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招聘考试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79|回复: 1

2017初级中学《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模拟卷二

[复制链接]

21万

主题

21万

帖子

65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652786
发表于 2018-9-29 20:12:3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中学教师资格证考试内容除了包含《综合素质》、《教育知识与能力》公共考试科目以外,还有一门学科知识与能力,文都教师考试网给大家整理了中学《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模拟试卷,希望对大家备考冲刺有所帮助!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用28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字母按要求涂黑。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阅读《故都的秋》的板书设计,回答问题。
       

2017030711151373410.jpg

2017030711151373410.jpg

    以下有关这则板书的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板书呈总分式分项列出
    B.锤炼的语言.呈现了故都秋的特点
    C.北秋、南秋直观对比,更利于学生理解掌握
    D.递进呈现.作者的思想感情变化显著呈现
    2、在学习完《丑小鸭》一课后,学生对这种寓有哲理性的童话故事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要求教师再为其推荐几篇进行阅读.以下教师的推荐不符合要求的一项是(    )。
    A.《海的女儿》
    B.《卖火柴的小女孩》
    C.《农夫和蛇》
    D.《小海蒂》
    3、教师在讲授朗读技巧时.举例说明朗读中的轻声现象。为了让学生形象理解,特为学生列举了以下例子,其中不符合要求的一项是(    )。
    A.“她的嗓音很清亮”中的“清亮”
    B.“他这人心眼儿实在”中的“实在”
    C.“你这人真不地道”中的“地道”
    D.“那件事有眉目了吗?”中的“眉目”
    4、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人们逐渐认识到,带有插图的教科书的教学效果要优于纯文的教科书。从语文教材的构成来看,插图属于语文教科书的哪一个系统?(    )
    A.助读系统
    B.练习系统
    C.范文系统
    D.知识系统
    5、阅读《牧鹅散记》教学实录(节选),回答问题。(画线语句的序号与选项的序号是对应的)
    师:【A】请同学们选择自己喜欢的朗读方式,采用圈点批注的方法搜集文中作者对鹅的发现。(学生自读课文,教师巡回提醒学生批注方法)
    师:同学们已读完课文,谁来说说自己搜集到的信息。
    师:【B】在同学们的共同努力下.我们搜集到了很多信息。现在我们将搜集到的信息进行整理归类。请看大屏幕。(对鹅的发现:①生活习性;②作息规律:③孵卵有趣:④很懂感情:⑤结论:鹅不笨)由此我们看出鹅不仅不笨,反而还很灵巧。
    师:【C】陈先生用他那智慧的笔调,让我们不知不觉喜欢上了鹅。下面就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找出本文中你最喜欢的语句、语段,读给同桌听,互相品评.然后全班交流。(学生兴致勃勃地读给自己同桌听)
    师:好!下面我们来交流一下!哪个同学先来?
    师:【D】刚才同学们说得非常精彩.老师自叹莫如啊!由此我们可以看出.科学小品文的语言特点是:准确、形象、生动。那谁能采用这种语言为我们描述一种自己喜欢的小动物?可以根据大屏幕提供的动物先观察,然后再说,也可以根据自己平常的观察来说,说自己喜欢的小动物.说个片段即可。(大屏幕播放动物片段。学生观察。交流)
    以下对其评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指导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这也是《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要求
    B.借多媒体显示强调.有助于学生加深对文本的清晰印象.并适时检验自己的思路及其表达.以便接下来自觉自为地有所矫正
    C.紧扣学习的重点、难点:品味科学小品准确生动的语言。抓住事物的主要特征
    D.适度地引导学生联系个人的生活体验阅读文本、习得知识、积累语言、获得独自的见解,以开发学生的创造潜力.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6、名著导读课上.教师为学生出示了以下作品。要求学生归纳其作品主题。
    《围城》《边城》《家》《雷雨》
    以下学生给出的答案正确的一项是(    )。
    A.学生甲:《雷雨》通过周、鲁两个家庭,八个人物,前后30年间复杂的纠葛,写出旧家庭的悲剧和罪恶。这个封建家庭的覆灭预示着中国这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最终会走向灭亡
    B.学生乙:《围城》描绘了湘西地区特有的风土人情;借船家少女翠翠的爱情悲剧,凸显出了人性的善良、美好与心灵的澄澈纯净。反映出湘西人民在“自然”“人事”面前不能把握自己命运的惨痛事实
    C.学生丙:《边城》精细入微地描绘了中国知识分子的众生相,无情揭示了人性的弱点和人生、社会的荒凉
    D.学生丁:《家》成功地塑造了汪文宣、曾树生、汪母这三个人物形象,深刻地写出了抗战时期勤恳、忠厚、善良的小知识分子的命运
    7、阅读《故乡》教学设计,完成下面的问题。
    第一步:教材说明、分析
    1.教材的内容、地位和作用
    2.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①了解并掌握小说的基本知识;②明确作者是如何运用重复、对比的手法来刻画人物形象和展现主题的.
    (2)能力目标:①掌握从细节、动作、语言、外貌、心理等描写来分析人物性格特征并由此推知文章主题的鉴赏方法;②能模拟运用(重复、对比手法进行写作)。
    (3)情感目标:①理解人物形象的复杂感情;②珍爱新生活,树立为远大理想而奋斗的决心和信心。
    3.教学重点、难点
    第二步:教法说明
    第一课时简单回忆作者,重点完成课文内容分析和人物分析:第二课时简单回忆第一课时所讲要点.重点完成写法分析和写作片段训练。
    第三步:学法说明(按“听一看一想一写”的步骤进行)
    (1)回忆旧知识,导入新课;(2)点明学习目标和重点,进行新课;(3)讲解“重复”和“对比”的含义。
    第四步:巩固学习
    以上是某位初中语文教师在教学鲁迅的《故乡》一课时进行的教学设计,以下对其评价错误的一项是(    )。
    A.三个目标呈递进状态.每一层均以前一层为基础.同时显示了学生在学习把握与理解的过程也是递进式的.符合学习的规律
    B.恰当设计三维目标.且在教学设计过程中都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C.第二课时是教学的重点所在——完成写法分析和写作片段训练
    D.本篇设计虽然对学生培养写作能力有很大帮助.但缺乏对文本本身的欣赏与揣摩
    8、初中语文复习课上.教师引导学生归纳中国文学作品之最,学生做了以下笔记。其中无误的一项是(    )。
    A.我国第一部国别体史书是《史记》
    B.我国第一部断代体史书是班超的《汉书》
    C.我国第一部文学理论和评论专著是刘勰的《文心雕龙》
    D.《木兰诗》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部长篇叙事诗,也是我国古代史上的一部叙事诗
    9、某初中语文教师在教学《阿长与(山海经)》一课时,为学生布置了以下作业:
    一、熟读课文,看看文章围绕阿长写了哪些事情,重点写了什么。从这些事情中,可以看出阿长是怎样的一个人?
    二、课文前半部分,作者大写他如何“憎恶”“讨厌”阿长,但在这些充满贬义的文字后面,你能感受到作者对阿长的同情与怀念吗?不妨与同学们交流一下。
    三、仔细阅读课文中买《山海经》的部分,回答下列问题。
    1.当阿长来问《山海经》是怎么一回事时,“我”是怎样想的?这种想法表现了“我”的什么心理?
    2.当阿长买来《山海经》时,“我”有什么反应?
    3.你怎样理解文中说的阿长“确有伟大的神力”?
    四、在你的童年生活中,有没有像阿长这样的给你留下深刻印象的普通人?你怎样看待他们?请用一二百字写下来。
    以下对这则教学作业的设计意图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第一题旨在通过概述内容和分析人物达到整体把握课文内容的目的
    B.第二题引导学生领悟这篇回忆性散文的双重眼光.一是儿时的眼光.二是写作时的眼光。第一种眼光是本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C.第三题设计目的单一、明确.即就全文核心部分引导学生深入体会语句的深层含义
    D.第四题。对印象深刻的人进行一二百字的写作,主题要求宽泛,不符合写作教学的要求
    10、在学习完契诃夫的《变色龙》后,学生对这种短小精悍但却哲理丰富的小说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教师趁机为学生补充了世界文学史上“三大短篇小说巨匠”及其作品的相关知识,其中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美国作家欧.亨利的代表性中短篇小说有《爱的牺牲》《警察与赞美诗》
    B.契诃夫的代表性中短篇小说有《变色龙》《装在套子里的人》《凡卡》
    C.马克.吐温美国批判现实主义代表作家,知名短篇小说有《竞选州长》《百万英镑》等
    D.莫泊桑“短篇小说之王”,代表作有《项链》《羊脂球》《我的叔叔于勒》《漂亮朋友》等
    11、以下教师对7-9年级阅读教学目标的认识。错误的一项是(    )。
    A.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
    B.养成默读习惯,有一定的速度,阅读一般的现代文,每分钟不少于800字
    C.欣赏文学作品,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
    D.阅读由多种材料组合、较为复杂的非连续性文本,能领会文本的意思,得出有意义的结论
    12、以下教师对“语文课程评价的根本目的是为了促进学生学习。改善教师教学”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为了达到这一目的.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充分发挥语文课程评价的多种功能
    B.为了达到这一目标.教师在教学实施过程中应恰当运用多种评价方式。注重评价主体的多元与互动
    C.为了达到这一目标.教师应突出语文课程评价的整体性与综合性
    D.为了达到这一目标.语文课程评价应准确反映学生的学习水平和学习状况,有重点地落实语文课程目标
    13、阅读《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的课堂导入环节,回答问题。
    师:今天我们一起学习十九课《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本文作者是谁?齐说(罗迦·费.因格)。他是哪个国家的人?(美国)
    师:通过课前预习,同学们喜欢这篇课文吗?
    生:喜欢!
    师:大家都异口同声地说喜欢,有没有同学不喜欢?
    生(小声):我不喜欢。
    师:这位同学很有创见.你能说说不喜欢的理由吗?
    生:①文字不太读得懂,以前都是写人记事的文章,或写景状物的一目了然,这篇文章读了几遍也不知写的什么?②我不知作者要告诉读者什么?③文章的层次我怎么也搞不清……④特别是文章开头的这幅图,答案太多,也觉得啰嗦,再往后我就不知道作者说的什么,实在读不懂。
    以下对这段教学导人评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样安排发展了学生个性化思维
    B.这样的安排与议论文这一文体特征相暗合
    C.这样安排把握住了“民主、科学、个性”的阅读教学的灵魂
    D.观察角度不同,所见也不同,教师使用学生问题导入,不利于教学目标的达成
    14、文言文复习课上.教师引导学生归纳和“欲信大义于天下”中“信”用法相同的句子,以下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出师表》)
    B.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呋丽(《邹忌讽齐王纳谏》)
    C.蝉则千转不穷(《与朱元思书》)
    D.发闾左适戍渔阳九百人(《陈涉世家》)
    15、阅读《山中访友》教学实录(节选),回答问题。
    师:刚才我们简要地初读了课文。我想考考大家,结合课题简要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生:课文主要写了作者在山中拜访一位老朋友。
    师:是一位吗?
    生:我觉得不是一位.而是好几位。
    师:是多位!还有谁想说?
    生:我认为课文主要写了作者重回故乡的山林,重新看了儿时的那些旧景物.伴随自己走
    过人生的足迹。
    师:结合课题看,也就是写去山中访问那些朋友。老师总结成一句话,就是作者到山里看到
    一些景物。那我给取个名,叫“山中见景”得了,为什么叫“山中访友”呢?
    生:《山中访友》这个题目更吸引读者,大家会想,这些景物不是人,为什么是老朋友呢?
    师:这就是取名的艺术。
    生:这些景物陪伴作者走过了三四十年的人生岁月。已经足够称作老朋友了。
    师:你竟然从短短的一篇文章中解读出了这么多内容,真了不起!
    以上是某位初中语文教师在教学《山中访友》一课时的教学片段,以下对其评析正确的一项是(    )。
    A.学生对文中作者拜访了几位朋友的模糊是没有认真预习和朗读课文的不正常现象
    B.由问题切入教学,能迅速引发学生的疑问,激起学生探索文本的兴趣
    C.由题目导入,抓住文本中心事件.有利于学生准确解读文本内容
    D.“为什么题目叫‘山中访友’?”是本文阅读中有价值、最核心的问题。教师开篇点题.起到了提纲挈领的作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万

帖子

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27060
发表于 2018-9-29 20:52:14 | 显示全部楼层

    二、案例分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16题20分。第17题8分,第18题12分。共40分)
    16、案例:
    阅读下面一篇学生习作.完成16-18题。
    生命 中的痛与歌
    ①不是每一片土地,都能感受到阳光的温暖.在某些阴暗的角落寒冷正在蔓延;不是每一棵小草,都能生长于肥沃的土壤,在险峻的石壁上,贫穷正在生长;不是每一个人,都能被上天恩赐,在另一个地方,缺陷正挂在脸上。所以.如果你也是一个不幸而又幸运地被世界以痛吻过的人,请不要悲伤。
    ②其实,我也是这样一个被世界痛吻的人,自我出生开始,那个永远无法抹平的痕迹就刻在了我的脸上——一块紫色的胎记.
    ③小时候,妈妈告诉我,这是她特意留给我的印记。她还说,她怕我丢失了,这样就能很快找回来。我偎依在妈妈怀里.听着这样一个近乎美丽的故事。
    ④当我第一次发现我的脸不同于其他同学时,我哭了。那是开始我学业生涯的第一天,当我高高兴兴地背着我妈妈亲手缝制的书包蹦蹦跳跳地走进校园时.从陌生同学眼中发出的奇异的眼光,让我惊慌得不知所厝。最后畏惧地躲到了妈妈的身后。我仔细地听着同学们之间取笑我的对话,心开始剧烈地疼痛。我真的很恨妈妈.恨她为什么对我美化一个让人可笑的生理缺陷?但是,当我发现妈妈因此而愧疚得流泪时。那些埋冤却又烟销云散了。这怨不得母亲!
    ⑤我开始试着去面对这块胎记,面对人们异样的目光。因为母亲曾经对我讲过,塘泥虽然污浊,但是它能育出洁白的荷花。我一直坚信:只要我努力.就一定会战胜这心理的阴埋。
    ⑥现在,我已经慢慢长大了。很多事理我都能明白,我都能面对。记得有人说过:当上帝把所有的门都关闭时,总会给你留下一扇窗。也许。母亲的那话就是她留给我的那扇窗,她替我将阳光接进屋来,藏在心房。朋友们,请善待世界留给你的痛,打开心窗,将阳光注入心房。
    ⑦当你在漫步田野时,你应该感谢世界给予了你健全的双脚:当你在尽情歌唱时,你应该感谢世界给予了你甜美的歌喉;当你在挥毫作画时,你应该感谢世界给予了你柔韧的手臂……如果上帝没有赐予你这一切,请不要悲伤,试着用心灵歌唱。记住,没有比心灵的歌更美的声音.而这声音正来自你的心房。
    ⑧阴暗的土地得不到阳光的恩惠,却滋吸养分,育出了一片鲜绿的苔藓,供蚂蚁觅食,蜻蜓歇脚。石壁上的百合,虽然得不到充足的养分.却在陡峭细密的岩缝中练就了柔韧的根须,开出了洁白的花朵,让蜜蜂采蜜,供游人观赏。池塘里的淤泥虽然污浊丑陋,却不言辛苦,滋养了荷塘里绚丽开放的花朵,供蝴蝶起舞.供游鱼蔽荫……
    ⑨这一切的一切,教会了我太多太多,唯有善待生命 中的痛,唱出欢乐的歌,才能让你的生命活得精彩,像那百合一样,永远绽放出绚丽的光彩!
    问题:
    请从第④⑤段中找出两处错别字,从第⑥段中找出一处病句,并分别改正。(8分)
    17、这是一位初中学生的习作,请认真阅读并指出其中的优点和缺点。(12分)
    18、案例:
    阅读《紫藤萝瀑布》教学设计(节选),完成第16题。
    【学习目标】1.品味精彩语言,把握紫藤形象;2.学习本文写景抒情时恰当地运用比喻、拟人、对比等修辞手法,找出有关语句,分析运用种种修辞的作用及其效果:3.说出作者对人生的独特感受。体味人生,感悟人生哲理。
    【教学过程】
    (一)导入(多媒体展示若干张紫藤萝图片)。
    (二)完成表格,品读紫藤。
    请大家快速浏览全文.对照描述紫藤和表现作者思想感情的重要段落。完成“紫藤萝档案”表格。(背景音乐小提琴声舒缓、清丽)
       

2017030711153517510.jpg

2017030711153517510.jpg

    (三)模拟采访,悟读哲理。
    为了使大家更好地悟读文章中的哲理。我们需要一个好的学习形式.学生在老师引导下同意采用记者采访的形式。一学生扮演作者宗璞,其他学生就文中难以理解的地方采访作者。分组活动后大班交流。
    (四)课外拓展,迁移提升(背景音乐)。
    问题:
    16.以上是某位初中语文教师有关《紫藤萝瀑布》一课的教学设计(节选),阅读并指出其存在的两个方面的问题。(20分)
    三、教学设计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19题20分,第20题20分,第21题25分,共65分)
    19、阅读材料.完成第19-21题。
    法布尔《绿色蝈蝈》原文
    现在是7月中旬,村里今晚在庆祝国庆。当孩子们围着欢乐的篝火跳跳蹦蹦,当鼓声随着每支烟花的升空而响起时,我独自一人,在阴暗的角落里,倾听着田野的节日音乐会,田野里的节目要比此时在村庄广场上上演的节目更加庄严。
    夜已晚了,夜晚9点的天气比较凉爽,蝉已不再呜叫了。它白天唱了一整天,夜晚来临,也该休息了,但它的休息常常被扰乱。在梧桐树浓密的枝叶里,突然发出哀鸣似的短促而尖锐的叫声。这是蝉在安静的休息中,被夜间狂热的狩猎者绿色蝈蝈捉住而发出的绝望哀号。
    让我们远离喧嚣去倾听.去沉思吧。当被捉住的蝉还在挣扎的时候,梧桐树梢上的节目还在进行着,但合唱队已经换了人。现在轮到夜晚的艺术家上场了。耳朵灵敏的人,能听到弱肉强食处四周的绿叶丛中,蝈蝈在窃窃自语。那像是滑轮的响声,很不引人注意,又像是干皱的薄膜隐隐约约的窸窣作响。在这喑哑而连续不断的低音中,时不时发出一阵非常尖锐而急促、近乎金属碰撞般的清脆响声。这便是蝈蝈的歌声和乐段,其余的则是伴唱。尽管歌声的低音得到了加强,这个音乐会不管怎么说还是不起眼,十分不起眼的。虽然在我的耳边,就有十来个蝈蝈在演唱,可它们的声音不强,我耳朵的鼓膜并不都能捕捉到这微弱的声音。然而当四野蛙声和其他虫鸣暂时沉寂时.我所能听到的一点点歌声则是非常柔和的,与夜色苍茫中的静谧气氛再适合不过了。绿色的蝈蝈啊,如果你拉的琴再响亮一点儿,那你就是比蝉更胜一筹的歌手了。在我国北方,人们却让蝉篡夺了你的名声!
    在6月份,我提了不少雌雄的蝈蝈关在我的金属网罩里。这种昆虫非常漂亮,浑身嫩绿,侧面有两条淡白色的丝带,身材优美,苗条匀称,两片大翼轻盈如纱。关于食物,我遇到了喂养螽斯时同样的麻烦。我给它们莴苣叶,它们吃了一点儿,但不喜欢。我必须另找食物,它们大概是要鲜肉吧。但究竟是什么呢?
    清晨,我在门前散步,突然旁边的梧桐树上落下了什么东西,同时还有刺耳的吱吱声,我跑了过去,那是一只蝈蝈正在啄着处于绝境的蝉的肚子。我明白了,这场战斗发生在树上,发生在一大早蝉还在休息的时候。不幸的蝉被活活咬伤,猛地一跳,进攻者和被进攻者一道从树上掉了下来。有时我甚至还看到蝈蝈非常勇猛地纵身追捕蝉,而蝉则惊慌失措地飞起逃窜。就像鹰在天空中追捕云雀一样。但是这种以劫掠为生的鸟比昆虫低劣,它是进攻比它弱的东西,而蝈蝈则相反,它进攻比自己大得多、强壮有力得多的动物,而这种身材大小悬殊的肉搏,其结果是毫无疑问的。蝈蝈有着有力的大颚、锐利的钳子,不能把它的俘虏开膛破肚的情况极少出现,因为蝉没有武器反驳.只能哀鸣踢蹬。
    我笼里的囚犯的食物找到了.我用蝉来喂养它们。它们对这道菜吃得津津有味,以至于两三个星期间.这个笼子里到处都是蝉肉被吃光后剩下的头骨和胸骨,扯下来的羽翼和断肢残腿。肚子全被吃掉了,这是好部位,虽然肉不多,但似乎味道特别鲜美。因为在这个部位,在嗉囊里.堆积着蝉用喙从嫩树枝里吮取的糖浆甜汁。是不是由于这种甜食,蝉的肚子比其他部位更受欢迎呢?很可能正是如此。
    为了变换食物的花样.我还给蝈蝈吃很甜的水果:几片梨子,几颗葡萄,几块西瓜。这些它们都很喜欢吃。就像英国人酷爱吃用果酱作作料的带血的牛排一样,绿色蝈蝈酷爱甜食。也许这就是它抓到蝉后首先吃肚子的原因.因为肚子既有肉,又有甜食。
    不是在任何地方都能吃到沾糖的蝉肉的。因此别的东西也得吃。对于金龟子一类的昆虫,它毫不犹豫地都接受.吃得只剩下翅膀、头和爪。
    这一切都说明蝈蝈喜欢吃昆虫.尤其是没有过于坚硬的盔甲保护的昆虫。它十分喜欢吃肉.但不像螳螂一样只吃肉。蝈蝈这蝉的屠夫在吃肉喝血之后,也吃水果的甜浆,有时没有好吃的.甚至还吃一点儿青草。
    蝈蝈也存在着同类相食的现象。诚然.在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5-5-24 19:12 , Processed in 0.065478 second(s), 10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