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招聘考试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458|回复: 4

河南教综必刷《3000题》参考答案:普通心理学之认知过程

[复制链接]

21万

主题

21万

帖子

65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652786
发表于 2018-3-15 16:24:5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点击:河南招教教综必刷《3000》题答案汇总
        第二章 认知过程
        第一节 注意
        一、单项选择题
    1.答案:B
    解析:有意注意也称随意注意,是有预先目的、必要时需要意志努力、主动地对一定事物所发生的注意,题干表述为引起有意注意的条件。
    2.答案:A
    解析:教师在讲课的时候还要观察学生的表现,实际上是在把注意放到授课内容和言语发音的同时,还要把注意力放到视觉上。这种现象用心理学中的注意来解释就是注意的分配。
    3.答案:B
    解析:注意的分配是指人在进行两种或多种活动时能把注意指向不同对象的现象。一边……一边……属于同时进行的两种活动,因此属于注意的分配。
    4.答案:B
    解析: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
    5.答案:D
    解析:注意从当前任务被无关刺激吸引,离开当前任务,属于分散。
    6.答案:B
    解析:无意注意也称不随意注意,是没有预定目的、无需意志努力、不由自主地对一定事物所发生的注意,题干中表述的即无意注意。
    7.答案:B
    解析:“眼观六路”为注意的广度,“一心二用”为注意的分配。
    8.答案:B
    解析:注意的分配是指人在进行两种或多种活动时能把注意指向不同对象的现象。如学生在课堂上一边听课,一边记笔记,同时又观察老师。
    9.答案:B
    解析:注意不是一个独立的心理过程。
    10.答案:C
    解析:注意的分配指人在进行两种或多种活动时,能把注意指向不同对象的现象,如我们可以一边骑车,一般欣赏路边的风景。
    11.答案:A
    解析:无意注意也称不随意注意,是没有预定目的、无需意志努力、不由自主地对一定事物所发生的注意。题干所述是教师利用声音的变化来引起学生的无意注意。
    12.答案:D
    解析:注意的集中性指人的心理活动只集中于少数事物上,对其他事物视而不见,听而不闻,并以全部精力来对付被注意的某一事物,使心理活动不断地深入下去。
    13.答案:C
    解析:注意的分配是指人在进行两种或多种活动时能把注意指向不同对象的现象。
    14.答案:D
    解析:注意的分散是指注意离开了当前应当完成的任务而被无关的事物所吸引。
    15.答案:D
    解析:注意的外部表现主要有:适应性行为、无关动作停止、呼吸运动的变化。
    16.答案:D
    解析:此题考查注意的分配特性。
    17.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注意的品质。注意的起伏是指短时间内注意周期性地不随意跳跃现象。由于个体不能长时间地保持固定的状态,而是在间歇地加强或减弱,因此如果预备信号与起跑信号间隔时间太长才发起起跑信号,会影响运动员成绩;注意的选择性是指注意具有选择信息的功能,在众多的信息刺激中,表现为偏向于对一类刺激注意得多,而对另一类刺激注意得少;注意的分配是指人在进行两种或多种活动时能把注意指向不同对象的现象;注意的指向性是指人在清醒的每一瞬间,心理活动都指向某个对象,而离开其他对象。
    18.答案:B
    解析:指向性指注意使心理活动指向特定的对象和范围。注意的集中性是指心理活动停留在被选择对象上的强度或紧张度,它使心理活动离开一切无关的事物,并且抑制多余的活动。转移指根据新的任务,有意识地、主动地把注意从一种活动转移到另一种活动上,维持指注意保持在某一对象或某一活动上的时间长短。因此B正确。
    19.答案:B
    解析:注意是一种复杂的心理活动,一般来说有以下三种功能。(1)选择功能:注意使心理活动选择有意义的、符合当前需要的刺激,排除或抑制那些无意义的、干扰当前活动的刺激,从而使人的心理活动具有一定的方向性;(2)保持功能:我们从外界获得的感知信息,从记忆中提取的信息,只有加以注意才能得到保持。如果不加注意,就会很快消失,任何智力操作都无法完成;(3)调节和监控功能:在注意状态下,人们常常把自己的行为和一定的目标进行比较,并通过反馈的信息相应地调节、监控自己的行为,使之与目标相一致;如果行为与目标不一致就进一步加以调节,直至达到目标为止。题干中各种活动的维持需要的注意是维持功能的体现。
    20.答案:B
    解析:注意的稳定性,是指注意保持在某一对象或某一活动上的时间长短特性。持续时间愈长,注意就愈稳定。儿童从事一项活动能够善始善终,即能够长时间地集中注意在一项活动中,说明注意的稳定性品质很好。
    21.答案:B
    解析:注意的分配是指人在进行两种或多种活动时能把注意指向不同对象的现象。一般需要对某种技能特别熟悉时可以一心二用,成熟的歌手边弹边唱就是注意的分配的体现。
    22.答案:B
    解析:随意注意是既有预定目的,需要时又要付出意志努力的主动的注意。题干中学生克服苦难,自觉即有目的的学习,是随意注意。
    23.答案:B
    解析:要使注意持久地集中在一个对象上,是很困难的。短时间内注意周期性地不随意跳跃现象称为注意的起伏,它是由人的感受性不能长时间地保持固定的状态,而是间歇性地加强和减弱造成的。又称为注意的动摇。
    24.答案:D
    解析:在个体发展中,无意注意的发展先于有意注意。小学生的无意注意优于有意注意,并且从无意注意向有意注意过渡,小学低年级无意注意占主导。因此选D。
    25.答案:B
    解析:刺激物的活动和变化,如活动变化的霓虹灯、演讲者抑扬顿挫的声调等引起人的无意注意,无意注意也称不随意注意,因此本题选B。
    26.答案:D
    解析:根据题干“游戏的水平不亚于成人”说明儿童有足够的能力同时应付游戏中的各种情况,而这就需要注意的分配。所以此题选D。
    27.答案:C
    解析:考查刺激物的特点对无意注意的影响。激物之间显著的对比关系,如万绿丛中一点红等容易引起无意注意,题干中的字体和背景的颜色对比也更易引起无意注意。
    28.答案:C
    解析:注意的分配是指人在进行两种或多种活动时能把注意指向不同对象的现象。小学低年级学生刚开始学习写字,因此就容易顾此失彼,体现出其分配品质不好。
    29.答案:A
    解析:注意的范围也称注意的广度,是指在同一时间内意识能清楚地把握到的对象的数量。人们注意的范围是有限的,也是可以测量的。阅读时一目十行就体现出其阅读数量大,故本题选择A。
    30.答案:D
    解析:注意的分配是指人在进行两种或多种活动时能把注意指向不同对象的现象,老师一边讲课,一边兼顾观察同学的活动,谁认真听讲,谁玩手机,谁看课外书,分配能力尤为重要。
    31.答案:A
    解析:安静的阅览室中小声交谈就可能引起人的无意注意,是因为在安静的环境中这也是比较强的刺激,体现了刺激物的相对强度对注意产生的影响。BCD不符合题意。
    32.答案:B
    解析:注意的分配是指人在进行两种或多种活动时能把注意指向不同对象的现象。注意的分配是有条件的,如果两种活动需要同一感觉通道,即用同种心理操作完成,这两种活动很难做到注意的分配。比如题干中的一手画方,一手画圆,都是画图,很难同时完成。
    33.答案:D
    解析:“一心二用”即注意的分配品质,注意的分配是有条件的,D正确,ABC错误。
    34.答案:A
    解析:无意注意也称不随意注意,是没有预定目的、无需意志努力、不由自主地对一定事物所发生的注意。安静教室里突然一声砰会引起同学的无意注意。
    35.答案:C
    解析:在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利用两种注意转换的规律来组织教学。如在一堂课中,上课之初教师通过组织教学活动把学生的注意转移到本节课上来,以形成有意注意;在讲授新的教学内容时,教师设法让学生对教学内容产生无意注意;当讲授重点、难点时,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使他们维持有意注意;期间,教师要改变教学方式,使学生适当放松一下,使学生由有意注意转为无意注意;在课要结束时,教师要提出明确的要求,使学生保持有意注意,然后布置作业。此外,教师应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有意后注意,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36.答案:B
    解析:题目叙述的既需要目的又要意志努力,所以是有意注意。
    37.答案:D
    解析:题目中小刘的注意因为新任务而主动转移,所以其注意转移快。
    38.答案:C
    解析:注意的稳定性是在时间上的特性。
    39.答案:A
    解析:注意的分配强调同一时间做几件事。
    40.答案:A
    解析:既没有目的也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为无意注意,又叫不随意注意。
        二、多项选择题
    1.答案:ACD
    解析:注意品质包括:广度(范围)、稳定性、分配和转移。
    2.答案:ABC
    解析:注意的转移是根据新的任务,有意识地、主动地把注意从一种活动转移到另一种活动中。学生注意转移快慢的标志是速度,速度受两方面因素影响:一方面,它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加快。另一方面,它还受原有注意的紧张度、引起注意转移的新事物或新活动的性质的影响。
    3.答案:AD
    解析:短时间内注意周期性地不随意跳跃现象称为注意的起伏(或注意的动摇),它是由人的感受性不能长时间地保持固定的状态,而是间歇性地加强和减弱造成的,属于注意的稳定性,而注意的不稳定是分散。
    4.答案:CDE
    解析:注意是一种复杂的心理活动,一般来说有以下三种功能:选择功能、保持功能、调节和监控功能。
    5.答案:ACD
    解析:维持有意注意的条件包括:第一,加深对目的任务的理解。有意注意是一种有预先目的的注意,目的越明确、越具体,有意注意就越容易保持。第二,合理组织活动。活动组织得是否合理关系到有意注意的保持。第三,对兴趣的依从性。间接兴趣是一种对活动结果的兴趣。有了这种间接兴趣,尽管活动本身枯燥,但有意注意仍能保持很长时间,使人长久地从事这种活动,直到任务完成。第四,排除内外因素的干扰。B是无意注意的条件。
    6.答案:ABCD
    解析:注意时最显著的外部表现有下列几种:1.适应性运动。人在注意状态下,感觉器官一般是朝向注意对象的。例如,在注意听一个声音时,往往会把耳朵转向声音的方向,“侧耳倾听”。最明显的适应性动作是个体能跟随组织者的思路,配合做各种运算或操作等,这也说明个体正处于积极的有意注意状态。2.无关动作停止。当人们集中注意时,就会高度关注当前的活动对象,一些与活动本身无关或起干扰作用的动作会相应减少甚至停止。3.呼吸运动的变化。在紧张注意时,甚至会出现呼吸暂时停止的情况,即所谓“屏息”现象。
    7.答案:AD
    解析:略
        三、判断题
    1.答案:正确
    解析:略。
    2.答案:错误
    解析:这是为了引起学生的无意注意。
    3.答案:错误
    解析:这是注意的分配现象。
    4.答案:错误
    解析:注意是一种伴随状态,不是一种独立的心理过程。
    5.答案:错误
    解析:选择功能是注意的首要功能。
    6.答案:错误
    解析:当人们集中注意时,就会高度关注当前的活动对象,一些与活动本身无关或起干扰作用的动作会相应减少甚至停止。
    7.答案:错误
    解析:无意注意的产生和维持还取决于主观条件,即人本身的状态。包括当时的需要,如食物易引起饥饿者的注意;当时的特殊情绪状态;当时的直接兴趣等。
    8.答案:错误
    解析:注意和外部行为表现之间并不总是一一对应的。比如人在上课跑神时却表现出仔细去倾听的样子。
    9.答案:错误
    解析:并不是说任何附加刺激都会引起注意分散,相反,隔绝外界的一切附加刺激,要想保持稳定注意也是很困难的。因为缺乏外界刺激,大脑皮层难以维持较高水平的兴奋,要保持注意就非常困难。所以,有时微弱的附加刺激不但不会减弱注意,反而会加强注意。
    10.答案:正确
    解析:注意是一种伴随状态。
    11.答案:错误
    解析:教学效果要好,应是有意注意和无意注意相互转化的。
    12.答案:正确
    解析:侧耳倾听、举目凝视是适应性运动,屏息是呼吸运动的变化。
    13.答案:错误
    解析:从心理学角度,注意是指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指向性和集中性是注意的两个基本特性。指向性可以保证我们的心理活动去清晰而准确地把握某个事物。集中性使我们的心理活动只关注所指向的事物,抑制了与当前注意对象无关的活动。比如当我们集中注意去读一本书的时候,对旁边的人声、鸟声或音乐声就无暇顾及,或者有意不去关注他们。所以说注意对学生学习也有积极的意义。故本题错误。
    14.答案:错误
    解析:对象越相似,排列愈集中或有某种规则,注意广度也就愈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万

帖子

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27060
发表于 2018-3-15 16:37:53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二节 感觉与知觉
        一、单项选择题
    1.答案:D
    解析:根据在感知觉中起主导作用的感觉器官的特性,可分为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和味觉等,其中视觉起主导作用。
    2.答案:C
    解析:运动知觉分为真动知觉和似动知觉,题干中表述的是似动知觉中的诱发运动。
    3.答案:A
    解析:感觉的补偿是指某种感觉系统的机能丧失后而由其他感觉系统的机能来弥补。例如,盲人失去视觉,通过实践活动使听觉更加敏锐。
    4.答案:C
    解析:差别感觉阈限:指刚刚能够觉察出两个同类刺激物之间的最小差别量。
    5.答案:B
    解析:知觉的理解性是指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对感知的事物进行加工处理,并用言语把它揭示出来的特性。
    6.答案:A
    解析:题干描述的是感觉阈限的含义。
    7.答案:A
    解析:用不同颜色的粉笔写出形近字的相异部分,利用的是感觉对比。
    8.答案:A
    解析:低年级小学生常把“9”写成“P”是空间知觉不好。空间知觉指物体的空间特性在人脑中的反映,包括形状知觉、大小知觉、深度知觉、方位知觉等。
    9.答案:A
    解析:知觉选择性指按照某种需要和目的,主动而有意地选择少数事物(或事物的某一部分)作为知觉的对象,或无意识地被某种事物所吸引,以它作为知觉对象,对它产生鲜明、清晰的知觉映象,而把周围其余的事物当成知觉的背景,只产生比较模糊的知觉映象。题目中选择红笔所标重点为知觉的对象。
    10.答案:A
    解析:儿童感知觉发展的实验表明,小学生对图形知觉速度较慢,识别技能较差。由于认识水平的局限,小学儿童尚不能正确识别和说明图形的本质属性。字母b和d有较大相似性,故而导致识别出现错误。
    11.答案:C
    解析: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
    12.答案:D
    解析: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感觉是一种简单的心理现象,是认知的起点,可以说感觉是一切知识和经验的基础,是正常心理活动的必要条件。
    13.答案:C
    解析:两种感觉先后发生所形成的对比叫继时对比。如吃完苦药以后再吃糖感觉糖更甜了;从冷水里出来再到稍微热一点水里感觉热水更热了。
    14.答案:A
    解析:个体的关注点不同显示了知觉的选择性。
    15.答案:A
    解析:对感受器的刺激作用停止后,感觉印象并不立即消失,仍能保留一个短暂的时间,称为感觉后效,在视觉中称为后像。电影就是利用了后像的作用。
    16.答案:C
    解析:由于刺激对感受器的持续作用而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叫感觉适应。适应现象表现在所有感觉中,“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是嗅觉的适应。
    17.答案:A
    解析:感觉对比与适应的区分:两种刺激是对比,一种刺激持续是适应。
    18.答案:B
    解析:老师这样做可以让学生有选择的关注相同点和不同点,引起学生的注意。
    19.答案:D
    解析:看起来不是方形的窗户仍能感知是方形,是形状知觉的恒常性。
    20.答案:B
    解析:错觉是指在特定条件下对事物必然会产生的某种固有倾向的歪曲知觉,是对客观事物不正确的知觉,是知觉的一种特殊情况。
    21.答案:B
    解析:感觉对比是同一感受器接受不同的刺激,而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
    22.答案:B
    解析:联觉是一种感觉兼有另一种感觉的心理现象,题干中作者闻到清香的时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这是一种从嗅觉给人听觉感觉的联觉。
    23.答案:A
    解析:感觉是人们认识世界的开端、知识的源泉,是一切心理活动的基础。
    24.答案:D
    解析:刚刚能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量叫绝对感觉阈限。绝对感觉阈限和绝对感受性之间是反比关系,老年人的听觉感受性随着年龄增长降低,因此要大声才能听到,即绝对阈限高。差别阈限:刚刚能引起差别感觉的刺激物间的最小差异量。
    25.答案:D
    解析:联觉是不同感觉的相互作用的一种特殊表现,指一种感觉兼有另一种感觉的心理现象。题干中看到红杏却让人觉得“春闹”,属于联觉现象。故本题选择D。
    26.答案:D
    解析:厨师做菜越来越咸是因为其味觉对咸味已经适应,味觉适应的现象,感受性降低,所以菜会越来越咸。故本题选择D。
    27.答案:D
    解析:值夜班的消防员佩戴红色眼睛帮助其适应室内灯光,是视觉的适应。故本题选择D。A是对比现象,B是知觉恒常性体现,C是超出了感觉的阈限。
    28.答案:C
    解析:对感受器的刺激作用停止以后,感觉并不立即消失,还能保持一个极短的时间,这种暂时保留下来的感觉印象称为后像。分为正后像和负后像。正后像在于它保持着原来效应刺激物所具有的同一品质的痕迹。如在暗室里把灯点亮,在灯前注视灯光三四秒钟,再闭上眼睛,就会看见在黑的背景上有一个灯的光亮的痕迹,这是正后像,因为它保持着原来效应刺激物──灯光的同样的“亮”的品质。随着正后像出现以后,如果继续注视,就会发现在亮的背景上出现一个黑斑的痕迹,这是负后像。题干中是负后像的体现。
    29.答案:C
    解析:感受性是指感觉器官对适宜刺激的感觉能力,感受性高低可用感觉阈限测量。人在黑暗森林里能否看到远处微弱的灯光体现了其视觉感受性的高低。视觉差别感受性强调对最小差异量的感觉能力,题干没有体现差异量。因此选C。
    30.答案:B
    解析:由暗处到亮处,特别是强光下,最初一瞬间会感到光线刺眼发眩,几乎看不清外界事物,几秒钟之后逐渐看清物品,这叫明适应。明适应状态下,人的感受性是急剧下降的过程,而感觉阈限则是急剧上升。
    31.答案:C
    解析:人的知觉,总是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对感知的事物进行加工处理,直觉地理解其意义,并用词的形式把它揭示出来。这是知觉的理解性。题干中孩子们的知觉依赖了自己过去的经验,赋予白云新的形象,体现了理解性。
    32.答案:D
    解析:知觉的恒常性指当距离、角度或光线的明暗在一定范围内发生了变化时,我们的知觉印象仍然不变。题干中我们戴不戴眼镜都觉得是蓝色衬衫体现了颜色恒常性。
    33.答案:A
    解析:感觉和知觉密不可分,纯粹的感觉只有在新生儿中才有,而在儿童和成年人实际的心理活动中,单纯的感觉是很少的,总是以知觉的形式来反映事物的。由于感觉和知觉的密不可分,因此,常将两者统称为感知。发展心理学认为,在婴儿的认知能力中,最先发展且发展速度最快的方面是感知觉,并且在婴儿认知过程中占主导地位。大量的研究表明,2~4个月婴儿的颜色知觉已有了很好的发展,4个月时表现出明显的颜色偏好,具有正确的颜色范畴性知觉,其颜色视觉的基本功能已接近成人水平。因此本题选A。
    34.答案:B
    解析:对称性原则是视野中对称的部分更易组成图形;邻近原则指在空间上彼此接近的刺激物更容易被知觉为一个整体;相似性原则是在大小、形状、颜色或形式上相似的刺激物更容易被知觉为一个整体;连续性原则是我们一般会把图形看成是一个圆圈和一个矩形重叠在一起,而不是看成更复杂的两个图形的拼接。穿着相同服装的运动员被知觉为一个队就是相似性原则造成的。
    35.答案:A
    解析:绝对感受性指刚能觉察出最小刺激强度的能力。感受性是指感觉器官对适宜刺激的感觉能力,A错误。感觉阈限指能引起感觉持续一定时间的刺激量或刺激强度。感受性与感觉阈限成反比关系,绝对感受性和绝对感觉阈限在数值上成反比。
    36.答案:B
    解析:错觉是对客观事物不正确的知觉,是知觉的一种特殊形式。艺术上利用错觉使观众产生逼真的效果,从而产生应有的艺术效果。如舞台美术、化妆、影视中的特技等。
    37.答案:B
    解析:两可图形即是把知觉的事物中选择何种事物为背景,何种为对象。故本题选择B。
    38.答案:D
    解析:选项都是似动知觉的主要形式,考查运动后效的含义。
    39.答案:B
    解析:当两个刺激(如光点、直线、图形等)按一定空间间隔和时距相继呈现时,我们就会看到从一个刺激物向另一个刺激物的连续运动,这就是动景运动,也叫最佳运动。题干中在一个屏幕上看到两个相临的光点连续移动就是动景运动。
    40.答案:A
    解析:知觉常常是各种感觉器官协同活动的结果,受个人的知识经验制约,B错误;知觉具有理解性,同一物体,不同的人经验不一样,对它的知觉是不同的,C错误;感觉是单一感觉器官的结果,不依赖人的知识和经验,同一物体,不同的人对它的感觉是相同的,D错误。知觉是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整体在人脑中的反映,故本题选择A。
    41.答案:B
    解析:略
    42.答案:D
    解析:在暗室里,如果你点燃一支熏香或烟头,并注视着这个光点,你会看到这个光点似乎在运动,这就是自主运动现象。
    43.答案:B
    解析:知觉的对象有不同的属性,由不同的部分组成,但我们并不把它感知为个别孤立的部分,而总是把它知觉为一个有组织的整体,知觉的这种特殊性称为知觉的整体性。格式塔心理学家曾对知觉的整体性做过许多研究,提出知觉是按照一定的规律形成和组织起来的,比如接近律在时间上或空间上接近的部分容易形成一个整体。因此选B。
    44.答案:D
    解析:人的知觉,总是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对感知的事物进行加工处理,直觉地理解其意义,并用词的形式把它揭示出来。在和朋友聊天时,尽管某个字没听清,但根据个人经验也能理解语言含义,应用知觉的理解性。
    45.答案:C
    解析:两种不同的刺激物作用于一种感受器而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可以分为同时对比和继时对比。题干中先放进热水,再放到温水,属于继时对比,可见本题选C。
    46.答案:C
    解析:错觉就是对客观事物不正确的知觉。错觉是一种特殊的知觉,其产生的原因是由于外界的客观刺激,因而不是通过主观努力就可以纠正的。错觉不存在个体差异。
    47.答案:D
    解析:联觉是指一种感觉兼有另一种感觉的心理现象。可以算作感觉相互作用的一种特殊表现。最常见的是视听联觉,尤其是色听联觉较易出现,即听到一种声音会引起一种色觉。
    48.答案:B
    解析:感觉器官对适宜刺激的感觉能力叫感受性。并不是所有适宜刺激都能引起感觉,人的感官只对一定范围内的刺激做出反应,只有在这个范围内的刺激才能引起人的感觉。人的感受性不是固定不变的,感受性的发展依赖于人们的生活条件与实践活动,由于社会实践活动的要求和熏陶,人们的某种感觉的感受性会变得特别灵敏,因此B错误。
    49.答案:A
    解析:考查暗适应感受性变化。
    50.答案:D
    解析:视觉是外部感觉。
    51.答案:C
    解析:感觉是认识世界的环节。
    52.答案:C
    解析:考查绝对感受性的概念。
    53.答案:C
    解析:考查感受性与感觉阈限的关系,两者成反比。
    54.答案:A
    解析:考查差别感受性的概念。
    55.答案:D
    解析:一种感觉兼有另一种感觉的现象是联觉。
    56.答案:B
    解析:考查感觉后像的概念。
    57.答案:A
    解析:考查知觉恒常性的种类。白色为颜色恒常性
        二、多项选择题
    1.答案:ABCD
    解析:知觉特性包括:整体性、选择性、恒常性和理解性。
    2.答案:AB
    解析:影响运动知觉的四要素,物体运动的知觉,运动物体与知觉者的距离,人们选择什么样的参照物,观察者自身静止或运动的状态。
    3.答案:AB
    解析:感受性是感受的能力,感觉阈限是这种能力的一个量值,感受性和感觉阈限是成反比关系。故本题选择AB。
    4.答案:AC
    解析:人们主动而有意地选择少数事物(或事物的某一部分)作为知觉的对象,或无意识地被某种事物所吸引,以它作为知觉对象,对它产生鲜明、清晰的知觉映象,而把周围其余的事物当成知觉的背景,只产生比较模糊的知觉映象。B是整体性,D是理解性。故本题选择AC。
    5.答案:ABD
    解析:鹤立鸡群就是与周围环境形成鲜明对比,因此容易引起人的无意注意,应用的是注意的选择性理论,故选ABD。
    6.答案:AB
    解析:感觉的适应是相同的刺激物持续地作用于某一特定感受器而使感受性而发生变化的现象,可引起感受性的提高,也可以引起感受性的降低。A是嗅觉适应,B是味觉适应,C是泛化,D是感觉对比。故本题选择AB。
    7.答案:CD
    解析:似动知觉是指在一定的条件下人们把客观静止的物体看成是运动的,或把客观上不连续的位移看似是连续的运动的。主要包括动景现象、自主运动、诱导运动即运动后效。CD属于动景运动,AB本来就是运动的物体,是真动,不属于似动现象。
    8.答案:AE
    解析:对感受器的刺激作用停止以后,感觉并不立即消失,还能保持一个极短的时间,这种暂时保留下来的感觉印象称为后像,分为正后像和负后像。AE属于后像。B是后效运动,C是光学折射造成的,D是表象。
    9.答案:ABD
    解析:肤觉是由皮肤感受器官所产生的感觉,触觉、温觉、冷觉和痛觉是几种基本的肤觉。味觉是刺激作用于味觉感受器官产生的感觉,不属于肤觉。因此选ABD。
    10.答案:ABC
    解析:感觉是人脑对当前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包括视觉、听觉、嗅觉、味觉、皮肤觉等。错觉是指不正确的知觉。
    11.答案:ABCD
    解析:错觉种类很多包括:1、几何图形错觉(长短、方向、大小、弯曲等),2、形重错觉,3、视听错觉,4、倾斜错觉,5、时间错觉。
    12.答案:BCD
    解析:知觉整体性的形成不是随随便便的,而是遵循着一定的规则,曾经有人总结出了它的几条定律:(1)接近律。在空间、时间上彼此接近的部分容易被人知觉为一个整体。(2)相似律。物理属性(强度、颜色、大小、形状)相似的个体易被知觉为一个整体。(3)连续律。具有连续性或共同运动方向等特点的客体,易被知觉为同一整体。(4)封闭性。封闭和完整的客体易被知觉为统一整体。
    13.答案:ACD
    解析:考查错觉的特性。
    14.答案:ABCD
    解析:考查知觉恒常性的种类:大小、明度、颜色、形状四种。
        三、判断题
    1.答案:正确
    解析:辨别汉字的偏旁部首和结构,属于空间知觉,包括大小、方向、形状等。
    2.答案:正确
    解析:知觉的选择性是指当面对众多的客体时,知觉系统会自动地将刺激分为对象和背景,并把知觉对象优先地从背景中区分出来。
    3.答案:正确
    解析:感觉是人们认识世界的开端、知识的源泉,是一切心理活动的基础。
    4.答案:正确
    解析:遵循感知规律的强度律,刺激强度大,更容易被学生感知到。
    5.答案:正确
    解析:题中体现的是大小恒常性。
    6.答案:正确
    解析:此题考查的是知觉理解性这一特征。知觉的理解性即指知觉是在过去的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产生的,所以对事物的理解是知觉的必要条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万

帖子

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26936
发表于 2018-3-15 16:59:25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三节 记忆
        一、单项选择题
    1.答案:D
    解析:使用图片就是具体形象的记忆。
    2.答案:D
    解析:记忆过程为识记、保持、回忆或再认。
    3.答案:A
    解析:早晨学习效果好是因为不受前摄抑制的干扰,晚上学习是不受倒摄抑制的干扰,都是单一抑制。
    4.答案:C
    解析:艾宾浩斯通过无意义音节的记忆实验提出了遗忘的规律:先快后慢、呈负加速。
    5.答案:A
    解析:艾宾浩斯遗忘曲线指出人的遗忘进程是先快后慢。
    6.答案:C
    解析:心向与定势常指同一种现象,即先于一定的活动而又指向该活动的一种动力准备状态,定势对迁移的影响表现为两种:促进和阻碍。题干中学生记忆无意义音节的过程加快了对后面音节的记忆,由此可知这是心向与定势的积极影响。
    7.答案:D
    解析:主要考查遗忘动机说的内涵。
    8.答案:B
    解析:过度学习的程度达到150%时候效果最好,即6遍基础上再背3遍。
    9.答案:D
    解析:前面学习内容对后面内容的干扰叫前摄抑制,后面学习内容对前面学习内容的干扰叫倒摄抑制,中间学习效果不好是因为既受前摄抑制又受倒摄抑制的影响。
    10.答案:A
    解析:情景记忆指人们根据时空关系对某个事件的回忆,一般与个人的亲身经历分不开。故选A。
    11.答案:B
    解析:信息加工理论将人的记忆系统分为三个:瞬时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短时记忆的保持时间较短,没有复述的情况下,一般保持30-40s;存储容量小,据米勒等人研究,一般为7±2个组块。因而,教师在上课时的每句话不应太长,每句话之间应该有停顿。
    12.答案:B
    解析:及时复习是防止遗忘最重要的方法。
    13.答案:C
    解析:学习效果最好是采取适当的过度学习,也就是达到刚好学会的150%。
    14.答案:B
    解析:记忆过程包括识记、保持、再认或回忆三个环节,保持是指已获得的知识经验在人脑中的巩固过程,是记忆过程的第二个环节,既是记忆的重要标志又是回忆和再认的前提。
    15.答案:A
    解析:情绪记忆是以体验过的某种情绪和情感为内容的记忆。
    16.答案:A
    解析: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将研究成果绘制成遗忘曲线。
    17.答案:B
    解析:回忆也叫再现,根据有无明确目的和是否需要意志努力,可把回忆分为有意回忆和无意回忆。有意回忆是指有明确的目的并需要一定意志努力的回忆,如学生课堂上对教师提问的回答。无意回忆是指事先没有预定目的也不需要意志努力的回忆,如题干中提到的“触景生情”,此外还有“睹物思人”等。
    18.答案:B
    解析:实验证明,过度学习(即能够背诵之后再进行的学习)达到50%,即学习程度为150% 时,记忆效果最好。
    19.答案:B
    解析:略。
    20.答案:A
    解析:后学习的材料对先学习材料的干扰作用叫倒摄抑制。
    21.答案:D
    解析:动机性遗忘也称为压抑性遗忘,遗忘是由于情绪或动机的压抑作用引起的。
    22.答案:C
    解析:情景记忆是指人们根据时空关系对某个事件的记忆。这种记忆与个人的亲身经历分不开,题干中想起当年老师课堂上做实验时的场景,即属于情景记忆。语义记忆是指人们对一般知识和规律的记忆,与特殊的时间和地点无关。
    23.答案:D
    解析:记忆过程包括识记、保持、再认或回忆三个环节。从信息加工的角度来看,记忆过程是对输入信息的编码、储存和提取的过程。
    24.答案:D
    解析:根据记忆保存时间长短,保存时间在一分钟以上的记忆属于长时记忆,小明的记忆长于1分钟,是长时记忆。
    25.答案:C
    解析:陆的妻子将丈夫被抓的责任归咎于自身认出丈夫,她不能原谅自己,因此她要在自己的记忆中将丈夫的模样忘掉,这样在同样的情境中她就不能再害丈夫,因此她的这种记忆表现可以用压抑说解释。
    26.答案:A
    解析:当客观刺激停止作用后,感觉信息在一个极短的时间内保存下来,这种保留瞬间的记忆就叫瞬时记忆,也叫感觉记忆。瞬时记忆在生活中的应用是电影和动画,动画的原理是每秒以数十幅画面连续播放,在瞬时记忆的作用下,造成一种流畅的运动效果。
    27.答案:C
    解析:短时记忆的容量一般是5~9个项目,平均值为7。但短时记忆容量的值常常会因实验材料的不同而出现较大波动。为解释这一现象,米勒提出了组块的概念。所谓组块是指若干小单位联合成大单位的信息加工,也指这样组成的单位。他认为,短时记忆容量是以组块来计算的。组块可以把时空上接近的单个项目组合成一个较大的块,也可以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把彼此无关的单个项目组成有意义的块,这样就能大大提高短时记忆的容量。
    28.答案:B
    解析:长时记忆的容量是无限的,任何信息只要得到足够的复习,均可保持在长时记忆中。瞬时记忆的记忆容量较大,作用于感觉器官的所有信息均可进入瞬时记忆。短时记忆的容量有限,大约是7±2个组块,存储容量最低。
    29.答案:C
    解析:实验证明,过度学习(即刚好能够背诵之后再进行的学习)达到50%,记忆效果最好。刚好掌握是20分钟,那么20分钟基础上再学习10分钟(过度学习),即学习30分钟效果最佳。
    30.答案:C
    解析:压抑说认为,遗忘是由于情绪或动机的压抑作用引起的,如果压抑被解除,记忆就能恢复。所以不愉快、痛苦的记忆经常被压制,而保存着美好的回忆。
    31.答案:A
    解析:因为瞬时记忆的信息,首先是以感觉后像的形式在感觉通道内加以登记的,因此,瞬时记忆具有鲜明的形象性。
    32.答案:D
    解析:消退说认为遗忘是由于记忆痕迹(memory  trace)得不到及时强化,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消退造成的,如果不再进行识记,记忆绝不会恢复,它会导致永久性遗忘。消退说起源于亚里士多德,由桑代克进一步发展。桑代克在其尝试-错误学习理论中的“练习律”中指出,习得的刺激-反应联接,如果得到使用,其力量会加强;如果失去使用,则联结的力量会减弱,以致逐渐消失,这实际上是用痕迹衰退说对遗忘所作的解释。
    33.答案:A
    解析:德国的心理学家艾宾浩斯第一个对遗忘的现象进行了比较系统的研究。遗忘曲线是一条指数型衰减曲线,它表明了遗忘规律:遗忘的进程是不均衡的,遗忘在识记后立即开始,在识记后的短时间内遗忘得很快,随着时间的进展逐渐缓慢。概括地说遗忘的速度是先快后慢,遗忘的材料是先多后少。也就是刚开始的时间是遗忘最快的,因此要及时复习,根据选项选A.
    34.答案:B
    解析:回忆也叫再现,根据有无明确目的和是否需要意志努力,可把回忆分为有意回忆和无意回忆。有意回忆指有明确的目的并需要一定意志努力的回忆,如学生课堂上对教师提问的回答。无意回忆指事先没有预定目的也不需要意志努力的回忆,如题干中提到的“触景生情”,此外还有“睹物思人”等。有意回忆有时不需要太大的意志努力就可以实现,有时则需要较大的努力,进行复杂的思索,才能在头脑中呈现过去感知过的事物,这种回忆叫追忆。要顺利地进行追忆,一要保持平静的情绪状态,二要根据中介线索进行正确的联想。
    35.答案:C
    解析:图尔文将长时记忆分为情景记忆和语义记忆,小明想起了数学老师上课时的情景属于情景记忆,回忆起当天学过的数学公式属于语义记忆。因此选C。
    36.答案:C
    解析:实验研究表明,短时记忆的容量,也称短时记忆的广度,大约是7±2个组块,即5-9个组块,A正确。短时记忆扮演着意识的角色,使我们知道自己正接收着什么及正做些什么,B正确。短时记忆信息保持的时间虽比感觉记忆长,但也不超过1分钟,一般而言,如果30秒左右得不到复述,便会遗忘,但最长可达到2分钟,即D正确。短时记忆经过复述可以转化为长时记忆,并不是自动的,C错误。
    37.答案:C
    解析:根据艾宾浩斯遗忘曲线原理,遗忘是先多后少,先快后慢,防止遗忘的最好办法是及时复习。
    38.答案:A
    解析:对人物样貌的记忆属于形象记忆。
    39.答案:B
    解析:略。
    40.答案:D
    解析:中间的学习受到前面和后面学习的抑制。
    41.答案:D
    解析:艾宾浩斯用节省法研究遗忘规律。
    42.答案:A
    解析:略
    43.答案:B
    解析:睡觉前看书之后就睡觉了,没有倒摄抑制。
    44.答案:C
    解析:对于记忆而言,首先要准确,所以记忆最重要的品质是准确性。
    45.答案:B
    解析:短时记忆的记忆容量是7士2个组块。
    46.答案:A
    解析:对知识进行深加工有利于知识的记忆。
    47.答案:C
    解析:学习达到熟练程度之后再学一段效果会更好,过度学习50%,即学习程度为150%。
    48.答案:B
    解析:遗忘分为暂时性遗忘和永久性遗忘,前者指在适宜条件下还可能恢复记忆的遗忘;后者指不经重新学习就不可能恢复记忆的遗忘。
    49.答案:B
    解析:再认是指人们感知过、思考过或体验过的事物,当它再度呈现时,仍能认识的心理过程。
    50.答案:B
    解析:该妇女想到的是911事件爆炸时的场景、心理等,属于情景记忆。
    51.答案:A
    解析:短时记忆的依靠视觉和听觉编码,以听觉编码为主。
    52.答案:D
    解析:短时记忆时间一分钟以内。
    53.答案:D
    解析:记忆的首要环节识记。
    54.答案:B
    解析:利用无意义音节和节省法进行研究遗忘规律的是艾宾浩斯。
    55.答案:D
    解析:长时记忆的编码方式是语义编码。
        二、多项选择题
    1.答案:BCD
    解析:现代认知心理学把人的记忆系统分为三个子系统,即瞬时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
    2.答案:ABCD
    解析:痕迹消退说认为,遗忘是记忆痕迹得不到强化而逐渐衰弱,以致最后消退的结果;干扰说认为,遗忘是由于在学习和回忆之间受到其他刺激的干扰所致;动机说认为,遗忘是由于情绪或动机的压抑作用引起的,如果压抑被解除,记忆就能恢复;奥苏伯尔的同化说认为遗忘是学习到更高级的概念与规律以后,高级的可代替低级的,使低级的观念遗忘,从而简化知识,减轻记忆量,是积极的遗忘,相反,若巩固原有知识导致新旧知识混淆,导致记忆错误,是消极的遗忘。
    3.答案:ABD
    解析:根据题干,曾经在课堂上学习的课本知识,表示个体掌握的知识是一种长时记忆;根据陈述性记忆的定义,可以通过文字符号一次性获得的是陈述性记忆,题干中的课本表示学生通过文字信息得来,所以是陈述性记忆;图尔文把长时记忆划分为语义记忆和表象记忆,课本知识是一种语义符号。故本题选择ABD。
    4.答案:ABCD
    解析:深度加工材料、有效运用记忆术、合理进行复习、过度学习和组块化学习策略等都有助于克服遗忘。
    5.答案:CD
    解析:根据记忆内容不同我们把记忆分为形象记忆、逻辑记忆、情绪记忆和动作记忆。此外,图尔文把长时记忆分为语义记忆和情境记忆。
    6.答案:CD
    解析:遗忘的进程是不均衡的,遗忘在识记后立即开始,在识记后的短时间内遗忘得很快,随着时间的进展逐渐缓慢。概括地说遗忘的速度是先快后慢,遗忘的材料是先多后少。这条曲线表明复习要及时,故本题选择CD。
    7.答案:ABCDE
    解析:引起遗忘的原因时多种多样的,有消退说、干扰说、压抑说、提取失败说等几种理论解释,除此之外,遗忘还可能是生理性病变比如脑损伤造成的,故本题选择ABCDE。
    8.答案:AB
    解析:暂时性遗忘是指对识记内容一时想不起来,但在适宜的条件下还能再认和回忆的遗忘,又称之为舌尖现象。如提笔忘字,叫不出熟悉的人的名字等。故本题选择AB。
    9.答案:ACD
    解析:感觉记忆特性包括:有鲜明的形象性;记忆容量较大,作用于感觉器官的所有信息均可进入瞬时记忆;信息保持时间极短,视觉信息不超过1秒钟,听觉信息不超过2秒,超过这个时间,就会消失,但如果受到注意,就会转入短时记忆。故本题选择ACD。B是短时记忆特点。
    10.答案:ABC
    解析:考查记忆的品质。记忆的品质包括敏捷性、持久性、准确性和准备性。
    11.答案:AB
    解析:短时记忆的编码方式包括听觉编码和视觉编码两种。
    12.答案:ABCD
    解析:影响遗忘进程的因素:①学习材料的性质,②识记材料的数量和学习程度,③记忆任务的长久性与重要性,④识记的方法,以理解为基础的意义识记比机械识记的效果好得多,⑤时间因素,⑥情绪和动机。
    13.答案:CDE
    解析:根据记忆的内容和经验的对象,可将记忆分为形象记忆、逻辑记忆、情绪记忆和动作记忆。根据信息加工与存储的内容不同,可分为陈述性记忆和程序性记忆。
    14.答案:AB
    解析:艾宾浩斯,他提出了著名的“遗忘曲线”。他以无意义音节为材料,依据保持效果,绘制了遗忘曲线。这条曲线表明,遗忘在学习之后立即开始,最初遗忘速度很快,随着时间的推移,遗忘的速度逐渐下降。由此可以看出,遗忘是有规律的,即遗忘的进程是不均衡的,其趋势是先快后慢。遗忘规律证明了时间衰退说的遗忘理论,故本题选AB。
    15.答案:ACD
    解析:记忆的品质:准确性、准备性、快捷性、持久性。
    16.答案:ABD
    解析:略
    17.答案:ABCD
    解析:遗忘理论包括衰退说、干扰说、压抑说、提取失败说和同化说等。
    18.答案:ABC
    解析:根据艾宾浩斯遗忘曲线可以得出ABC。
    19.答案:AC
    解析:遗忘规律:先快后慢,先多后少,不均衡,负加速。
    20.答案:ABCD
    解析:略。
        三、判断题
    1.答案:错误
    解析:这是一种对遗忘原因的最古老的解释。按照这种理论,遗忘是由记忆痕迹衰退引起的,消退随时间的推移自动发生。它起源于亚里士多德,由桑代克进一步发展。桑代克在其尝试-错误学习理论中的“练习律”中指出,习得的刺激-  反应联接,如果得到使用,其力量会加强;如果失去使用,则联结的力量会减弱,以致逐渐消失。这实际上是用痕迹衰退说对遗忘所作的解释。
    2.答案:正确
    解析:最早对遗忘进行实验研究的是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他提出了著名的“遗忘曲线”。这条曲线表明,遗忘在学习之后立即开始,最初遗忘速度很快,随着时间的推移,遗忘的速度逐渐下降。由此可以看出,遗忘是有规律的,即遗忘的进程是不均衡的,其趋势是先快后慢,呈负加速。
    3.答案:错误
    解析:短时记忆保持的时间是30-40s。
    4.答案:正确
    解析:根据遗忘发生的规律,遗忘的特点是先快后慢,因此,学习新材料之后要及时学习。
    5.答案:正确
    解析:考查过度学习的含义。
    6.答案:错误
    解析:图尔文将长时记忆分为两类:情景记忆和语义记忆。语义记忆是指人们对一般知识和规律的记忆,与特殊的时间和地点无关。它表现在单词、符号、公式、规则、概念这样的形式中。
    7.答案:错误
    解析:在学习过程中,有意识记与无意识记都是不可缺少的,有意识记的发展并不否定无意识记的作用。
    8.答案:错误
    解析:机械记忆在10岁左右得到快速发展后,一直保持较高水平,直到高中阶段,才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有所下降。理解记忆能力在整个高中阶段不断发展并占主导地位。
    9.答案:正确
    解析:记忆是一种积极、能动的活动。
    10.答案:错误
    解析:过度学习可以提高记忆效果。
    11.答案:错误
    解析:德国的心理学家艾宾浩斯第一个对遗忘的现象进行了比较系统的研究。
    12.答案:错误
    解析:小学生记忆的主要方式是具体形象记忆,小学四年级由具体形象向抽象逻辑过渡,但仍旧离不开具体形象,题干中的表述不正确。
    13.答案:错误
    解析:我们听一节课、背诵一篇课文,或者看一部小说,开头、中间和结尾三部分中,往往会对两头的记忆深刻,而中间的容易忘记。
    14.答案:错误
    解析:记忆过程的最后阶段,是衡量记忆效果的唯一标准,包括再认和回忆。回答选择题时对于曾经感知过的事物,当它再次呈现在眼前时能够辨认出来的心理过程属于再认。
    15.答案:错误
    解析:后学习的材料对保持和巩固先学习材料的干扰作用称为倒摄抑制;先学习的材料对识记和回忆后学习材料的干扰作用,称为前摄抑制。
    16.答案:错误
    解析:实验证明,过度学习(即刚好能够背诵之后再进行的学习)达到50%,记忆效果最好。当然过度学习也有一定的限度,否则造成精力和时间上的浪费,并不是越多越好。
    17.答案:错误
    解析:中学生记忆的目的性和抗干扰性较强,主要采用有意识记。
    18.答案:错误
    解析:“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属于情绪记忆。
    19.答案:正确
    解析: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是良好的复习方法,能增强记忆力。
    20.答案:正确
    解析:在小学低年级阶段形象记忆占优势,小学高年级阶段抽象记忆发展超过形象记忆,到了中学阶段,抽象记忆占据主导地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万

帖子

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26784
发表于 2018-3-15 17:12:50 | 显示全部楼层

                                               
                       
        第四节 表象与想象
        一、单项选择题
    1.答案:D
    解析:想象是人对头脑中已有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创造出新形象的思维过程。想象的功能有:(1)预见功能;(2)补充功能;(3)替代功能;(4)调节功能。
    2.答案:C
    解析:本题考题的是表象的含义。
    3.答案:B
    解析:记忆表象是在记忆中保持的客观事物的形象,如想起朋友的音容笑貌。
    4.答案:A
    解析:读者从文学作品的描述中形成角色的形象属于对原有内容的重新加工,为再造想象。
    5.答案:C
    解析:根据语言的描述而在头脑中形成与之相应的形象的过程,称为是再造想象,故选C。
    6.答案:A
    解析:想象的预见作用是指它能预见活动的结果,指导人们活动进行的方向。
    7.答案:A
    解析:再造想象是指根据语言的描述或图表模型的示意,在头脑中形成相应形象的想象。创造想象是指按照一定目的、任务,使用自己以往积累的表象,在头脑中独立的创造出新形象的过程。A项属于再造想象,B属于无意想象,CD属于创造想象。
    8.答案:A
    解析:这是小女孩根据自己平时脸上淌汗就得洗脸、洗澡的生活经验展开的想象,属于经验性想象。
    9.答案:C
    解析:创造想象是按照一定目的、任务,使用自己以往积累的表象,在头脑中独立地创造出新形象的过程。例如:作家写小说。
    10.答案:A
    解析:无意想象也称不随意想象,是没有预定目的,不由自主产生的想象。
    11.答案:C
    解析:再造想象是依据词语的描述或符号的示意在头脑中形成与之相应的新形象的过程。
    12.答案:C
    解析:再造想象是依据词语的描述或符号的示意在头脑中形成与之相应的新形象的过程。创造想象是按照一定目的、任务,使用自己以往积累的表象,在头脑中独立地创造出新形象的过程。
    13.答案:C
    解析:考查对表象的理解。
    14.答案:B
    解析:想象的加工方式:1.黏合。它是指把两种或两种以上客观事物的属性、元素、特征或部分结合在一起而形成新形象的过程。如神话中的孙悟空形象。2.夸张。它是指改变客观事物的正常特点,对某些特点加以夸大和强调,使其增大、缩小、数量加多、色彩加浓等。如运用夸张方式创造出千手观音的形象。3.拟人化。它是指把人类的特性、特点加在外界事物上,使之人格化的过程,称为拟人化。例如,“雷公”“电母”等许多形象。4.典型化。它是指根据一类事物共同的、典型的特征创造新形象的过程。
    15.答案:A
    解析:无意想象也称不随意想象,是没有预定目的,不由自主产生的想象。
    16.答案:C
    解析:在现实生活中,当人们的某种需要不能得到满足时,可以利用想象从心理上得到一定的补偿和慰藉。例如:支配欲较强的儿童因为变不成家长却又想体会做家长的权威,因此在玩过家家游戏时,这些儿童往往更喜欢扮演父母或领导者的角色。
    17.答案:C
    解析:想象是人脑对已储存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形成新形象的心理过程。因此想象必须有已经存储的表象。
    18.答案:B
    解析:再造想象是根据语言文字的描述,或图样、图纸、符号等的描绘,在头脑中再造出与其相应的新形象的过程。根据文字、记忆的想象都是再造想象。创造想象是指不依据现成的描述而在头脑中独立地创造新形象的过程。设计师描绘城市规划是根据自身的经验和灵感在头脑中创造新形象的过程,因此属于创造想象。
    19.答案:B
    解析:再造想象是依据词语或符号的描述、示意,在头脑中形成与之相应的新形象的过程。创造想象是按照一定目的、任务,使用自己以往积累的表象,在头脑中独立地创造出新形象的过程。凡是根据个体首创的形象或者事物都是创造想象。凡是个体根据其他人的描述或者创造在头脑中再现事物形象的过程都是再造想象。抓住这个答题的关键点就可以很好地区分再造想象和创造想象了。
    20.答案:B
    解析:表象是事物不在面前时,人们在头脑中出现的关于事物的形象。游览过后,头脑中再次出现,是指表象。
    21.答案:C
    解析:心理旋转实验证明了表象的可操作性
    22.答案:A
    解析:梦、白日梦属于无意想象。
    23.答案:A
    解析:无意想象是一种没有预定目的、不自觉地产生的想象,又称不随意想象。梦、幻觉、看到浮云想象出各种形象等都属于无意想象。
    24.答案:C
    解析:借助语句、符号、示意的想象属于再造想象。
    25.答案:B
    解析:按照一定的目的、任务,使用自己以往积累的表象,在头脑中独立创造新形象的过程叫创造想象。
    26.答案:B
    解析:幻想是创造想象的一种特殊形式。
        二、多项选择题
    1.答案:ABCD
    解析:想象的功能包括预见功能、补充功能、替代功能、调节功能。
    2.答案:BCD
    解析:无意想象,又叫不随意想象,是指没有预定的目的,没作任何努力,常常是在意识减弱时,某种刺激下,不由自主、自然而然地在头脑中出现的一些新的形象。它常由客观事物的某些外行特征所引起。比如,抬头看见天上的白云或远处的山石,可能想象它像某种动物或人的样子;人睡眠时做的梦;精神病患者在头脑中产生的幻觉;有药物引起的幻觉,都是无意想象。
    3.答案:BC
    解析:作者创作王熙凤人物形象属于创造想象,读者看王熙凤脑海中浮现形象属于再造想象,也属于有意想象。
    4.答案:ABC
    解析:表象是事物不在面前时,人们在头脑中出现的关于事物的形象。表象有三个特征,
    直观性、概括性、可操作性。
    5.答案:ABCD
    解析:考查想象与表象的异同。
    6.答案:AD
    解析:略
    7.答案:BC
    解析:鲁迅塑造阿Q形象属于创造想象,而创造想象属于有意想象。
    8.答案:BC
    解析:“鱼鹿”是粘合,“小人国”是夸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万

帖子

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26993
发表于 2018-3-15 17:22:11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五节 言语与思维
        一、单项选择题
    1.答案:B
    解析:这是概括自然的现象而得出的规律。所谓思维的概括性,包含有两层意思:第一,能找出一类事物所特有的共性并把它们归结在一起,从而认识该类事物的性质及其与它类事物的关系。第二,能从部分事物相互联系的事实中找到普遍的或必然的联系,并将其推广到同类的现象中去。
    2.答案:B
    解析:“独白式”的课堂即是传统的以教师“教”为中心的课堂,是灌输式的课堂。
    3.答案:B
    解析:思维的间接性是指人们借助一定的媒介和知识经验对客观事物进行间接的认识。由听到风雨而想到落花,是一个间接的过程,所以选思维的间接性。
    4.答案:D
    解析:发散思维,也叫求异思维,是指人们解决问题时,思路朝各种可能的方向扩散,从而求得多种答案。
    5.答案:D
    解析:抽象逻辑思维也叫词语逻辑思维,它是用语言符号进行的思维。当人们面对着理论性
    质的任务时,并要运用概念、理论知识来解决问题时,这种思维称为抽象逻辑思维。
    6.答案:A
    解析:2-3岁是儿童学习口头语言的最佳时期。
    7.答案:A
    解析:直觉思维是倾向于整个事物问题进行内隐的感知领悟的思维形式。
    8.答案:B
    解析:小学儿童思维发展的特点是处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的过渡期。
    9.答案:C
    解析:发散思维的特点:流畅性、变通性(灵活性)、独创性(独特性)。
    10.答案:D
    解析:发散思维,也叫求异思维,是指人们解决问题时,思路朝各种可能的方向扩散,从而求得多种答案。
    11.答案:B
    解析: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属性与内在联系的概括的、间接的反映。它是借助语言实现的、能揭示事物本质特征及内部规律的理性认识过程。
    12.答案:C
    解析:直觉动作思维是通过实际操作解决具体直观问题时的思维过程,它往往是人们在边做边想时发生的。两三岁前的幼儿就有初级的动作思维,他们只能在动作中思考,如他们能边摆弄手指边数数。
    13.答案:A
    解析:略。
    14.答案:C
    解析:考查发散思维的含义。
    15.答案:C
    解析:思维的系统化是指把学到的知识分门别类地按一定程序组成层次分明的整体系统的过程。例如:学生掌握数的概念,在掌握整数、分数、小数知识之后,可以概括归纳为有理数;当数的概念扩大,学习了无理数之后,又可把有理数和无理数概括为实数;掌握了虚数之后,又可把实数和虚数概括为数,从而掌握了系统的数的知识。
    16.答案:A
    解析:所谓思维的概括性,包含两层意思:(1)把同一类事物的共同特征和本质特征抽取出来加以概括;(2)将多次感知到的事物之间的联系和关系加以概括,得出有关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的结论。
    17.答案:A
    解析:儿童的概念形成过程,主要是在日常生活或教学过程中研究儿童掌握现实概念的过程。
    18.答案:A
    解析:根据题干所述,针对砖头的用途,学生说出各种各样的答案,这种一题多答案的思维是发散思维。
    19.答案:A
    解析:发散思维又称辐射思维、放射思维、扩散思维或求异思维,是指大脑在思维时呈现的一种扩散状态的思维模式,它表现为思维视野广阔,思维呈现出多维发散状。一般认为发散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核心。
    20.答案:B
    解析:思维的一般过程包括分析与综合、比较与分类、抽象与概括、系统化与具体化。其中,分析与综合是思维的基本过程,其他过程都是由此派生出来的。
    21.答案:A
    解析:略。
    22.答案:C
    解析:小学四年级是小学生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的阶段,因而小学低年级的时候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
    23.答案:A
    解析:发散思维要求学生能够“从一到多”,从美丽想到所有事物正是发散思维训练。
    24.答案:D
    解析:批判性是指能严格而精细地思考问题,冷静而客观地评价和自觉地控制自己的思维,不受到自己的情绪和偏爱的影响。思维的独立性是思维活动中独立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不依赖不盲从,不武断不孤行。
    25.答案:A
    解析:此题考查的是聚合思维的含义。注意区分常规思维,常规思维是指人们运用已获得的知识经验、按现成的方案和程序直接解决问题。
    26.答案:B
    解析:思维的灵活性反映了思维随机应变的程度,指善于根据具体情况的变化,机智灵活地考虑问题,应付变化。
    27.答案:C
    解析:创造性思维的过程包括准备期、酝酿期、豁朗期、验证期。
    28.答案:B
    解析:流畅性是指在限定时间内产生观念数量的多少。在短时间内产生的观念越多,流畅性越大。
    29.答案:C
    解析:少年期主导的思维方式是抽象逻辑思维,出现了反省思维,直到青年期才有辩证思维。
    30.答案:D
    解析:发散思维的三项特征是变通性、独特性和流畅性。
    31.答案:C
    解析:根据概念形成阶段的三个阶段:抽象化、类化、辨别。其中,类化阶段就是在概念的形成中,除了要在具体事物中抽取共同属性或特征,还需将类似的属性或特征加以归类。
    32.答案:A
    解析:思维的间接性是指人们借助一定的媒介和知识经验对客观事物进行间接的认识。科学家却可以根据手边的各种资料推测火星上的状况是一个间接的过程。
    33.答案:C
    解析:他们在头脑中往往是利用苹果的直观形象数来数去解答问题。所以他们的思维种类属于形象思维。
    34.答案:D
    解析: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属性与内在联系的概括的、间接的反映。本题根据水稻长得不错这一事实推断出好收成,是思维的过程。
    35.答案:B
    解析:合取概念是根据一类事物中单个或多个相同属性形成的概念。
    36.A
    解析:略
    37.B
    解析:语言是思维的工具,思维是语言的内容。
    38.D
    解析:谈论、聊天用的是对话语言。
    39.C
    解析:儿童根据不同年龄的人的形象特征区分“叔叔”“爷爷”说明这类人物的特征的概括,属于概括性。
    40.B
    解析:儿童思维发展的顺序是直观动作思维(3岁以前)、具体形象思维(7岁)、抽象逻辑思维(小学高年级开始出现)
    41.B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思维过程的概括的概念。
    42.D
    解析:直觉思维最大的特点就是跳跃性,不需要经过推理。题干强调对问题不经过分析,迅速做出判断,因此选择直觉思维。
    43.C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思维过程的抽象的概念。
    44.B
    解析:析取概念就是根据不同的标准,结合单个或多个属性所形成的概念。
    45.D
    解析:教师先举许多实例,然后再引出基本概念是为了从这些实例中抽象出本质特征,然后对这些本质特征加以概括得出概念。
    46.C
    解析:能根据客观情况的变化而变化说明思维很灵活。
    47.B
    解析:思考问题不但考虑本质,而且还可以考虑与之相关的内容,说明想的方面比较多,思维具有广阔性。
    48.B
    解析:善于钻研问题,不被表面现象迷惑,能够透过现象看本质,这是思维的深刻性。
    49.C
    解析:概念的内涵是指该类事物的本质特征。
    50.C
    解析:创造性思维是发散思维和聚合思维的统一,以发散思维为核心。它的特点包括流畅性、灵活性(变通性)和独创性。独创性是指产生不寻常的反应和不落常规的能力,以及重新定义或按新的方式对所见所闻加以组织的能力。
        二、多项选择题
    1.答案:BCD
    解析:词汇理解、句子理解、文本理解。
    2.答案:BD
    解析:略。
    3.答案:ABD
    解析:略。
    4.答案:ABC
    解析:警察根据案情提出多种假设,这是发散思维。
    5.答案:BD
    解析:A没有体现思维广阔性,C缺乏思维的独立性。BD是思维灵活性的体现。
    6.答案:ABCD
    解析:创造性思维需要良好思维的特征,所以ABCD满足。
    7.答案:ABC
    解析:按思维发展水平的不同,可分为动作思维、形象思维、逻辑思维 。
    8.答案:CDE
    解析:中学生在认知方面需要加强培养的是推理能力、抽象思维、概括能力
    9.答案:ABCD
    解析:略。
    10.答案:AB
    解析:思维的基本形式是概念、推理、判断。
        三、判断题
    1.答案:正确
    解析:自言自语是幼儿语言发展中的必然现象,是出现内部言语的过渡形式。
    2.答案:正确
    解析:2-3岁是儿童学习口语的关键期,3—4岁的儿童容易学会世界各民族语言的发音,所以有人称这个年龄段的儿童为“国际公民”。
    3.答案:正确
    解析:考察发散思维的定义。
    4.答案:正确
    解析:考察非逻辑思维的定义。
    5.答案:错误
    解析:小学生的思维正处于由具体逻辑向抽象形象过渡阶段。
    6.答案:错误
    解析:幼儿看到小草上有露珠,就说小草在流泪,这体现了幼儿思维的拟人性特征,即泛灵论。幼儿思维发展的一般特点有象征性、拟人性、表面性、经验性,固定性。表面性是指幼儿的思维是根据具体接触到的表面现象来进行的。拟人性指幼儿往往会将无意识的,没有生命的东西当做有意识和有生命的东西。
    7.答案:正确
    解析:直观动作思维是以实际行动作为支柱的思维过程。3岁前幼儿的思维就属于直观动作思维,他们的思维活动离不开触摸、摆弄物体的活动。
    8.答案:错误
    解析:概念形成的主要形式是发现学习。
    9.答案:正确
    解析:直觉思维是人脑对事物整体及其本质直接领悟的思维活动,它表现在对事物及其关系的敏锐、迅速地识别和整体地把握。灵感现象就是直接思维的结果。
    10.答案:错误
    解析:逻辑思维是用语言符号进行的思维。语言符号所体现的概念、公式、法则、定理、定律、命题等都是这种思维的主要材料。这种思维形式比较高级,要在7岁以后才能出现。形象思维是用人脑中的表象进行的思维,一般出现在3~7岁。本题中在人脑中对各种道路的表象进行思维的过程是形象思维过程。

78_180313151544_123.jpg

78_180313151544_123.jpg

78_180313151613_123.jpg

78_180313151613_123.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5-1-18 08:38 , Processed in 0.086479 second(s), 8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