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招聘考试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newdu

2012年天津事业单位招聘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模拟题及答案解析

[复制链接]

498

主题

3452

帖子

7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73255
 楼主| 发表于 2012-6-13 21:47:42 | 显示全部楼层
<P align=center><STRONG>第四部分 资料分析<BR>(共20 题,参考时限20 分钟)</STRONG></P>
<P><BR>&nbsp;&nbsp;&nbsp; <STRONG>根据下列文字材料,回答101-105 题。<BR></STRONG>&nbsp;&nbsp;&nbsp; 对外开放30 年,我国服务贸易取得长足发展,服务贸易总额由1982 年的43 亿美元增加到2007年的2509 亿美元。2007 年,服务贸易总额占我国全部对外贸易总额的比重从1982 年的9.4%上升到10.3%,占世界服务贸易的比重从0.6%升至4%,世界排名仅次于美国、英国、德国和日本,居第五位,成为世界贸易的重要国家。<BR>101.2007 年我国服务贸易总额是多少美元?<BR>&nbsp;&nbsp;&nbsp; A.43 B.2509 C.43 亿 D.2509 亿<BR>102.我国服务贸易总额从1982 年到2007 年,大约增长了多少倍?<BR>&nbsp;&nbsp;&nbsp; A.56 B.57 C.58 D.59<BR>103.2007 年我国对外贸易总额约是多少亿美元?<BR>&nbsp;&nbsp;&nbsp; A.0.24 万 B.0.25 万 C.2.4 万 D.2.5 万<BR>104.从1982 年到2007 年,世界服务贸易的总额大约增加了多少亿美元?<BR>&nbsp;&nbsp;&nbsp; A.0.56 万 B.0.46 万 C.5.6 万 D.4.6 万<BR>105.2007 年英国服务贸易总额可能为下面哪一项?<BR>&nbsp;&nbsp;&nbsp; A.0.23万亿美元 B.0.24万亿美元<BR>&nbsp;&nbsp;&nbsp; C.0.25万亿美元 D.0.26万亿美元<BR>&nbsp;&nbsp;&nbsp; <STRONG>根据下表回答第106-110 题。<BR></STRONG></P>
<P align=center><STRONG>某市2007、2008 年度高校各专业学生数</STRONG></P>
<P align=center><IMG border=0 src="http://edu.newdu.com/Institution/UploadFiles_7855/201206/2012060411282497.gif" width=604 height=387></P>
<P><BR>106.2008 年该市高校学生在校人数最多的是哪个专业?<BR>&nbsp;&nbsp;&nbsp; A.经济学 B.教育学<BR>&nbsp;&nbsp;&nbsp; C.文学 D.工学<BR>107.2007 年的毕业生中,文学专业所占的比例大概是多少?<BR>&nbsp;&nbsp;&nbsp; A.10% B.12%<BR>&nbsp;&nbsp;&nbsp; C.15% D.18%<BR>10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哪一项?<BR>&nbsp;&nbsp;&nbsp; A.与2007 年相比,2008 年各专业毕业人数都有不同程度的上升<BR>&nbsp;&nbsp;&nbsp; B.2007 年在校人数较多的三个专业占当年总在校人数大半<BR>&nbsp;&nbsp;&nbsp; C.与2007 年相比,2008 年理学专业毕业生的增长率比法学的高<BR>&nbsp;&nbsp;&nbsp; D.与2007 年相比,2008 年文学专业在校人数的增长率比管理学的高<BR>109.2008 年与2007 年相比,在校生增长率超过25%的专业有几个?<BR>&nbsp;&nbsp;&nbsp; A.3 B.4 C.5 D.6<BR>110.与2007 年相比,2008 年毕业人数增长率最高的是哪个专业?<BR>&nbsp;&nbsp;&nbsp; A.经济学 B.管理学<BR>&nbsp;&nbsp;&nbsp; C.教育学 D.历史学</P>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98

主题

3452

帖子

7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73255
 楼主| 发表于 2012-6-13 21:48:08 | 显示全部楼层
<P><BR>&nbsp;&nbsp;&nbsp; <STRONG>根据下列文字材料,回答111-115 题。<BR></STRONG>&nbsp;&nbsp;&nbsp; 据海关统计数据显示:2004 年1-10 月,医药产品进出口贸易总额为87.39 亿美元,同比增长19.04%。其中出口45.61 亿美元,增长13.11%;进口41.78 亿美元,增长25.3%。从贸易结构看,2004年前 10 个月医疗器械占医药产品贸易总额的41.5%,化学原料药品所占比例为31.68%,中成药和卫生材料所占比重在8%左右。从进口结构看,进口最大的仍然是医疗器械,占医药产品进口金额的比例达到53.32%。其次是化学原料药品为16.44%。再次是中成药的14.32%和西药的12.76%。在出口的产品结构方面,45.65%为化学原料药品,30.67%为医疗器械,卫生材料所占的比例也达到了12.77%。<BR>&nbsp;&nbsp;&nbsp; 另据海关统计数据显示,2005 年1-9 月中药出口总额突破5 亿美元,同比增长18.32%。对亚洲、北美洲和欧洲的中药出口分别占我国中药出口总额的66.08%,14.56%和14.46%;对南美洲、非洲和大洋洲的出口占我国中药出口总额的4.9%。<BR>111.2003 年1-10 月,我国医药产品实现进出口贸易顺差约为多少亿美元?<BR>&nbsp;&nbsp;&nbsp; A.6.98 B.5.94<BR>&nbsp;&nbsp;&nbsp; C.4.56 D.3.83<BR>112.2004 年前10 个月,我国化学原料药品贸易总额约为中成药和卫生材料贸易总额的:<BR>&nbsp;&nbsp;&nbsp; A.1倍 B.2倍<BR>&nbsp;&nbsp;&nbsp; C.3倍 D.4倍<BR>113.根据下列材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R>&nbsp;&nbsp;&nbsp; A.2004 年1-10 月,医疗器械进口贸易总额约占同期医药贸易总额的3/5<BR>&nbsp;&nbsp;&nbsp; B.2004 年化学原料药品进口年增长率高于医疗器械的进口年增长率<BR>&nbsp;&nbsp;&nbsp; C.2004 年1-10 月,医疗器械的进出口贸易差额为8.29 亿美元<BR>&nbsp;&nbsp;&nbsp; D.卫生材料出口贸易总额约是化学原料药品进口总额的32.6%<BR>114.2004 年1-10 月,医疗器械占医药产品贸易总额的比例是:<BR>&nbsp;&nbsp;&nbsp; A.53.32% B.41.5%<BR>&nbsp;&nbsp;&nbsp; C.31.68% D.52.2%<BR>115.根据材料,不能推出的是:<BR>&nbsp;&nbsp;&nbsp; A.2005 年1~9 月中药出口总额与2004 年同期相比增长额<BR>&nbsp;&nbsp;&nbsp; B.2005 年1~9 月中药出口总额增长率比2004 年1-10 月高2.3 个百分点<BR>&nbsp;&nbsp;&nbsp; C.目前亚洲成为我国中药出口的主要地区<BR>&nbsp;&nbsp;&nbsp; D.我国对北美洲的中药出口总额比南美洲高</P>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98

主题

3452

帖子

7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73255
 楼主| 发表于 2012-6-13 21:48:26 | 显示全部楼层
<P><BR>&nbsp;&nbsp;&nbsp; <STRONG>根据下图回答第116-120 题。</STRONG></P>
<P align=center><IMG border=0 src="http://edu.newdu.com/Institution/UploadFiles_7855/201206/2012060411313053.gif" width=520 height=321></P>
<P><BR>116.2003 年-2007 年粮食产量增长速度最快的是哪一年?<BR>&nbsp;&nbsp;&nbsp; A.2003年 B.2004年<BR>&nbsp;&nbsp;&nbsp; C.2006年 D.2007年<BR>117.2007 年全国粮食的总产量是多少万吨?<BR>&nbsp;&nbsp;&nbsp; A.48402 B.49800<BR>&nbsp;&nbsp;&nbsp; C.53021 D.50150<BR>118.2003 年-2007 年增长幅度超过3%的是哪几年?<BR>&nbsp;&nbsp;&nbsp; A.2003年和2004年 B.2003年与2005年<BR>&nbsp;&nbsp;&nbsp; C.2004年与2005年 D.2004年与2006年<BR>119.2006 年的粮食总产量比2003 年的粮食总产量多了多少万吨?<BR>&nbsp;&nbsp;&nbsp; A.6730 B.6530 C.6947 D.6070<BR>120.下列说法不符合上图的是哪一项?<BR>&nbsp;&nbsp;&nbsp; A.2007 年粮食总产量的增长速度为0.7%<BR>&nbsp;&nbsp;&nbsp; B.2003 年粮食总产量的增长速度是5.8%<BR>&nbsp;&nbsp;&nbsp; C.2005 年粮食总产量为48402 万吨<BR>&nbsp;&nbsp;&nbsp; D.2006 年的粮食总产量为49800 万吨<BR></P>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98

主题

3452

帖子

7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73255
 楼主| 发表于 2012-6-13 21:48:53 | 显示全部楼层
<P align=center><STRONG>参考答案及解析</STRONG></P>
<P><BR>1.【答案】B。解析:三级等差数列。</P>
<P>&nbsp;&nbsp;&nbsp; <IMG border=0 src="http://edu.newdu.com/Institution/UploadFiles_7855/201206/2012060411315032.gif" width=566 height=118><BR>2.【答案】A。解析:多次方数列变式。</P>
<P>&nbsp;&nbsp;&nbsp; <IMG border=0 src="http://edu.newdu.com/Institution/UploadFiles_7855/201206/2012060411320231.gif" width=417 height=66><BR>3.【答案】B。解析:各项数字和均为16,选项中只有B 项满足条件。<BR>4.【答案】C。解析:相邻三项和分别为4、9、16、25、(36),构成平方数列。<BR>&nbsp;&nbsp;&nbsp; 【考点点拨】本题数字都比较小,而且整体没有明显的上升趋势。两两作和也得不出明显规律,此时需要考生大胆假设,给相邻三项求和,才能得出规律。<BR>5.【答案】D。解析:第一项的2 倍与第二项的3 倍相加等于第三项,以此类推,28×2+100×3=(356)。<BR>6.【答案】D。解析:(3+1)×1=4,(4+1)×2=10,(10+1)×3=33,(33+1)×(4)=(136)。<BR>7.【答案】B。解析:134÷2+1=68,68÷2+2=36,36÷2+3=21,21÷2+(4)=(14.5),其中1,8,3,(4)为自然数列。<BR>8.【答案】C。解析:从第三项开始,每一项等于它前面两项之和的2 倍。<BR>9.【答案】A。解析:从第三项开始,每一项等于它前两项乘积的个位数。<BR>10.【答案】A。解析:1/3写成2/6, 1/2写成4/8,分子分母均是公差为1 的等差数列。<BR>11.【答案】B。解析:此题可以用特值法,选择特殊值64,反复运算后得到最终结果为1。<BR>&nbsp;&nbsp;&nbsp; 【提示】因为原题中没有终止的机制,所以实际上此题最终的结果是4、2、1 循环,我们这里选取循环中最小的数作为最佳答案。<BR>12.【答案】C。解析:2450=2×5×5×7×7,A、B 两项不是2450 的因数,可以直接排除;若年龄最大的为49 岁,则剩余两个人的年龄之和为64-49=15,年龄之积为50,则正好一个为10 岁,一个为5 岁,C 项满足题意;若年龄最大的为50 岁,则剩余两个人的年龄之和为64-50=14,年龄之积为49,此时只能两个都为7 岁,这与三人年龄各不相同矛盾,排除D 项。<BR>13.【答案】D。解析:甲、乙两人以相同的速度相对行走,放下标志物的方法也是一样的,因此,两人所放的标志物总数应该是一样的,我们只需要考察其中一个人的即可。甲每走10 米放下一定数量的标志物,这些标志物数量构成首项为1,公差为2 的等差数列。甲、乙速度相同,因此甲所走的路程为1350÷2=675 米。等差数列项数为[675÷10]+1=68 项,则甲所放的标志物总数为1×68+68×(68-1)÷2×2=4624个。两人放的标志物总数为4624×2=9248 个。<BR>14.【答案】B。解析:4 支队伍的总分为4×(5+3+2+1)=44 分,其中A 最少拿5×3+1=16 分,即剩余三个人最多拿44-16=28 分,要使总分最少的人拿最多的分,则三个人的分数要比较平均,正好8、9、11 满足条件。经验证,8、9、11 是可以满足条件的,因此选择B。<BR>15.【答案】C。解析:(39-21)÷(10-1)=2,则书定价的十位数应该比个位数大2;书和杂志的总价为39 元,因此书的价格只能为31 元,杂志为39-31=8 元;书比杂志贵31-8=23 元。<BR>16.【答案】A。解析:甲厂的人数比乙厂多12.5%,说明甲、乙两厂人数比为9∶8,那么两厂人数之和应该是17 的倍数,排除B、C 两项。将A、D 两项分别代入,可得A 项满足题意。<BR>17.【答案】A。解析:每张纸前后页码数之和是奇数,由撕掉四张纸的页码数之和是偶数且剩下页码数是奇数可知,书总的张数是奇数,张数=页数÷2,排除B、D。若为C,则撕掉的页码数之和是138×(138+1)÷2-8037=1554&gt;138×8,矛盾。<BR>18.【答案】D。解析:取边长为1 的正方形进行讨论,变化后的面积为1.1×0.9=0.99,所以面积减少了(1-0.99)÷1=1%。<BR>19.【答案】A。解析:根据蒸发前后溶质的质量不变可列方程,设蒸发后盐水质量为x 千克,30%×60=40%×x,解得x=45。故选A。<BR>20.【答案】B。解析:当日期在1-12 中取值时才会混淆,其中在1 月1 日,2 月2 日,……12 月12日不会混淆。共有12×12-12=132 天会混淆,若是平年,则一年中不会混淆的日期会有365-132=233天,若是闰年则多一天,所以最多会有234 天。<BR></P>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98

主题

3452

帖子

7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73255
 楼主| 发表于 2012-6-13 21:49:57 | 显示全部楼层
<P>21.【答案】A。解析:根据题意,设该养殖场原有羊x 只、牛y 只、猪z 只,由题意可得:x-y=38;y-z=6;x+y+z=224,解得x=102,y=64,那么用牛换羊后,羊总共有102+64×75%×5=342 只。故选A。<BR>22.【答案】B。解析:设白天用电最大度数为x,夜间用电度数为400-x,那么0.55x+0.3(400-x)≤160,解得x≤160。故选B。<BR>23.【答案】A。解析:A 项,第三个星期六是18 号,因此,第一个星期六是18-7×2=4 号,所以第一个星期三是4-3=1 号,第五个星期三是1+7×4=29 号,因此只要这个月大于等于29 天即可,A 项不能确定;B 项,由上面分析,29 号是星期三,28 号是星期二,因此B 项一定正确;C 项,第三个星期六是18 号,那么第五个星期六应该是18+7×2=32 号,而一个月不可能有32 天,因此不可能有5个星期六,C 项一定正确;D 项,由上面分析,只需这个月不少于29 天即可满足题意,那么也就是有可能是闰年的2 月份,D 项也一定正确。因此只有A 项不能确定,故选A。<BR>24.【答案】C。解析:将连续参观3 天和2 天的分别看成2 个整体,则相当于从7 天中选择5 天接待单位,则参观的时间安排有<IMG border=0 src="http://edu.newdu.com/Institution/UploadFiles_7855/201206/2012060411321556.gif" width=20 height=24>=7×6×5×4×3=2520种。<BR>25.【答案】C。解析:设丙分给甲x 箱,则280+x=1.5×(210+180-x),解得x=122,答案为C。<BR>26.【答案】D。解析:这段文字是有关“性格内向”总括性的介绍:“性格内向”本质上是一种个性特征,与害羞和孤僻不同,也与疾病无关,而且不能改变。整个文段都是在说“性格内向”,接下来介绍的内容也应该与此相关,因此可首先排除转换话题的A 项。B 项侧重于“如何改变”,而文段中已明确说明性格内向不能改变,据此可排除B 项。C、D 两项分别说明性格内向的危害和特征,按正常的逻辑顺序,应该是特征排在前面。而且,文段中也提到了“它与害羞和具有孤僻的性格特征不同”,那么它的特征到底是怎样的呢?读者在此便会产生疑问。因此,作者接下来最可能主要介绍的是性格内向的特征,本题的正确答案为D。<BR>27.【答案】A。解析:由前文的“又产生了无数的畅销书”可知,横线处与之相对的作家应为“畅销书作家”,而非“年轻作家”,据此可首先排除C、D 两项。A、B 两项的区别在于句式不同,B 项“又产生了无数的畅销书作家”与前句的“又产生了无数的畅销书”为并列关系,A 项“有无数畅销书作家冉冉升起”与前句的“又产生了无数的畅销书”为承接关系。句中的“畅销书”与“畅销书作家”之间不是孤立的,正因为产生了畅销书,才相应地出现了畅销书作家,A 项的句式恰当地体现了这层关系,本题的正确答案为A。<BR>28.【答案】D。解析:这段文字主要阐述了培养对母亲的爱的重要性,以及我们的教育在这方面的缺失。注意题目是要求对划线句子的正确理解。A 项的“重要教育任务”脱离了划线句子这个语境,扩大到了对整段文字的理解,排除。C 项强调“学校培养”,这在划线句子中也没有体现,排除。B、D两项都认识到了爱母亲的重要性,但B 项把“爱其他的人、爱其他”具体为“对国家、对集体的爱”,而且没有突出“懂得”这一层意思,因此不如D 项准确。本题的正确答案为D。<BR>29.【答案】B。解析:这段文字主要介绍了教师这种职业具有的半个演员的特性,其教学效果受表演意识和表演能力的影响。A 项是说教师应把自己当成演员,而文段中说的是“半个演员”,排除。C 项表述过于绝对,教学效果受很多因素影响,如知识、见识、表演意识、表演能力,仅表演能力强,并不一定有好的教学效果,排除。D 项把知识、见识、表演并列起来,没有重点,而文段主要强调的是表演意识和表演能力对教学效果的影响,排除。本题的正确答案为B。<BR>30.【答案】A。解析:由“一个国家‘软实力’的构成和积累,包括……更包括……”,可看出这段文字主要阐述的是“软实力”主要包括的内容,苏联垮台的例子则是“软实力”发挥作用的一个表现。<BR>&nbsp;&nbsp;&nbsp; B 项“硬实力”在文段中不曾涉及,属无中生有,排除。C 项“软实力”应发挥的作用不是文段主要阐述的内容,排除。D 项“软实力”作用范围的特殊性在文段中也不曾涉及,排除。本题的正确答案为A。<BR>31.【答案】D。解析:由“与这一特殊角色密切相关的职业伦理也已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可知,文段接下来的重心将放在“职业伦理”上,由此可排除侧重“政策分析”的A、C 两项。B 项“职业伦理”的范围过大,脱离了文段的语境“政策分析者”,排除。本题的正确答案为D。<BR>32.【答案】C。解析:这段文字主要阐述了独立学院办学成本包括的内容,以及对办学成本进行分类的作用。整个文段都围绕“独立学院的办学成本”展开,因此接下来介绍的内容也应与此相关,故可首先排除与成本无关的A 项。B、C、D 三项分别涉及独立学院办学成本控制的有效途径、分类、核算,除了分类在前文有相关阐述外,核算和控制的途径都属无中生有,因此作者接下来最有可能在前文说明分类作用的基础上,进一步对办学成本的分类作具体的说明,即本题的正确答案为C。<BR>33.【答案】C。解析:本题可采用排除法。A 项中的“一切社会都有”过于绝对,排除;“通用”是指可以在各处普遍使用,尽管“第二职业”不只是存在于资本主义社会,但是也不能就此认为其是“通用”手段,排除B 项;“资本家”仅存在于资本主义社会,而“第二职业”不是资本主义社会特有的社会现象,故其不可能“是资本家剥削劳动者的手段”,排除D 项。故本题答案为C 项。<BR>34.【答案】B。解析:由文段中关联词“不是光……还要……”可知,复述的内容必须包含两方面的内容,即“研究太阳、月亮、星星在天上的位置和运行规律”和“研究星星里头的变化,研究宇宙的演化”。观察四个选项,B 项内容即是对这两个方面的概括;A、C 两项仅包含一面,排除;D 项表述内容过于宽泛,排除。<BR>35.【答案】D。解析:文段谈论的问题是“正确的观点”的来源问题,分析文段,正确观点的最直接来源就是“客观实际”;“客观实际”又是通过占有材料、分析材料得出的;分析材料的过程中我们要“在马克思主义原理的指导下”进行。抓住几个推导的关键点和推导过程即可得出D 项。<BR>36.【答案】C。解析:从材料第二句中“无论‘莫扎特效应’有无这样的神奇效果”可以看出作者对“莫扎特效应”没有作肯定或者否定的评价,所以A 项不能选;材料第二句和第三句只能说明音乐对人类有作用,并不能得出“音乐能提高智商”以及“音乐在大脑的‘开发方面’起关键作用”的结论,所以B、D 两项不能选。<BR>37.【答案】A。解析:材料只对平板电视与超薄显像管电视的销售情况做了一个对比,无法推及或说明哪一个“将继续占据电视市场的主流”或者哪一个“更具有竞争优势”,也无法得出“超薄显像管电视的市场定位”是否明晰,排除B、C、D。本题只能选择A,通过超薄显像管电视与平板电视的价格和销售情况的比较说明平板电视更符合消费者的现实需求。<BR>38.【答案】B。解析:材料概括天才具有的特征有:(1)天才是伟大的创造者。(2)天才是病态与怪异者。(3)天才是异端和不稳定因素。(4)天才是矛盾角力的产物。选项B 的概括最为全面准确。<BR>39.【答案】D。解析:文段说的是“滨海湿地生态系统”,其价值是综合价值,而非“国民经济价值”,D 选项偷换了概念。<BR>40.【答案】B。解析:题干说的是,张教授提出了一个关于“反对给严重违反校纪校规的李华晋升为教授”的建议,而其他与会者对他的建议持反对意见,张教授对其他与会者的行为感到十分遗憾和不理解。可见,张教授对李华晋升教授所持的态度是“不同意”,即答案B。<BR></P>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98

主题

3452

帖子

7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73255
 楼主| 发表于 2012-6-13 21:50:55 | 显示全部楼层
<P>41.【答案】C。解析:题干中说的“自以为优越的重要品质”和“特权”指的是人的思维能力。“奉上那唯一的特权”指的不是人类将丧失思维能力,也不是人类将无法控制机器的思维能力,而是当机器也具有思维能力后,人类将不得不承认思维能力不再是人类的专利。故答案选C。<BR>42.【答案】C。解析:题干先比较了热带与寒带居民血液成分比例的不同,接着指出两者的不同与他们的食物结构不同有关。故本题答案为C。<BR>43.【答案】D。解析:题干讲的是,岁月的流逝在带走一些东西的同时,会以另一种形式给予我们补偿。当我们在迟暮之年丧失了肢体和精神的灵活时,却获得了安静和安详。故本题答案选D。选项A、B 的“浪费时间”、“耽误的时间”在题干中找不到相应的描述,不合文意。选项C,题干说的是因年老而丧失肢体和精神的灵活性的人,而不是所有“不具有灵活的肢体和精神的人”,故C 也不合文意。<BR>44.【答案】B。解析:由题干中“如果说,旧文化已经显示出其可笑之处,那替代它们的也不应当是山寨文化,而是应真正具有原创性的独立文化”可知,山寨文化不是真正具有原创性的独立文化。故B 项符合题意,为正确答案。<BR>45.【答案】C。解析:由“房价理性回调,让老百姓能够用合理的价格实现住房梦想,其后自然会去大胆地消费和开支”可得出本题答案为C。<BR>46.【答案】C。解析:由原文第二段“袁绍之所以要杀田丰,关键在于田丰伤了袁绍的‘面子’,破坏了他的‘威信’。”可知,田丰被杀的真正原因是伤了袁绍的面子,为袁所不容。故本题正确答案为C。<BR>47.【答案】D。解析:由第三段的“由此联想到今天我们某些单位的个别领导,他们在工作上总喜欢搞独断专行,听不进半点不同意见;一遇到别人批评,就暴跳如雷,即使是在小问题上,也要争个面子。”和“虽然这些人不能像袁绍对付田丰那样向提意见的同志开刀,但他们手里有权,瞅准机会暗里打击报复,待时机一到,就把‘小鞋’往那些同志的脚上一套。”可知,“袁绍遗风”包括独断专行、顾及面子和打击报复。“贪污受贿”在文中没有提到。故本题正确答案为D。<BR>48.【答案】D。解析:本文通过讲述袁绍杀田丰的故事,引申出当今社会存在的一些领导好面子,独断专行,对提意见的同志打击报复等现象,并对这些现象进行了批判,同时希望后人能够以史为鉴,杜绝这些“袁绍遗风”。故本题正确答案为D。<BR>49.【答案】C。解析:A 项,由原文可知,田丰是对袁绍为人很了解才知道自己会被杀死。B 项,袁绍杀田丰,是为了挽回自己的面子和威信。D 项,说袁绍一点也不懂兵法在文中没有依据。由第一段“官渡一战,曹操大破袁军”可知C 项正确。<BR>50.【答案】C。解析:本文是通过一个历史故事来警示后人,且根据原文最后一句话“今天我们有必要给某些人也敲一声振聋发聩的警钟:请君以袁绍为戒!”也可知本文的直接目的是以史为鉴,故正确答案为C。<BR>51.【答案】B。解析:由第二段可知,作者说绿色植物跟人类同命相怜,是因为如果没有叶绿体,植物不能存活,但实际上叶绿体也是独立的,这与第一段的“其实我们并不是实际存在的实体,而是被其他生命分享着、租用着、占据着”相对应,因此,“同命”一词指的是“被其他生命分享着、租用着、占据着”,正确答案为B。<BR>52.【答案】D。解析:由第一段“从那时起,它们保住了自己及其生活方式,以自己的样式复制繁衍,其DNA(脱氧核糖核酸)和RNA(核糖核酸)都与我们的不同”可知,人的细胞核里携带的DNA 与线粒体的DNA 是不同的,因此D 项概括不正确。<BR>53.【答案】C。解析:由“我认为这些线粒体和其他以类似方式定居在我们身体细胞里的生物是为我们工作的”可知A 项正确。“我们的细胞核里携带的大量DNA,也许是在细胞的祖先融合和原始生物在共生中联合起来的年月里,不知什么时候来到我们这里的”可知B 项正确。根据一、二段的内容可知,叶绿体和绿色植物的关系与线粒体和人的关系是一样的,因此叶绿体也是定居在绿色植物体内的外来生物,D 项正确。由原文可推知,我们身体里还有许多是不可缺少的外来的细胞,它们本身也有自己特殊的基因组,因此,我们的细胞们不再是使我们长育成人的纯种的实体,而是复杂的生态系统。<BR>54.【答案】D。解析:由“生命同一性让很多人都吃惊的原因很可能是这样的:我们归根结底都是从一个单一细胞演化而来的”可知,作者只是推断我们和地球上其他生命一样,是从一母细胞演化而成的,而不是肯定的,选项D 把可能性当成了必然性,因此推断错误。<BR>55.【答案】C。解析:由“那些绿色植物跟我们同命相怜”可知C 符合原文意思,应选。由“这几年的生物科学在使“人根植于自然之中”这一点上,已成为必须正视的事实。大多数人以前抱有旧观念,认为我们享有主宰万物的特权,这种想法正在从根本上动摇”可知A 项错误。线粒体的DNA(脱氧核糖核酸)和RNA(核糖核酸)都与我们的不同,B 项错误。文中没有对地球上的生命多样性和同一性作比较,因此D 项错误。故本题正确答案为C。<BR>56.【答案】ABD。<BR>57.【答案】AC。<BR>58.【答案】BC。<BR>59.【答案】A。解析:B 项解决所有问题说法错误。我国最高权力机关是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故CD 说法错误。本题正确答案为A。<BR>60.【答案】BD。解析:A项“直接管理”说法错误。质询是人大代表的一项重要权利。人大代表对行政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等国家机关工作严重不满,或发现这些机关有失职行为,给国家和社会造成重大损失的,在人民代表大会会议上,人大代表可以依法对有关部门提出质询。故C项说法错误。BD两项说法正确,入选。<BR></P>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98

主题

3452

帖子

7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73255
 楼主| 发表于 2012-6-13 21:52:27 | 显示全部楼层
<P>61.【答案】A。解析:下班回家,发现被盗,拨打110 后警察赶到,匪徒被捕。故答案选A。<BR>62.【答案】C。解析:首先进行土地勘测,接着进行图纸设计,然后监理施工,厂家验收之后产品出厂。故答案选C。<BR>63.【答案】A。解析:新建造纸厂后,由于造纸厂排污,使得河水受到污染变得浑浊,环保部门对造纸厂进行整治,河水变得澄清。故答案选A。<BR>64.【答案】B。解析:进行优化组合之后人员过剩,导致部分人下岗待业,经过培训学习后重新就业。故答案选B。<BR>65.【答案】B。解析:张明下班回家,(回家)途中发现管道泄漏,通知工厂紧急抢修,避免重大火灾的发生,张明因此受到表扬。故答案选B。<BR>66.【答案】C。解析:首先制订考察计划,然后挑选队员,之后进行集训,集训完毕后启程远征北极,记录考察数据。故答案选C。<BR>67.【答案】B。解析:现场清理干净是事件的终点,③在最后,排除C、D 两项;将A、B 两项代入题干比较,发现B 项顺序更为合理:肇事车辆逃逸,路人拨打急救电话,肇事司机被围之后众人齐声谴责,最后清理现场。故答案选B。<BR>68.【答案】B。解析:由于天降暴雨,屋内进水,因此申请事假回家,维修房屋后整理物品。故答案选B。<BR>69.【答案】C。解析:小明放暑假后去水库边钓鱼,捉到一只百年乌龟,然后送交水库管理处,最后将乌龟放归水库中。故答案选C。<BR>70.【答案】C。解析:由于工业化程度加剧,导致二氧化碳含量增高,地球气温升高,使得南北极冰层融化,导致海水淹没大片陆地。故答案选C。<BR>71.【答案】D。解析:每组前两个图形叠加去同得到第三个图形,答案为D。<BR>72.【答案】C。解析:看每组图形中圆形所在位置的变化,第一个图形中圆形在上部,第二个图形圆形在中间,第三个图形圆形在外部。且每组的3 个图形的元素是一样的。所以选C 项。<BR>73.【答案】D。解析:在第一组图形中,第一个图形中的三角形不动、小圆逆时针旋转依次得到第二个图形、第三个图形;同理,在第二组图形中,第一个图形中梯形不动、小线段顺时针旋转依次得到第二个图形、第三个图形。所以选D 项。<BR>74.【答案】C。解析:线段数构成等差数列,依次为1、3、5、(7),所以选C。<BR>75.【答案】A。解析:黑色长方形的长和黑色大直角三角形直角边同边,故排除B 项和C 项;黑色小直角三角形的长边所接的面是没有图形的面,故排除D 项。所以选A 项。<BR>76.【答案】C。解析:每组第一个图形左下角的小图形依次逆时针移动一格,另外两个小图形每次对角变动,依此规律,答案为C。<BR>77.【答案】A。解析:第一组前两个图形叠加去同存异后左右翻转得到第三个图形;第二组前两个图形叠加去同存异后上下翻转得到第三个图形。<BR>78.【答案】B。解析:每个图形依次增加一行新的小图形,其中第一行依次减少一个小图形,增加的一行新图形再依次增加一个小图形得到后面的图形。<BR>79.【答案】A。解析:每个图形中都有四个三角形,每个三角形按规律依次移动,如下图所示:</P>
<P align=center><IMG border=0 src="http://edu.newdu.com/Institution/UploadFiles_7855/201206/2012060411324517.gif" width=405 height=51></P>
<P><BR>&nbsp;&nbsp;&nbsp; 即每个三角形沿着下图路径移动:</P>
<P align=center><IMG border=0 src="http://edu.newdu.com/Institution/UploadFiles_7855/201206/2012060411325828.gif" width=93 height=86></P>
<P><BR>80.【答案】B。解析:题干图形都是轴对称图形。<BR></P>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98

主题

3452

帖子

7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73255
 楼主| 发表于 2012-6-13 21:54:05 | 显示全部楼层
<P>81.【答案】D。解析:解释型题目。题干的现象是“有60%的回答者说他们的成绩位居此次比赛的前20%,回答者中成绩居前20%的比例远远大于20%”。<BR>&nbsp;&nbsp;&nbsp; A 项使题干现象显得更不合理;B 项是无关项,其余人的回答不足以解释题干的现象;C 项是无关项;D 项如果为真,说明参加调查的人都是成绩较好的,则回答者中成绩居前20%的比例高也属于正常,很好地解释了题干的现象。<BR>82.【答案】C。解析:结论型题目。题干指出,动物皮毛交易和亚洲的经济变化都增加了对老虎的捕杀,造成老虎数量急剧下降。即使减少对老虎的捕杀,老虎数量也可以因自然因素或其他人为影响而下降,故A 项无法推出;同理,B、D 两项也无法推出;题干举例说明亚洲的经济变化趋势对老虎的生存造成了重大的影响,因此C 项可以从题干中推出。故答案选C。<BR>83.【答案】A。解析:加强型题目。题干由“肠道和舌头上都存在一种能检测甜味的蛋白质”,推测出“肠道也能品尝到甜味”。<BR>&nbsp;&nbsp;&nbsp; A 项如果为真,根据肠道中存在这种蛋白质,即可推出肯定的后件,也即题干的推测,从而支持了题干推测。肠道是否能尝到酸味、是否有其它器官能尝到甜味、味觉是否能通过其它感觉表达出来,都与题干的推理无关,B、C、D 三项都是无关项。答案选A。<BR>84.【答案】A。解析:削弱型题目。题干由“生活在群体中的鸟类比生活在孤独中的鸟类有着更强的记忆力”,推出结论“人类也不应该生活在孤独之中,否则会导致记忆力低下”。<BR>&nbsp;&nbsp;&nbsp; A 项说明人和鸟类的大脑不存在可比性,即前提和结论之间没有联系,能很好地反驳题干观点;B 项没有指出两者有根本不同,削弱程度不如A 项;C 项只是通过举例说明题干的观点不一定可靠,但也可能这些人如果不交友记忆力更差,且“很多”是一个模糊概念,可能更多交友的人记忆力很好,故削弱程度也不如A 项;D 项的削弱方式与C 项类似,同样也不如A 项。<BR>85.【答案】B。解析:削弱型题目。题干由“发现一些古代寺院建筑构件”推出“元明时期该地附近曾有寺院存在”。<BR>&nbsp;&nbsp;&nbsp; A 项未发现,不代表寺院不存在,犯了“诉诸无知”的错误;B 项说明发现的建筑构件极有可能是当时的居民所使用的,无法推出存在寺院的结论,削弱了题干的推测;C 项发掘出的数量少有可能是尚未发现其他建筑构件,削弱程度有限;D 项也犯了“诉诸无知”的错误。故答案选B。<BR>86.【答案】D。解析:削弱型题目。题干的观点是:亚裔胃癌者存活率高是由于生物学上的差异导致亚裔人体内肿瘤较不具有侵害性。<BR>&nbsp;&nbsp;&nbsp; A、B、C 三项都说明胃癌存活率高“另有他因”,质疑了题干观点。发病率的多少不会影响存活率,因此D 项是无关项,对题干观点不构成质疑。故答案选D。<BR>87.【答案】D。解析:结论型题目。题干并没有涉及大脑皮层发达的概念,由题干无法推出在何种情况下大脑皮层更发达,因此A、B 两项都错误;由题干第二句可知,同物种的脑部结构的相似度大于不同物种间的脑部结构的相似度,因此C 项错误而D 项正确。<BR>88.【答案】A。解析:削弱型题目。题干观点是“适当的高温可以起到延长寿命、抗衰老、美容的效果”,论据是“皮肤细胞短暂暴露在41 摄氏度的空气后,生命力更加旺盛”。<BR>&nbsp;&nbsp;&nbsp; B 项说明论据不足以推出题干观点,削弱了论证关系;C 项削弱了皮肤细胞的代表性,从而削弱了论据对论点的支持程度;D 项直接削弱了论点。患感冒的人体温不一定达到41 摄氏度,A 项属于无关项,无法对题干观点构成质疑。故答案选A。<BR>89.【答案】A。解析:加强型题目。题干由“甲公司接到的热线电话数量比乙公司多5 倍”推出“甲公司的数码产品一定比乙公司的复杂又难用”,理由是“消费者只有在使用数码产品遇到困难时才会拨打电话”。<BR>&nbsp;&nbsp;&nbsp; A 项说明甲公司的消费者数量少,而接到的热线电话数量多,支持了题干结论;B 项说明可能是由于甲公司的消费者数量多使得甲公司接到的热线电话数量多,削弱了题干的结论;C、D 两项没有涉及到数码产品的使用问题,属于无关项。故答案选A。<BR>90【答案】D。解析:加强型题目。这些人的观点是:在服药时不喝水或仅喝一口水是不可取的。A项降低药物浓度、B 项加快药物通过咽、食管进入胃的速度,是否有利于人体健康由题干无法得知,A、B 两项不能支持这些人的观点;C 项“服药期间”与题干所说的“服药时”是两个概念,属于无关项;D 项说明服药时饮水过少会产生副作用,从而支持了这些人的观点。<BR>91.【答案】A。解析:削弱型题目。转基因公司的观点的是:由于种植者通过种植转基因作物增加了收入,所以现在很多地方的小规模种植者都在种植转基因作物。<BR>&nbsp;&nbsp;&nbsp; A 项说明很多小规模种植者种植转基因作物的原因是国家对因种植转基因作物而亏损的种植者提供补贴,直接反驳了转基因公司的观点;B 项与题干论证无关;C 项无法确定种植转基因作物是否能够增加收入,不能削弱;D 项说明转基因作物的价格比较高,在一定程度上加强了论证。故答案选A。<BR>92.【答案】B。解析:削弱型题目。题干根据研究结果“出生时间对犯罪活动有影响”和“出生时间不由人选择”推出“犯罪人不应该为自己所犯的罪承担责任”。<BR>&nbsp;&nbsp;&nbsp; B 项则指出出生时间只对人的行为倾向有影响,并不决定其是否实施,因此犯罪人还是应该对所犯的罪承担责任,严重削弱了题干的推论。A 项加强了题干论证;C 项是否犯同一类型的罪与题干的论述无关;D 项说明还有其他原因对犯罪活动有影响,但并不能由此得出犯罪人应对所犯的罪承担责任,削弱程度不如B 项。故答案选B。<BR>93.【答案】C。解析:前提型题目。题干由“过去一年狭长风力走廊上的风力下降”得出结论“过去一年美国风力发电的电力输出比上年大大减少”。C 项是必须的前提,如果风力发电机的输出功率与风力改变无关的话,则这个论证就不成立。A 项与其他地区的输出功率的比较、B 项电力输出的主体以及D 项该走廊所占的风力发电站的比例,都与题干论证无关,都不是题干论证成立所必须的前提。故答案选C。<BR>94.【答案】D。解析:削弱型题目。卫生组织由“今年儿童手足口病病例数比去年同期平均上涨了20%”而担忧“儿童手足口病的疫情在全国有爆发的趋势”。<BR>&nbsp;&nbsp;&nbsp; A 项说明病例数增加了20%,但是儿童总数增加了50%,相比去年实际上下降了;B 项说明很多病例是轻微发病;C 项说明病例增加是由于受到的关注更多的原因,因此A、B、C 三项都可以缓解该卫生组织的担忧。D 项初诊时无法确诊,说明可能还有更多的感染手足口病的病例,加重了卫生组织的担忧。故答案选D。<BR>95.【答案】B。解析:结论型题目。由题干可知划出的自行车道禁止机动车行驶,因此应该是更安全的,A 项显然与题意不符;由“仅男性稍有增加”可知,女性并没有因为“划出的自行车道”而选择骑自行车,但有些男性因此选择了骑自行车,由此可知B 项正确;“绿色通道”铺设在马路上,而不是仅在公园内,C 项错误;D 项与最后一句的“比率依然很低”不符。故答案选B。<BR>96.【答案】A。解析:评价型题目。题干的内在逻辑关系是:只有油缸里还有油,我们的车才还能开。即“油缸里还有油”是“我们的车还能开”的必要条件,则“我们的车还能开”是“油缸里还有油”的充分条件,即后半句是前半句的充分条件。A 项的推理逻辑方式跟题干相似;B、C、D 三项的逻辑关系与题干均不相同。<BR>97.【答案】A。解析:削弱型题目。交警的做法是:在一些高速公路收费站设置检查站点,检查货车司机的疲劳状态。A 项说明人的疲劳状态很难检查,直接质疑了交警的做法;题干说的“疲劳驾驶”是交通事故的原因,而不是“连续驾驶”,因此B 项不能质疑;C 项司机是否知道与题干论证无关;若司机提前休息,则不是疲劳驾驶,也就说明交警的做法达到了效果,D 项不能质疑。故答案选A。<BR>98.【答案】C。解析:前提型题目。导游通过“每次针对投诉的调查都说明,这些针对他的投诉只是游客太过挑剔”来反驳“自己服务不到位”的质疑。<BR>&nbsp;&nbsp;&nbsp; ①说明如果投诉就是游客太过挑剔,能够加强导游反驳的论据,但是并不是论证成立所必须的假设,因为即使游客不是因为太过挑剔而是因为其他原因而投诉,只要每次的调查结果为真,导游的反驳依然成立;②说明游客挑剔不是因为服务质量的关系,是导游的反驳成立所必须的假设;③说明调查结果能够真实反映当时的状况,显然也是导游的反驳成立所必须的假设,否则论证不会成立。故答案选C。<BR>99.【答案】D。解析:削弱型题目。工程师的观点是“当地空气质量太差,导致空调运转不正常”。D项指出,所有的空调在出售前都保证了在当地能够正常运转,也就是说在当地的空气质量状况下已经经过检测,能够正常运转,因此不可能是空气质量差的原因,有力地反驳了工程师的观点。A、B 两项都不同程度地支持了工程师的反驳;C 项也不能对工程师的反驳进行削弱。故答案选D。<BR>100.【答案】C。解析:前提型题目。一种新型的治疗败血症的方法是:将80%的病原体从血液中过滤出来,以使抗菌药物更有效地发挥作用。要使该方法有效,需要在“病原体数量”和“疗效”之间建立联系,即“减少病原体数量有助于提升药物疗效”,因此C 项是新疗法发挥作用的必要条件。A 项不是必须的条件;B 项说明新疗法没有效;D 项是无关项。故答案选C。<BR></P>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98

主题

3452

帖子

7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73255
 楼主| 发表于 2012-6-13 21:54:40 | 显示全部楼层
<P>101.【答案】D。解析:由资料可知,2007 年我国服务贸易总额为2509 亿美元。<BR>102.【答案】B。解析:2509÷43-1=57.3,约为57 倍。<BR>103.【答案】C。解析:2007 年服务贸易总额占我国全部对外贸易总额的比重为10.3%,2509÷10.3%=24359 亿美元≈2.4 万亿美元。<BR>104.【答案】C。解析:2509÷4%-43÷0.6%=55558 亿美元≈5.6 万亿美元。<BR>105.【答案】D。解析:由题意可知,英国2007 年服务贸易总额比我国多,只有D 满足条件。<BR>106.【答案】D。解析:由表格查找知,2008 年该市高校学生在校人数最多的专业是工学,所以选D。<BR>107.【答案】C。解析:2007 年毕业总人数为9+573+615+526+…+626+1399=10362,文学专业所占比例为1578÷10362=15%。<BR>108.【答案】B。解析:A 项,与2007 年相比,2008 年历史学专业毕业人数下降,A 项错误。B 项,2007 年在校人数最多的三个专业的人数之和为10593+24912+10275>40000,而其他专业的在校人数为54+3599+3879+3745+534+7163+1860+5294=(54+3599+3879)+(534+7163)+(1860+5294)+3745<10000+10000+10000+4000=34000,B 项正确。C 项,2008 年理学专业毕业生增长率为(1315÷1158-1)×100%<20%,法学专业为(800÷615-1)×100%>30%,C 项错误。D 项,2008 年文学专业在校人数增长率为(13683÷10593-1)×100%,管理学专业为(13817÷10275-1)×100%,由于13683<13817,且10593>10275,则13683÷10593<13817÷10275,即文学专业在校人数增长率小于管理学,D 项错误。综上所述,选B。<BR>109.【答案】B。解析:经计算,在校生增长率超过25%的专业有经济学、教育学、文学、管理学4个。<BR>110.【答案】C。解析:简单计算四个选项毕业人数增长率,经济学为(659-573)÷573×100%<100÷573×100%<20%,管理学为(1932-1399)÷1399×100%<600÷1399×100%<50%,教育学为(798-526)÷526×100%>270÷526×100%>50%,很明显历史学增长率为负。所以选C。<BR>111.【答案】A。解析:由“2004 年1-10 月,医药产品进出口贸易总额为87.39 亿美元,同比增长19.04%。其中出口45.61 亿美元,增长13.11%;进口41.78 亿美元,增长25.3%。”可以计算出2003年1-10 月贸易顺差为45.61÷(1+13.11%)-41.78÷(1+25.3%)=6.98 亿美元。所以选A 项。<BR>112.【答案】D。解析:由“2004 年前10 个月,化学原料药品所占比例为31.68%,中成药和卫生材料所占比重在8%左右。”可以计算出:化学原料药品贸易总额÷中成药和卫生材料贸易总额=31.68%÷8%≈4 倍。所以选D 项。<BR>113.【答案】C。解析:A 项,由“2004 年前10 个月医疗器械占医药产品贸易总额的41.5%”知医疗器械进口贸易总额占医药产品贸易总额必然小于41.5%,A 错误;<BR>&nbsp;&nbsp;&nbsp; B 项,从材料中无法了解2004 年化学原料药品进口年增长率和医疗器械的进口年增长率,B 项无法确定;<BR>&nbsp;&nbsp;&nbsp; 由“医疗器械,占医疗产品进口金额的比例达到53.32%”、“在出口的产品结构方面,30.67%为医疗器械”可以计算出2004 年1-10 月医疗器械的进出口贸易差额为41.78×53.32%-45.61×30.67%≈8.29 亿美元,C 正确;<BR>&nbsp;&nbsp;&nbsp; D 项,卫生材料出口贸易总额为45.61×12.77%≈5.82,化学原料药品进口总额为41.78×16.44%≈6.87,D 错误。所以选C。<BR>114.【答案】B。解析:由“2004 年前10 个月,医疗器械占医药产品贸易总额的41.5%”可知B 正确,所以选B。<BR>115.【答案】B。解析:A 项由“2005 年1-9 月中药出口总额突破5 亿美元”,但不知其具体值,故A只能计算出粗略值;<BR>&nbsp;&nbsp;&nbsp; B 项,由于不知2004 年1-10 月中药出口总额增长率,则B 项无法确定;由“对亚洲、北美洲和欧洲的中药出口分别占我国中药出口总额的66.08%、14.56%和14.46%;对南美洲、非洲和大洋洲的出口占我国中药出口总额的4.9%”可知C 项和D 项正确。此题勉强选择B。<BR>116.【答案】B。解析:由资料中的折线图可以比较得出,2004 年增长9.0%为最快。所以选B。<BR>117.【答案】D。解析:由资料中的条形图可以看出,2007 年全国粮食的总产量是50150 万吨。所以选D。<BR>118.【答案】C。解析:由资料中的折线图可以看出,2003 年至2007 年增长幅度分别为-5.8%、9.0%、3.1%、2.9%、0.7%,超过3%的是2004 年和2005 年。所以选C。<BR>119.【答案】A。解析:由资料中的条形图可以知道,2006 年的粮食总产量为49800 万吨,2003 年的粮食总产量为43070 万吨,49800-43070=6730 万吨,所以选A。<BR>120.【答案】B。解析:由资料中的折线图可以看出,2003 年粮食总产量的增长速度是-5.8%,故B项错误。所以选B。</P>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5-7-18 01:47 , Processed in 0.159684 second(s), 7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