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招聘考试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56|回复: 0

中医学专业知识:中医基础理论之闻诊(二)

[复制链接]

3万

主题

3万

帖子

1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14820
发表于 2016-6-19 14:29:5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事业单位专业知识|2016教师专业知识|2016计算机专业知识
【导读】
事业单位医疗卫生考试、医疗事业单位面试题请锁定中公事业单位招聘考试网。中公事业单位招聘考试网为大家提供中医基础理论之闻诊。
(一)咳嗽
咳嗽多见于肺脏疾病,然而与其它脏腑病变亦有密切关系。根据咳嗽的声音和兼见症状,可鉴别病症的寒热虚实。
(二)呕吐
呕吐有呕、干呕、吐三种不伺情况。呕指有声有物;干呕指有声无物,又称“哕”;吐指有物无声。三者均为胃气上逆,据呕吐的声音,可辨寒热虚实。
(三)呃逆
呃逆,唐代以前称“哕”,因其呃呃连声,后世称之为呃逆。此属胃气上逆,从咽部冲出,发出一种不由自主的冲击声。可据呃声之长短,高低和间歇时间不同,以诊察疾病之寒热虚实。
(四)嗳气
气,古名“噫”,是气从胃中向上,出于咽喉而发出的声音,也是胃气上逆的一种表现。饮食之后,偶有嗳气,并非病态,若嗳出酸腐气味,兼胸脘胀满者,是宿食不消,胃脘气滞;嗳声响亮,频频发作,得嗳与矢气则脘腹宽舒,属肝气犯胃,常随情绪变化而嗳气减轻或增剧。
(五) 太息
太息为情志病之声。在情绪抑郁时,因胸闷不畅,引一声长吁或短叹后,则自觉舒适。多由心有不平或性有所逆,愁闷之时而发出,为肝气郁结之象。
(六)喷嚏
喷嚏是由肺气上冲于鼻而作,外感风寒多见此证。外邪郁表日久不愈,忽有喷嚏者,为病愈之佳兆。
(七)肠鸣
肠鸣是腹中漉漉作响。据部位、声音可辨病位和病性。若其声在脘部,如囊裹浆,振动有声,起立行走或以手按抚,其声则漉漉下行,为痰饮留聚于胃;如声在脘腹,漉漉如饥肠,得温、得食则减,受寒,饥饿时加重,此属中虚肠胃不实之病;若腹中肠鸣如雷,则属风、寒、湿邪胜则脘腹痞满,大便濡泄;寒甚则脘腹疼痛,肢厥吐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5-9-16 04:26 , Processed in 0.042747 second(s), 14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