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招聘考试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239|回复: 0

特岗教师招聘考试资料:教学原则

[复制链接]

21万

主题

21万

帖子

65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652786
发表于 2018-11-3 22:22:1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特岗教师招聘考试资料:教学原则    一、概念
    教学原则是根据一定的教学目的和对教学过程规律的认识而制定的指导教学工作的基本准则。教学原则既指导教师的教,又指导学生的学。
    二、我国中小学常用的教学原则
    我国中小学常用的教学原则共八条,分别为:(1)科学性与教育性相结合原则;(2)理论联系实际教学原则;(3)直观性教学原则;(4)启发性教学原则;(5)循序渐进教学原则;(6)巩固性教学原则;(7)量力性原则;(8)因材施教原则。
    下面进行逐条学习:
    (一)科学性与教育性相结合原则
    [1]基本涵义
    既要把现代先进科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传授给学生,同时要结合知识、技能中内在的德育因素,对学生进行政治、思想教育和道德品质教育。
    【提示】在明确了基本要求之后,结合教学原则的概念,各位同学可以进行思考,制定此原则依据了哪一规律。相信各位考生,通过分析可以得出,科学性与教育性相结合原则的制定依据了教学过程中传授知识与思想教育相统一这一规律。
    (二)理论联系实际教学原则
    [1]基本涵义
    理论联系实际原则是指教学要以学习基础知识为主导,从理论与实际的联系上去理解知识,注意运用知识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达到学懂学会、学以致用的目的。
    【提示】请各位考生思考,这一原则的制定依据了哪一个规律?相信各位考生通过分析都可以得出,理论联系实际教学原则的制定依据了教学过程中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相统一的规律,考生在复习的时候要多进行思考。
    【真题】“你要满足你的要求和愿望,你就必须认真和思考,但是为了这个目的,你也必须行动,知和行又是那么紧密地联系着,假如一个停止了,另一个也随之停止。”这句话反映的教学原则是()
    A思想性和科学性统一原则 B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C巩固性原则 D差异性原则
    (三)直观性教学原则
    [1]基本涵义
    教师应该尽量利用学生的多种感官与已有经验,通过各种形式的感知,丰富学生的直接经验和感性认识,使学生获得生动的形象,从而全面地掌握知识。
    直观教学可以分为三大种类:实物直观、模象直观和言语直观三大类。直观教学的三大分类中,考生比较难理解的是模象直观,这里着重解释一下:所谓模象也就是模拟的形象,如用纸片模拟下雪,用尘土模拟雾霾,地理课上的地球仪,纪律片都属于模象直观。
    这一知识点考生以多选题、例子单选题进行备考即可。
    【提示】请各位考生思考,这一原则的制定依据了哪一个规律?相信各位考生通过分析都可以得出,直观性教学原则的制定依据了教学过程中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相统一的规律。
    【真题】为了解决名词与术语脱离事物、抽象概念脱离具体形象、理解脱离感知等矛盾,教师在教学时应注意贯彻()
    A直观性原则 B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C巩固性原则 D启发性原则
    (四)启发性教学原则
    [1]基本涵义
    教师在教学工作中依据学习过程的客观规律,运用各种教学手段充分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积极性,引导他们独立思考,积极探索,生动活泼地学习,自觉地掌握科学知识和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教学原则。
    【提示】请各位考生思考,这一原则的制定依据了哪一个规律?相信各位考生通过上面的练习与思考,已经可以很快的得出,启发性教学原则的制定依据了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主导与学生的主体相统一的规律。
    这一原则常考古文,在这里老师给各位考生进行补充。
    【补充】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论语》;
    “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学记》;
    “产婆术”(即问答法)——苏格拉底;
    “坏老师奉送真理,好老师教人发现真理”——第斯多惠。
    【真题1】下列表述中,最能体现启发式教学思想的是()
    A知行合一 B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C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D道而弗牵
    【真题2】“开其意,达其辞”这句话体现的教学原则是()
    A循序渐进原则 B因材施教原则
    C启发性原则 D直观性原则
    【真题3】在教学中,教师注意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引导他们独立思考,积极探索,生动活泼地学习,自觉地掌握科学知识、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遵循的是()
    A直观性原则 B启发性原则 C循序渐进原则 D巩固性原则
    (五)循序渐进教学原则(又称为系统性原则)
    [1]基本涵义
    教师严格按照科学知识的内在逻辑体系和学生认识能力发展的顺序进行教学。循序渐进的“序”,包括教材的逻辑顺序、学生生理节律的发展之顺序、学生认识能力发展的顺序和认识活动本身的顺序,是这四种顺序的有机结合。
    【提示】请各位考生思考,这一原则的制定依据了人身心发展的哪一个规律?相信各位考生通过分析都可以得出,循序渐进教学原则的制定依据了人身心发展规律中的顺序性规律。
    【补充】
    “学不躐等”——《学记》;
    “杂施而不孙,则坏乱而不修”——《学记》;
    “不陵节而施谓之孙”——《学记》;
    “流水之为物也,不盈科不行”——《孟子》。
    【真题1】教师在教学工作中要做到循序渐进,这是因为()
    A学生只有机械记忆的能力
    B教师的知识、能力是不一样的
    C教学活动中要遵循人的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
    D教学活动完全受到人的遗传素质的制约
    【真题2】要求教师严格按照知识的内在逻辑顺序和学生认知发展规律进行教学的原则是()
    A直观性原则 B可接受性的原则
    C系统性原则 D因材施教原则
    (六)巩固性教学原则
    [1]基本涵义
    教师要引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牢固地掌握知识和基本技能,而且在需要的时候,能够准确无误地呈现出来,以利于知识、技能的运用。
    【提示】这部分内容的掌握可以联系《普通心理学》中记忆部分的内容进行复习。
    (七)量力性原则(又称可接受性原则)
    [1]基本涵义
    指教学活动要适合学生的发展水平。
    【提示】请各位考生思考,这一原则的制定依据了人身心发展的哪一个规律?相信各位考生通过分析都可以得出,量力性教学原则的制定依据了人身心发展规律中的阶段性规律。这条原则也可以与《教育心理学》中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进行联系。
    【真题1】教学的内容、方法、分量和进度要适合学生的身心发展,是他们能够接受的,但又要有一定的难度,需要经过努力才能掌握,以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这说明教学应该遵循()
    A因材施教原则 B启发性原则 C巩固性原则 D量力性原则
    【真题2】“语之而不知,虽舍之可也”,这句话所体现的教学原则是()
    A循序渐进原则 B巩固性原则 C量力性原则 D启发性原则
    (八)因材施教教学原则
    [1]基本涵义
    教师要从课程计划、学科课程标准的统一要求出发,面向全体学生,同时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个别差异,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扬长避短,获得最佳发展。
    【提示】请各位考生思考,这一原则的制定依据了人身心发展的哪一个规律?相信各位考生通过分析都可以得出,因材施教教学原则的制定依据了人身心发展规律中的个别差异性规律。
    【真题】“大有大成,小有小成”是()教学原则具体运用的结果。
    A自觉积极性 B启发性 C巩固性 D因材施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4-6-2 16:48 , Processed in 0.076552 second(s), 8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