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招聘考试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64|回复: 0

2016儿科护理知识:小儿消化系统解剖、生理特点(二)

[复制链接]

3万

主题

3万

帖子

1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14820
发表于 2016-6-19 14:29:5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16年护理专业知识|2016公共基础知识题库|行政能力测试复习资料
【导读】
新都事业单位考试网为广大考生提供2016年医疗卫生护理专业知识《小儿消化系统解剖、生理特点(二)》,更多精彩内容请锁定中公事业单位。
1..肠及肠道菌群
婴儿肠道总长度约为身长的6倍(成人是4.5倍),肠黏膜面积相对较大,黏膜血管丰富,有利于营养吸收,但肠道感染时,肠道内细菌及毒素或病毒也容易进入血液引起全身中毒症状。肠系膜相对较长,活动度大,易患肠套叠及肠扭转。小儿直肠相对较长,黏膜和黏膜下层固定差,肌层发育不良,易脱肛。
哺乳后结肠和直肠有细菌繁殖,母乳喂养儿以双歧杆菌为主,人工喂养儿则以非致病的大肠埃希菌为主。肠道菌群失调可造成腹泻。
2.肝
年龄愈小,肝脏相对愈大。婴儿肝脏结缔组织发育较差,肝细胞再生能力强,不易发生肝硬变,但易受各种不利因素的影响,如缺氧、感染、药物中毒等均可使肝细胞发生肿胀、脂肪浸润、变性坏死、纤维增生而肿大,影响其正常生理功能。婴儿时期胆汁分泌较少,故对脂肪的消化、吸收功能较差。
婴幼儿正常肝脏在右肋下触及1~2cm,柔软、无压痛,6岁后肋下即触不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5-9-16 04:26 , Processed in 0.059249 second(s), 13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