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招聘考试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90|回复: 0

中医学专业知识:经行泄泻的病因病症

[复制链接]

3万

主题

3万

帖子

1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14820
发表于 2016-6-19 14:28:4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行政能力测试复习资料|2015公共基础知识题库|事业单位面试试题及答案
一、经行泄泻的概念
经行泄泻系因脾肾阳气亏虚所致。以经期或行经前后,周期性出现大便泄泻,日行数次为主要表现的病症。
二、经行泄泻的病因
(一)脾虚,脾统血,属湿土,司运化,若素体脾气虚弱,经期脾血注入血海,脾气既亏则化湿无权,水湿渗于肠胃而为泄泻。
(二)肾虚,肾主开阖,司二便,而经本于肾,若素体先天不足,或因房劳多产,克伐肾气,经行则肾气更虚,开阖失司,阳虚无以制水,则经行泄泻。
三、经行泄泻的症状
经行泄泻偏于脾虚者,大便稀薄,脘腹满闷,纳呆神疲。若因脾虚肝郁所致者,证见经行腹痛必泻,泻后痛止,胸胁痞闷,嗳气不舒。若偏于肾虚者,每于鸡鸣前腹痛泄泻或大便清冷如水,伴腰酸肢冷。
四、经行泄泻的治疗
(一)肝郁脾虚证
主症:经行期间大便溏泻。神疲肢重,面色不华,纳差口淡,或伴腹胀隐痛,舌质淡,边有齿印,苔薄,脉濡。
治法:补脾益气,除湿止泻。
常用方药:人参、茯苓、山药、白术、甘草各lkg,莲子肉、薏苡仁、砂仁、桔梗各500g,白扁豆750g。上为散。每次6g,枣汤调下,每日2-3次。亦可作汤剂,用量按原方比例酌定。
(二)肾阳亏虚证
主症:经行期间大便泄泻,或完谷不化,面色晦暗,腰腿酸软,形寒肢冷,小便清长,舌质淡,苔白滑,脉沉细。
治法:温肾健脾,除湿止泻。
常用方药:人参15g,炒白术30g,茯苓l0g,炒薏苡仁l0g,巴戟天15g,炒补骨脂12g,肉豆蔻6g,五味子6g,吴茱萸12g。加红枣5枚,生姜12g。水煎服,每日l剂。
五、经行泄泻的预防
(一)饮食宜清淡,忌劳倦过度。
(二)经期慎食生冷瓜果之类,以防湿滞更伤脾阳。
更多精彩内容,请访问事业单位招聘考试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5-9-15 10:01 , Processed in 0.058921 second(s), 8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