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招聘考试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279|回复: 0

2014年10月浙江省事业单位招聘考试综合应用能力真题

[复制链接]

21万

主题

21万

帖子

65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652786
发表于 2018-2-21 21:39:5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14年10月浙江省事业单位招聘考试综合应用能力真题
    一、案例分析题(根据所给案例,回答后面的问题。40分)
    【案例一】
    最近,某“古装魔幻神话剧”在某省级卫视和各大视频网站同步首播,迅速掀起收视热潮,大量雷人的网络语言引发观众各种“吐槽”。剧中,一身古装的主角们嘴里时常蹦出莫名其妙的网络热词,比如女主角一本正经口吐英文,称“我哪里hold得住”;男主角用国内流行歌词直抒胸臆,表达愤怒时竟骂道“变态、流氓”。难怪有观众取笑:“这年头不掌握一两门外语,都不好意思出门跟别人说我们是一部古装魔幻剧。”
    在近年的流行文化中,秀丑、赛丑与捧丑已成为一大风潮,各种恶搞行为大行其道。在这个大数据时代,借助海量数据手段,从芙蓉姐姐大受追捧,到凤姐风靡全国,一些人通过或者出格、颓废或者低俗恶搞的表演迅速成名。他们以丑为美、以丑为尚,不仅挑战传统的审美观念,也挑战我们的审美底线。
    三国时王弼在注释《老子》时曾说:“美者,人心之所乐进也;恶者,人心之所恶疾也。”以近年的流行文化而论,“以丑为美”是反人心之常而行之的行为,不是在追求“乐进之美”,而是在张扬“恶疾之丑”。
    “以丑为美”,有种种表现,概括讲,可 做如下描述:
    其一,以反常为正常,以畸趣为兴趣。“以丑为美”在形式风格上,是“反常出怪”。我们看到,在当今媒体的“流行色”中,“以丑上位”逐渐增多。这不仅表现在那些“网络红人”的“成名史”中,而且也表现在各种演艺明星的“星路历程”中。这些娱乐红人的文化表演似乎别无长技,唯有以极端反常的怪异表演博取眼球,以令人生厌的畸趣刺激观众的兴趣。
    其二,以低俗为通俗,以恶俗为本色。“以丑为美”在文化品味上,是排斥高雅,以“通俗娱乐”为名,贩卖低俗、恶俗之物。某些“享有盛名”的所谓“艺术家”,不仅热衷于以低俗娱乐大众,而且将“恶俗”作为艺术本色,泯灭了高雅和低俗的区别。
    其三,以欲望为精神,以贪婪为气派。“以丑为美”在精神观念上,放纵欲望,鼓吹贪婪。近年来,赤裸裸的欲望宣泄和物质贪婪,逐渐在文艺表演中主题化,这不仅导致审美主题极端欲望化,而且使审美形象因为欲望宣泄和物质贪婪的极度充斥而扭曲。
    其四,以仿袭为本事,以俗套为个性。“以丑为美”在艺术生产上,不是以诚意求精、个性创新的艺术创作为主旨,而是在市场功利主义的驱动下,以仿袭为基本原则,以拼贴为基本手法,在“反常出怪”的旗帜下进行模式化生产。因为没有真正的个性内涵,“以丑为美”虽极尽“出奇出怪”之能事,但并不能创造真正有机的个性形象。
    问题:
    试分析当前文化艺术领域“以丑为美”得以流行的原因。
    要求:列出要点并适当阐述,条理清晰,不超过350字。
    【案例二】
    自来水、成品油、天然气等都是直接关系到千家万户的民生必需品,每次的价格涨跌,都会吸引公众的眼球。
    2014年10月11日,杭州举行阶梯水价听证会。听证会邀请了消费者、利益相关方、经营参与人等多方代表共20人,有两套方案备选,不管按哪种方案计算,今后的水价都可能在目前1.85元/吨的基础上,上涨至少1元/吨。相关部门给出的理由是:杭州水价已经十年未调整,目前水价在全国36个大中城市中列倒数第二,水务集团常年亏损。现场20名听证代表也给出了比较一致的意见,有18人投了赞同票。但几乎所有听证代表都提出了涨价以外的要求:水价可涨,水质须优。杭州市物价局表示,他们将把听证会上的全部意见以及收集的网民意见汇总后上报市政府,对参加听证人员的意见一一回复,并对现有方案进一步修改完善,按法定程序上报获批后再向社会公布。
    涉及公共利益的商品价格调整频频引起公众关注,但更多时候,往往是民众被迫接受“涨价”的事实,“逢听必涨”是不少老百姓对听证会的看法。尽管与一纸通知执行涨价相比,公众参与听证会制度的进步意义不容否认。但也应看到,近年来某些听证会的“潜规则”也广受民众质疑。比如听证代表的构成问题,细心的人们就曾在合肥市污水处理费调整听证会上发现,8位听证代表中居然有4位是名字经常出现的听证“专业户”;又如,价格听证过程中,话题一般不会集中于“是否涨价”,而是被巧妙地引导到“怎么涨、涨多少”之上,显然是“涨价没商量”。而前几年的河南省洛阳市水价调整听证会上,还出现总共18名代表只有1人反对涨价,而实际上民意和舆论“一边倒”反对涨价的反差现象。更有甚者,通过纵观几年来各地举行的听证会,有人总结出听证“三部曲”:第一步,听证代表由主持听证会的物价部门随意挑选,强烈反对涨价的市民总是被排除在外;第二步,听证代表产生后,申请涨价的企业都要逐个拜访,进行“公关”;第三步,听证会代表的“人格分裂”,即为了政府的“信任”和企业的“诚意”,不得不选择“赞成”,但为了给市民一个“交代”,他们又要做出一点“反对”的表示。事实上,老百姓并非都反对合理的涨价,而是更关注要涨个明白。
    听证会何时不再成为“听涨会”?!
    问题:
    请为完善我国现行的听证会制度开一剂“良方”,使之能更好地体现民意。(不超过600字)
    二、作文题(60分)
    以“幸福”为话题,联系实际,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1000字左右的议论文。要求:中心明确,内容充实,论述深刻,有说服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4-6-2 23:53 , Processed in 0.084316 second(s), 8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