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招聘考试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210|回复: 0

2017教师招聘考试《地理》学科:地质地形

[复制链接]

21万

主题

21万

帖子

65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652786
发表于 2018-9-29 20:35:1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文都教师考试网小编给备考2017教师招聘考试的同学们整理了2017教师招聘考试地理学科备考资料,希望对大家的备考有所帮助!更新教师招聘考试内容和资讯,请持续关注文都教师考试网。
    ⑴南极发现有丰富煤炭(北极地区埋藏丰富石油),说明:
    南极(北极)地区曾经位于温暖湿润地区,森林茂密,后经大陆漂移至此,这是板块构造学说的有力佐证。
    ⑵地形成因分析:运用地质作用(内力作用——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变质作用、地震;外力作用——流水、风、海浪、冰川的侵蚀、搬运、沉积作用等)与板块运动(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板块交界处,地壳比较活跃及板块的碰撞或张裂)来解释判读分析与地形有关的地理知识
    例1:刚果盆地的形成原因:
    刚果盆地原来是内陆湖,后经地壳抬升,河流下切,湖水外泻而成.
    例2:死海(贝加尔湖、坦噶尼喀湖、吐鲁番盆地、汾河谷地、渭河谷地)成因:
    内力作用----断裂陷落
    例3:北美五大淡水湖(欧洲峡湾地形、湖泊)成因:冰川作用
    金字塔多年来不断遭受着破坏,遭破坏的自然原因主要是:风化与风蚀作用
    类比:长城西段多年来不断遭受着破坏,自然原因主要是:风化与风蚀作用
    例4:庐山(华山、泰山)的形成:断块山地
    落基山:美洲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相撞形成
    安第斯山:美洲板块与南极洲板块相撞形成-----(易与落基山混淆)
    喜马拉雅山: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相撞形成
    例5:地貌倒置的产生:
    ①背斜成谷:背斜顶部因受张力,易被侵蚀成谷地。
    ②向斜成岭:向斜槽部因受挤压,坚实不易被侵蚀,称为山岭。
    例6:日本(台湾)多火山地震,原因:
    处于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交界处(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地壳运动、火山活动频繁。
    例7:东南亚(马来西亚)多火山地震,原因:
    处于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印度洋板块交界处(位于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与地中海-喜马拉雅火山地震带交界处),地壳运动、火山活动频繁。
    ⑶七大洲地形地势特点:
    亚洲:①地形复杂多样,起伏很大,高原、山地面积广;
    ②地势中部高,四周低,平原多分布在河流的中下游;
    非洲:①地形以高原为主,地面地伏不大;
    ②东部纵贯着巨大的东非裂谷带;
    ③地势特点:东南高,西北低
    欧洲:①欧洲地形以山地、平原为主,平原面积广大,占总面积2/3;
    ②地势低平,为世界地势最低一洲(300m),地势南北高,中部低;
    ③冰川地形广布
    北美洲:①地势东西高,中部低;
    ②南北纵列三大地形区,西部是山地,东部是山地、高原,中部是平原;
    ③冰川地形在大陆北半部广布
    南美洲:①西部为南北纵贯的安第斯山脉;
    ②东部为平原、高原相间排列
    大洋洲:①地势低平。地表起伏和缓;
    ②地形为南北三个纵列带,东部为山地,中部为平原,西部为高地
    南极洲:①世界上平均海拔最高一洲(2350m);
    ②大陆冰川广布,冰层平均厚度达2000米,冰层以下地形多样
    ⑷西南地区地质灾害严重
    形成原因:
    自然原因:①山区面积广大,岩石破碎,风化严重;
    ②干湿季分明、暴雨集中;
    ③地壳运动强烈、山体中断层发育。
    人为原因:④对植被的破坏
    治理措施:恢复植被
    ⑸开凿隧道问题:开凿隧道应注意两个问题:一是渗漏问题;二是塌方问题。
    因此,开凿隧道要选择在背斜处,因为背斜岩层向上拱起,地下水向两侧渗流,不容易发生渗漏问题;并且,背斜为穹形构造,不易塌方。
    ⑹地质构造应用:
    ①背斜:
    a.储油、气构造
    (因天然气最轻,分布于背斜核心的上部,中间为石油,地下水在底部)
    b.隧道一般选择在背斜核心部位;
    c.采石场则选择背斜顶部。
    ②向斜:
    a.利于储藏地下水,常形成自流盆地,打井可在向斜槽部打;
    b.水库坝址选择点。
    ③有色金属:内生矿床(岩浆岩)
    ⑺板块边界:
    ①生长边界(海岭、断层)――板块张裂
    ――裂谷(如东非大裂谷)、海洋(如红海、大西洋、印度洋等)
    ----海岭(即大洋中脊,多隐没在海水之中,是全球规模最大的海底山脉,冰岛位于大西洋海岭之上)。
    ②消亡边界(海沟、造山带)――板块挤压
    ――大洋板块与大陆板块碰撞:
    海沟(如马里亚纳海沟)、岛弧链((如西太平洋岛弧链)、海岸山脉(落基山脉、安第斯山脉);
    ---大陆板块与大陆板块碰撞:
    巨大褶皱山系(喜马拉雅山脉、阿尔卑斯山脉)
    【注意】全球消亡边界主要为两条:环太平洋带、地中海-喜马拉雅带,全球高大山脉基本上位于此地,这里也是全球最主要的两大火山、地震带。
    例:根据板块理论分析,红海的面积有不断扩大的趋势,其原因是:位于生长边界,板块张裂。
    ⑻喀斯特地貌(云贵高原)成因:
    ①地质条件:石灰岩分布广泛、厚度大、岩性纯,空隙、裂隙发育广泛,岩石的可溶性、透水性好;
    ②气候条件:位于亚热带湿润区,气候温暖,全年降水丰沛;
    ③生物条件:湿热的气候条件利于生物的生长,导致土壤和流水中有机酸含量较高,为喀斯特地貌的形成创造了条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5-7-29 10:50 , Processed in 0.053804 second(s), 8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