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16-6-20 00:37:23
|
显示全部楼层
41.【答案】C。解析:具体行政行为,是指行政机关和行政机关工作人员、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行政机关委托的组织、或者个人在行政管理活动中行使行政职权,针对特定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就特定的具体事项,作出的有关该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权利义务的单方行为。简而言之,即指行政机关行使行政权力,对特定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作出的有关其权利义务的单方行为。
42.【答案】B。解析:事业单位人员的考核制度,是由政府或政府部门、事业单位的负责人根据有关规定,按照管理权限,对其所属工作人员的政治素质、业务能力、工作态度、工作成绩以及其他素质进行考察了解,并作出客观评价,通过考察工作人员的德才素质和工作实绩,为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使用、管理和收入分配提供客观依据的制度。
43.【答案】B。
44.【答案】 B。解析:对于不同层次、肩负不同责任的领导者的素质要求是不同的,这说明领导素质具有层次性。
45. 【答案】B。解析:敬业奉献,指的是爱岗敬业和奉献社会,即忠于职守、精益求精、德艺双馨、遵守职业道德。敬业主要是规范公民与职业的道德关系,奉献主要是规范公民与社会的道德关系和对待他人的道德责任。
46.【答案】 C。解析:环境友好型社会,是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社会,通过人与自然的和谐来促进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具体来说,它是一种以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为目标,以环境承栽能力为基础,以遵循自然规律为核心,以绿色科技为动力,坚持保护优先、开发有序,合理进行功能区划分,倡导环境文化和生态文明,追求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的社会体系。
47.【答案】C。解析:全会强调,实现“十三五”时期发展目标,破解发展难题,厚植发展优势,必须牢固树立并切实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这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一场深刻变革。
48.【答案】B。
49.【答案】C。解析:敝,通常谦称自己或自己的事物不好。
50.【答案】C。解析:材料强调如何维护群众根本利益。23正确说明了工作人员要有一个为人民服务的正确工作态度。14项与题意无关。
51.【答案】D。解析:法的遵守,即守法,不仅包括消极、被动的守法,而且还包括根据授权性法律规范(如《宪法》第41条)积极主动地去行使自己的权利,实施法律,无论此行为是否恰当。
52.【答案】A。解析:价值平衡有三个原则,价值位阶原则指在不同位阶的法的价值发生冲突时,在先的价值优于在后的价值。个案平衡是指在处于同一位阶上的法的价值之间发生冲突时.必须综合考虑主体之间的特定情形、需求和利益,以使得个案的解决能够适当兼顾双方的利益。比例原则是指为保护某种较为优越的法价值须侵及一种法益时,不得逾越此目的所必要的程度。换句话说。即使某种价值的实现必然会以其他价值的损害为代价,也应当使被损害的价值减低到最小限度。紧急避险的价值平衡属于比例原则,
53.【答案】C。解析:《行政处罚法》第28条规定:“违法行为构成犯罪,人民法院判处拘役或者有期徒刑时,行政机关已经给予当事人行政拘留的,应当依法折抵相应刑期。”“违法行为构成犯罪,人民法院判处罚金时,行政机关已经给予当事人罚款的,应当折抵相应罚金。”
54.【答案】D。解析:《宪法》第33条第2款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D项侵犯了公民的宪法权利。第40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的保护。除因安全或者追查刑事犯罪的需要,由公安机关或者检察机关依照法律规定的程序对通信进行检査外,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任何理由侵犯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C项正确。第41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对于任何机关和工作人员,有提出批评和建议的权利;对于任何机关和工作人员的违法失职行为,有向有关机关提出申诉、控告或者检举的权利,但是不得捏造或者歪曲事实进行诬告陷害。
55.【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共同犯罪的主体特征。在本题中,丙只有13周岁,按照刑法规定,不能承担刑事责任,所以也就不能和甲一起构成共同犯罪,因而选项AC都是错误的。实际上,在本题中,甲是问接实行犯。丙不构成犯罪。甲要丙把老鼠药放到乙喝的酒中,这样,甲的行为只侵害了乙的生命权,并不危害公共安全,所以,甲的行为为故意杀人罪,不是投放危险物质罪。所以,本题的正确答案是D。
56.【答案】 C。解析:根据刑法第五十四条规定,剥夺政治权利的范围包括:①选举权和被选举权;②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自由的权利;③担任机关职务的权利;④担任企业、事业单位和人民团体领导职务的权利。后面两项权利是剥夺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的必然结果,这一范围与宪法规定的政治权利范围是相一致的,并不矛盾。宪法是确定政治权利范围的依据,其他法律必须以宪法的规定为基础,不得任意扩大和缩小。由上述宪法规定②可以排除选项C.
57.【答案】C。解析:第116条之规定,当事人既约定违约金,又约定定金的,一方违约时,对方可以选择适用违约金或者定金条款。本题考核违反经济合同后处罚的相关规定。违约金和定金可以同时约定,但若一方违约时,对方只能择一适用,不能同时并用。
58.【答案】B。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第十六条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申请行政复议,行政复议机关已经依法受理的,或者法律、法规规定应当先向行政复议机关申请行政复议、对行政复议决定不服再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的,在法定行政复议期限内不得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
59.【答案】C。解析:根据《选举法》第43条的规定,在选民直接选举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时,选区全体选民的过半数参加投票,选举有效。代表候选人获得参加投票的选民过半数的选票时,始得当选。获得过半数选票的当选代表的人数少于应选代表的名额时,不足的名额另行选举。另行选举时,根据在次投票时得票多少的顺序。按照法律规定的差额比例,确定候选人名单。如果只选一人,候选人应为二人。故选C项。
60.【答案】C。解析:中国1982年宪法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监督宪法的实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有权解释宪法
61.【答案】D。
62.【答案】C。解析:《合同法》36条:法律、行政法规规定或者当事人约定采用书面形式订立合同,当事人未采用书面形式但一方已经履行主要义务,对方接受的,该合同成立。
63.【答案】C。
64.【答案】C。解析:根据共同犯罪人之间是否有分工,共同犯罪分为简单共同犯罪和复杂共同犯罪,复杂共同犯罪是指各共同犯罪人之间存在着分工的共同犯罪。在复杂共同犯罪中,共同犯罪人可以根据分工分为组织犯、实行犯、帮助犯和教唆犯。在本题中,甲乙丙三人共同盗窃,存在着甲望风、乙入室行窃、丙接应转运赃物的分工,所以甲乙丙之间构成的共同犯罪是复杂的共同犯罪。本题的正确答案是C。
65.【答案】B。解析:甲不知乙的羊混入自己的羊群,甲的行为不构成有意识的“拾得”或“无因管理”.授权行为,在民法上一般指授予代理权,由代理人为本人为民事法律行为.本案中,很明显也不存在这种问题.据此,排除选项A、C、D项.《民法通则》第92条规定:“没有合法根据,取得不当利益,造成他人损失的,应当将取得的不当利益返还受损失的人.”据此,不当得利是指没有合法根据而获得利益并使他人利益遭受损失的事实.甲没有合法根据获取乙的羊的所有权,并使得乙受到损失,因此甲的行为构成不当得利.
66.【答案】D。
67.【答案】B。
68.【答案】B。
69.【答案】C。解析:从公文内容的性质和特点来划分:指挥性公文、规范性公文、报请性公文、知照性公文、记录性公文。从公文内容处理要求分类:一是参阅性公文,二是承办性公文。
70.【答案】 D。解析:决定是党的机关和行政机关共同使用的文种,用于对重大事项作出决策和安排,必须由党、政府领导机关制发。正确答案为D。
71.【答案】C。
72.【答案】C。
73.【答案】C。
74.【答案】A。
75.【答案】C。
76.【答案】D。
77.【答案】B。
78.【答案】B。
79.【答案】A。
80.【答案】B。
81.【答案】C。
82.【答案】D。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