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招聘考试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03|回复: 0

2017下半年幼儿教师资格保教知识与能力:模拟题精选(一)

[复制链接]

21万

主题

21万

帖子

65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652786
发表于 2018-9-29 20:11:2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17年下半年教师资格证笔试考试时间是11月4日,小编为广大考生整理了2017下半年幼儿教师资格保教知识与能力:模拟题精选相关内容,适合学员们在备考的过程中仔细研读,希望对大家的复习有所帮助!更多教师资格考试内容持续更新中,敬请关注文都教师考试网(jiaoshi.wendu.com)。
    一、单项选择题
    1.幼儿的思维是(    )占地位的思维,对事物的直接操作和直观认识,有助于幼儿思维的发展。
    A.直观行动性
    B.具体形象性
    C.自我中心性
    D.抽象性
    【参考答案】B
    【解析】具体性是指幼儿思维的内容是很具体的。幼儿思考问题总是借助于具体事物或具体事物的表象,对具体的语言容易理解,对抽象的语言则不易理解。形象性是指依靠事物的形象来思维。事物可以在眼前也可以不在眼前,但头脑中必须有事物的表象。
    2.一天中重要的往往被忽视的生活活动是(    )。
    A.入园
    B.睡眠
    C.饮水
    D.如厕
    【参考答案】C
    【解析】全托或日托等有早晚餐的学前教育机构,其餐饮活动包括早餐、午餐、晚餐和午睡后的点心以及日常生活的饮水。饮水对于维持幼儿的身体健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然而因为其一般在过渡环节中完成,因而往往被忽略。
    3.教师自制一个测验——带孩子参观理发店,然后引导孩子描述观察到的事物,根据幼儿的回答对幼儿的观察力做出评价的方式属于(    )。
    A.标准测验法
    B.教师自编测验
    C.观察法
    D.谈话法
    【参考答案】B
    【解析】从题干“教师自制一个测验”可以得出幼儿教师采用的评价幼儿观察力的方式是教师自编测验,而不是教师直接使用已经编好的标准测验量表进行测验幼儿的发展,进而评价幼儿的发展。观察法评价幼儿的发展指的是教师观察幼儿的各种行为表现,评价幼儿发展,而不是幼儿作为观察主体。谈话法在本题中有涉及,但主要的评价方式是测验法。
    二、简答题
    4.简述研究幼儿心理时应坚持的原则。
    【参考答案】(1)客观性原则
    所谓客观性原则,首先是指必须考虑到儿童心理发生发展的客观基础,包括儿童周围的社会生活条件和教育条件,也包括儿童大脑发育的特点和状况。
    (2)发展性原则
    幼儿心理处于迅速发展的阶段,在研究幼儿心理过程中必须坚持发展观点。一方面要注意那些已经形成的心理特点和品质,注意这些特点和品质的发展过程;另一方面,还要注意刚刚萌芽的新特点和品质,抓住苗头加以指导和促进。
    (3)教育性原则
    研究工作不免对被研究的幼儿发生一定影响。研究过程的影响必须是有利于幼儿身心发展的影响。从设计研究方案、时间安排,到研究者和幼儿接触时的语言、态度,都必须符合对幼儿进行教育的要求。
    三、论述题
    5.论述幼儿园全面发展教育的意义。
    【参考答案】对幼儿实施全面发展教育是我国幼儿教育的基本出发点,也是我国幼儿园教育法规所规定的幼儿教育的任务。实施全面发展教育的意义具体表现如下:
    (1)体育
    在幼儿个体发展中。生命的健康存在是幼儿一切发展的基础和前提。同时,幼儿的健康水平从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健康水平。重视幼儿体育有利于提高全民族的身体素质。
    (2)智育
    幼儿期是大脑发育的时期,智力的早期开发是幼儿发展的需要。智育在开发幼儿智力的同时,还能培养幼儿良好的智力品质,激发幼儿对知识探索的兴趣与欲 望,启迪幼儿的智慧,帮助幼儿逐步学会学习,学会认识,为其今后不断地、主动地获取新知识、创造新知识打好基础。开发智力也是适应社会发展对个体要求的需 要。
    (3)德育
    幼儿期是个性开始形成的时期,对幼儿实施德育是幼儿个性发展的需要。良好的个性品质对人一生的成长和发展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很大程度上。幼儿的思想品质和道德素养代表着未来社会的文明程度,对我国未来的社会风貌、民族精神会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
    (4)美育
    美育通过艺术形象的魅力,潜移默化地感染和熏陶幼儿的心灵.使幼儿在感受美的同时,发展积极向上的精神和活泼开朗的性格,并产生美好的情感和情绪体验。 在幼儿的发展中,体、智、德、美四育具有各自独特的作用和价值,不能相互取代。几个方面统一于幼儿个体的身心结构之中,体、智、德、美任何一方面的发展都 与其他方面的发展相互促进、相互渗透、相互制约,不可分割。对幼儿来说,不能偏废任何一方面,否则将影响其他方面的发展。
    四、材料分析题
    6.小张和小李是育红幼儿园的两个老师,他们分别是中三班的主班和配班教师,平时小张对小朋友们要求十分严格,对幼儿的错误进行及时的批评指正,尽职尽 责,经常跟家长进行沟通,了解幼儿的发展水平与需要,增加对幼儿的了解。小李老师则对幼儿们没有什么要求,只希望在自己的课堂上孩子们不会打闹,顺利进行 课堂教学活动。因此,经常迁就哄让幼儿。每次问及到幼儿最喜欢哪个老师,幼儿们都会说最喜欢小李老师。
    你认为幼儿评价小李老师客观吗?为什么?
    【参考答案】(1)评价是一种手段,旨在通过评价,使教师看到自己的成功之举和不足之处。以便及时调整工作目标和进程,优化教学过程,明确努力方向,对 于激发教师发扬优势,克服缺点,增强工作责任心和积极性,提高教育质量不无裨益。(2)幼儿是受教育者,是教育的直接对象,他们与教师接触的机会较多,应 该最有发言权。材料中,幼儿被问及喜欢哪位教师,说明幼儿参与到评教工作。但是,由于幼儿年龄还小,认识不成熟,辨别是非能力较差,考虑欠妥,因此,他们 没有能力对教师的各方面教学行为做出一个合理、科学、恰当的评价,甚至往往出现“倒挂”的现象,一旦哪位教师对幼儿要求比较高,幼儿就认定老师是坏老师, 普遍不受欢迎;而如果教师对幼儿放松要求,时时处处迁就忍让,对幼儿不负责任,反被说成是“好教师”,深受喜欢。(3)学校组织评教时,不能盲目追求“时 髦”效应,哗众取宠,注重形式,否则评教就会偏离正确的轨道和方向,不但起不到应有的效果,反而会挫伤大部分教师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
    五、活动设计题
    7.请以“表情”为主题,设计一个中班社会活动。
    【参考答案】
    中班社会活动:表情畅想曲
    (1)活动目标:
    ①认识各种各样的脸部表情。
    ②理解各种表情所表达的心情。知道可以从人的表情中了解别人的心情。
    ③结合日常游戏,通过画表情来表达自己的心情。
    (2)活动准备:
    ①哭、笑表情图谱每组一份。
    ②故事课件:碰碰船。(两个孩子在玩碰碰船时撞在了一起,一幼儿脸部表情为很开心,另一幼儿脸部表情为空白。)
    ③操作卡片:小朋友活动情景图片(脸部表情为空白)。
    ④记号笔人手一支。
    (3)活动过程:
    ①看看讲讲各种表情(哭、笑、生气)
    幼儿看看讲讲表情图谱。
    师:今天老师带来了几位小客人,你们看看他们怎么了?为什么会这样?(幼儿操作,互相讲讲。)
    集中讨论、交流:
    师:谁来告诉大家小客人们怎么了?为什么会这样?
    幼A:这位小客人他在哭,可能他什么地方很痛。
    幼B:这位小客人在笑,因为他很高兴。
    幼C:我的客人很生气,因为有人欺负他。
    师生共同小结:哭、笑、生气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叫表情。
    ②选择不同的表情讲述故事结尾
    听故事《碰碰船》。
    师:这些表情都藏在一个故事里,你们想听吗?(结合故事课件,教师讲述故事,全体幼儿听故事。)
    幼儿自由选择表情图讲述故事结尾。
    师:小强和小语的船碰到了一起,小强很开心,可是小语会怎么样呢?请你选出一个表情图片和好朋友来讲。
    (幼儿操作讲述。)
    集体讨论,引导幼儿讲述自己的选择,并能讲讲为什么。
    师:谁来告诉大家小语会怎么样?(结合自己所选的表情图,填图讲述。)
    幼A:小语会哭,因为他们两人的船撞了,水溅到了她的眼睛里。
    幼B:小语会笑,因为碰碰船撞到一起很好玩。
    幼C:小语会很生气,因为小强撞到了她的船。(评:图片上小语的表情没有表达出来,留给孩子一个自由想象的空间。幼儿讲述的各种表情都符合逻辑,使孩子们能体会到成功的喜悦,并且懂得可以通过人的表情知道他的心情。)
    ③扩散性思维:丰富幼儿对表情的认识。
    师:小语除了会哭、笑、生气外,她可能还会怎么样?
    幼A:她可能还会尖叫,因为她太害怕了。
    幼B:她还会做鬼脸,因为太好玩了。
    ④幼儿操作:添画表情。
    师:老师把小朋友在幼儿园里做游戏的样子画了下来,可是老师忘了画表情。如果图片上的小朋友是你,你会怎样呢?请你画出表情来告诉老师。(出示幼儿游戏时的图片。)
    幼儿自选一张游戏时的图片,根据自己的体会,用添画表情图来表达自己的心情。
    评价小结。
    师:请你去看看别人在做游戏时的表情,说说他们的心情怎样?(幼儿离开位置自由参观,互相交流。)
    (采用这样的评价形式,可以让幼儿看到更多别人的表情和游戏时的心情,从而进一步理解可以从别人的表情中体会别人的心情,为幼儿以后游戏时的交往奠定基础。)
    更多教师资格消息,敬请关注文都教师考试网!
    >>>推荐阅读:2017下半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证考试科目
    >>>推荐阅读:2017年上半年教师资格证面试真题及解析
    >>>推荐阅读:中学教师资格各学科知识历年真题“1”元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5-7-26 14:45 , Processed in 0.055113 second(s), 8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