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招聘考试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860|回复: 1

2012年河南特岗教师招聘考试模拟试卷与答案解析

[复制链接]

498

主题

3452

帖子

7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73255
发表于 2012-8-2 21:11:2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P align=center><STRONG>2012年河南特岗考试模拟卷</STRONG></P>
<P><BR>&nbsp;&nbsp;&nbsp; <STRONG>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BR></STRONG>1.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nbsp;&nbsp;&nbsp; )。<BR>&nbsp;&nbsp;&nbsp; A. 全面发展&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nbsp;B. 协调发展<BR>&nbsp;&nbsp;&nbsp; C. 可持续发展&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nbsp;D. 以人为本<BR>2.《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我国的基本教育政策是(&nbsp;&nbsp;&nbsp;&nbsp;&nbsp; )。<BR>&nbsp;&nbsp;&nbsp; A.提高质量&nbsp;&nbsp;&nbsp;&nbsp;&nbsp; B.促进公平&nbsp;&nbsp;C.改革创新&nbsp;&nbsp;D.育人为本<BR>3.苏轼评价王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这一思维过程属于(&nbsp;&nbsp;&nbsp; )。<BR>&nbsp;&nbsp;&nbsp; A.联想&nbsp;&nbsp;&nbsp;B.幻想&nbsp;&nbsp; &nbsp;&nbsp;&nbsp;C.理想 &nbsp;&nbsp;&nbsp;D.想象<BR>4.独立形态时期的第一本教育学著作是(&nbsp;&nbsp;&nbsp; )。<BR>&nbsp;&nbsp;&nbsp; A.《雄辩术原理》 &nbsp;&nbsp;&nbsp;&nbsp;&nbsp;B.《康德论教育》<BR>&nbsp;&nbsp;&nbsp; C.《大教学论》 &nbsp;&nbsp;&nbsp;&nbsp;&nbsp;D.《论科学的价值和发展》<BR>5.当面对多个岗位选择时,我们需要有各种利弊得失考虑如工资收入、升值空间、工作性质、生活保障等,这种目标冲突类型为:(&nbsp;&nbsp;&nbsp;&nbsp;&nbsp; )<BR>&nbsp;&nbsp;&nbsp; A.接近-接近型冲突&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B.回避-回避型冲突<BR>&nbsp;&nbsp;&nbsp; C.接近-回避型冲突&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D.多接近-回避型冲突<BR>6.根据认知心理学的研究,程序性知识的表征形式主要是(&nbsp;&nbsp;&nbsp; )<BR>&nbsp;&nbsp;&nbsp; A. 命题&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B. 命题网络&nbsp;&nbsp;&nbsp;&nbsp; <BR>&nbsp;&nbsp;&nbsp; C. 图式&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D. 产生式<BR>7.贯彻“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应做到(&nbsp;&nbsp;&nbsp; )。<BR>&nbsp;&nbsp;&nbsp; A.尊重学生人格,关注个体差异&nbsp;&nbsp;B.让学生自主选择课程<BR>&nbsp;&nbsp;&nbsp; C.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态度 &nbsp;&nbsp;D.充分地给学生传授科学知识<BR>8.新课程积极倡导的学生观是(&nbsp;&nbsp;&nbsp; )。<BR>&nbsp;&nbsp;&nbsp; ①学生是发展的人 &nbsp;&nbsp;&nbsp;&nbsp;②学生是独特的人<BR>&nbsp;&nbsp;&nbsp; ③学生是单纯抽象的学习者&nbsp;&nbsp;④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BR>&nbsp;&nbsp;&nbsp; A.①②③&nbsp;&nbsp;&nbsp;B.②③④&nbsp; &nbsp;&nbsp; &nbsp;C.①③④ &nbsp;&nbsp;D.①②④<BR>9.罗杰斯的“以学生为本”、“让学生自发学习”、“排除对学习者自身的威胁”的教学原则属于(&nbsp;&nbsp;&nbsp; )。<BR>&nbsp;&nbsp;&nbsp; A.非指导教学模式&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nbsp;&nbsp;B.结构主义课程模式<BR>&nbsp;&nbsp;&nbsp; C.发展性教学模式&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nbsp;&nbsp;D.最优化教学模式<BR>10.在校外活动中,教师处于(&nbsp;&nbsp;&nbsp; )。<BR>&nbsp;&nbsp;&nbsp; A.领导地位&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nbsp;&nbsp;&nbsp;&nbsp;&nbsp;B.启发指导地位<BR>&nbsp;&nbsp;&nbsp; C.顾问地位&nbsp;&nbsp;&nbsp;&nbsp;&nbsp;&nbsp;D.主导地位<BR>11.小明在持续背诵15天英语单词后,虽然每天坚持但成绩不见提高,这是练习中的:(&nbsp; )<BR>&nbsp;&nbsp;&nbsp; A.起伏现象&nbsp;&nbsp;&nbsp;&nbsp;&nbsp; B.高原现象&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C.先快后慢&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D.个别差异<BR>12.在教育过程中教师如果用简单粗暴、讽刺挖苦的做法来处理问题就违反了(&nbsp;&nbsp;&nbsp; )原则。<BR>&nbsp;&nbsp;&nbsp; A. 知行统一&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B.发扬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 <BR>&nbsp;&nbsp;&nbsp; C. 正面教育积极疏导&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D.尊重信任与严格要求相结合<BR>13.常常用电吹风来吹头发,却没想过用它烘干潮湿的衣服,这种情况属于(&nbsp;&nbsp;&nbsp; )。<BR>&nbsp;&nbsp;&nbsp; A.思维定势&nbsp;&nbsp;&nbsp;&nbsp; &nbsp;&nbsp;&nbsp;&nbsp;&nbsp;B.原型启发<BR>&nbsp;&nbsp;&nbsp; C.功能固着&nbsp;&nbsp;&nbsp;&nbsp; &nbsp;&nbsp;&nbsp;&nbsp;&nbsp;D.酝酿效应<BR>14.下列有关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之间关系的描述,正确的是(&nbsp;&nbsp;&nbsp;&nbsp;&nbsp; )。<BR>&nbsp;&nbsp;&nbsp; ①学习难度大,学习动机水平高,学习效果好<BR>&nbsp;&nbsp;&nbsp; ②学习难度大,学习动机水平低,学习效果好<BR>&nbsp;&nbsp;&nbsp; ③学习任务容易,学习动机水平高,学习效果好<BR>&nbsp;&nbsp;&nbsp; ④学习任务容易,学习动机水平低,学习效果好<BR>&nbsp;&nbsp;&nbsp; A.①②&nbsp;&nbsp;&nbsp;&nbsp;&nbsp;&nbsp;B.①④<BR>&nbsp;&nbsp;&nbsp; C.②③&nbsp;&nbsp;&nbsp;&nbsp;&nbsp;&nbsp;D.②④<BR>15.班主任工作的中心环节是 (&nbsp;&nbsp;&nbsp; ) 。<BR>&nbsp;&nbsp;&nbsp; A.了解和研究学生 &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B.做好个别教育工作 <BR>&nbsp;&nbsp;&nbsp; C.组织和培养班集体&nbsp;&nbsp;&nbsp;&nbsp;D.统一安排教育活动<BR>16.《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规定,具体负责义务教育实施工作的是(&nbsp;&nbsp;&nbsp; )。<BR>&nbsp;&nbsp;&nbsp; A.乡镇以上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BR>&nbsp;&nbsp;&nbsp; B.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BR>&nbsp;&nbsp;&nbsp; C.市级以上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BR>&nbsp;&nbsp;&nbsp; D.省级以上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BR>17.一般来说,新手老师在班级秩序管理方面,大多偏向(&nbsp;&nbsp;&nbsp; )管理。<BR>&nbsp;&nbsp;&nbsp; A.预防性&nbsp;&nbsp;&nbsp;B.攻击性&nbsp;&nbsp;&nbsp;C.支持性&nbsp;&nbsp;&nbsp;D.矫正性<BR>18.青少年身心发展的年龄特征决定教育工作要遵循的个体身心发展规律是(&nbsp;&nbsp;&nbsp; )。<BR>&nbsp;&nbsp;&nbsp; A.顺序性&nbsp;&nbsp;&nbsp;&nbsp;&nbsp; &nbsp;B.阶段性&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nbsp;C.稳定性&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nbsp;D.个别差异性<BR>19.“君子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体现了(&nbsp; B&nbsp; )的教育目的观。<BR>&nbsp;&nbsp;&nbsp; A.教育无目的论&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B.社会本位论&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BR>&nbsp;&nbsp;&nbsp; C.科学本位论&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D.个人本位论<BR>20.义务教育的教学计划特征是(&nbsp;&nbsp;&nbsp; )。<BR>&nbsp;&nbsp;&nbsp; ①强制性&nbsp; &nbsp;&nbsp;②普遍性&nbsp; &nbsp;&nbsp;③基础性&nbsp; &nbsp;&nbsp;④地方性<BR>&nbsp;&nbsp;&nbsp; A.①③④&nbsp;&nbsp;&nbsp; &nbsp;&nbsp;B.①②④&nbsp;&nbsp;&nbsp; &nbsp;&nbsp;C.①②③&nbsp;&nbsp;&nbsp; &nbsp;&nbsp;D.①②③④<BR>&nbsp;&nbsp;&nbsp; <STRONG>二、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20分)<BR></STRONG>1.尊重和发挥儿童的主体性就要允许儿童自由地发展。(&nbsp;&nbsp;&nbsp; )<BR>2.气质影响人的活动方式与效率,是一个人选择职业的依据之一。&nbsp;&nbsp;(&nbsp;&nbsp;&nbsp; )<BR>3.没有惩罚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nbsp;&nbsp;&nbsp; )<BR>4.小学生先学“铅笔”“计算器”“作业本”等种概念,再掌握“学习工具”这一属概念,这种由种概念到属概念的学习属于下位学习。(&nbsp;&nbsp;&nbsp; )<BR>5.中小学的主要教育任务是升入高一级的学校。 (&nbsp;&nbsp; )<BR>6.素质教育就是学生什么都学、什么都学好。(&nbsp;&nbsp;&nbsp; )<BR>7.义务教育的实质是为高一级学校输送优质生源。(&nbsp;&nbsp;&nbsp; )<BR>8.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只是解决学生在学校中的各种行为问题。(&nbsp;&nbsp;&nbsp; )<BR>9.能否自觉关注学生是衡量一个教师是否成熟的重要标志之一。(&nbsp;&nbsp;&nbsp; )<BR>10.国民党统治时期的党化教育不属于教育之列,因为其目的和性质都是反动的。(&nbsp;&nbsp;&nbsp; )<BR>11.人在激情状态下认识和自信能力会减弱,所以总做错事情。(&nbsp;&nbsp;&nbsp; )<BR>12.孟母择邻的故事表明环境因素决定着人的身心发展变化。(&nbsp;&nbsp;&nbsp; )<BR>13.最早从理论上论述班级授课制的教育家是夸美纽斯。(&nbsp;&nbsp;&nbsp; )<BR>14.在课堂中教师需要按照教材的逻辑顺序组织教学活动,因此,循序渐进教学原则的序就是指教材内容的逻辑顺序。(&nbsp;&nbsp;&nbsp; )<BR>15.品行不良问题主要出现在青年期。(&nbsp;&nbsp;&nbsp; )<BR>16.定势是一种消极的心理活动准备状态。&nbsp;&nbsp;(&nbsp;&nbsp;&nbsp; )<BR>17.教师对学生的表扬是一种激发学生学习的正诱因。(&nbsp;&nbsp;&nbsp; )<BR>18.师生关系就是教与学的关系。 &nbsp;(&nbsp;&nbsp;&nbsp; )<BR>19.教育回归“生活世界”的涵义是只要求“生活世界”,不要求“科学世界”。(&nbsp;&nbsp;&nbsp; )<BR>20.教书育人是教师的使命,教书是育人的基础。所以,教好书就能育好人。(&nbsp;&nbsp;&nbsp; )<BR>&nbsp;&nbsp;&nbsp; <STRONG>三、案例分析(每题10分,共20小题)<BR></STRONG>&nbsp;&nbsp;&nbsp; 案例1:老师:同学们,端午节快到了,我非常想到你们各家去过端午节,哪位同学愿意请我?<BR>&nbsp;&nbsp;&nbsp; 学生:(都面露喜色,大声喊)到我家!到我家!<BR>&nbsp;&nbsp;&nbsp; 老师:很高兴大家都愿意请我。但我只能去一家,这样吧,谁会做菜,而且做得好,我就到谁家去做客,怎么样?<BR>&nbsp;&nbsp;&nbsp; 学生:(面露难色,沉默)<BR>&nbsp;&nbsp;&nbsp; 老师:这个条件让大家为难了。离端午节还有好几天,如果大家努力,一定能学会炒菜,能请到我。<BR>&nbsp;&nbsp;&nbsp; 学生:(兴高采烈)好,一言为定。<BR>&nbsp;&nbsp;&nbsp; {两天后作文课上}<BR>&nbsp;&nbsp;&nbsp; 老师:同学们学会做菜了吗?<BR>&nbsp;&nbsp;&nbsp; 学生:(争先喊道)学会了!老师到我家吃饭吧!<BR>&nbsp;&nbsp;&nbsp; 老师:感谢你们的一片诚心,那么你们都学会了做什么菜了呢?<BR>&nbsp;&nbsp;&nbsp; 学生:(争先恐后,七嘴八舌的说起了自己学做菜的情况)<BR>&nbsp;&nbsp;&nbsp; 老师:我很想知道同学们是怎样学做菜的,但是全班这么多同学,不可能每个人都详细的介绍自己做菜的情况。有什么办法让老师知道每个同学学做菜的过程呢?<BR>&nbsp;&nbsp;&nbsp; 学生:老师,让我们把做菜的过程和做的什么菜都写出来就知道了!<BR>&nbsp;&nbsp;&nbsp; 老师:这个主意真好。这样,老师不仅能知道你们做的什么,还能比较一下,谁做的菜最好,我就到他家去做客,好吗?<BR>&nbsp;&nbsp;&nbsp; 学生:好!<BR>&nbsp;&nbsp;&nbsp; 老师:那好,那就快写吧!<BR>&nbsp;&nbsp;&nbsp; 上面是一则作文教学课实例。请你试从教学原则、教学方法和教学过程的视角对此进行分析。<BR>&nbsp;&nbsp;&nbsp; 案例2:我原来在小学是个很爱提问的人,可每次提问都给否定了。记得有一次,一位语文在教古诗《春晓》时我觉得有异议,就问老师:"老师说诗人春天好睡觉,连天亮都不晓得,那他夜里怎么能听见风雨声呢?"这位老师不以为然地说:"这有什么奇怪的!早上起床到外面看一看不就知道了?"当时我还要再问,老师挥挥手让我坐下,环视一下全班同学,多少带有嘲笑的口吻说道:"大家说说看,是他对还是老师对?"同学们毫不犹豫地答道:"老师对!"当时我感到很尴尬,竟然对自己的判断产生了怀疑。所以,到了中学以后,我很少提问……不像以前那样"炸刺"了。<BR>&nbsp;&nbsp;&nbsp; 问题:请根据尊重关爱学生的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及蕴涵的思想观念,分析说明本例中教师的表现会产生什么危害?教师应该怎样对待这样的事情?<BR>&nbsp;&nbsp;&nbsp; <STRONG>四、论述题(每题15分,共30小题)<BR></STRONG>1.个体身心发展的规律有哪些?学校教育如何适应这些规律,促进个体身心全面和谐地发展?<BR>2.“课程是学生的精神食粮,课程内容的质量直接影响乃至决定学生智力、品格、体质的发展。”试从这一基本观点出发,阐述课程及课程改革对学生发展的重大意义。<BR>&nbsp;&nbsp;&nbsp; <STRONG>五、写作(共40分)<BR></STRONG>&nbsp;&nbsp;&nbsp; 人非草木,熟能无过。对于未成年的学生而言,更是容易犯错误的年龄。“如何看待学生的错误”是教育永恒的话题,请就此写一篇文章,文体不限。800——1000字。<BR></P>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98

主题

3452

帖子

7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73255
 楼主| 发表于 2012-8-2 21:12:00 | 显示全部楼层
<P align=center><STRONG>2012年河南特岗考试模拟卷<BR>参考答案与解析</STRONG></P>
<P><BR>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BR>1.【答案】D。解析:胡锦涛说,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BR>2.【答案】B。解析:《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把促进公平作为国家基本教育政策;把提高质量作为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 把育人为本作为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把改革创新作为教育发展的强大动力。故该纲要提出我国的基本教育政策应是促进公平,即B。<BR>3.【答案】D。解析:想象是人脑对已储存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形成新形象的心理过程,“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是指由诗文本身产生的诗的意境,属于想象过程。<BR>4.【答案】C。解析:在教育学史上,一般把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看成是第一本教育学著作,此后,人们开始了教育学的独立探索时期。<BR>5.【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冲突的种类。在选择岗位时考虑各种因素,属于多重趋避式冲突。因此选择D。<BR>6.【答案】D。解析:程序性知识的表征的最小单位是产生式。是指人脑中贮存的一系列如果—那么形式表示的规则。一个产生式是一个由条件和动作组成的指令,即所谓的条件—活动规则,产生式通常用于表示具有因果关系的知识,其基本形式为:P→Q 或者 IF P THEN Q(如果P就Q),“产生式”这一术语是在1943年由美国数学家E.L.Post首先提出的。<BR>7.【答案】A。解析:贯彻“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应做到尊重学生人格,关注个体差异。<BR>8.【答案】D。解析:现代学生观倡导学生是发展中的人、学生是独特的人、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BR>9.【答案】A。解析:罗杰斯的非指导性教学模式观强调学生的自主发展。<BR>10.【答案】B。解析:在校外活动中,教师处于启发指导地位。 <BR>11.【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的是高原现象。在技能的形成过程中练习是不可缺少的环节。练习的进步是先快后慢的,到中期出现暂时停顿现象,即练习成绩保持一定的水平不再上升甚至呈下降的趋势。打破框架才有一个新的飞跃,即高原现象。<BR>12.【答案】C。解析:疏导原则就是在进行教育的过程中要循循善诱,以理服人,拒绝用简单粗暴的做法来处理问题的原则。<BR>13.【答案】C。解析:功能固着是指当一个人熟悉了某种物体的常用或典型的功能时,就很难看出该物体所具有的其他潜在的功能。常常用电吹风来吹头发,却没想过用它烘干潮湿的衣服,这种情况正是功能固着的表现。<BR>14.【答案】C。解析,动机强度和任务难易度之间的关系是:在学习较复杂的问题时,动机强度的最佳水平点会低些;在学习任务比较简单时:动机强度的最佳水平点会高些。由此可知①④错误,排除ABD项。正确答案选C。<BR>15.【答案】C。解析:班主任工作的中心环节是组织和培养班集体。<BR>16.【答案】B。解析:《义务教育法》第7条规定:义务教育实行国务院领导,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统筹规划实施,县级人民政府为主管理的体制。 <BR>&nbsp;&nbsp;&nbsp;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具体负责义务教育实施工作;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其他有关部门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负责义务教育实施工作。<BR>17.【答案】D。解析:新手老师由于班级管理经验不足,对问题行为缺乏预见,因而只能在问题出现之后,才进行矫正处理。<BR>18.【答案】B。解析:个体在不同的年龄阶段表现出身心发展不同的总体特征及主要矛盾,面临着不同的发展任务,这就是身心发展的阶段性。<BR>19.【答案】B。解析:“君子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出自《礼记?学记》,意思是君子如果要教化人民,造成良好的风俗习惯,一定要从教育入手。表达了这样一种治学精神,即教育担负的最大责任不是传承知识,而是移风易俗。“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意为古代的君王建立国家,治理民众,都把教育当作首要的事情。其体现了社会本位论的教育观。<BR>20.【答案】C。解析:义务教育的教学计划具有强制性、普遍性和基础性的特征。&nbsp;&nbsp; <BR>二、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20分)<BR>1.【答案】×。解析:尊重和发挥儿童的主体性不能等同于要儿童自由地发展。<BR>2.【答案】√。解析:在各种实践领域中,气质虽不起决定作用,但它对人的工作方式有影响,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人的工作效率,因此在职业的选择上,考虑气质因素是十分重要的。<BR>3.【答案】√。解析:需要正确认识惩罚的教育意义。<BR>4.【答案】×。解析:由种概念到属概念的学习属于上位学习。<BR>5.【答案】×。解析:教育是一种有目的培养人的社会活动,因此学校的教育任务除了让学生升入高一级的学校之外,还要教会学生更多各个方面的知识,如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有崇高的理想、形成良好的生活和学习习惯、掌握一定的科学文化知识等。<BR>6.【答案】×。解析:素质教育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教师不可能什么都会,学生也不可能什么都要学,什么都学好。<BR>7.【答案】×。解析:义务教育,是根据法律规定,适龄儿童和青少年都必须接受,国家、社会、家庭必须予以保证的国民教育。其实质是国家依照法律的规定对适龄儿童和青少年实施的一定年限的强迫教育的制度。<BR>8.【答案】×。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对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解。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根据小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特点,运用有关心理教育方法和手段,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和谐发展和素质全面提高的教育活动,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心理健康教育的任务有三:一是面对全体学生,开展预防性和发展性的心理健康教育;二是向少数有心理困扰和心理障碍的学生,开展补救性和矫治性的心理咨询和辅导;三是面对教师和家长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从而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题干中对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解片面化了。<BR>9.【答案】√。解析:一位成熟的教师应该能够自觉关注学生。<BR>10.【答案】×。狭义的教育是指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促使他们朝着所期望的方向发展活动的教育。教育具有历史性,不同历史阶段的教育性质、目的都是不同的。国民党统治时期的教育是为这一阶级服务的,体现了一定时间的教育的历史特殊性。不能因为其目的和性质而片面认为它不是教育。<BR>11.【答案】×。解析:激情是一种强烈的情感表现形式,往往发生在强烈刺激或突如其来的变化之后,具有迅猛、激烈、难以抑制等特点。人在激情的支配下,常能调动身心的巨大潜力。<BR>12.【答案】×。解析:环境对人的发展起着一定的影响作用,但这种影响是有限的,而不是决定作用。人的发展受遗传、环境、教育和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多重影响。<BR>13.【答案】√。解析:17世纪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是班级授课制的真正奠基者。他在1632年发表的《大教学论》一书中,对班级教学的实践作了总结和归纳,并对班级教学的特点、功能、应用等问题,第一次从理论上作了概括性的阐述和论证,从而奠定了班级教学的理论基础。<BR>14.【答案】×。解析: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是由人的身心发展规律的顺序性决定的。因此,序是指要遵循人的身心发展的顺序性。<BR>15.【答案】×。解析:品行不良问题主要出现在少年期。<BR>16.【答案】×。解析:定势是长时间解决相仿问题形成的思维及行动习惯,所以定势在解决新问题时,可能会因遇到相仿的问题而快速解决,也可能会遇到不同类型的问题,采用老办法而遇到更大的困难。因此定势有积极作用,也有消极作用。<BR>17.【答案】√。解析:诱因可分为正诱因和负诱因。当个体因趋向或接受它而得到满足的诱因称为正诱因;如果个体因逃离或躲避它而得到满足,这种诱因称为负诱因。诱因可以是物质的,也可以是精神的。例如,对学生而言,教师的表扬是正诱因,斥责是负诱因。<BR>18.【答案】×。解析:师生关系是一个结构复杂的多层次的关系体系。教与学的关系只是其中的一部分。<BR>19.【答案】×。解析: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强调教育回归“生活世界”的涵义是由过于注重“科学世界”转向更多地关照“生活世界”,并不是不要求“科学世界”。<BR>20.【答案】×。解析:夸大了教育的作用,忽视了人的培养是受多方面因素影响的,除了教育还包括环境的影响、个人主观能动性的发挥等。<BR>三、案例分析(每题10分,共20小题)<BR>1. 【参考答案】从教育原则角度来讲,该教师的作文教学充分体现了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原则。所谓的理论联系实际,是指既要传授知识,又要引导学生运用新知识去解决各种实际问题。教师的做法一方面让学生动手实践,锻炼了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一方面又通过实践操作为作文写作提供了良好的素材,丰富了自身的经验。此外,教师这种先引导后进入写作的手段,也是教学方法科学性的体现,此外有助于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也是科学性与教育性相结合原则的体现。<BR>从教学方法角度来讲,该教师主要采取了实践活动法和直观教学法,即让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并在社会实践活动中解决实际问题。体现在材料中,就是让学生自己动手做饭做菜,既提升老师学生的动手能力,又在动手做饭做菜的过程中加深了对做菜过程的直观感知,丰富了学生表象,为写好作文打下坚实基础。<BR>从教学过程的规律来看,该教师的做法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与学生的主体相统一的规律。教师的教学不再局限与课堂,而是为学生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在写作前体验生活,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让学生的写作文建立在自身直观经验的基础上,真正做到了“让学生易于表达,乐于表达”,“说真话、实话、心里话”。<BR>2. 【参考答案】(主要问题)是师道尊严的不良反映。(3分)<BR>&nbsp;&nbsp;&nbsp; (主要危害)如此下去将束缚或压抑学生思考和探讨问题的主动性,伤害学生的自尊、人格,难以形成良好的师生关系。(3分)<BR>&nbsp;&nbsp;&nbsp; (正确做法)对学生动脑思考、爱问问题在态度和行为上给予肯定;以这一问题激活全班学生的思考和讨论,共同寻求合理的结论。(3分)<BR>&nbsp;&nbsp;&nbsp; (理由)这是新的师生观的必然要求,有利于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和发展,更好地培养学生的主体性。(3分)联系案例展开论述。(3分)<BR>四、论述题(每题15分,共30小题)<BR>1.【参考答案】<BR>&nbsp;&nbsp;&nbsp; (1)个体身心发展的顺序性。<BR>&nbsp;&nbsp;&nbsp; 个体的身心发展是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由量变到质变的连续不断的发展过程。在这一发展过程中,其整个身心发展具有一定的顺序性。<BR>&nbsp;&nbsp;&nbsp; 因此,学校教育工作要循序渐进,一切知识技能的传授、智力的发展、体质的增强、思想品德的培养,都要遵循由具体到抽象、由浅入深、由简到繁、由低到高的顺序,既不能拔苗助长,也不要压抑学生的发展。<BR>&nbsp;&nbsp;&nbsp; (2)个体身心发展的阶段性。<BR>&nbsp;&nbsp;&nbsp; 个体在不同的阶段表现出身心发展的总体特征及主要矛盾,面临着不同的发展任务,这就是身心发展的阶段性。前后相邻的阶段进行着有规律的更替,在前一个阶段内准备了向后一个阶段的过渡。每一发展阶段,经历着一定的时间,在这一阶段内,其身心发展主要表现为数量的变化,经过一个时期,这种发展就由量变到质变,从而使其身心发展推进到一个崭新的阶段。<BR>&nbsp;&nbsp;&nbsp; 因此,学校教育工作必须根据不同年龄阶段的特点分阶段地进行,在教育教学的要求、内容和方法上不能搞“一刀切”,要注意各阶段的衔接和引渡工作。同时,教育又要走在发展的前面,抓住“最近发展区”,“跳一跳,摘桃子”,积极引导和促进学生向下一阶段的顺利、平衡过渡。<BR>&nbsp;&nbsp;&nbsp; (3)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个体身心发展的进程不总是以相等的速度直线发展的,而是时而猛长、时而缓慢,在发展过程中表现出一种不平衡性。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表现在两这方面:首先是同一方面发展速度的不平衡性;其次是不同方面发展的不平衡性。<BR>&nbsp;&nbsp;&nbsp; 因此,学校教育教学工作要抓住关键期,以求在最短的时间内取得最好的效果。<BR>&nbsp;&nbsp;&nbsp; (4)个体身心发展的互补性。互补性反映个体身心发展各组成部分的相互关系。从生理方面来看,如果机体某一方面的机能受损甚至缺失以后,可以通过其他方面的超常发展得到部分补偿。<BR>&nbsp;&nbsp;&nbsp; 因此,学校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特别是生理或心理机能发生障碍、学业成绩落后的学生,帮助他们树立起坚定的信心。还要掌握科学的教育方法,特别是要善于发现他们的优势,做到扬长避短。<BR>&nbsp;&nbsp;&nbsp; (5)个体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性。由于性别、遗传素质、环境、教育、主观努力等方面的不同,导致个体之间必然会出现一定的差异性。<BR>&nbsp;&nbsp;&nbsp; 因此,学校教育不仅要认识学生发展的共同特征,还应充分重视每个学生的个别差异,做到因材施教,有的放矢。<BR>2.【参考答案】<BR>&nbsp;&nbsp;&nbsp; (1)课程改革是推进素质教育的历史性必然选择。<BR>&nbsp;&nbsp;&nbsp; (2)课程改革是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特别是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BR>&nbsp;&nbsp;&nbsp; (3)课程内容的质量直接影响乃至决定学生智力、品格、体质的发展,学生是民族的希望,国家的未来,课程改革因此应提高到关系国民素质和国家未来竞争能力这样的高度来认识。<BR>&nbsp;&nbsp;&nbsp; 这一观点从学生的角度充分阐释了课程对学生个体身心发展的重要性,尤其是课程内容的质量对于学生身心全面发展的重要影响。<BR>&nbsp;&nbsp;&nbsp; 就课程而言,他对学生发展的意义主要体现在:<BR>&nbsp;&nbsp;&nbsp; (1)课程关乎学生的全面发展。学校教育的影响是通过课程传递给学生的,因此,<BR>&nbsp;&nbsp;&nbsp; 学生的全面发展必须依靠能够保障学生全面发展的课程来实现。体现课程的综合性、均衡性。<BR>&nbsp;&nbsp;&nbsp; (2)课程关乎学生的个性发展。国家教育方针表明,不但强调学生全面发展,也要求促进个性发展。这无疑需要通过丰富的、选择性的课程来实施。<BR>&nbsp;&nbsp;&nbsp; 当旧的课程体系无法适应和满足学生身心发展需要时,就需要通过课程改革来改变旧课程无法适应学生发展的因素。因此,课程改革对于学生发展的重大意义在于:<BR>&nbsp;&nbsp;&nbsp; (1)课程改革是推进素质教育的历史性必然选择。素质教育的核心就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而新课程课改是使我国基础教育在教育质量上实现跨越式发展,从而把素质教育落到实处的必经之路。<BR>&nbsp;&nbsp;&nbsp; (2)课程改革是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特别是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要改变课程内容繁、难、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BR>&nbsp;&nbsp;&nbsp; 总之,学生是民族的希望,国家的未来,课程改革因此应提高到关系国民素质和国家未来竞争能力这样的高度来认识。&nbsp; <BR>五、写作(共40分)<BR>&nbsp;&nbsp;&nbsp; 【参考例文】<BR></P>
<P align=center><STRONG>用宽容之心对待学生</STRONG></P>
<P><BR>&nbsp;&nbsp;&nbsp; 《教育学》中指出:“学生往往透过师生关系这面窗户透视人与人之间的一切关系,从中体会人世间的炎凉冷暖,学习与人处世的准则,从教师那里获得炽热情感的学生,可以在他们身上萌发出热爱人、热爱人生的积极态度,打下与人相处的良好行为基础。”对人宽容,是做人的一种美德,而对孩子宽容,则不仅是美德,还是一种教育艺术。<BR>&nbsp;&nbsp;&nbsp; 在工作中,我发现:有时孩子犯错误并非是有意的。有时是出于好奇或无知。因为孩子不能像成年人一样控制自己的行为,这时老师需要从心底里宽容孩子的过错。我以前总是要求每一个孩子做得一个样,上课时都必须像一座钟似的坐在座位上,不准乱动,课堂上常常因为学生坐不住而发脾气。一味按照自己的意愿对孩子进行“修剪”,这样扼杀了孩子的个性发展。那么怎样以宽容之心对待学生呢?<BR>&nbsp;&nbsp;&nbsp; 首先,包容学生的错误, 保护孩子的自尊心。“自尊心是孩子最珍贵的东西,是最需要保护的。”当孩子犯了错误的时候,按实际情况给予宽容,为孩子的错误行为找出合适的理由,让孩子有台阶可下,必要的时候也可以为孩子的错误保守秘密,从而保护孩子的自尊心。<BR>&nbsp;&nbsp;&nbsp; 其次,指出学生的错误,给予正确的引导。宽容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教育孩子,而不是置之不理,更不是包庇纵容。所以,老师要告诉孩子错在哪里,今后怎样改正,这样孩子才会心悦诚服地改正缺点。<BR>&nbsp;&nbsp;&nbsp; 再次,允许孩子的行为反复,以爱已之心爱人。反复性是青少年的特点之一,是其心智发展不成熟的反映。因此,宽容不是一次性的行为,不能以为孩子犯了错就不再宽容了。孩子的行为有所反复,这时就更需要老师保持一颗宽容、善待孩子的爱心。其实大多数学生犯了错误,都会后悔,希望得到宽容、谅解,哪怕这个学生是教师和同学眼中的差生。<BR>&nbsp;&nbsp;&nbsp; 当然,不要对孩子的进步“视而不见”。教师要有一双洞察一切的眼睛。当孩子取得了哪怕微小的进步,也要以最大的热情对他给予鼓励和赞扬。“赞识是杜绝学生犯错误的一剂良药”。正确地运用赏识教育,不但可以有效地避免孩子继续犯错,更可以培养孩子许多难能可贵的品德。<BR>&nbsp;&nbsp;&nbsp; “天空收容每一片云彩,不论其美丑,故天空广阔无比;高山收容每一块岩石,不论其大小,故高山雄伟壮观;大海收容每一朵浪花,不论其清浊,故大海浩翰无比。”哲人之言无疑是对宽容最生动直观的诠释。做为一名教育工作者,让我们在工作上心存宽容,关爱每一个学生吧。</P>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5-1-20 17:29 , Processed in 0.080139 second(s), 7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