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招聘考试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92|回复: 0

申论答题技巧:积累名言警句,成就作文高分

[复制链接]

21万

主题

21万

帖子

65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652786
发表于 2018-6-8 20:31:2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中公事业单位为大家带来申论答题技巧《积累名言警句,成就作文高分》,希望可以帮助各位考生顺利通过事业单位招聘考试。更多精彩内容请访问中公事业单位招聘考试网!
申发论述题目是申论五大题型之一,又被称之为作文。向来是各位考生公考路上的一大拦路虎。尤其是作文的积累部分,在考试过程中会让考生大脑一片空白。尤其是作为议论文中的名言警句部分,更是各位考生的犯愁的环节。如何为自己的公考之路锦上添花?接下来针对生态领域可以用到的名言警句,中公教育老师在此进行详细总结。
一、习言李语
1.全民义务植树开展30多年来,促进了我国森林资源恢复发展,增强了全民爱绿植绿护绿意识。同时,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我国总体上仍然是一个缺林少绿、生态脆弱的国家,植树造林,改善生态,任重而道远。
——2013年4月2日,习近平在参加首都义务植树活动时强调
2.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和重要资源,是人类生存发展的重要生态保障。不可想象,没有森林,地球和人类会是什么样子。
——2013年4月2日,习近平在参加首都义务植树活动时强调
3.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
——2013年4月8日至10日,习近平在海南考察时指出
4.希望海南处理好发展和保护的关系,着力在“增绿”、“护蓝”上下功夫,为全国生态文明建设当个表率,为子孙后代留下可持续发展的“绿色银行”。
——2013年4月8日至10日,习近平在海南考察时指出
5.如果仍是粗放发展,即使实现了国内生产总值翻一番的目标,那污染又会是一种什么情况?届时资源环境恐怕完全承载不了。经济上去了,老百姓的幸福感大打折扣,甚至强烈的不满情绪上来了,那是什么形势?所以,我们不能把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提倡绿色低碳生活方式等仅仅作为经济问题。这里面有很大的政治。
——2013年4月25日,习近平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上发表讲话时谈到
6.环境治理是一个系统工程,必须作为重大民生实事紧紧抓在手上。大气污染防治是北京发展面临的一个最突出的问题。要坚持标本兼治和专项治理并重、常态治理和应急减排协调、本地治污和区域协调相互促进,多策并举,多地联动,全社会共同行动。
——2014年2月25日,习近平在北京考察工作时强调
7.应对雾霾污染、改善空气质量的首要任务是控制PM2.5。虽然说按国际标准控制PM2.5对整个中国来说提得早了,超越了我们发展阶段,但要看到这个问题引起了广大干部群众高度关注,国际社会也关注,所以我们必须处置。民有所呼,我有所应!
——2014年2月26日,习近平在北京市考察工作结束发表讲话时谈到
8.着力扩大环境容量生态空间,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合作,在已经启动大气污染防治协作机制的基础上,完善防护林建设、水资源保护、水环境治理、清洁能源使用等领域合作机制。
——2014年2月26日,习近平在听取京津冀协同发展专题汇报时强调
9.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绝不是对立的,关键在人,关键在思路。
——2014年3月7日,习近平在参加贵州团审议时强调
10.小康全面不全面,生态环境质量是关键。要创新发展思路,发挥后发优势。因地制宜选择好发展产业,让绿水青山充分发挥经济社会效益,切实做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同步提升,实现百姓富、生态美有机统一。
——2014年3月7日,习近平在参加贵州团审议时强调
11.现在一些城市空气质量不好,我们要下决心解决这个问题,让人民群众呼吸新鲜的空气。将来可以制作贵州的“空气罐头”……
——2014年3月7日,习近平在参加贵州团审议时强调
12.我们将继续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全面促进资源节约,加大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力度,着力解决雾霾等一系列问题,努力建设天蓝地绿水净的美丽中国。
——2014年6月3日,习近平在2014年国际工程科技大会上发表主旨演讲时强调
13. 加大生态环境保护治理力度。加快改善生态环境特别是空气质量,是人民群众的迫切愿望,是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必须科学施策、标本兼治、铁腕治理,努力向人民群众交出合格答卷。
——李克强2017年政府工作报告
二、古人名言
1. 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
——《礼记·孔子闲居》
2.仓满鼠雀喜、草尽兔狐愁。 ——包拯
3.人只有按照自然所启示的经验来生活。 ——叔本华
4.大地给予所有的人是物质的精华,而最后,它从人们那里得到的回赠却是这些物质的垃圾。 ——惠特曼
5.俯仰终宇宙、不乐复何如 。 ——陶渊明
6.人法地、地法天、天法德、道法自然。 ——老 子
7.地球所提供的足以满足每个人的需要,但不足以填满每个人的欲望。 ——甘地
8.由俭如奢易,由奢入俭难。
9.判天地之美、析万物之理。
10.山中何所有?岑上多白云 只可自怡悦、不堪持寄君 “诏问山中何所有”,赋诗以答。——陶弘景
更多申论答题技巧内容,请访问事业单位招聘考试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5-2-3 03:45 , Processed in 0.072656 second(s), 7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