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招聘考试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244|回复: 2

2017小学教师资格《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考前预测卷(9)

[复制链接]

21万

主题

21万

帖子

65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652786
发表于 2018-9-29 20:25:4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17年上半年教师资格笔试考试在即,最后冲刺阶段做模拟试题是关键,文都教师考试网为您整理了小学教师资格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考前预测卷,助力您临门一脚,顺利通关!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活到老,学到老”反映的现代教育特点是(    )。
    A.全民化
    B.民主化
    C.现代化
    D.终身化
    2.直接决定教育性质的是(    )。
    A.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B.社会的政治经济制度
    C.社会的人口数量
    D.社会文化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夸美纽斯编写的《大教学论》标志着教育学成为一门规范的学科
    B.提出“白板说”的教育家是法国卢梭,《爱弥儿》就是他的著作
    C.传统三中心要求教师中心、教材中心、经验中心
    D.杜威是实用主义的创始人
    4.儿童溺水时采取的急救措施中错误的是(    )。
    A.使溺水者仰卧,腰部垫高,头部下垂,用手压其背部
    B.清除溺水者口鼻中的泥沙、污物
    C.把溺水者腹中的水倒出
    D.对溺水者进行人工呼吸
    5.下列关于德育规律的描述,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德育过程是培养学生知情意行统一发展的过程
    B.德育过程是通过活动与交往促进学生发展的过程
    C.德育过程是一个短期的、直线提高的过程
    D.德育过程是促使学生思想内部矛盾运动的过程
    6.教师注意力的特点集中表现在(    )。
    A.注意集中能力
    B.注意稳定能力
    C.注意转移能力
    D.注意分配能力
    7.进行德育时要有一定的理想性和方向性,以指导学生向正确的方向发展,这体现了德育的(    )。
    A.疏导原则
    B.因材施教原则
    C.导向性原则
    D.一致性和连贯性原则
    8.教师以自己的课堂教学实践为思考对象,对自己所做出的行为、决策以及由此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的过程,是指(    )。
    A.教学评价
    B.教学反思
    C.课程评价
    D.学业测验
    9.如果一个家长想用看电视作为强化物,奖励儿童认真按时完成作业的行为,最合适的安排应该是(    )。
    A.让儿童看完电视后立即督促其完成作业
    B.规定每周看电视的适当时间
    C.惩罚孩子过分喜欢看电视的行为
    D.只有按时完成作业才能看电视
    10.把大班教学、小班研究和个别教学三种教学形式结合起来的这种教学组织形式叫(    )。
    A.特朗普制
    B.道尔顿制
    C.分组教学制
    D.班级授课制
    11.班级人际关系形成和发展的手段是(    )。
    A.交往
    B.学习
    C.课堂
    D.课外活动
    12.我国各地差异很大,南北方有很多不同的地方,为了使教学不脱离实际,必须补充乡土教材,这体现了教学的(    )原则。
    A.直观性
    B.启发性
    C.理论联系实际
    D.因材施教
    13.(    )是指以叙事、讲故事的方式开展的教育研究,教师通过对有意义的校园生活、教育教学事件、教育教学实践经验的描述与分析,发掘或揭示内隐于这些生活、事件、经验和行为背后的教育思想、教育理论和教育信念,从而发现教育本质、规律和价值意义。
    A.个案法
    B.调查法
    C.叙事研究法
    D.观察法
    14.年幼的儿童学习活动比较突出,喜欢听到父母和老师的夸奖和鼓励,这是(    )。
    A.认知内驱力
    B.自我提高内驱力
    C.附属内驱力
    D.自我认知
    15.人们的生活经验证明,人们由于长期进行某一方面的训练,就可以使脑的某一方面反应能力提高,如印染工人可以比一般人具有较强的颜色鉴别能力,酿酒老工人具有较敏锐的鉴别酒质的能力,这种现象说明(    )。
    A.遗传是人的身心发展的生理前提
    B.遗传素质的发展过程制约着年青一代身心发展的年龄特征
    C.遗传素质的差异性对人的身心发展有一定的影响作用
    D.遗传素质具有可塑性
    16.“生活即教育”思想的提出者是(    )。
    A.杜威
    B.蔡元培
    C.陶行知
    D.杨贤江
    17.作为小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做到循序渐进,才能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这是因为青少年身心发展具有(    )。
    A.顺序性
    B.阶段性
    C.稳定性
    D.差异性
    18.班主任接管一个教育基础较差的班级时,首先要做好哪项工作?(    )。
    A.确定班集体的发展目标
    B.建立班集体核心队伍
    C.建立班集体的正常秩序
    D.组织形式多样的集体活动
    19.素质教育区别于应试教育的根本所在是(    )。
    A.创新能力的培养
    B.读写能力的培养
    C.听说能力的培养
    D.交往能力的培养
    20.小明通过阅读文献,像历史学家研究分析史料那样,在求知过程中组织属于自己的知识。小明的学习属于(    )。
    A.接受学习
    B.发现学习
    C.机械学习
    D.动作技能学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万

帖子

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27343
发表于 2018-9-29 21:43:41 | 显示全部楼层

    二、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
    21.简述如何利用记忆规律促进学生有效学习。
    22.简述德育过程的基本规律。
    23.简述班主任如何做好先进生的教育。
    三、材料分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
    24.材料:
    我担任六年级的语文教学工作,小刚是我的学生。上课的时候小刚总是听一会儿,就不自觉地东瞧瞧、西看看,桌面上有什么东西都想玩,一支铅笔、一块橡皮都能让他玩上半堂课,每堂语文课,我都要提醒他几次。自然,他没少挨批评,家长方面也很重视,可是,他还是老样子。
    一堂课上要溜几回神,等到老师提醒而转过神来听课时,由于没听到前面的知识而跟不上,所以又去玩手边的东西。考试成绩自然不好,教师和家长都着急。他自己也知道上课应认真听讲,想改掉这个坏毛病.可一上课就不自觉地又神游了。
    问题:结合上述材料,谈谈教师应如何吸引小学生听课。
    25.材料:
    教学设计是教学开展的重要环节,三年级的马老师是位新老师,他认认真真设计教学环节,严格按照设计的环节进行授课,但是在实际授课过程中发现,实施与设计环节有些不同,出现意外的情况,往往不知所措。于是,马老师认为教学设计环节根本没有必要,不但会影响自己的课堂发挥,还阻碍了师生之间的互动与创新。
    问题:
    (1)课程设计和实际授课出现问题的原因有哪些?(8分)
    (2)就如何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给出对策。(12分)
    四、教学设计题(本大题有3小题,请任选1小题作答。全部作答只按前1小题计分,40分)
    26.请认真阅读下文,并按要求作答。
    奇怪的大石头
    李四光是我国知名的地质学家。
    小时候,他喜欢和小伙伴一起玩捉迷藏的游戏。每次他都藏在一块大石头的后面。这块巨石孤零零地立在草地上。一听到小伙伴的脚步声,他就悄悄围着大石头躲闪。大石头把他的身影遮得严严实实的,小伙伴围着石头转来转去,也找不到他。时间长了,他对这块大石头发生了兴趣:这么大的一块石头,是从哪儿来的呢?
    李四光跑去问老师,老师想了想,说:“这块石头恐怕有几百年的历史了,我小的时候它就在那儿了。”
    “是谁把它放在哪儿的呢?”
    “听说天上常常掉下来陨石,也许它就是从天上掉下来的吧!”
    “这么重的大石头从天上掉下来,力量一定非常大。它应该把草地砸一个很深很深的大坑。可它为什么没卧进土里去呢?”
    “这我可说不上来了。”
    李四光又跑去问爸爸,爸爸也说不清楚。
    这块突兀的大石头到底是怎么来的?为什么它的四周都是平整的土地,没有一块石头呢?
    这个问题李四光想了许多年。直到他长大以后到英国学习了地质学。才明白冰川可以推动巨大的石头旅行几百里甚至上千里。
    后来,李四光回到家乡,专门考察了这块大石头。他终于弄明白了.这块大石头是从遥远的秦岭被冰川带到这里来的。经过进一步的考察,他发现在长江流域有大量第四冰川活动的遗迹。他的这一研究成果,震惊了全世界。
    请根据上述材料完成下列任务:
    (1)简要分析该文本的写作特点。(10分)
    (2)如果指导中年段小学生学习本文,试拟定教学目标。(10分)
    (3)依据教学目标,设计三道练习题,并说明设计意图。(20分)
    27.请阅读下列材料,并按要求作答。
       

2017022411421167123.png

2017022411421167123.png

    请根据上述材料完成下列任务:
    (1)试分析本课的重难点。(10分)
    (2)若指导三年级学生学习本课,拟定教学目标。(10分)
    (3)依据拟定的教学目标和重难点,设计教学过程。(20分)
    28.请认真阅读下列材料,并按要求作答。
       

2017022411422946723.png

2017022411422946723.png

    请根据上述材料完成下列任务:
    (1)简述全身反应法(TPR)的主要特征及其作用。(10分)
    (2)若指导小学生学习,试拟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10分)
    (3)依据拟定的教学目标,设计课堂教学新知呈现与课堂操练环节(教学中需要使用TPR教学法),并分别说明理由。(20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万

帖子

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26993
发表于 2018-9-29 23:14:48 | 显示全部楼层

    一、单项选择题
    1.【答案】D。这句话的意思是知识是没有尽头的,我们无论到什么年龄,都要注意学习。要有终身学习的态度。所以应该选D。
    2.【答案】B。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制约作用表现在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性质。
    3.【答案】D。夸美纽斯编写的《大教学论》标志着教育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提出“白板说”的教育家是洛克,传统三中心要求教师中心、教材中心、课堂中心,现代三中心指儿童中心、经验中心、活动中心。所以选D。
    4.【答案】A。溺水者被营救上岸后,须立即清除口鼻内的淤泥、杂草、分泌物等,以确保呼吸道通畅。并松开裤带、领带和衣服,迅速进行倒水,对口腔密闭者可捏其两侧面颊并用力启开牙关。然后使溺水者俯卧,腰部垫高,头部下垂,用手压其背部。
    5.【答案】C。德育过程具有长期性和反复性,不是短期的、直线提高的过程。
    6.【答案】D。注意的分配是指在同一时间内,把注意指向于不同的对象,同时从事着几种不同的活动。影响注意分配的因素有两个方面:一是同时进行的几种活动至少有一种应是高度熟练的,二是同时进行的几种活动必须有内在联系。教师在讲课的同时还要兼顾学生的听课状况。表现为“一心二用”,属于注意的分配。
    7.【答案】C。导向性原则是指进行德育时要有一定的理想性和方向性,以指导学生向正确的方向发展。
    8.【答案】B。教学反思是教师以自己的课堂教学实践为思考对象,对自己所做出的行为、决策以及由此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的过程,是一种通过提高参与者的自我觉察水平来促进能力发展的途径。
    9.【答案】D。只有某一行为之后伴随一定的强化才会加强这种行为,这一强化物才能形成一个好的强化物。
    10.【答案】A。把大班教学、小班研究和个别教学三种教学形式结合起来的是特朗普制。
    11.【答案】A。
    12.【答案】C。理论联系实际是指理论知识要和实际的生活情境进行结合。将教材和实际的地域情况进行结合,体现了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原则。
    13.【答案】C。
    14.【答案】C。附属内驱力是学生为了保持家长和教师等的赞许,所以选c。
    15.【答案】D。本题考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因素。材料说明环境和教育对人的身心发展的作用。从另一方面说明遗传素质具有可塑性。
    16.【答案】C。陶行知提出的教育思想是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
    17.【答案】A。个体身心的发展在整体上具有一定的顺序.身心发展的个别过程和特点的出现也具有一定的顺序。在对儿童进行教育时,必须遵循由具体到抽象,由浅入深。由简到繁,由低级向高级的顺序,循序渐进,不能“揠苗助长”,否则就不能收到应有的效果,甚至损害学生的身体和心理。
    18.【答案】C。班主任的工作应该体现因材施教,接管一个教育基础较差的班级时,首先要建立班集体的正常秩序,依靠外在规则制度来对班级成员进行有效约束。
    19.【答案】A。素质教育,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最大的区别在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20.【答案】B。所谓发现学习,就是让学生独立思考,提出假设,进行验证,自己发现要学习的概念、原则等。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作用不是为学生提供现成的答案.而是为学生提供能够独立探究的教学情境。
    二、简答题
    21.【解析】
    利用记忆规律促进学生有效学习包括:
    (1)明确记忆目的,增强学习的主动性。
    (2)理解学习材料的意义。
    (3)对材料进行精细加工,促进对知识的理解。
    (4)运用组块化学习策略,合理组织学习材料。
    (5)运用多重信息编码方式,提高信息加工处理的质量。
    (6)注重复习方法,防止知识遗忘。
    22.【解析】
    (1)德育过程是具有多种开端的对学生知、情、意、行的培养提高过程。
    (2)德育过程是促使学生思想内部矛盾斗争变化的过程。
    (3)德育过程是组织学生的活动和交往,对学生多方面教育影响的过程。
    (4)德育过程是一个长期的、反复的、不断前进的过程。
    23.【解析】
    (1)严格要求,防止自满。
    (2)不断激励,弥补挫折。
    (3)消除嫉妒,公平竞争。
    (4)发挥优势,全班进步。
    三、材料分析题
    24.【解析】
    学生不听课的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因此,在采取措施之前必须进行成因分析,找准原因,才能“对症下药”。
    (1)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上课时可采用新鲜、有趣、生动、形象的事物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如小动物、童话、实物等会使课堂生动活泼。另外也可适当增加活动性的内容,让学生参加,会使他们的注意力集中到课堂上。
    (2)培养小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评价、外部奖赏来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动机,并给予及时、积极的反馈;鼓励小学生提各种问题来激发学习动机。
    (3)帮助小学生养成良好的听课习惯。上课前调整好情绪,有良好的精神状态,是听好课的基础。鼓励学生课前预习,把不懂的问题记下来,在课堂上带着问题听课,寻找答案。为了不分散注意力,让学生将与上课无关的东西放在书包里。在听讲时,思考哪些是重点,认为重点的就记下来,准备课后复习。同时,对一些没听懂的也要记下来.以便下课问教师或同学。
    (4)对于不认真听讲的小学生,平时应给予较多的关注。小学生都希望得到教师的关注,比如,平时交往中,摸摸学生的头,拍拍学生的肩膀,都会让他们感到自己在教师心目中是有位置的。在上课的时候,可以经常提问,让他们回答问题可以有三个好处:一是可以使他们集中注意力听课;二是可以促使他们思考问题;三是经常受到教师提问的学生,不会以不注意听讲或搞小动作而去吸引教师的注意。
    (5)应用报酬奖惩集中学生注意力。一者,可以给小学生定个奖赏,作为学习的报酬,这个报酬可以依小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制订;二者,遇到困难内容可让小学生用假想的敌人来激发自己。
    (6)利用目标明确化集中注意力。将大目标明确化,能够明确目标,从而集中注意力。另外,让小学生把目标用文字或图形来表示也有助于提高注意力。
    25.【解析】
    (1)出现课程预设计环节和实际授课出现问题的现象主要因为以下几点:
    首先,新教师在制订课时计划的内容时,把大量的时间用在课时计划的一些细节上。
    其次,新教师不会随着课堂情境的变化来修正他们的计划。
    最后,新教师认为自己不能预测计划执行时的情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5-1-22 15:46 , Processed in 0.090960 second(s), 9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