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招聘考试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newdu

2013年贵州事业单位招聘考试综合知识专家命题预测试卷及答案解析一

[复制链接]

498

主题

3452

帖子

7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73255
 楼主| 发表于 2012-11-13 14:31:21 | 显示全部楼层
<P><BR>&nbsp;&nbsp;&nbsp; 61. ×[解析] 宪法规定了国家的根本制度,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具有最高法律效力,但宪法并不是不容改变,随着社会政治、经济各方面的变化,宪法也会随之调整、改变。<BR>&nbsp;&nbsp;&nbsp; 62. √[解析] 在我国,特赦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决定,由国家主席发布特赦令,最高人民法院和地方高级人民法院是特赦的执行机关。<BR>&nbsp;&nbsp;&nbsp; 63. ×[解析]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是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BR>&nbsp;&nbsp;&nbsp; 64. √[解析] 社会公德的基本概念是全体公民在社会交往和公共生活中应该遵循的行为准则,涵盖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BR>&nbsp;&nbsp;&nbsp; 65. ×[解析] 个体劳动者的收入,体现的不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中劳动者在分配方面的互助合作的关系,而是作为个体私有制在经济上的实现形式。<BR>&nbsp;&nbsp;&nbsp; 主观题部分<BR>&nbsp;&nbsp;&nbsp; 四、案例分析题<BR>&nbsp;&nbsp;&nbsp; 本题考查民事法律事实。民事法律事实,是指法律所规定的,能够引起民事法律关系产生、变更或者消灭的客观现象。本题中涉及的民事法律事实包括甲商场与乙公司签订合同的行为;乙公司履行合同的行为;协议解除合同的行为。</P>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98

主题

3452

帖子

7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73255
 楼主| 发表于 2012-11-13 14:31:33 | 显示全部楼层
<P><BR>&nbsp;&nbsp;&nbsp; 五、公文改错题<BR></P>
<P align=center><STRONG>国务院关于表彰全国东西扶贫协作工作先进集体和个人的决定<BR>国发〔2004〕29号</STRONG></P>
<P><BR>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BR>&nbsp;&nbsp;&nbsp; 东西扶贫协作是党中央、国务院按照邓小平同志关于共同富裕的伟大构想,根据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作出的一项重要决策,是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一项重大实践。自1996年开展这项工作以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领导下,东部15个省(市)积极行动,对口帮扶西部11个省(区、市),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取得了很大成绩,涌现出一大批先进典型,有力地推动了我国扶贫开发工作,促进了东西部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和共同进步,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出了积极的贡献。<BR>&nbsp;&nbsp;&nbsp; 为表彰在东西扶贫协作工作中作出突出贡献的集体和个人,进一步推进东西扶贫协作工作,国务院决定,授予北京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区域经济合作处等69个单位 “全国东西扶贫协作先进集体”称号,授予陈开枝等66人“全国东西扶贫协作先进个人”称号。希望受表彰的先进集体和个人继续发扬成绩,再接再厉,为东西扶贫协作再创新的业绩,作出新的贡献。<BR>&nbsp;&nbsp;&nbsp; 各地区、各部门、各群众团体、企事业单位要以受到表彰的先进集体和个人为榜样,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领导下,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同心同德,团结协作,奋发有为,扎实工作,促进我国扶贫开发工作取得新的成绩,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作出更大贡献。<BR>&nbsp;&nbsp;&nbsp; 附件:全国东西扶贫协作工作先进集体和个人名单<BR></P>
<P align=right>国务院<BR>二○○四年十月二十四日</P>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98

主题

3452

帖子

7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73255
 楼主| 发表于 2012-11-13 14:31:43 | 显示全部楼层
<P><BR>&nbsp;&nbsp;&nbsp; 六、综合分析题<BR>&nbsp;&nbsp;&nbsp; (1)行政沟通是政府机关组织及其工作人员,在政府系统内部以及政府系统与其他社会系统之间,凭借一定的媒介,交流传递政策信息、思想观点,以达到相互理解、协同合作,最终实现政府管理目标的一种管理活动的过程。<BR>&nbsp;&nbsp;&nbsp; (2)在本案例中,人事科制定的新考核制度不能顺利实施是因为各部门对此没有统一的认识,不能理解人事科制定新考核制度的出发点。因此,需要人事科和各部门进行沟通。沟通方式有很多种,案例中刘鹏采取了非正式沟通以及口头沟通等方式,使沟通意见可以获得比较正确的理解,增进了接受者的参与感,使双方通过相互了解,最后达到了协同合作,使新的考核制度得到了顺利实施。<BR>&nbsp;&nbsp;&nbsp; 七、作文题<BR></P>
<P align=center><STRONG>政府在城市房屋拆迁中的角色与作用</STRONG></P>
<P><BR>&nbsp;&nbsp;&nbsp;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拆迁工作逐渐成为城市规划发展的重点和难点所在。而政府在城市房屋拆迁中所应担当的角色也将越来越多面化,具体归纳为以下四种角色。<BR>&nbsp;&nbsp;&nbsp; 公共物品的提供者。当前,我国政府在扮演提供法律法规政策这类公共物品的角色方面存在一定的不足,主要表现为对于商业性拆迁和公益性拆迁中的“公共利益”的界定标准模糊,现行法律法规对于拆迁户的补偿标准及安置等问题可操作性不强。<BR>&nbsp;&nbsp;&nbsp; 公私利益的协调者。在拆迁户与政府以及房地产开发商围绕房屋拆迁及其相关问题进行博弈的过程中,由于信息不对称等多方面原因的影响,拆迁户常常处于劣势地位,甚至在某种情况下,由于“钉子户”的存在,房地产商在房屋拆迁的过程中也会遭受一定的损失,而政府作为有权依照既定的法律来裁决一切争执的公正的裁决者,需要协调两者之间的利益,确保各方的合法利益不被侵犯。<BR>&nbsp;&nbsp;&nbsp; 中介机构的监管者。我国目前城市房屋拆迁过程中的拆迁房屋估价机构以及拆迁施工单位均属于中介组织,若让其发挥正常的效能,政府必须加强对其的监管。而目前由于政府监管工作的缺位,导致拆迁单位违规违章拆迁、暴力拆迁、强制拆迁的事件时有发生。<BR>&nbsp;&nbsp;&nbsp; 弱势群体的保护者。目前,我国城市拆迁过程中的弱势群体多为城市的低保户等困难群众。在公益性拆迁中,政府应优先安排资金,切实保障低保户的生活及就业等问题。在商业性拆迁中,政府应积极作为,监督房地产开发商合理补偿和认真安置低保户,为其住房、子女入学、低保等提供方便和帮助。<BR>&nbsp;&nbsp;&nbsp; 政府在城市房屋拆迁中有了明确的角色定位后,需要在此基础上更有效地发挥其作用。总体来说就是政府应将城市房屋拆迁工程建设成为阳光、得民心、人性化、利民生的拆迁工程,主要是指:<BR>&nbsp;&nbsp;&nbsp; 实施阳光的拆迁工程,加强政府对公共物品的提供力度。第一,从国家法律的角度制定标准,对赋予公益性拆迁与商业性拆迁的“公共利益”的概念予以界定。杜绝地方政府为了谋求经济利益而随意拆迁的做法。同时加强对政府公益性拆迁的审查监督力度,保证拆迁过程合理、合法、有序地进行。第二,制定专门的《房屋拆迁法》。对敏感的问题如拆迁的补偿和安置加以说明和解释。尤其是对补偿的程序、方式、标准、额度和安置等一系列问题作出相应的说明。同时,要确保法律的稳定性和政策的灵活性,特别是对涉及补偿标准的问题,应作出特别的说明,随着经济的发展进行相应的调整。只有这样,才能确保城市房屋的拆迁工程在法律制度的保障下成为阳光工程。<BR>&nbsp;&nbsp;&nbsp; 实施得民心的拆迁工程,夯实利益相关者之间沟通的纽带。通过改革目前城市的房屋拆迁管理机构,成立有城市普通居民参与组成的半官方性质的且具有高度灵活性的城市房屋拆迁协调机构,以加强各个利益相关者之间的沟通和协调。只有改组目前的城市拆迁管理机构,成立城市房屋拆迁协调机构,通过沟通和协调工作,让群众充分理解政府拆迁规划的目的和意义,夯实利益相关者间沟通的纽带,才能让拆迁工程成为民心工程。<BR>&nbsp;&nbsp;&nbsp; 实施人性化的拆迁工程,强化政府的监督管理功能。基于公平和效率的考虑,政府应加强对房屋拆迁机构的监督管理和控制,对房屋拆迁过程中的房价评估机构和专业的拆迁施工单位进行准入资质的把关、不定期的抽查及事后监督。尤其是对于事后监督,对拆迁工作中的违法违规行为严格按照法律程序办事。坚决反对暴力拆迁和强制拆迁,让拆迁工程成为人性化工程。<BR>&nbsp;&nbsp;&nbsp; 实施利民生的拆迁工程,拓宽现有社会保障体系。针对城市拆迁工作中面临的低保户等困难群众,要拓宽现有的社会保障体系,使其成为受益群体。加强国家社会保障体系的信息化建设,确保低保户等困难群众享受国家最低生活保障,最大限度地帮助其解决子女入学等问题。只有这样,才能让拆迁工程成为知民心、解民困的民生工程。</P>
<P><BR>  编者注:本文节选自华图2013年贵州事业单位招聘考试用书《历年真题及专家命题预测试卷》,欲了解更多内容,<A href="http://mall.newdu.com/Category_187/Index.aspx" target=_blank>请进入新都商城(http://mall.newdu.com)了解本书</A>。</P>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5-5-15 02:45 , Processed in 0.039936 second(s), 6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