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招聘考试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60|回复: 0

巧用文章例证

[复制链接]

21万

主题

21万

帖子

65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652786
发表于 2018-3-8 17:01:1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中公事业单位为大家带来申论技巧《巧用文章例证》,希望可以帮助各位考生顺利通过事业单位招聘考试。更多精彩内容请访问中公事业单位招聘考试网!
关于申论作文,几乎所有的考生都能够充分认识到“得申论者得天下”。然而,拿到一篇文章后,往往苦于“词穷”而对语言倍感无奈。此时,文章例证便成为了最好的解决之道。一方面,充分的例证对于文章论证是有效的辅助,能够大幅度提升论证力度。另一方面,巧用例证也能够化解文章“词穷”的难题。因此,例证这一论证技巧便成为考生必须要掌握的论证方法。
一、例子的要求
例证对于文章论证而言,固然作用重大,但是例子在选取过程中必须要符合一定的要求,否则例证往往会成为文章的败笔、贻人笑柄。一般而言,文章的例子必须要符合这样几个要求:
1.贴切。所谓“贴切”,是指所选择的例子必须与所要论证的分论点之间有最大程度的贴合度。考生切忌“一招鲜、吃遍天”。只记忆积累一两个例子,无论遇到什么样的分论点都生搬硬套。
2.典型。在每个人的周围,每天都有着各种各样的热点事件发生,但是我们写作文章中所选取的案例毕竟是要代表一类事件。所以,还是要尽可能的以典型为特色,能够让读者在一个案例中看到一类事件的影子。
3.新颖。时代的发展速度已经远远超过了我们的想象,每天都在发生着多种多样的精彩故事。而一些老旧的故事虽为经典,但往往对今天的启示与价值并不大。所以,考生在论证一些分论点的时候,还是尽可能的选取一些最新发生的案例。如大量考生至今在写作文章时还在引用着“司马迁”、“司马光砸缸”这样早已经耳熟能详的故事,文章必然会略显陈旧。
二、例子的来源
例子的来源其实多渠道的,一般而言,考生可以考虑这样几类例子的来源:
1.社会热点。所谓社会热点,是指当前社会所发生的最热的、最典型的事件。这类型的案例往往最符合“新颖”、“典型”的要求,同时也能够展现出考生自身的储备和对社会事件的关注程度。考生唯一需要注意的是所选择的案例要“贴切”分论点。
2.材料实例。近些年来的申论考试中,案例型材料数量越来越多,这对于分论点论证的作用往往很大。所以,考生在进行例证过程中如果实在没有合适的例子,那么完全可以考虑材料中的例子。考生唯一需要注意的是,切勿将材料中的原文照抄。
3.个人经历、经典故事、专业知识等。这些类型的案例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往往操作性不大。例如专业知识,因考生能够遇到一个与自身所掌握的专业知识所匹配的分论点很不易,所以,在实际写作过程中参考使用。
三、例子的加工
考生在使用例证过程中,要极其注重对例子的加工书写,考生需要注意的是,切勿将例子过度展开,造成“将议论文写成记叙文”的情况。考生可以将例子按照以下几个要素展开:“主体+处境+做法+结果”。在展开例子过程中,将写作的重点放在,做法与结果上。同时,在将例子写作完成后,一定要将例子与分论点搭建起联系,进行论证。由此,例证即可完成。
四、例证示例
静心学水,师其处静息迹,却有含道映物之功能。水的另一个极端状态便是极静,在处静息迹的水面上,我们感受不到任何波澜,但却最能启发人以澄明通透的状态烛照内心,从而看清事物的本质。恰如太宗皇帝“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的箴言。在全面从严治党、加强党员作风建设的时代浪潮下,习总书记要求每一位党员干部“照照镜子洗洗澡,净化自己的心灵,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才能永葆共产党人的本色。”这便是以自我反省的姿态发现不足的根本要求,从另一个侧面讲,这也正是古人乐山、乐水的价值追求。师水之静,便是向内的自我探查,从而实现从善如流。
更多申论写作内容,请访问事业单位招聘考试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5-2-3 03:54 , Processed in 0.071204 second(s), 7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