (2)“小学化”倾向严重干扰了小学正常秩序的开展。
    (3)“小学化”倾向不利于幼儿身体的发展。
    (4)“小学化”倾向不利于幼儿的全面发展。
    对于学前教育工作者来说,需要珍视和利用儿童的自然智慧,坚持科学保教;对于教育行政部门来说,需要加强对幼儿园保教工作的指导,对不符合儿童身心发展规律的做法要坚决取缔;对于家长来说,应摈弃功利,不能想当然地为孩子“谋划”未来;对于学前教育之外的其他学段来说,需要用正确的价值取向,激励孩子像野花一样自然成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5-2-6 22:50 , Processed in 0.068155 second(s), 7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