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招聘考试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42|回复: 0

保护传统文化 提升文化自信

[复制链接]

21万

主题

21万

帖子

65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652786
发表于 2018-2-28 17:37:1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导读】
中公事业单位为各位考生提供申论考试技巧《保护传统文化 提升文化自信》,帮助考生丰富热点话题知识,剖析答题技巧。更多精彩内容尽在事业单位招聘考试网!
一、理论政策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多次强调要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统文化对于凝聚中华民族的凝聚力,提升中华民族的向心力,展现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中华民族之所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历经磨难,一次次凤凰涅槃,成为世界上唯一一个文化传承千年而不中断的国家,最根本的原因就是传统文化根植于民族精神之中,融合与全体国民的崇高价值追求之中。
(一)问题表现
1.文化传承出现后继乏人。
在现代化、信息化浪潮的席卷之下,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很大的变化;加之,我国对外开放的程度不断加深,外国文化的不断渗透,传统在传承上出现后继乏人、文脉传承青黄不接的问题。传统习俗和文化记忆日趋淡化,保护传统文化日益紧迫。
2.传统文化的“建设性”破坏。
今年,我国许多地方在保护传统文化时,将其当做旅游资源来开发是最普遍的方式,陷入“商业化”误区,把真遗迹推倒,而建设一些假的遗迹,一追逐经济利益为第一目标,造成对传统文化的“建设性”破坏。这样的保护方式无疑是致命的。
3.传统文化保护资金不足。
当前在传统文化保护过程中,资金来源主要有国家扶持和地方政府的帮助这两部分组成,这就造成在传统文化保护中,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保护资金真正到位的确很少。缺少必要的资金,同时,资金来源渠道比较单一,是当前传统文化保护的重要问题之一。
(二)原因分析
1.民众的保护意识薄弱。
人们对待传统的太多,直接决定的传统文化的发展。当前,人们的保护意识比较薄弱,对传统文化抱着无所谓的态度,导致大量的传统文化正在流失。
2.政府不重视传统文化。
传统文化承载的中华民族的文化之魂,所以保护传统文化应以政府为主导。但是现实中,政府对传统文化的保护程度较低,个别地方即使认识到传统文化保护的重要性,在开发传统文化过程中出现的政府过度的干涉性开发,反而伤害的是传统文化。
3.文化传播方式的单一。
传统文化之所以出现一种日趋下落的趋势,归根结底跟传统文化的传播方式有关。当下互联网发展迅速,传统文化仍然坚持传统的广播、电视的传统方式进行传播,导致更多的年轻人对传统文化缺乏了解,势必造成传统文化的衰落。
(三)影响分析
1.保护文化多样性。对传统文化的保护,有利于传统文化的多样性,促进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2.传承传统文化。对传统文化的保护,有利于传承中华文化的宝贵精神,促进中华民族以更强的姿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3.增强民族自信。对传统文化的保护,能够增强文化自信和价值观自信。
4.促进国际交流。对传统文化的保护,能够更好促进国际交流,更好的传播中华文化,输出价值观,成为真正的大国。
(四)提出对策
1.保护传统文化,需要提升民众意识。
民众意识落后,对传统文化的保护认识不足,导致传统文化频频遭遇破坏。因此,保护传统文化亟需提升民众的保护意识与认识,增强传统文化的重视度。
2. 保护传统文化,需要大力培养人才。
人才对传统文化的保护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当前人才缺失严重,后继乏人,亟需培养人才,更好的保护传统文化。
3. 保护传统文化,需要政府合理引导。
政府在保护传统文化方面发挥着主导性和主体性作用,一个不会保护传统文化的政府,民众的保护意识也会薄弱。因此亟需政府加强合理引导,为传统文化保护做好示范作用。
4. 保护传统文化,需要加大资金投入。
当前传统文化保护中面临资金短缺的问题,为了更好保护传统文化,需要加大资金投入,奠定资金支持。
二、热点案例
案例1:泉州市沙格龙舟赛的消失
沙格龙舟赛是泉州市泉港区,特别是南埔镇沙格村人民喜爱的一种传统体育竞技项目。始于明永乐年间,至今已有600年历史。近年来,泉港区的工业污染越来越严重,长期以来,只讲求经济环境,给当地人民的生活质量和身心健康都带来了巨大的伤害,填海造地!而与之相生的传统习俗也将荡然无存了。
案例2:从“朕”字看中国文化的缺失
2007年1月11日的《都市女报》上刊出了叶兆言的小说《后羿》的缩写。其中有一句“朕根本就不在乎你”。句子本身没错,可是这个“朕”字,似乎用的不是地方。它是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后为自己造的字。这则小说显然是讲的上古时代的事。说明了中国文化的缺失。
案例3:濒临消失的传统歌舞。
凤阳花鼓,云南花灯,东北秧歌等早已被人们认为是俗不可耐,在公园中看到老年人扭秧歌时,还有许多的年轻人加以嘲讽,而西方传入的街舞,雷鬼等舞蹈却被年轻人大加追捧,成为他们的心头大爱。而在一些摇滚,Rap等流行歌曲广为传唱的同时,中国的一些民间音乐以及国粹京剧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冷落。随着时代的发展,许多人抛弃了传统歌舞,转而奔向了流行音乐与舞蹈的怀抱。
三、开头、结尾
(一)开头:
示范: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弘扬和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一环,非物质文化遗产更是彰显历史文化价值的重要载体,是国际交流合作的重要基石。然而,当下却频频出现非物质文化遗产被盲目开发遭破坏、年轻人兴趣下降后继乏力、法律欠缺,等问题。这对非遗的保护与传承造成破坏性的冲击。由此可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既重要又迫切。
框架:
……(主题)是……(意义)发展的重要一环,……(主题)更是彰显……(意义)的重要载体。……(主题)更是……(意义)的重要基石。然而,当下却频频出现……(主题的问题陈列2-3个)。这对……(主题)造成破坏性冲击。由此可见,……(总论点)。
(二)结尾:
示范:
保护非遗就是传承传统文化,就是为中华民族的屹立不倒提供民族精神的支撑与崇高价值的引领。推进非遗保护工作的顺利开展,不仅需要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也需要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更需要激发民众参与的积极性。新时期如何更好的做好非遗保护、发挥非遗的独特作用,是全社会每一位成员都需要着重思考的时代议题。
框架:
推进……(主题)就是……(意义);推进……(主题)就是……(意义);推进……(主题)就是……(意义)。……(主题)的推进,既需要……(分论点1),又需要……(分论点2),还需要……(分论点3),因此……(升华)。
四、参考范文
保护传统文化 提升文化自信
优秀传统文化孕育了民族的精神品格、培育了人民的价值追求,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反映不同地区的历史文化的多样性与深厚程度。然而,现代化、信息化的迅猛发展,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产生了严重冲击:传统艺人离世、文脉传承中断、后继人才断层,使非遗保护陷入困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面临严重的危机。因此,做好非遗保护势在必行,需要内外联合、上下一心。
做好非遗保护需要鼓励民众积极参与。非遗保护利国利民,但是当前非物质文化遗产面临诸多问题,除了政府的保护不力,更重要的是民众的参与不足。具体来说,一方面,民众在思想的深处对非遗存在偏见,认为这些过时的、过去的、过气的事物已经失去了使用价值,不值得去为之付出心血;另一方面,政府热衷于经济的发展,对于非遗的保护、对于民间非遗传承人的扶持不力,使民众的力量难以发挥;同时,社会的变革、经济的发展对传统文化产生了严重的冲击,也在一定程度了腐蚀了民众对于非遗的认知,阻碍了民众认识的提升。因此,民众的积极参与是做好非遗的保护决定性力量。
做好非遗保护需要大力培养人才。人才的发展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当下,由于人们对传统文化的重视不足,保护不力,加之掌握精湛技艺的传承人相继离世,造成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陷入青黄不接,后继乏人的境况。这些严酷的现实都警示我们:非遗抢救性记录工作已愈发紧迫。基于此,文化部提出开展“国家加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抢救性记录工程”,并将其列入《文化部“十二五”时期文化改革发展规划》,以培养创新型人才为目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
做好非遗保护需要政府加强引导。政府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中发挥着主导性与引领性作用。一个地方的政府能够正确发挥引领作用,合理开发,正确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那么非物质文化遗产就会发展的比较好;反之,如果政府不重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或者过度的干涉性开发,伤害这个民族文化的存在基础,以追逐经济利益为第一目的,那么实质上是把原生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撕成碎片,违背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初衷。因此,作为政府,要合理发挥自己在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主导性和引领性作用,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合理保护与开发利用。
保护非遗就是传承传统文化,就是为中华民族的屹立不倒提供民族精神的支撑与崇高价值的引领。推进非遗保护工作的顺利开展,不仅需要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也需要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更需要激发民众参与的积极性。新时期如何更好的做好非遗保护、发挥非遗的独特作用,是全社会每一位成员都需要着重思考的时代议题。
更多申论热点范文内容,请访问事业单位招聘考试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5-2-3 03:50 , Processed in 0.078731 second(s), 7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