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招聘考试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83|回复: 0

2014事业单位考试面试热点:古城为何频遭火灾

[复制链接]

3万

主题

3万

帖子

1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14820
发表于 2016-6-19 13:12:4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近期,全国多地发生古建筑火灾,1月11日,云南省迪庆州香格里拉县独克宗古城发生大火,过火面积高达4万平方米,造成335户、242栋房屋受灾,初步测算已造成经济损失达1亿多元人民币;1月25日,贵州省镇远县报京乡报京侗寨发生寨火,100余栋房屋被烧毁,据初步统计,火灾已致当地1184名民众受灾,受灾直接经济损失达970万元人民币。
古建筑是重要的历史文化遗产,是人类智慧的结晶,也是文明的重要标志之一,加强古建筑的消防工作,确保古建筑的消防安全,是保护珍贵历史文化遗产的一项紧迫而又重要的任务。
从消防角度看,古城的特色往往也是其软肋所在,尤其当建筑街巷的古代“躯壳”与现代电气化设备“拧”在一起,各种隐患潜滋暗长。许多古城“坐在火堆上”,正是在这样的现实困境之中,风险与应对之间的强烈反差令人触目惊心。此前的独克宗火灾,起因是商户用火不慎,但一点火星就能“火烧连营”……大火过后,人们才发现,尽管有两套消防系统却无一管用,房墙上满是房主自己拉设的电箱以及电线,一些消防栓压在地基之下。消防基础之脆弱、观念之淡薄,使人震惊。
其实,在独克宗古城,曾有传统村规民约,每年秋冬季节,“有司”会用一把特制的“大刀”,把建筑“超规突出”的部分砍掉,以保持建筑之间的安全距离。这种“一刀切”,既是一种防治火患的民间智慧,也具有深刻的文化意味。
古城失火现象,不只是一个消防问题。没有对欲望的约束、对文化的敬畏,文物的生存与发展,就会在单纯的逐利逻辑中陷入歧途。许多去欧洲参观古城堡的游客发现,当地导游常常会特意讲解他们是如何进行火灾防护的,像传奇轶闻一样津津乐道。这一个细节,其实与严密的文物保护法律、巨大的维修投入、广泛的社会参与等息息相通,它们共同传递出一个信念:保护古城就是守护历史,守护历史就能开启未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5-7-27 08:37 , Processed in 0.057756 second(s), 8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