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招聘考试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237|回复: 1

[幼儿园保教知识与能力] 2016年教师资格证统考幼儿园《保教知识与能力》练习题(15)

[复制链接]

5887

主题

5887

帖子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8053
发表于 2017-4-11 14:16:4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单选题
    1.  在儿童的日常生活、游戏等活动中,创设或改变某种条件,以引起儿童心理的变化,这种研究方法是(    )。
    A. 观察法 B. 自然实验法 C. 测验法 D. 实验室实验法
    2.  幼儿看见同伴欺负别人会生气,看见同伴帮助别人会赞同,这种体验是(    )。
    A. 理智感 B. 道德感 C. 美感 D. 自主感
    3.  幼儿如果能够认识到他们的性别不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发生改变,说明他已经具有(    )。
    A. 性别倾向性 B. 性别差异性 C. 性别独特性 D. 性别恒常性
    4.  让脸上抹有红点的婴儿站在镜子前,观察其行为表现,这个实验测试的是婴儿哪方面的发展?(    )。
    A. 自我意识 B. 防御意识 C. 性别意识 D. 道德意识
    5.  个体认识到他人的心理状态,并由此对其相应行为做出因果性推测和解释的能力称为(    )。
    A. 元认知 B. 道德认知 C. 心理理论 D. 认知理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万

帖子

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27110
发表于 2017-4-11 15:55:45 | 显示全部楼层

  【参考答案】
    1.【答案】 B    考点:学前教育基本研究方法实验法中的自然实验法。自然实验法又称现场实验法,是在儿童日常生活活动(游戏、学习、劳动)的自然情况下,引起或改变影响儿童的某些因素,来研究儿童心理特征变化的方法。题干中的描述正是自然实验法的体现。故选B。
    2.【答案】 B    考点:幼儿高级情感中道德感的发展。道德感是由自己或别人的举止行为是否符合社会道德标准而引起的情感,幼儿道德感是在幼儿已经掌握了各种行为规范的基础上逐渐产生和发展起来的。题干的描述是孩子评价别人行为是否符合道德标准时而引起的情感体验,所以是道德感。故选B。
    3.【答案】 D    考点:性别的恒常性。性别恒常性是指人对性别不因为其外表(如衣着打扮等)和活动的变化而改变的认识。儿童首先是对自己的性别认识产生了恒常性,然后认识到他人性别的恒常性以及异性的性别恒常性。幼儿一般要到6-7岁才能完全获得性别的恒常性。故选D。
    4.【答案】 A    考点:幼儿个性发展中的自我意识发展。幼儿自我意识是指幼儿对自己身心状态及对自己与客观世界的关系的意识,是个性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题干中描述的观察点红点儿的幼儿站在镜子前的行为表现测试的正是幼儿自我意识的发展。故选A。
    5.【答案】 C   考点:心理理论的概念。心理理论是指个体认识到他人的心理状态,并由此对其相应行为作出因果性推测和解释的能力。故选C。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4-6-7 03:10 , Processed in 0.060868 second(s), 8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