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招聘考试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42|回复: 2

2017下半年教师资格面试真题:小学数学(1.6上)

[复制链接]

21万

主题

21万

帖子

65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652786
发表于 2018-3-21 20:04:2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17年下半年教师资格证面试考试时间是2018年1月6日-7日。文都教师考试网(jiaoshi.wendu.com)在考试结束后整理了2017下半年教师资格面试真题:小学数学(1.6上),方便考生了解自己本次教资国考面试的难点、盲点,并对相应科目的成绩进行估分。

2018010711170171903.jpg

2018010711170171903.jpg

    二、考题解析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提问:利用多媒体显示小熊和小狗分别在圆形和正方形跑道上赛跑,大家猜一猜最后谁跑的路程远?
    追问:到底谁跑的远呢?带着这个问题我们学习今天的内容。
    (二)新知探索
    1.探讨圆的周长和直径的关系。
    首先猜测:正方形的周长与它的边长有关,观察这些圆,猜一猜,圆的周长与它的什么有关呢?
    其次再让学生分组做实验,拿出自己准备的学具圆,分别量出它们的周长、直径,并把数据填入书中表格中。通过测量,汇报。学生观察数据,通过对比发现:每个圆的周长都是它的直径长度的3倍多一些。最后师生共同概括。从而得出,圆的周长与它直径的关系。
    2.介绍圆周率的知识及祖冲之对圆周率的贡献。
    先介绍表示这个3倍多一些的数,是一个固定不变的数,我们称它为圆周率,再介绍π的读写法。最后结合画像介绍古代数学家祖冲之与圆周率的故事,同时指出:圆周率是一个无限小数,小学阶段取它的近似值为3.14。
    (三)课堂练习
    对于上例中的圆和正方形的跑道,谁的周长长呢?
    (四)小结作业
    今天我们学习了圆的周长,大家在学习中认知了周长并学会计算了圆的周长。

2018010711172392403.jpg

2018010711172392403.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万

帖子

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26784
发表于 2018-3-21 21:14:41 | 显示全部楼层

    小学数学《除法》

2018010711181134703.jpg

2018010711181134703.jpg

    二、考题解析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创设情境:老师今天给你们带来了一位新朋友,我们看看它是谁?出示大熊猫图片,可爱的大熊猫遇到了一些困难,想寻求大家的帮助,我们一起来看看它遇到了什么问题?
    出示情境图,大熊猫说:“我想把12个竹笋平均放在4个盘子里,每盘应放几个呢?”
    提问:要想帮助大熊猫正确地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必须注意什么?
    追问:说说你是怎样分的?结果怎样?
    学生上台边演示边分边说平均分的过程。(一个一个分、两个两个分、三个三个分)
    总结:不管怎样分,最后的结果怎么样?得出:每份同样多,都是每盘放3个。
    引出课题——除法。
    (二)新知探索
    1.引入除法
    提问:把12个竹笋平均放在4个盘子里,每盘放3个,每盘放得同样多,是平均分吗?
    像这样的平均分的情况我们可用除法来计算。
    2介绍除号
    加法、减法、乘法都有自己的运算符号,分别是“+”、“-”、“×”,除法也有自己的运算符号“÷”,读作除号,板书指导除号的写法。
    3.介绍除法算式
    活动:请大家试着将“把12个竹笋平均放在4个盘子里,每盘放3个”这件事用一个除法算式表示出来。
    引导得出:因为÷表示平均分,所以把12个竹笋平均放在4个盘子里,就可以用12÷4,分得的结果是每盘同样多都是3个,所以最后等于3。
    读作12除以4等于3。
    4.理解除法算式的含义
    提问:谁来说一说这个算式中的12、4、3分别表示什么?除号表示什么?
    (三)课堂练习
    1.列出算式并说一说算式所表示的含义。
    (1)把12个竹笋平均放在2个盘子里,每盘放几个?
    (2)把12个竹笋平均放在3个盘子里,每盘放几个?
    (3)把12个竹笋平均放在6个盘子里,每盘放几个?
    2.读出下列算式,并说出算式的意义。
    10÷2=5 18÷6=3 16÷8=2 15÷3=5
    (四)小结作业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学会了什么?有什么新的收获?还有什么问题?
    回家和父母说一下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答辩题目解析】
    1.本节课是不是一定要强调平均分?
    【参考答案】
    本节课一定要强调平均分。因为认识除法是学生在感知“平均分”的意义的基础上,才能抽象出除法算式,因此,充分利用平均分的操作活动引入,让学生先独立思考分的方法,然后用图形或小棒代替竹笋,亲自操作,让学生边摆边说平均分的过程,不断加深平均分活动在学生脑海中的相应表象,为建立除法概念打下基础。
    2.你是如何让学生理解除法算式的意义?
    【参考答案】
    在教学时,组织学生把平均分的结果与相应的算式对比,介绍“÷”表示平均分,12表示的是要平均分的数量,4表示的是平均分的份数。再介绍算式的读写法。这样把算式与平均分竹笋的情境联系在一起,帮助学生了解除法的含义。
    接着进一步组织学生分一分、写一写、读一读,利用12个图形平均分2份、3份、6份,让学生反复动手操作经历除法算式表示“平均分”的过程,从而进一步领悟除法的意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万

帖子

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26784
发表于 2018-3-21 21:58:19 | 显示全部楼层

    小学数学《三角形内角和》

2018010711202144703.jpg

2018010711202144703.jpg

    二、考题解析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爱因斯坦说过:“问题的提出往往比解答问题更重要”,在三角形王国里,出现了两个三角形,一个三角形人高马大,还有一个体型就娇小了些。同学们你们快听他们好像在讨论什么,场面甚是激烈,现在就让我们仔细的听听他们在说些什么。
    大三角形对小三角形说:“我的个子比你大了那么多,我的三个内角的和也一定比你大!”小三角形听完笑着说:“体型大内角和就一定比我大吗?我可不这么认为!”同学们,让我们仔细想想他们的对话,看看到底谁说的有道理。
    (二)新知探索
    分组测量的方式进行探索,同时记录下小组成员测量出的不同三角形的每个内角,以及三个内角和。

2018010711194290803.jpg

2018010711194290803.jpg

2018010711200057703.jpg

2018010711200057703.jpg


    >>>热点阅读:2017下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面试真题及答案解析
    >>>热点阅读:【直播】2018上半年文都教资成师计划系列课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5-7-27 08:30 , Processed in 0.061280 second(s), 10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