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招聘考试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288|回复: 2

2016年2月山西太原小店区教师招聘教育理论基础知识真题

[复制链接]

21万

主题

21万

帖子

65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652786
发表于 2018-9-29 20:36:3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文都教资网为大家搜集整理了2016年2月山西太原小店区教师招聘教育理论基础知识真题及答案解析。2018教师招聘考试备考资料、考试资讯尽在文都特教师考试网。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0题,每题0.65分)
    1.我国小学阶段,德育内容体现在()中。
    A.班级教育活动B.思想品德课
    C.全校思想政治教育活动D.班会和校会
    2.衡量人们思想品德好坏高低的根本标志是()。
    A.道德认识B.道德意志
    C.道德情感D.道德行为
    3.中学、小学校园周围()范围内不得设立互联网服务营业场所。
    A.200米B.300米
    C.400米D.100米
    4.教师职业道德区别于其他职业道德的显著特点是()o
    A.为人师表B.清正廉洁
    C.敬业爱业D.团结协作
    5.孔夫子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o"从教师角度来说可以理解为().
    A.走路身体一定要端正
    B.对学生下命令一定要正确
    C‘自己做好了,不要教育学生,学生自然会好
    D.教师自己以身作则,其一言一行对学生产生巨大影响
    6.师德的灵魂是().
    A.加强反思B.提高修养
    C.关爱学生D.提高业务水平
    7.对未成年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主渠道是().
    A.家庭B.学校C.社会D.国家
    8.我国《未成年人保护法》所称的未成年人是指未满()周岁的公民。
    A.16B.18C.20D.14
    9.随着时代的进步,新型的、民主的家庭气氛和父母子女关系正在形成,但是随着孩子自我意识的逐渐增强,很多孩子对父母教诲听不进或当作“耳边风”,家长感到家庭的教育力不从心,教师应该().
    A.对家长配合自己工作的期望要求不要太高
    B.督促家长,让家长成为自己的“助教”
    C.尊重家长,树立家长威信,从而一起做好教育工作
    D.在孩子面前指出家长的错误
    10.“知子莫如父,知子莫如母”说明家庭教育比学校教育更具有()。
    A.先导性B.感染性c.权威性D.针对性
    11.()是教师专业发展不竭的动力,是时代发展的需求,也是教师职业特点所决定的。教
    师必须钻研业务,勇于探索,不断提高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水平。
    A.关爱学生B.爱岗敬业C.教书育人D.终身学习
    12.中国历史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文献是().
    A.《论语》B.《大学》c.《学记》D.《中庸》
    13.()水平决定教育的规模和速度。
    A.政治经济制度B.科学技术
    C.生产力发展D.文化发展
    14.校园文化的核心是学校的()文化。
    A.观念和制度
    C.组织和制度
    B.精神和观念
    D.物质条件
    15.教育在人的发展中起().
    A.作用B.制约作用
    C.决定作用D.内部动力作用
    16.“人只有受过一种合适的教育之后,人才能成为一个人."这说明教育是().
    A.传递社会经验的活动B.使人得以生存的活动
    C.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D.保存人类文明的活动
    17.在教育活动中,教师负责组织、引导学生沿着正确的方向,采用科学的方法,获得良好的
    发展。这句话的意思是说().
    A.学生在教育活动中是被动的客体
    B.教师在教育活动中是被动的客体
    C.要充分发挥教师在教育活动中的作用
    D.教师在教育活动中不能起作用
    18.学生的好恶、意志以及其他个性品质等因素实际上是指(》.
    A.智力因素B.非智力因素
    C.理性因素D.感知因素
    19.“一刀切”这一教育教学要求违背了人的身心发展的().
    A.阶段性B.互补性
    C.差异性D.顺序性
    20.遗传素质是人身心发展的().
    A.决定因素B.物质前提
    C.因素D.相关因素
    21.教学中“拔苗助长’’‘‘陵节而施”违背了().
    A.个体身心发展的顺序性规律
    B.个体身心发展的阶段性规律
    C.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均衡性规律
    D.个体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性规律
    22.教学从本质上讲是().
    A.一种实践活动B.一种科学活动
    C.一种文化活动D.一种认识活动’
    23.在下列教学方法中,属于以直接知觉为主的是().
    A.讲授法B.演示法
    C.练习法D.情景教学法
    24.有效教学必须遵循的基本要求是‘().
    A.教学原则B.教学过程
    C.教学方法D.教学目标.
    25.基础教育的核心问题是().
    A.审美教育B.文化教育
    C.道德教育D.素质教育
    26.小学阶段的教学多运用直观形象方式,中学以后可进行抽象讲解,这体现了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
    A.顺序性
    C.不平衡性
    B.个别差异性
    D.阶段性
    27.小学课外活动的基本特点是().
    A.自愿性B.强制性C.规范性D.随意性.
    28.老师经常用发小红花.、小卡片等方式鼓励学生的良好行为,这种改变学生行为的方法是().
    A.示范法B.系统脱敏法
    C.代币奖励法D.认知调适法
    29.建国以来,我国小学教学改革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是改革().
    A.教学方法B.教学内容
    C.教学组织形式D.考试制度,
    30.将“飞机一-箱子”想象为“飞机穿过箱子”运用的是记忆术中的().;
    A.位置记忆法B.检索和编歌诀
    C.谐音联想法D.视觉联想
    31.小学生因上课专心听讲受到老师表扬而逐步养成上课专心听讲的习惯属于().
    A.经典条件反射B.操作条件反射.
    C.联结反应.D.习惯成.自然
    32.在下列认知风格中,容易给学习带来不利影响的认知风格是().
    A.场独立型B.场依存型.
    C.冲动型D沉思型
    33.小学课程设计的最终目的足(
    A.将优秀的文化成果传授给学生
    B.实现爱国教育.
    C.实现教育目的和学校培养目标
    D.使儿童学会学习,学会适应社会
    34.学生学习和模仿的榜样是教师的()
    A.言行B.知识C.修养D.品德
    35.“因材施教”体现了人的身心发展的().
    A.顺序性B.互补性C.差异性D.阶段性
    36.我国小学课程设计应坚持的原则之一是科学性与()相统一。
    A.思想性B.衔接性C.适时性D.可行性
    37.教师善于快速准确地抓住学生的重要特征,准确判断学生的情绪和愿望,这说明教师的
    观察力具有().
    A.客观性B.全面性C.精密性D.敏锐性
    38.在背诵一篇短文时,一般前后端的内容容易记住,中间的内容难记且易遗忘,这是哪种影响的结果?()
    A.同化说B.痕迹消退说
    C.动机说D.倒摄抑制和前摄抑制
    39.下列选项中属于精细加工策略的是().
    A.画线B.复述c.谐音嗲想法D.列提纲
    40.小学低年级儿童常常认为听父母或大人的话就是好孩子。根据皮亚杰的道德发展阶段
    理论,这是因为,他们的道德发展处于().
    A.自我中心阶段B.权威阶段
    C.可逆性阶段D.公正阶段
    41.掌握学习理论认为,学生能力上的差异并不能决定他们能否成功掌握教学内容,而是在
    于他们的(>.
    A.学习积极性B.学习’自觉性
    C.要花多少时间D.智力水平
    42.李华同学因在班上排名靠后,为了改变自己在班上的排名位置,他暗暗地努力学习,这
    样的学习动机属于().
    A.认知内驱力动机、B.附属内驱力动机
    C.自我提高内驱力动机D.交往内驱力动机
    43.小晶同学在学习舞蹈的练习中,当练习到一定阶段时,常会感到自己的进步似乎停止
    了,这种现象属于技能学习中的().
    A.高原现象B.倒摄抑制
    C.生理D.资源管理策略
    44:教师在布置作业时;下列哪种做法是不可取的?()
    A.课堂练习的布置与教学目标相一致
    B.练习题的设计要有变化,并有适当的难度,
    C.只给学生一些知识记忆性的练习
    D.教师给学生适当的帮助
    45.关于课堂教学的环境,实验证明学生座位的安排会影响教学和学习,其中坐在()是
    最积极的学习者。
    A.教室前面几排及中间几列B.中心区域
    C.后排D.左右两侧
    46.掌握了“水果”这个概念,再学习“苹果’’‘‘梨子”等概念,属于().
    A.并列结合学习B.下位学习
    C.上位学习D.强化学习
    47.同学们正在教室里聚精会神地听课,突然从外面闯入一位学生家长,大家都把视线转向
    他,从心理学角度看这是().
    A.有意注意B.无意注意
    C.想象力D.观察力
    48.小红在两岁时学会了背“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这首诗,按加涅的学习结果分
    类,这种学习是().
    A.言语信息B.心智技能
    C.动作技能D.智慧技能
    49.教学过程具有间接性,主要指的是学生().
    A.间接地获得知识B.获得间接经验
    C.有教师帮助去获得知识D.有同学帮助去获得知识
    50.关于掌握知识和发展智力的相互关系,一般认为智力发展是掌握知识的条件,而掌握知
    识则是发展智力的().
    A.唯一选择B.内容
    C.途径D.基础
    51.“让学校的每一面墙都开口说话”是充分运用了下列哪一种德育方法?()
    A.陶冶教育B.榜样示范
    C.实践锻炼D.品德评价
    52.教师不直接将学习内容提供给学生,而是为学生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去探索新知识
    和问题的方法是().
    A.讲授法
    C.掌握学习法
    53.转化后进生首先要做的是(
    A.帮助后进生树立自信心B.帮助后进生搞好学习
    C.故好家访,争取家长配合D.帮助后进生改正缺点
    54.课时计划的主要组成部分是(
    A.教学目的B.教学方法C.教学进程D.课的类型
    55.缺
    56.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经典条件反射的是().
    A.望梅止渴B.画饼充饥
    C.谈虎变色D.叶公好龙
    57.下列反映迁移的词语是()..
    A.习性结合B.教学相关
    C.触类旁通D.不愤不启
    58.短时记忆中的信息转入长时记忆必须经过().
    A.重新学习B.复习C.复述D.注意
    59.可以解释倒摄抑制现象的遗忘理论是().
    A.衰退理论B.干扰理论
    C.线索一依存理论D.动机一遗忘理论
    60.缺
    61.徐刚在课堂上突然大叫,有的同学也跟着起哄。下列处理方式,最恰当的一项是().
    A.马上制止,让徐刚站到讲台旁B.不予理睬,继续课堂教学
    C.稍作停顿,批评训斥学生D.幽默化解,缓和课堂气氛
    62.在教育活动中起作用的是().
    A.教师B.学生C.教材D.教学手段
    63.在学完一篇逻辑结构严密的课文以后,勾画出课文的论点与论据的逻辑关系图以帮助
    理解和记忆。这种学习方法属于().
    A.精细加工策略B.组织策略
    C.复述策略D.做笔记策略
    64.教师在教育工作中要做到循序渐进,这是因为().
    A.学生只有机械记忆的能力
    B.教师的知识、能力是不一样的
    C.教育活动要遵循人的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
    D.教育活动完全受到人的遗传素质的制约
    65.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核心内容是().
    A.教学方法B.教师C.学生D.学习过程
    66.罗杰斯主张“以学生为本”“让学生自发学习’’‘‘排除对学习者的威胁”,这种教学模式
    为().
    A.非指导性教学模式B.结构主义课程模式
    C.发展性教学模式D.化教学模式
    67.不能遵守公认的正常儿童行为规范和道德标准,不能正常与人交往和参与学习的行为,
    心理学上称为().
    A.差生行为B.问题行为
    C.逆反行为D.心理障碍行为
    68.就一个测验的优劣而言,最为重要的指标是().
    A.信度B.效度C.区分度D.难度
    69.一般来说,小学阶段相当于人生发展的().
    A.幼儿期B.少年期C.童年期D.青年期
    70.儿童自我意识发展的第三阶段是().
    A.社会自我B.心理自我C.生理自我D.精神自我
    71.在德育过程中,对学生进行知、情、意、行的培养提高顺序,正确的是().
    A.以知为开端,知、情、意、行依次进行
    B.以情为开端,情、知.、意、行依次进行
    C.以意为开端,意、知、情、行依次进行
    D.看具体情况,可有多端性
    72.针对“教学相长”的观点,说法正确的是().
    A.出现于《论语》
    B.指明了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地位
    C.是我国新型师生关系的特点之一
    D.说明教学过程包含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两个要素
    73.某小学三年级老师在教“笑迎”这一新词时,首先复习“跃进”“斗志昂扬”等词语。“跃进”
    的“跃”字的右面一半就是“笑”字的下半部,“斗志昂扬”的“昂”字下半部分加上“L"就组成了
    “迎”.然后学生再学习新词“笑迎”,就很容易掌握了。这位老师运用的是(》的教学原则。
    A.启发性B.系统性‘C.巩固性D.量力性
    74.下列体现循序渐进教学原则的是().
    A.温故而知新B.不陵节而施
    C.不愤不启,不悱不发D.学而时习之
    75.在人的全面发展教育中,德育起着(>作用。
    A.导向和动力B.关键C.基础D.个别差异性
    76.儿童身心发展有两个高速发展期:新生儿与青春期,这是身心发展()规律的反映。
    A.顺序性B.不平衡性C.阶段性D.个别差异性
    77.能够反映学生认识规律的教学原则是().
    A.理论联系实际原则B.因材施教原则
    C.巩固性原则D.启发性原则
    78.在观察精确性上有明显提高的阶段是小学().
    A.二年级B.三年级C.四年级D.五年级
    79.强调概括化经验或原理在迁移中的作用的理论是(‘).
    A.形式训练说B.共同要素说
    C.经验类化说D.关系转换说
    80.有的学生平时易受暗示,屈从于权威,按照他人的意见办事,不善于适应紧急情况。这类
    学生的性格类型属于().
    A.场依存型占优势B.场独立型占优势
    C.情感型D.内倾型
    81.形象联想的学习策略属于().
    A.复述策略B.精细加工策略
    C.组织策略D.问题解决策略
    82.一般来说,由()支配下的行为更具有持久性。
    A.内部动机B.外部动机
    C.交往动机D.无意识动机
    83.教科书中的练习题多属于()的问题。
    A.创造性B.认知性
    C.有结构D.无结构
    84.分配学生座位时,老师最应该关心的是().
    A.对课堂纪律的影响B.学生听课效果
    C.后进生的感受D.人际关系的影响
    85.意识的()是意识的最基本特征。
    A.自觉性B.能动性C.目的性D.社会历史性
    86.在德育中,要注意“一把钥匙开一把锁”是贯彻了()原则。
    A.正面教育B.集体教育C.知行统一D.因材施教
    87.在学习管理方面,首先要抓好(),其次要抓好().
    A.思想工作,学习成绩B.课堂质量,家庭作业布置
    C.课堂管理,学生档案管理‘D.课堂管理,课外活动
    88.关于形成性评价,以下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A.它评价的内容范围较小,但运用的频率高
    B.它不是一种独立于教学过程之外的评价,而是教学过程的一个有机组成成分
    C.它侧重于学习结果的评价,而不是学习过程的评价
    D.它侧重于问题诊断和教学反馈,而不是等级评定
    89.在教学过程的基本阶段中,()是中心环节。
    A.引起学生的学习动机B引导学生领会知识
    C.引导和组织学生运用知识D.检查和巩固知识
    90.“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这句话表明在德育过程中().
    A.知和行是紧密联系的B.知比行重要
    C.行比知重要D.知和行是可以分开的
    91.以下关于美育的各种描述或判断中不正确的是().'
    A.美育所涉及的美包括艺术美、自然美弋社会美和生活美
    B.美育的主要功能在于形成健康的审美观,增进审美的感受性,提高审美判断力,发展表
    现美、创造美的能力
    C.美育可以涵养学生的性情、陶冶学生的情操,丰富学生的精神生活
    D.美育主要是通过学习美学、艺术教育来进行
    92.对学生的培养及全面素质的提高,起关键作用的是教师的().
    A.能力B.学识C.态度D.方法
    93.在近代教育史上,对于掌握知识和发展能力究竟以谁为主问题上存在争论,一种理论是
    形式教育论,另一种理论是().
    A.学科课程论B.活动课程论
    C.实质教育论D.现代课程论
    94.当一个人的外表具有魅力时,他的一些与外表无关的特征也常常被肯定,这种现象被称
    为().
    A.宽大效应B.晕轮效应C.中心品质D.刻板印象
    95.北京某小学开展“小博士”工程,利用课余时间,少则两周,多则三四个月,自己研究探索
    一个专题或完成一部童话作品。此活动的开展体现了()
    A.循序渐进原则B.启发性原则
    C.直观性原则D.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96.在影响人的身心发展的诸因素中,起作用的是().
    A.遗传B.环境C.学校教育D.个体的主观能动性
    97.儿童在知道“菠菜”“萝卜”和“洋葱”等概念之后,再学习“蔬菜”概念,这种学习是().
    A.上位学习B.下位学习C.并列结合学习D.归属学习
    98.教育起源于儿童对成年人的无意识模仿,这是()的观点。
    A.利托尔诺B.孟禄C.马克思D.高尔顿
    99.《关于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过重课业负担》规定:小学每天的教育教学活动总量不超过().
    A.5小时B.6小时C.7小时D.8小时
    100.小学生的个性倾向性主要表现在()
    A.需要、动机、世界观B.理想、信念、世界观
    C.兴趣、动机、世界观D.兴趣、爱好、理想,.
    ‘.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题0.9分,共9分)
    101.挫折后的心理反应有().
    A.攻击B.冷漠
    C.幻想D.退行
    E.固着
    102.学习包括知识的()过程。
    A.获得B.转化C.评价D.实践
    103.以下属于班级授课制优越性的有().
    A扁效性B.循序渐进性
    C.实践性强D.教师发挥作用
    104.下列属于《学记》中提出的教学原则有().
    A.教学相长B.及时而教
    C.道法自然‘D.道而弗牵
    105.特殊儿童是指在教育上有特殊需要的儿童,下列属于特殊儿童范围的是(
    A.资质优异儿童B.智力落后儿童
    C.情绪困扰儿童D.学习困难儿童
    106.小学生智力差异主要表现在().A.智力定义差异B.智力类型差异
    C.智力发展水平差异D.智力表现早晚差异.
    107.下列选项中属于个性心理特征的是().
    A.能力B.气质C.性格’D.感知
    108.自我意识包括的成分有().
    A.执行成分,B.认知成分
    C.情感成分D.意志成分
    109.小学课外活动有哪些特点?()
    A.组织上的自愿性B.内容上的广泛性
    C.管理上的计划性D.活动上的自主性
    E.形式上的多样性
    110.下列对小学生个性发展方面的描述,正确的是().
    A.个性已基本形成B.性格基本定型
    C.兴趣广泛但不稳定D.学习动机单纯
    E.性格外向,活泼好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万

帖子

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26784
发表于 2018-9-29 21:55:57 | 显示全部楼层

    三、判断题(正确的选项用“A"表示,错误的选项用“B"表示.请将你的选项涂画在答题卡的位置上.共35小题,每小题0.4分,共14分)
    111.对无行为能力的未成年人(未满10周岁的未成年人)的信件,可以由其父母或其他监护人代为拆开.()
    112.学校对未成年学生要承担监护职责.()
    113.侵犯教师、受教育者、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合法权益,造成损失损害的,应当依法承担刑事责任.()
    114.在放学后、节假日或者假期等学校工作时间以外,学生自行滞留学校或者自行到校发生的造成学生人身损害后果的事故,学校不承担事故责任.()
    115.严格控制学生课外作业量,小学一二年级不留书面家庭作业,小学三至六年级控制在1小时以内,中学控制在1-5小时以内.()
    116.学与教互相作用的过程是一个系统过程,该过程包括教师和学生两大要素.()
    117.心理健康有高低层次之分.()
    118.儿童的学习和接受教育的过程不同于儿童发展的过程.()
    119.热爱学生是衡量师德行为善恶的最高道德标准.()
    120.所谓师表美就是教师的外在形象之美.()
    121.从广义上说,凡是增进人们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们的思想品德的活动,都是教育。
    122.循序渐进原则就是指教学要按照学生认识发展的顺序去进行。
    123.学习是由反复经验引起的,但学习引起的行为和行为潜能的变化是暂时的。
    124.课堂教学活动是教师职业的最基本的活动。
    125.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养成人性化的教学风格和独特的教学艺术。
    126.教师的教学活动是教师进行职业道德修养的根本途径。
    127.发掘教材的教育因素,就是找出教材中有关思想品德教育的因素。
    128.班主任工作的基础和前提是了解和研究学生。
    129.课程计划是以纲要的形式编写的有关学科教学内容的指导性文件。
    130.态度和品德的结构一致,都是由认知、情感和行为三个方面所构成。
    131.学校不得组织未成年学生参加抢险、救灾等危险性活动。
    132.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不得让未成年人脱离监护单独居住。
    133.由于教师劳动的个人性质和自由性,在某种意义上,教师的劳动就表现为“良心活”的特点.()
    134.教师体罚学生,经教育不改,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民事责任。
    135.学校教师或者其他工作人员在负有组织、管理未成年学生的职责期间,发现学生行为具有危险性,但未进行必要的管理、告诫或者制止的,应由教师承担相应责任。
    136.学校不得公布学生考试成绩,不得按成绩对学生进行排名。
    137.社会可以制约教育的发展,而教育无法制约社会的发展。
    138.课程即学生所学的科目的教材。
    139.定势对迁移只起阻碍作用.()
    140.学习动机非常强,学习效果不一定好.()
    141.俗话说:“严师出高徒”,“严是爱,松是害,不管不问要变坏”,所以爱学生和严格要求学生总是矛盾的。()
    142.新课程在小学阶段是以分科课程为主,在初中阶段是以综合课程为主.()
    143.强调教师做学生学习的促进者,表明传授知识已经不再是新课程对教师的要求了。()
    144.分组教学是为了克服班级授课制的弊端而提出的,因此比班级授课制优越.()
    145.“先练后讲’’‘‘先学后教”是尝试教学法的基本特征之一.()
    四、案例分析题(不定项选择题.请将你的选项涂画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上.每小题1分,共12分)
    【案例一】2015年8月,某市小学二年级在学校的倡议及班主任老师的指导下,成立了一个“学雷锋活动小组”,有成员16人,均是不满10周岁的未成年人。某星期天,该小组组织全体成员去一“孤寡老人”家做好事。事前未告知班主任及学校。但在打扫卫生中,女学生小娟在擦洗房间的玻璃时,失足从椅子上摔下来,造成左脚骨折。事后,小娟的父母要求学校赔偿部分医药费。但学校认为小娟摔伤是她自己不小心所致,与学校无关。
    146.小娟摔伤应该由()来承担赔偿责任。
    A.学校班主任承担B.小娟家长承担
    C.孤寡老人承担D.学校和家长共同承担
    147.小娟的监护人应该是().
    A.学校班主任B.社区管理机关
    C.班主任和家长均为监护人D.小娟父母
    148.你认为本案该怎样正确处理?()
    A.学校应该对学生加强安全意识的教育和校外集体活动的管理
    B.学校应该根据小娟家庭状况给予适当救助
    C.学校有较好的条件应该承担全部医疗费
    D.责任方承担,社区管理机构给予适当救济
    【案例二】一名年轻的老师第一次走上讲台,这是一个学校普遍认为的差班。刚走上讲台,
    一个男生就站起来问道:“老师,您喜欢不喜欢差生?”老师没有回答,反而微笑地看着他,问道:
    “你会不会把自己心爱的旧玩具丢掉?”男生想了一会,回答道:“应该不会,我会好好珍藏的。”
    老师面向全班同学,庄重地说:“我也不会,你们都是我的弟弟妹妹,如果你们有什么缺点,我会帮助你们改正,直到你们改好为止。一名差生是各个方面都不及格的学生,而你们只不过是某些方面有缺点。我想,通过努力,大家都会成为优秀的学生。在我的眼里没有差生,只有不努力的学生."学生们都感动地鼓起掌来。
    149.请运用所学知识,结合上述案例分析这段材料体现了()德育原则。
    A.导向性原则B.以身作则原则
    C.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相结合原则D.因材施教原则
    150.依据案例说明教师应具备()师德。
    A.忠于教育事业   B.关爱学生
    c.身体力行,发挥表率作用   D.有教学机智和处理课堂上突发事件能力
    【案例三】为了把课上得更生动形象,三年级李老师今天带来了不少直观教具,有标本、图
    片,还有实物。进教室后,他把这些教具放在桌子上或挂在黑板上,他想,今天的上课效果一定
    很好,可是,结果却并非如此。
    151.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引起无意注意的因素包括新颖性、活动性、色彩的鲜明刺激程度
    B.有意后注意是在有意注意的基础上产生的,它是一种更为高级的注意
    C.低年级小学生的有意注意占优势,所以注意力不稳定不持久
    D.低年级小学生的无意注意占优势,所以注意力不稳定不持久
    152.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看,造成该堂课效果不好最主要的原因是().
    A.李老师的教学方法不当
    B.学生对老师讲的内容不感兴趣
    C.李老师没有掌握学生的心理需求
    D.小学生好奇心强,各种教具分散了学生的注意力
    153.正确的做法应该是().
    A.应该增加更多、更具有吸引力的教具
    B.根据讲课需要,李老师应逐步展示教具及图片
    C.讲解展示完教具、图片后,应及时收好教具和图片
    D.教具和图片要少而精,要与授课内容有内在的联系
    【案例四】在小学低年级的一节语文课上,教师正在带领学生学习“小画家”一课。该课文的
    主要内容是说,冬天下雪了,大雪将整个原野都覆盖起来。清晨,小鹿、小鸡等小动物们都出来
    了,纷纷用自己的足或爪子在雪地上画出了美丽的图画。
    教师在完成教学任务以后,向学生们提了一个问题,为什么“青蛙”和“蛇”,没有出来?不一
    会儿,有一个学生站起来回答说:“因为青蛙和蛇没有毛衣服,怕冷,所以呆在家里没出来."老
    师听了以后很不高兴,用非常严厉的口吻说:“不知道就不要乱说!”在让这个学生坐下后,老师
    又问全班同学:“谁知道?谁能够告诉大家正确的答案?”这时候,教室里静极了,再也没有人起
    来回答。看到这种情形,老师说:“我告诉你们,青蛙和蛇是冷血动物,冬天需要冬眠,所以不可
    能出来。这个道理等你们上初中以后就明白了.”
    154.该教师使用了()教学方法。
    A.讲授法
    C.谈话教学法
    B.讨论教学法
    D.综合教学法
    155.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检验一种教学方式的教学效果,主要是看学生的考试成绩
    B.谈话法的基本形式是学生在教师引导下通过独立思考进行学习
    C.讲授法是教师通过口头语言,系统连贯地向学生传授文化知识
    D.谈话法能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156.案例中,该教师的做法存在的问题包括().
    A.教师对学生的回答一概给予否定
    B.为了提高学生的辨别能力,教师明确表达了自己的观点
    C.教师采用的教学方法是不恰当的
    D.教师的课后总结与所采用的教学方法有矛盾
    157.老师最恰当的做法是().
    A.老师点名学习好的同学来回答
    B.老师应该给学生讲解初步的生物学知识,以满足学生的求知欲
    C.将该问题作为学生课外作业,让同学自己找寻答案
    D.要求同学们课后按学习小组进行讨论,下次选代表回答
    一、项选择题
    1.【答案】B.解析:小学思想品德课主要是针对儿童各个年龄阶段开展的一门专门对小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课程。思想品德课能够比较集中地、系统地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其重点是系统地提高认识、培养情感、指导行为。虽然课时不多,但它是学校向小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主要途径之一。
    2.【答案】D.解析:道德行为是实现道德动机的行为意向及外部表现,是衡量品德的重要标志。
    3.【答案】A.解析:《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管理条例》第九条规定,中学、小学校园周围200米范围内和居民住宅楼(院)内不得设立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
    4.【答案】A.解析:为人师表是教师职业道德区别于其他职业道德的显著标志。
    5.【答案】D.解析:孔子这句话意在强调自我约束、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发挥模范带头作用,故选D3
    6.【答案】c.解析:“关爱学生”是师德的灵魂。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教师要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平等公平地对待学生。
    7.【答案】B.解析:学校是对未成年人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主渠道,必须,按照党的教育方针,把德育工作摆在素质教育的首要位置,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
    8.【答案】B.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二条规定,本法所称未成年人是指未满十八周岁的公民。
    9.【答案】C.解析:教师与家长之间的沟通与合作对孩子的教育有着重要的作用,而尊重是教师和家长沟通合作的前提,作为教师,要帮助家长树立起对孩子教育的信心,共同教育孩子。
    10.【答案】D.解析:家庭教育的特点是权威性、灵活性和针对性。而“知子莫如父,知女莫如母”说明了家庭教育具有针对性。
    11.【答案】D.解析:终身学习是教师专业发展不竭的动力,是时代发展的要求,也是教师职业特点所决定的。教师必须树立终身学习理念,完善知识结构,充实知识内容,提高自身素质,做一个终身学习者,才能教出秀的学生。
    12.【答案】C.解析:《学记》是中国和世界教育史上的教育专著。
    13.【答案】C.解析:生产力对教育有决定作用,表现在生产力水平制约着教育发展的规模和速度,制约着教
    育结构的变化,制约着教育的内容和手段。
    14.【答案】B.解析:学习的精神或观念文化是校园文化的核心。
    15.【答案】A。解析:教育在人的发展中起作用。
    16.【答案】C.解析:题干引用的话说明了教育是一种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
    17.【答案】C.解析:题干意在指出教师要在教育活动中发挥作用。
    18.【答案】B.解析:学生的兴趣、好恶、意志以及其他个性品质等因素都属于非智力因素:
    19.【答案】A.解析:个体身心发展的阶段性规律决定教育工作者必须根据不同年龄阶段的特点进行,在教育教学的要求、内容和方法的选择上,不能搞“一刀切”.
    20.【答案】B.解析:遗传素质为人的身心发展提供了物质前提。
    21.【答案】A.解析:“拔苗助长…‘陵节而施”比喻急于求成。个体身心发展的顺序性是指个体的身心发展是从低级到高级、从简单到复杂。所以,“拔苗助长…‘陵节而施’’违背的是个体身心发展的顺序性规律。
    22.【答案】D.解析:教学活动从本质上来说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的一种认识性活动。
    23.【答案】B.解析:演示法属于以直接知觉为主的教学方法。
    24.【答案】A.解析:教学原则是有效教学必须遵循的基本要求。
    25.【答案】D.解析:素质教育的问题是基础教育的核心问题。
    26.【答案】D.解析:个体身心发展的阶段性,决定了教育必须针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受教育者采取不同的内容和方法。
    27.【答案】A.解析:小学课外活动的基本特点是自愿性、自主性、灵活性、实践性、广泛性。课外活动是学生自愿选择、自愿参加的活动。它能比较充分地照顾学生的兴趣和爱好,有利于发展学生的爱好、特长。
    28.【答案】C.解析:行为改变的基本方法有强化法、代币奖励法、行为塑造法、示范法、惩罚法、自我控制法、消退法等。代币法是一种象征的强化物,筹码、小红星、盖章的卡片、特制的塑料币等都可以作为代币,当学生表现良好时,老师用相当数量的代币作为强化物,学生用代币可以兑换有实际价值的奖励物或活动。
    29.【答案】A.解析: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小学各科都实行了改革试验,教学改革的核心问题是改革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30.【答案】D.解析:将“飞机——箱子”想象为“飞机穿过箱子”运用的是精细加工策略中的视觉联想。
    31.【答案】B.解析:操作性条件反射的基本过程是一个操作出现以后,有强化刺激尾随,则该操作的概率就会增加。
    32.【答案】C.解析:冲动型认知方式倾向于很快地检验假设,且常常出错。
    33.【答案】C.解析:小学课程设计以实现教育目的和学校培养目标为最终目的。小学教育是基础教育、普及教育,在培养目标上,一方面要根据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思想设置学科;另一方面,则要将知识、能力、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结合起来,注重儿童学会学习、学会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
    34.【答案】A.解析:教师具有示范者角色,在学校教育环境中,教师的言行是学生学习和模仿的榜样。
    35.【答案】C。解析: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的依据是个体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性。
    36.【答案】A.解析:我国小学课程设计应坚持的原则之一是高度科学性和高度思想性的统一。小学课程的设计以及教科书的编写,要在建立完备的传授文化知识的体系上,以通俗的、小学生能理解的形式,体现高度的科学性和思想性相统一的原则。
    37.【答案】D.解析:教师的观察力应具有以下三个特点:(1)客观性:教师在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观察时,应尽量排除主观因素的干扰,全面、实事求是地看待学生的行为;(2)敏锐性:要求教师从人们司空见惯的现象洞察学生的思维,从转瞬即逝的变化判断学生的情绪,从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3)精细性:要求教师能够洞察秋毫、见微知著,能从笼统的事物特征中区分细微特征,及时了解学生的变化。
    38.【答案】D.解析:前摄抑制指先前学习的材料对后学习的材料的回忆或再认产生的干扰.~倒摄抑制:后来学习的材料对先前学习的材料的回忆或再认产生的干扰。中间内容容易遗忘是因为受前后两端的双重影响。在背诵一篇短文时,_般前后端的内容容易记住,中间的内容难记且易遗忘,这是倒摄抑制和前摄抑制影响的结果。
    39.【答案】C:解析:精细加工策略是一种将新学材料与头脑中已有知识联系起来从而增加新信息的意义的深层加工策略。常用的精细加工策略:记忆术(如位置记忆法、缩减与编歌诀、谐音联想法、关键词法、视觉联想);做笔记;提问;生成性学习;利用背景知识,联系实际等。
    40.【答案】Bc解析:他律阶段的孩子单方面地尊重权威,有’一种遵守成人标准和服从成人规则的义务感。小.学低年级儿童常常认为听父母或大人的话就是好孩子,处于权威(他律)阶段。
    41.【答案】C.解析:掌握学习理论认为,能否成功掌握教学内容取决于要花多少时间。
    42.【答案】C.解析:自我提高内驱力是指个体由自己的学业成就而获得相应的地位和威望的需要。李华同学为改变自己在班上的排名位置而努力学习属于自我提高内驱力动机。
    43.【答案】A.解析:高原现象是指在学习或技能的形成过程中,出现的暂时停顿或者下降的现象。小晶同学在练习了一段时间的舞蹈后,感到自己的进步似乎停止属于高原现象。
    44.【答案】C.解析:教师在布置作业时,作业的内容要符合课程标准和教科书的要求,并要有代表性,要有助于学生巩固与加深理解所学的基础知识,形成相应的技能、技巧,培养学生的能力,不能只是知识记忆性的练习。
    45.【答案】A.解析:关于课堂教学的环境,实验证明学生座位的安排会影响教学和学习,其中坐在教室前面几排以及中间几列的学生是最积极的学习者。
    46.【答案】B.解析:下位学习是一种把新的观念归属于认知结构中原有观念的某一部分,并使之相互联系的过程..把“苹果’’‘‘梨子’’等概念归属于已经掌握的“水果”这一概念,属于下位学习。
    47.【答案】B.解析:无意注意也称不随意注意,是事先没有预定目的、无须意志努力、不由自主地对一定事
    物所发生的注意。对于突然闯入的家长,听课的学生将视线转向他,属于无意注意。
    48.【答案】A.解析:言语信息指能用言语或语言表达的知识,背诗属于言语信息。
    49.【答案】B.解析: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要遵循一般认识过程的普遍规律,要经历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又由理性认识回到实践这一循环往复的过程。学生学习的内容是已知的间接经验,即以学习书本知识为主,并在教学中间接地去认识世界。教学中学生学习的主要是间接经验,并且是间接地去体验。这就是教学过程的间接性。
    50.【答案】D.解析:掌握知识是发展智力的基础。学生认识能力的发展有赖于知识的掌握。知识为智力发展提供了广阔的领域,只有具备了某方面的知识,才有可能从事某方面的思维活动。
    51.【答案】A.解析:陶冶教育法是教师利用高尚的情感、美好的事物和优美的环境感染和熏陶学生的方法。情感陶冶主要是运用以境染情、以境触情、以境陶情的原理对受教育者进行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影响,使受教育者在认识上和情感上逐渐完善。情感陶冶包括:人格感化.、环境陶冶和艺术陶冶等。“让学校的每一面墙都开口说话”是对陶冶教育的运用。
    52.【答案】B.解析:发现教学,也称启发式教学,一般经历四个阶段,题干中提到的为学生创设问题情境是发现教学的第一步。
    53.【答案】A.解析:后进生的意志力比较薄弱、自尊心比较强,学习积极性又不高,所以转化后进生首先要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心。
    54.【答案】C.解析:课时计划的主要组成部分是教学进程。
    55.缺
    56.【答案】D.解析..所谓经典条件反射,就是一种刺激替代过程,即由一个新的、中性的刺激替代了原先自然引发反应的无条件刺激,A,B,C三项均属于经典条件反射。
    57.【答案】C.解析:触类旁通是心理学上的一种迁移。
    58.【答案】C.解析:刺激物的重复出现是短时记忆向长时记忆转化的条件,没有复述的信息是不可能进入长时记忆的。
    59.【答案】B.解析:干扰说认为,遗忘是因为在学习和回忆之间受到其他刺激的干扰所致。前摄抑制与倒摄抑制正是指先后学习内容之间的干扰。
    60.缺
    61.【答案】D.解析:学生的课堂问题行为是指发生在课堂上的,与课堂行为规范和教学要求不一致,并影响正常课堂秩序及教学效率的课堂行为。如果问题行为不是特别严重,教师最恰当的处理方法是幽默化解,缓和课堂气氛。徐刚在课堂上突然大叫,同学也跟着起哄,需要教师幽默化解。
    62.【答案】A.解析:教师在教育活动中起作用。
    63.【答案】B.解析:常用的组织策略有列提纲、利用图示和表格。利用逻辑关系图以帮助理解和记忆属于组织策略。
    64.【答案】C.解析:循序渐进的教学,是一种按照科学的逻辑系统和学生的认识发展规律进行的教学,目的是使学生系统地掌握基础知识,形成基本技能和一定的思维能力。违背人的发展规律的教育是难以达到效果的。
    65.【答案】D。解析:学习过程指学生在教学情境中通过与教师、同学以及教学信息的相互作用获得知识、技能和态度的过程。学习过程是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核心内容。
    66.【答案】A.解析:人本主义理论的代表人物罗杰斯的“以学生为本’’‘‘让学生自发学习叭‘排除对学习者自身的威胁”的教学原则属于非指导性教学模式。.
    67.【答案】B.解析:问题行为是指不能遵守公认的正常儿童行为规范和道德标准,不能正常与人交往和参与学习的行为。这样的行为不仅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而且常常引起课堂纪律问题,主要表现为漫不经心、感情淡漠、逃避班级活动、与教师和同学关系紧张、容易冲动、上课插嘴、坐立不安、活动过度等。
    68.【答案】B.解析:就一测验的优劣而言,效度是一个比信度更为重要的指标,因为一个低效度的测验,即使具有很好的信度,也不能获得有用的资料。
    69.【答案】C.解析:我国心理学家通常按照个体在一段时期内所具有的共同的、典型的心理特点和活动,将个体的心理发展划分为八个阶段,哺乳期(0-1岁)、婴儿期(1-3岁)、幼儿期(3-6,7岁)、童年期(6,7岁~11,12岁)、少年期(11,12岁~14,15岁)、青年期(14,15岁一25岁)、成年期(25岁~65岁)、老年期(65岁以后).小学阶段相当于人生发展的童年期。
    70.【答案】B.解析:个体自我意识的发展经历了从生理自我到社会自我,再到心理自我的过程。心理自我是儿童自我意识发展的第三个阶段。
    71.【答案】C.解析:德育过程是一个知、情、意、行相互统一的过程,对其实施的过程不一定要遵守知、情、意、行的一般培养顺序,根据学生品德发展的具体情况,可有多种开端,最后达到四个方面的和谐发展。
    72.【答案】C.解析:“教学相长”的观点出现于《学记》,意思是教和学两方面互相影响和促进,都得到提高,是我国新型的师生关系的特点之一。
    73.【答案】C.解析:巩固性原则是指教师要引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牢固地掌握知识和技能,长久地保持在记忆中,能根据需要迅速再现出来,以利于知识技能的运用。巩固性原则的核心是复习。题干中教师讲解新词“笑迎”先让学生复习之前学过的生字“跃…‘昂”,体现的是巩固性教学原则。
    74.【答案】B.解析:“不陵节而施”指的是不超过学习者的接受能力而进行教育,要循序渐进地开展教学活动;“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强调启发性原则;“温故而知新’’‘‘学而时习之”体现的教学原则是巩固性原则。
    75.【答案】A.解析:德育在人的全面发展教育中起着导向和动力作用。
    76.【答案】B.解析: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中一个方面就是同一方面的发展速度在不同年龄阶段变化是不平衡的。儿童身心发展有两个高速发展期j体现了不平衡性。
    77.【答案】D.解析:启发性原则是指在教学中教师要承认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应注意调动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引导他们进行独立思考,积极探索,自觉地掌握科学知识和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一原则重在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引导他们逐步深入地认知事物,掌握规律,培养能力,是能够反映学生认识规律的教学原则。
    78.【答案】B.解析:低年级小学生观察事物极不细心、全面,常常笼统、模糊,只能说出客体的个别部分或颜色等个别属性。三年级学生观察的精确性明显提高,五年级学生只是略优于三年级学生。
    79.【答案】C.解析:贾德的经验类化理论强调概括化的经验或原理在迁移中的作用。
    80.【答案】A.解析:场依存型的学生对客观事物的判断常以外部线索为依据,其态度和自我认知易受周围环境或背景(尤其是权威人士)的影响,往往不易独立地对事物作出判断,而是人云亦云,从他人处获得标准,行为常以社会为定向,社会敏感性强,爱好社交活动。
    81.【答案】B.解析:精细加工策略是一种将新学材料与头脑中已有知识联系起来从而增加新信息的意义的深层加工策略。形象联想的学习策略属于精细加工策略。
    82.【答案】A.解析:由内在动机支配下的行为更稳定,具有持久性。
    83.【答案】C.解析:一般问题可以分为两类,即有结构的问题和无结构的问题。有结构的问题是指已知条件和要达到的目标都非常明确,个体按一定的思维方式即可获得答案的问题。比如:“1+1=?"即是有结构的问题,教科书上的练习题多属于有结构的问题。
    84.【答案】D.解析:在分配学生座位时,最值得老师关注的是对人际关系的影响。通过合理的分配座位,能够运用个体伺的相互影响来有效控制课堂行为,同时可以促进学生间的正常交往,形成和谐的师生关系,有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人格特征。
    85.【答案】B.解析:意识从本质上看是人脑的机能,是客观世界的主观映像,是社会的产物。能动性是意识最基本的特征。
    86.【答案】D.解析:因材施教原则是指进行德育要从学生的思想认识和品德发展的实际出发,根据他们的年龄特征差异进行不同的教育,使每个学生的品德都能得到的发展。“一把钥匙开一把锁”体现因材施教原则。
    87.【答案】D.解析:在学习管理方面,首先要抓好课堂管理,其次要抓好课外活动。
    88.【答案】C.解析:形成性评价是在教育过程中进行的,是一种过程取向的评价。
    89.【答案】B.解析:领会知识是教学过程的中心环节。
    90.【答案】A.解析:“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是说以知为指导的行才能行之有效,脱离知的行是盲动的。同样'以行验证的知才是真知灼见,脱离行的知则是空知。因此,知和行是紧密联系的,要做到知行统一。
    91.【答案】D.解析:(1)美育是一种按照美的标准培养人的形象化的情感教育。美育所涉及的美包括艺术美、自然美、社会美和生活美.(2)美育的任务包括:树立正确的审美观,提高审美能力,培养审美创造力和塑造完美人格.(3)美育可以涵养学生的性情、陶冶学生的情操,丰富学生的精神生活.(4)美育可以在学校教育、教学活动中进行'也可以到大自然和社会生活中进行。通过艺术学科教学和课外文艺活动进行美育,只是美育的一个方面。
    92.【答案】C.解析:无论是教师的能力、学识还是教学方法,影响到的只能是学生在学习知识、运用知识的素质上'而教师的态度则更多地影响学生的价值观、人生观,这是学生成人、成才的基础,对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起关键作用。
    93.【答案】C.解析:实质教育论更重视学科内容的实用意义,而形式教育论则重视发展学生的智力。形式教育论和实质教育论是近代教育史上两种关于掌握知识和发展能力究竟以谁为主问题的理论。
    94.【答案】B.解析:当我们认为某人具有某种特征时,就会对其他特征作相似判断,这就是晕轮效应,也称为光环效应。因外表魅力而肯定其他与外表无关的特征属于晕轮效应。
    95.【答案】D.解析:学生通过课堂上学习的知识,自己动手研究,这种活动运用了理论联系实际原则。题干中的“小博士”工程是利用课余时间,学生自己研究探索一个专题或完成一部童话作品,属于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96.【答案】C.解析:影响人的身心发展的因素包括:遗传、环境、学校教育.、个体的主观能动性。其中,遗传为人的身心发展提供可能性;环境为身心发展提供外部条件,使遗传的可能性变为现实;学校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中起作用,个体主观能动性是人身心发展的动力。
    97.【答案】A.解析:上位学习是指新概念、新具有较广的包容面或较高的概括水平,这时,新知识通过把一系列已有观念包含于其下面获得意义,新学习的内容便与学生认知结构中已有观念产生了一种上位关系。儿童在知道“菠菜’’‘‘萝卜”和“洋葱”等概念之后,再学习“蔬菜”概念,这种学习属于上位学习。
    98.【答案】B.解析:孟禄认为“全部教育都归之于儿童对成人的无意识模仿”,这种观点是教育起源论中的心理起源说。
    99.【答案】B.解析:《关于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过重课业负担》规定:小学每天的教育教学活动总量不超过6小时,初中不超过7小时,高中不超过8小时。
    100.【答案】D.解析:个性倾向性主要包括需要、动机、兴趣、爱好、理想、信念、世界观。一般说来,小学生还没有形成非常确定的信念,更没有形成世界观,他们的个性倾向性主要表现为兴趣、爱好和理想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万

帖子

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26993
发表于 2018-9-29 22:50:27 | 显示全部楼层

    二、多项选择题
    101.【答案】ABDE.解析:遇到挫折后表现的反应是各不相同的,包括攻击、焦虑、退行、冷漠和固着。
    102.【答案】ABC.解析:学习包括知识的获得、转化、评价过程。
    103.【答案】ABD.解析:班级授课制的优越性:(1)使教学获得了较高的效率.(2)有利于教师作用的发挥’便于有计划地、循序渐进地开展教学.(3)有利于学生之间的互相交流和启发。可以说,没有班级授课制,就会影响义务教育的普及。班级授课制缺乏实践性,这是它的弊端之一。
    104.【答案】ABD.解析:《学记》是中国教育乃至世界教育史上第一篇最完整的教育专著,里面包括的教育思想有:教学相长、及时而教、不陵节而施、道而弗牵。道法自然是老子的思想。
    105.【答案】ABCD.解析:特殊儿童通常包括两类,一类是天赋优异的儿童;一类是身心障碍的儿童。特殊儿童包括资质优异儿童、智力落后儿童、盲聋哑儿童、情绪困扰儿童和学习困难儿童。
    106.【答案】BCD.解析:智力差异不仅仅指的是智力水平的差异,还包括智力表现早晚的差
    异、智力的群体差异和智力类型的差异等。
    107.【答案】ABC.解析:个性心理特征就是个体在社会活动中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成分,包括能力、气质和性格。
    108.【答案】BCD.解析:自我意识的三个成分是认知成分、情感成分和意志成分。
    109.【答案】ABDE。解析:课外活动具有组织上的自愿性、内容上的广泛性、活动上的自主性和形式上的多样性的特点:
    110.答案】CDE.解析:小学生的兴趣广泛且不稳定,学习动机较为单纯,性格外向、活泼好动,但由于小学生还处于成长和发育中,所以个性和性格还没有定型。
    三、判断题
    111.【答案】A=解析:对无行为能力的未成年人的信件、日记、电子邮件可由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代为开拆、查阅c
    112.【答案】B.解析:2002年,教育部颁布了《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以部门规章的形式明确了学校并不承担对学生的监护职责,它意味着即使是在校期间,家长依然要为自己未成年孩子的行为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113.【答案】B.解析:侵犯教师、受教育者、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合法权益,造成损失损害的,应当依法承担民事责任。
    114.【答案】A.解析:学校以下情形不承担责任事故:(1)在学生自行上学、放学、返校、离校途中发生的;(2)在学生自行外出或者擅自离校期间发生的;(3)在放学后、节假日或者假期等学校工作时间以外,学生自行滞留学校或者自行到校发生的;(4)其他在学校管理职责范围外发生的。
    115.【答案】A.解析:教育部要求,中小学要控制课外作业总量,小学一二年级不留书面家庭作业,小学三至六年级控制在l小时以内,中学控制在1.5小时以内。
    116.【答案lB.解析:学与教的相互作用过程是一个系统过程,该系统包含学生、教师、教学内容、教学媒体和教学环境等要素。
    117.【答案】A.解析:心理健康概念具有相对性,有高低层次之分。.高层次(积极的)心理健康不仅是没有心理疾病,而且能充分发挥个人潜能,发展建设性人际关系,从事具有社会价值和创造性的活动,追求高层次需要满足,追求生活的意义c
    118.【答案】A.解析:儿童发展过程,也包括自身生理成熟过程,不同于儿童的学习和接受教育的过程。
    119.【答案】B.解析:爱岗敬业是衡量师德行为善恶的最高道德标准。
    120.【答案】B.解析:师表美虽应包括教师外在形象的审美追求,但更深层的在于德育主体精神人格的立美建设,并以这种内在精神人格和外在道德形象的统一为最高境界。师表美最重要的是道德美。
    121.【答案】A.解析:教育是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它同社会的发展、人的发展有着密切联系。从广义上说,凡是增进人们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们的思想品德的活动,都是教育。狭义的教育,主要指学校教育。
    122.【答案】B.解析:循序渐进原则是指教学要按照学科的逻辑系统和学生认识发展的顺序进行,使学生系统地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形成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
    123.【答案】B.解析:学习引起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变化较为持久,比如个体学会吃饭、学会说话,在没有大的变故下这种技能是一直都会发挥作用的。
    124.【答案】A.解析:课堂教学活动是教师职业的最基本的活动。
    125.【答案】A。解析:人性化的教学风格和独特的教学艺术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养成并运用。
    126.【答案】B.解析:在教师职业道德培养中,投身教育实践是完成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根本途径,也是检验教师职业道德水平的唯一标准。
    127.【答案】B.解析:教材中含有丰富的教育内容,要充分发掘教材本身所具有的德育因素。但不仅仅只是找出教材中有关思想品德教育的因素。
    128.【答案】A.解析:班主任工作的内容包括了解和研究学生、组织和培养班集体、建立学生成长档案、组织班会活动和课外活动、协调各种教育力量、操行评定、班主任工作计划和总结等,其中了解和研究学生是前提,组织和培养班集体是中心环节。
    129.【答案】B.解析:课程标准是指课程计划中每门学科以纲要的形式编写、有关学科教学内容的指导性文件。
    130.【答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5-1-7 09:58 , Processed in 0.078326 second(s), 7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