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1.[答案]D。解析:考查复言命题推理。题干是一个充分条件假言命题,前件是联言命题。A、B两项肯定了后件,不能进行有效推理;
C、D两项否定了后件,能推出否定的前件,即林姝或梁公没有参加。“林姝没参加”肯定了一个选言肢,则该命题为真,不能进行有效推理,C项错误;
如果林姝参加了,则由选言命题的否定肯定式可以推出梁公没参加,故D项正确。
82.[答案]C。解析:分析推理题。假设该单位人员的数量为n,由“没有人获得的奖品数量完全相同”和“所有人获得的奖品数量都小于该单位人员的数量”可知,该单位人员获得的奖品数量分别为0,1,2,3,…,n-l。
C项正确,因为当人员数量超过9人时,必有人获得9个奖品,因此B项错误;
D项也错误,当该单位人员为9人时,符合题意;
A项错误,当该单位人员数量为2人时,获得的奖品数量分别为0和1,与“可能有人获得3个奖品”并不矛盾。
83.[答案]B。解析:题干是一个三段论,其结构为:所有S是P,a是S,所以,a是P。
A项的推理结构为:所有S是P,M不是S,所以,M不是P,与题干不同;
B项的推理结构为:所有S是P,a是S,所以,a是P,与题干相同;
C项的推理结构为:所有S是P,a可能不是S,所以,a可能不是P,与题干不同;
D项的推理结构为:所有S是P,所有M不是S,所以,所有M不是P,与题干不同。
综上,正确答案是B。
84.[答案]D。解析:由“唐羽是A大学学习汉赋的”和“A大学还没有既学习汉赋又学习现代宇宙学理论的学生”可知,唐羽不学习现代宇宙学理论;进而由“A大学欧美系的学生都要学现代宇宙学理论”可知,唐羽不是欧美系的学生,D项正确。
85.[答案]B。解析:分析推理题。由“乙不是学外语的”和“学外语的出生在北京”可知,乙不出生在北京:又“乙不是在南京出生的”,则乙出生在上海;由“学历史的不出生在上海”,所以乙不学历史,则乙学法律。又“甲不是学历史的”,则甲学外语,B项正确。
86.[答案]C。解析:考查直言命题。由“有些富裕的中东国家却充满了暴力和仇恨”和“一个充满暴力和仇恨的国家的公民不可能是文明的”构成三段论可知,有些富裕的中东国家不可能是文明的;又“一个独立的富裕国家的公民都是非常文明的”,所以有些富裕的中东国家不是独立的,即有些中东国家失去了独立,C项正确。A项的种族政策、B项的战乱、D项的民主和自信题于都未涉及,故排除。
87.[答案]C。解析:分析推理题。设女性参加者人数为x,男性参加者人数为y,则6y+4.5x=5( x+y),化简可得,y=0.5x,即男性参加者少于女性参加者,C项正确。由于不知道男性和女性80公斤以上者的平均减肥量,所以A项无法计算,B、D两项显然错误。
88.[答案]C。解析:考查复言命题推理。题干命题的逻辑关系为:没有诚信的人→不懂得自我尊重→不能赢得别人尊重。否定后件就能否定前件,所以能赢得别人尊重的人是诚信的,C项正确。
89.[答案]A。解析:由“所有的STP产品供应商都是具有理工科背景的”,选言命题一真即真,可推出A项;当所有的STP产品供应商都是MBA且都是精明的时,B项错误;同理,D项也不一定成立;当所有的STP产品供应商都是勤勉且精明的时,C项错误(C项更倾向于是一个不相容选言命题,两者不能同时成立),所以选A项更好。
90.[答案]C。解析:考查复言命题。题于是一个充分条件假言命题,A、B两项是其中两个肢命题,不能确定真假;否定前件不能否定后件,D项错误;否定后件可以否定前件,即世界和平与发展得到保障一从根本上消除恐怖主义产生的源头,再根据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的转化关系,C项正确。
91.[答案]D。解析:结论型题目。从题于可以看出,由于消费需求带动房地产和汽车工业的快速发展,进而带动重化工业部门的快速发展,即消费影响生产,故A项错误,并可得出消费结构的优化升级是推动经济增长的强大动力,D项正确。B、C两项在题干中未提到。
92.[答案]C。解析:结论型题目。从题干可知,政府在市场经济中始终在影响经济环境:且“热的时候泼冷水,冷的时候添把柴”都说明政府只是在经济过热或者太不景气的时候进行适当的调节,且这种调节是看得见的,因此,政府作为“看得见的手”能够影响经济环境,选C。
93.[答案]A。解析:结论型题目。从题干可以推出,经济发展能改善居民收入分配,A项正确。B项是无关项:C项市场经济题干也没有提到;D项经济增长导致收入分配的改善是否是自动的题干也没有提到:用排除法也
可知选A。
94.[答案]C。解析:考查复言命题推理。题干是一个充分条件的假言命题。根据其推理规则,否定后件就能否定前件。即如果子女不是0型血,则父亲或母亲不是0型血。后半句是个选言命题,根据其“一真为真”的特点可得:只须有一人不是0型血即可,因此不一定两人都不是0型血,A项错误。再由否定一个选言肢必须肯定另一个选言肢,即如果父亲是0型血,则母亲一定不是0型血,即C项是正确的。但在充分条件的假言推理中,否定前件和肯定后件都不能推出任何结论。因此B项和D项也错误。
95.[答案]D。解析:考查模态命题。“不存在某一时刻有人可能不受骗”等值于“不存在某一时刻有人不必然受骗”,等值于“不存在某一时刻不是所有人都必然受骗”等值于“在所有时刻所有人都必然受骗”,与题干最后“不可能在所有时刻欺骗所有的人”相矛盾,因此D项必定为假。A、B、C项都可能为真。
96.[答案]C。解析:考查直言命题。(2)和(3)是下反对关系,必有一真。由于只有一句符合事实,可知(1)为假,则陈祥同学或吴凡同学不喜欢围棋,可推出班上有同学不喜欢围棋为真,即(3)为真,则(2)为假,可推出所
有同学都不喜欢围棋,进而可推出C项正确。
97.[答案]B。解析:削弱型题目。题干中有两个前提条件:(1)近十年,某市因癌症死亡的人数比例比全国城市的平均值要高两倍;(2)历史上,该市一直是癌症特别是肺癌的低发病地区。为了解释两个条件之间的矛盾,题干得出结论:该市最近十年对癌症的防治出现了失误。
要削弱这个论断,只须找到其他可以解释两个条件之间矛盾的原因即可。B项说明近十年来死亡人数上升是由于癌症病人来该市走过最后一段人生之路,而不是癌症的防治出现了失误,直接削弱了题于的结论。A项加强了论断,C、D两项对题干结论有一定的削弱,但仍然不能解释两个条件之间的矛盾,因此削弱程度不如B项。
98.[答案]D。解析:削弱型题目。题干通过研究对比得出结论:多看暴力内容的影视容易导致青少年举止粗鲁。如果D项为真,则说明题干的论证是“因果倒置”,是由于举止粗鲁才喜欢看暴力影视,削弱了题干的论证。A、B、C三项都是举出两组中存在与结论不同的个例,但仅是个例对结论的削弱不大。因此,正确答案是D。
99.[答案]B。解析:考查直言命题的概念间关系。由“有学生选修了全部文科类选修课”和“有学生选修了全部理科类选修课”可知,全部文科类和理科类的选修课都有学生选修,又高校开设的选修课分为文理两类,则全部选修课都有学生选修,即B项正确。A、C、D三项都无法从题干信息中推出。
100.[答案]A。解析:加强型题目。题干由“威尔收到的热线电话比埃克斯收到的多四倍”得出结论:威尔的字处理软件比埃克斯的难用。如果A项为真,则拥有埃克斯的字处理软件的顾客更多,但埃克斯收到的热线电话更少,加强了题干的论据,从而支持了结论;B项和D项都削弱了结论;C项是无关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