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招聘考试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41|回复: 0

青海医疗考试 卫生专业知识:中药之四气

[复制链接]

3万

主题

3万

帖子

1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14820
发表于 2016-6-19 23:23:3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正在备考2014青海省事业单位考试的考生可以加入我们的QQ群:340459089与群内好友一起备战青海省公务员考试,也可以使用微信编辑“qhsydw”加入我们,获取更多相关资讯。
在事业单位医疗卫生考试中,中药学也是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大多数考生对此却望而却步。针对这种情况,中公教育专家总结归纳出中药的重要知识点,希望对广大考生有所帮助!
一、含义
四气又称四性,即寒热温凉四种药性,它反映药物在影响人体阴阳盛衰,寒热变化方面的作用倾向,用以说明药物作用性质。此外,在寒热温凉之外,还有"平性","平性"的含义是指药性平和,寒热之性不甚明显,但实际上仍有偏温、偏凉之不同。
二、确定依据
药性的寒热温凉,是从药物作用于机体所发生的反应概括出来的,是与所治疾病的寒热性质相对应的,即药性的确定是以用药反应为依据,病证寒热为基础。凡能够减轻或消除热证的药物,属于寒性或凉性;反之,能够减轻或消除寒证的药物,属于温性或热性。
三、所示效用
四气,从本质上而言,只有寒热二性。一般来讲,凡具有清热、泻火、凉血、解热毒作用的药物,性属寒凉,如黄芩、黄连、黄柏、大黄等;凡具有温里散寒、补火助阳、温经通络、回阳救逆作用的药物,性属温热,如附子、干姜、肉桂等。
注意:应用药物必须对证,如不对证,药物的偏性会对人体造成伤害。
四、具体表述
寒、热、温、凉、平是对药物四气的概括性表述,在具体表述时,除上述五种外,通常还标以大热、大寒、微温、微寒等予以区别,是对中药四气程度的进一步区分。
五、阴阳属性
四气中温热与寒凉属于两类不同的性质,温热属阳,寒凉属阴。
六、对临床用药的指导意义:辨证用药
1.根据病证的寒热选择相应的药物:
寒证 热药;热证 寒药
2.据病证的寒热程度的差别选择相应的药物。
大寒证(亡阳证) 大热药(附子、肉桂)
微寒证 (脾胃虚寒证) 温性药(煨姜)
3.寒热错杂者则寒热并用。
4.真寒假热,用热药,真热假寒用寒药。
小编推荐:县级公立医院考试资料



微信号:qhsydw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4-6-2 15:08 , Processed in 0.067357 second(s), 7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