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招聘考试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225|回复: 0

2014年河南事业单位招聘考试备考《每日一练》4月28日答案

[复制链接]

3万

主题

3万

帖子

1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14820
发表于 2016-6-19 23:18:0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推荐课程】:面授课程
1、【答案】C。文段首先介绍了“这里”水土流失、土地贫瘠、旱灾频发的恶劣自然条件,然后指出“尽管”有的好政策,不少农民仍然没有摆脱贫困。显然,文段想说的便是自然环境的恶劣与农民贫困之间的因果关系。本题答案为C。
2、【答案】D。中公教育解析:9位密码中能构成生日的有516(5月16日)、318、822、229。因为知道他每年都过生日.则不是闰年出生,排除229。至少猜3次即可确知他的生日。
3、【答案】C。中公教育解析:财产处分行为的定义要点是:①直接发生;②权利的转移,或权利内容缩小或改变。C项“7日后交付古画的合同”,属于间接行为,尚未发生交付古画的行为,不符合要点①,所以不符合该定义。其他三项都符合各要点。故答案选C。
4、【答案】A。
5、【答案】B。中公教育解析:句中说的是媒体热炒高考状元造成了不好的影响,并不是说所谓的状元是虚构的。不符合事实的,故可首先排除A项。“因势利导”意为顺着事情发展的趋势,向有利于实现目的方向加以引导,为褒义词,与句子感情色彩不符,排除D项。“推波助澜”比喻从旁鼓动、助长事物(多指坏的事物)的声势和发展.扩大影响。“煽风点火”比喻煽动别人闹事。热炒高考“状元”客观上对应试教育起到了扩大影响的作用,故此处应选“推波助澜”。本题答案为B。
6、【答案】D。中公教育解析:A项中谁的妻子漂亮、B项中的治安环境、C项中技术都不涉及攀比效应定义中的经济利益或经济变量,因此都不属于攀比效应;而D项中企业工人在工资方面的比较符合攀比效应的定义,故答案选D。
7、【答案】B。中公教育解析:商品二因素的矛盾,构成了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的矛盾,最后转化为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这是简单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这一矛盾决定了商品生产的本质和发展过程。
8、【答案】D。中公教育解析:由“甲和蓝色球木一样大”和“蓝色球比丙小”可知蓝色球是乙;“丙比黄色球大”和“蓝色球比丙小”可知丙是红色球,则甲是黄色球。故答案选D。
河南事业单位招考交流QQ群:259984695欢迎关注:

20140108052302468.gif

20140108052302468.gif

20140108052302501.jpg

20140108052302501.jpg

加群后,修改群名片为:中公-地区-昵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5-7-29 09:26 , Processed in 0.074574 second(s), 10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