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键词】疫情 板蓝根 H7N9禽流感 科学应对
【背景】
为探索和发挥中医药在防治人感染H7N9禽流感中的作用,4月3日,江苏省中医药局组织专家在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人感染H7N9禽流感诊疗方案(2013年第1版)》和临床观察基础上,结合江苏地域特点,制订了《江苏省人感染H7N9禽流感中医药防治技术方案(2013年第1版)》。这一方案提供了预防、诊治人感染H7N9禽流感的多个中医方。其中用于预防的中成药有玉屏风散颗粒、板蓝根冲剂、黄芪口服液。
在江苏卫生厅公布板蓝根可预防H7N9禽流感后,连央视微博也发出了感慨,“又有板蓝根”。的确,从非典到手足口病,从甲流到H7N9,每次引人注目的传染病出现,板蓝根都会作为防治药物走到台前。实际上板蓝根“活跃”的范围不止于此,在现实生活中它几乎就是个“神药”,以至于人们有病时吃,没病时也吃;得普通疾病时吃,得特殊疾病时还吃。
板蓝根通常被人们当做没有毒副作用、可以当茶喝的药物,最早记载板蓝根的《神农本草经》也将其列为“无毒、多服久服不伤人”,所以现实中板蓝根的滥服非常严重,去年底微博上的“板蓝根泡面”曾引起围观。
“板蓝根泡面”
但所谓“多服久服不伤人”实则不然。《家庭医学》刊登过《小儿滥服板蓝根危险》:小奇的妈妈为了预防流行性感冒,在家给孩子服用了两个星期的板蓝根冲剂,谁料小奇突然出现头昏、胸闷、呕吐等症状,吓得大家急忙将他送行医院。医院检查后,发现罪魁祸首正是板蓝根。
【参考范文】
科学应对疫情还需加强宣传和解释
面对群众关心的问题,政府绝不能只满足于信息公开,还要用更大的精力去做宣传和解释工作。用的、专业的信息及时填补群众的知识空白,免得疫情尚未出现而群众先慌了手脚。
从近日各地的新闻中可以看出,“闻鸡色变”的消费者不在少数,不但活禽交易量大幅下降,一些加工鸡鸭的餐饮店甚至已关门大吉。群众抱着“宁信其有不信其无”的心理,自觉地远离禽类和禽肉制品,这个心情可以理解,但是,政府部门在积极应对疫情的同时,不要忽视基本的科学和理性。不必要的恐慌只会添乱,甚至可能制造比疫情还要大的麻烦。面对群众的恐慌,政府部门不仅要及时公布疫情,还要做好解疑答惑的工作。
经历过十年前的“非典”,信息公开已经深入人心,政府部门也尝到了公开的好处。这次疫情出现之后,卫计委要求在已报告确诊病例的省份启动疫情信息日报告制度,这个制度至今落实得都很到位,出现疫情的省份都能及时报告和公布相关信息,并没有把疫情看做地方的负面信息。但是,也要看到,这次疫情仍有很多未知数,比如病毒源在哪里,会对人体产生哪些危害,怎么预防才有效,这些问题比疫情数据更受群众关注。现在,民间很多自发的预防都给人“情急乱投医”的感觉。江苏、北京等地公布完中医药预防方案之后,不少人自行判断、照方抓药。根据专家的说法,这些方案其实主要针对与禽类密切接触的人群以及免疫力较低的人群,也就是说,大多数人不仅不需要服药,还可能因为滥用药物,先损害了自己的健康。更为荒诞的是,还有养殖专业户为求心安,给鸡喂食板蓝根。
由此可见,面对群众关心的问题,政府绝不能只满足于信息公开,还要用更大的精力去做宣传和解释工作,用的、专业的信息及时填补群众的知识空白,免得疫情尚未出现而群众先慌了手脚。虽然,很多专家都表态,禽肉煮熟之后可以放心食用,而消费者不理性的过度反应正在重创禽类养殖业,这个代价迟早又会转移到消费者这边。不以科学和理性做指导的防护手段往往都是成本而效果最差的。
禽流感之前在国内不止一次出现,政府部门也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加上“非典”之后信息公开和疫情报告制度的完善,现在应该有能力及时安抚个别群众的恐慌。哪个范围的禽类应该被扑杀,哪些人群应该被重点关照,哪些防护措施更有效,这都需要政府部门以科学为指导,有章可循,有条不紊。我们不仅坚信这次依然能战胜疫情,还要争取胜得从容不迫。
【一句点评】
应对疫情,民众需保持冷静和理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