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招聘考试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19|回复: 0

幼儿保教知识与能力每日一练DAY99

[复制链接]

21万

主题

21万

帖子

65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652786
发表于 2018-9-29 20:10:4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文都教师考试网为同学们整理了出了1000道最有含金量的教师资格证考试试题,希望同学们坚持每天做10道题,积少成多,100天拿下教师资格证!
    1.下列关于幼儿的听觉偏好趋向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就人声和物声而言,新生儿趋向物声
    B.就母亲声音和陌生人声音而言,新生儿趋向新鲜的陌生人声音
    C.新生儿爱听节奏快的乐曲
    D.新生儿爱听柔和的声音
    2.儿童社会性的发展是( )。
    A.与生俱来的
    B.遗传素质决定的
    C.成长过程中自然形成的
    D.同外界环境相互作用过程中逐步实现的
    3.儿童社会性的发展是( )。
    A.与生俱来的
    B.遗传素质决定的
    C.成长过程中自然形成的
    D.同外界环境相互作用过程中逐步实现的
    4.大班幼儿苏立说:“妈妈,我长大了也想和你一样,做一个老师。”这是一种( )。
    A.经验性想象
    B.情景性想象
    C.愿望性想象
    D.拟人化想象
    5.20世纪影响泛的儿童思维发展理论是( )的儿童认知发展理论。
    A.桑代克
    B.皮亚杰
    C.斯金纳
    D.杜威
    6.幼儿创造性测量的一般原则是( )。
    A.适用性原则与活动性原则
    B.客观性原则与科学性原则
    C.教育性原则与生成性原则
    D.理论联系实际原则与开放性原则
    7.当刺激多次重复出现时,婴儿好像已经认识了它,对它的反应强度减弱,这种现象称作( )。
    A.记忆的潜伏期
    B.回忆
    C.客体性
    D.习惯化
    8.生活在当前信息社会的儿童,与生活在过去科技发展水平低下社会的儿童,在心理特点方面会有所差异,这说明儿童心理发展年龄特征具有( )。
    A.稳定性
    B.可变性
    C.阶段性
    D.顺序性
    9.幼儿园A老师在给小班幼儿上完“自己的衣服自己穿”这一课后,为了检验幼儿是否真的学会了自己穿衣服,A教师在幼儿午休起来后,鼓励幼儿自己穿衣服,以评价幼儿穿衣服的能力,这种评价方法属于(    )。
    A.诊断性评价
    B.形成性评价
    C.终结性评价
    D.定性评价
    10.区域活动的形式多是(    ),这就为儿童提供更多的自由交往和自我表现的计划,增进同伴之间的相互了解,尤其是对同伴在集体活动中所不可能表现出来的才能和优点的了解。
    A.个人活动
    B.小组活动
    C.集体活动
    D.个别活动
    1.D【解析】新生儿对听觉就已经有了一定的偏好,趋向于人声;对母亲的声音和陌生人的声音而言,更趋向于母亲的声音;喜欢柔和安定的声音。故选D。
    2.D【解析】儿童的社会性发展是指儿童从一个生物人,逐渐掌握社会的道德行为规范与社会行为技能,成长为一个社会人,逐渐步入社会的过程。它是在个体与社会群体、儿童集体以及同伴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过程中实现的。儿童社会性是后天形成的,是与环境相互作用逐渐实现的。故选D。
    3.D【解析】儿童的社会性发展是指儿童从一个生物人,逐渐掌握社会的道德行为规范与社会行为技能,成长为一个社会人,逐渐步入社会的过程。它是在个体与社会群体、儿童集体以及同伴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过程中实现的。儿童社会性是后天形成的,是与环境相互作用逐渐实现的。故选D。
    4.C【解析】愿望性想象是在想象中表露出个人的愿望,苏立的话表达了小孩的愿望,属于愿望性想象。故选C。
    5.B【解析】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是20世纪关于儿童思维影响最大的理论。故选B。
    6.A【解析】幼儿创造性测量的一般原则:适用性原则与活动性原则。故选A。
    7.D【解析】对多次重复出现的刺激的反应强度减弱的现象叫习惯化。故选D。
    8.B【解析】儿童的心理特点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在不同的社会环境中,儿童的心理特点表现出差异,这正是说明了儿童心理特点的可变性。故选B。
    9.C【解析】终结性评价是在完成某个阶段教育活动之后进行的,目的在于全面了解该阶段教育的结果,对达成目标的程度作出终结性评价,为以后制订教育活动的计划、设计方案提供客观依据。故选C。
    10.B【解析】区域活动儿童可以个体活动,但一个区域的环境自然构成一个小组,所以区域活动更多是小组活动,这就为儿童提供更多地自由交往和自我表现的机会,增进同伴之间的相互了解,尤其是对同伴在集体活动中所不可能表现出来的才能和优点的了解。有时小组也可通过教师与儿童共同活动来实现。故选B。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5-7-24 07:07 , Processed in 0.053559 second(s), 8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