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8下半年教师资格证笔试辅导课程
152998419069994639.gif
2018教师资格证考试群:245885192(点击加群)
2019教师招聘考试交流群:524574854(点击加群)
联创世华统一客服热线:4001105311
教师资格考试:高中地理——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
判读项目
| 判读内容
| 确定等高线数值
| 在同一幅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距是相同的。
知道任意一条等高线的数值和等高距,可推算出该图上其他等高线的数值;
两条等高线之间的数值大小按“大于小值,小于大值”的法则判读;
两条等高线之间的闭合曲线内部数值的大小遵循“大于大值,小于小值”的法则判读
| 依据数值大小判断地形地貌
| 海拔200m以下,等高线稀疏且较为平直——平原;
海拔200~500m,相对高度一般小于100m,等高线稀疏且弯曲部分较和缓——丘陵;
海拔500m以上,相对高度一般大于100m,等高线密集——山地;
海拔500m以上,相对高度小,等高线在边缘较密集,而在顶部或内部明显稀疏——高原;
四周等高线较密集,数值大,中间等高线较稀疏,数值小——盆地
| 依据数值变化判断地形地貌
| 等高线闭合,数值从中心向四周逐渐降低——山地;
等高线闭合,数值从中心向四周逐渐升高——盆地或洼地;
两组数值从中心向四周逐渐降低的闭合等高线之间的区域——鞍部;
等高线弯曲部分由高值处向低值处凸出部位——山脊(也叫分水岭);
等高线弯曲部分由低值处向高值处凸出部分——山谷;
等高线交会处——陡崖
| 判断坡向
| 在北半球,坡向朝向低纬——阳坡,
坡向朝向高纬——阴坡;
暖湿气流沿坡面上升的坡——迎风坡,
暖湿气流沿坡面下沉的坡——背风坡
| 判断高度和气温
| 根据等高线的标高、同线等高、同图等高距相同,判断某地的海拔和相对高度;
根据气温垂直递减率0.6℃/100m,计算某地的气温
| 判断地势
| 根据海拔判断;有的等高线地形图上没有数值,可用示坡线判断
| 判断河流水系特征
| 山地常形成放射状水系,
盆地常形成向心状水系。
山脊线(山脊等高线弯曲最大的点的连线)成为分水岭;
山谷常有河流发育,等高线穿越河谷时向上游方向弯曲,即河流流向与等高线凸出方向相反
| 判断河流水文特征
| 等高线密集的河谷,河流流速大;陡崖处有时形成瀑布;
河流的流量与流域面积(集水区域)和流域内降水量(内流区域内的融冰或融雪量)有关
| 判断坡度陡缓
| 等高线稀疏的地方为缓坡;
等高线密集的地方为陡坡;
等高线均匀的地方为均匀坡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