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招聘考试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25|回复: 0

教师资格每日一练2018年(9月5日)-教师网

[复制链接]

21万

主题

21万

帖子

65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652786
发表于 2018-9-5 18:04:0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1.心理学家汉密尔顿最先做了注意品质的实验,他在地上撒了一把石子儿,发现人们很难在一瞬间同时看到六颗以上的石子儿。这反映的是(    )品质。
    A.注意的范围
    B.注意的转移
    C.注意的分配
    D.注意的稳定
    2.孔子曰:“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这句话体现了哪条德育原则?(    )
    A.疏导原则
    B.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的原则
    C.教育的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
    D.因材施教原则
    3.以下关于学习动机的作用,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学习动机的作用贯穿于学习活动的开始、进行和完成的全过程
    B.学习动机只对学习活动的发起起作用
    C.影响学习动机的因素就是学习者遇到的问题情境
    D.学习动机越高学习的效果越好
    4.班主任既通过对集体的管理去间接影响个人,又通过对个人的直接管理去影响集体。从而把对集体和个人的管理结合起来的管理方式是(    )。
    A.常规管理
    B.民主管理
    C.平行管理
    D.目标管理
    5.人们通过对狗鼻子构造的分析,发明了比狗鼻子更灵敏的电子嗅觉器。从飞鸟到飞机.从开水壶到蒸汽机,从海豹皮到南极探险服,从木蛀虫到地道导管软钻机……这种创造活动的心理机制属于(    )。
    A.思维定势
    B.原型启发
    C.功能固着
    D.酝酿效应
    答案及解析:
    1.【答案】A。解析:注意的范围指瞬间被人的意识所把握的客体的数目。人们只能注意到六颗以内的石子儿.这是客体的数目,所以选A。
    2.【答案】D。解析:因材施教原则是指进行德育要从学生的思想认识和品德发展的实际出发,根据他们的年龄特征和个性差异进行不同的教育,使每个学生的品德都能得到最好的发展。孔子提出了“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的了解学生的有效方法,并根据学生特点进行有区别的教育。
    3.【答案】A。解析:学习动机具有维持功能,不只是在学习活动发起时起作用,故排除B;影响学习动机的因素较多,C项说法过于绝对;学习动机存在一个动机最佳水平,即在一定范围内,学习效率随学习动机强度变化而变化.并不是越高越好,故排除D。
    4.【答案】C。解析:平行管理指班主任既通过对集体的管理去间接影响个人,又通过对个人的直接管理去影响集体,从而把对集体和个人的管理结合起来的管理方式。
    5.【答案】B。解析:原型启发是指从其他事物或现象中获得的信息对解决当前问题的启发。从生活中的具体事物得到启发,从而用在生活中。所以选B。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5-7-23 05:42 , Processed in 0.046235 second(s), 7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