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招聘考试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62|回复: 2

2017下半年教师资格面试真题:初中历史(1.6下)

[复制链接]

21万

主题

21万

帖子

65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652786
发表于 2018-1-9 19:48:0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17年下半年教师资格证面试考试时间是2018年1月6日-7日。文都教师考试网(jiaoshi.wendu.com)在考试结束后整理了2017下半年教师资格面试真题:初中历史(1.6下),方便考生了解自己本次教资国考面试的难点、盲点,并对相应科目的成绩进行估分。

2018010911172889144.jpg

2018010911172889144.jpg

    二、考题解析
    【教学过程】
    环节一:导入新课
    教师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图片《最后的晚餐》,请同学们说一说对这幅画的感受。之后教师介绍:这幅图片就是出自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著名画家达芬奇之手,他本人也被称为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三杰之一。那么,文艺复兴时期还有哪些代表人物呢?他们又会有怎样的艺术或文学成就呢?导入新课讲授。
    环节二:新课讲授
    (一)背景
    教师组织学生自主阅读第一段内容,并思考两个问题:14世纪前后意大利的经济状况是什么样的?带来了哪些变化?在学生思考回答的基础上,教师进行归纳总结:
    14世纪,意大利商品经济发达,繁荣的工商业城市推动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手工工场主、商人和金融家成了新兴的资产阶级,他们要求追求财富和现世的享乐,关注人的本身的发展。
    教师简介欧洲中世纪的封建教会统治,教会利用手中的权力对人们进行欺诈和压迫,提问:假如你是生活在当时的资产阶级和市民,你会怎么做?
    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归纳点明:欧洲封建教会对思想文化的摧残和对人们进行精神世界的控制,引起人们的极度不满。他们要实现自己的理想,必须首先在思想领域来一次大的解放运动,兴起了人文主义思潮。
    提问:那么他们是通过怎样的方式掀起这场运动的呢?
    学生回答:通过弘扬古代希腊、罗马文化的方式,反对教会宣扬的陈腐说教,掀起了促使人们思想解放的文化运动。教师补充,所以人们把这场运动称为文艺复兴运动。
    (二)内容
    1.教师通过PPT展示恩格斯对文艺复兴的评价:“这是一个人类从来没有经历过的最伟大的、进步的变革,这是一个需要巨人而且产生了巨人——在思维能力、热情和性格方面的巨人的时代。”
    教师提问:同学们知道这个伟大的时代出现了哪些巨人吗?
    学生阅读教材后回答:但丁,达·芬奇,莎士比亚。学生自主学习完成但丁、达·芬奇、莎士比亚的相关内容,包括国家、代表作、反映思想等方面,完成下面表格。

2018010911174897644.jpg

2018010911174897644.jpg

    2.教师出示中世纪时期的圣母像与《西斯廷圣母》像,引导学生进行比较。并提出问题:中世纪绘画中的耶稣与圣母形象和文艺复兴时期绘画中的形象有何不同?同是宗教人物,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不同?这反映了艺术家们的什么思想内涵?
    以历史小组为单位,根据问题,参照课本,进行讨论。小组代表发言,教师总结:中世纪的人物表情严肃,以“神”为中心,要表现神的庄严,而文艺复兴时期,要冲破宗教神权对人思想的束缚,以“人”为中心。在这些文艺复兴的作品中都表达了同一个主题,那就是“人文主义”,要求表现人的天性、人的情感、追求人的幸福、人的个性,以“人”为中心。人文主义也就成为文艺复兴运动的核心思想。
    (三)影响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思考:文艺复兴有什么历史作用呢?请结合课文正文内容,以及前面所学知识进行总结概括。
    学生自主发言后,教师总结:文艺复兴运动是一场广泛持久的思想解放运动。在意识形态领域中,冲破了几百年来封建制度和宗教神学思想对人的束缚,解放了人的思想,推动了欧洲文化思想解放领域的繁荣,为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必要的思想文化前提。
    环节三:小结作业
    1.小结:采用问答法师生共同总结本课学习内容。
    2.作业:请同学们回去之后搜集文艺复兴时期艺术代表作品,并对自己喜欢的作品进行内涵的分析。
    【板书设计】
    略

2018010911180641944.jpg

2018010911180641944.jpg

    【答辩题目解析】
    1.说一说你所知道的文艺复兴“文学三杰”。
    【参考答案】
    文艺复兴“文学三杰”指的是薄伽丘、但丁和彼特拉特。
    薄伽丘在其名著《十日谈》中,揭露教会的黑暗和腐败,讽刺教士的奸诈和伪善,赞扬手工业者、商人的智慧和才干,歌颂真挚的爱情和高尚的情操。体现了作者反对教会禁欲、高扬人性的思想。
    但丁的《神曲》充满着对教会和封建贵族的谴责,对自由、理性和求知精神的歌颂,带有鲜明的人文主义色彩,恩格斯称他为“新时代的最初一位诗人”。
    彼特拉克在《歌集》中表现了人文主义者以个人幸福为中心的爱情观,他最早提出要以“人的学问”代替“神的学问”,被称为“人文主义之父”。
    2.请简述人文主义的含义。
    【参考答案】
    人文主义是资产阶级的世界观,是文艺复兴的指导思想,支配了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学、艺术、哲学和科学的发展。人文主义思想的核心就是肯定人的价值和尊严,要求以“人”为中心而非以“神”为中心,以此出发,人文主义重视现世生活,因而追求自由、幸福和物质享受,反对基督教的来世观念和禁欲主义,主张发挥人们的创造力。人文主义重视科学实验,鼓励冒险和发财致富,认为事业的成功及发财致富是一种道德的行为。总之,人文主义就是一种为创造现世的幸福而奋斗的乐观进取的精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万

帖子

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26993
发表于 2018-1-9 21:20:09 | 显示全部楼层

       

2018010911201135044.png

2018010911201135044.png

    二、考题解析
    【教学过程】
    环节一:导入新课
    教师播放歌曲《中国共青团团歌》,并提出问题:歌词中为什么说“五四的火炬,唤起了民族的觉醒”?带着问题导入新课。
    环节二:新课讲授
    (一)五四运动的爆发
    教师运用多媒体播放电影《五四运动》中顾维钧先生参加巴黎和会的片段,并提出问题:中国在巴黎和会上遭受了怎样的待遇?
    学生思考后回答,教师总结:中国在巴黎和会上的合理要求遭到无理拒绝,而且规定德国在山东的权利转让给日本。
    教师继续提问: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失败的消息传回国内,国民的反应如何?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巴黎和会中国外交失败,这一消息传回国内,引得群情激愤,于是国内爆发了五四运动,所以这就成为了五四运动的导火索。
    教师提问:五四运动具体是什么时候爆发的?
    学生回答:1919年五月四日,北京3000多名学生举行游行示威,五四运动爆发。
    (二)五四运动的扩大
    五四运动主要分为两个阶段,请同学们观看五四运动的纪录片,结合课本内容,找出五四运动两个阶段的时间、地点、主力军、斗争方式、斗争结果等内容,补充完善PPT中的表格。

2018010911183624344.jpg

2018010911183624344.jpg

    (三)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
    通过多媒体出示四个问题,请学生思考进行回答:1.五四爱国运动的斗争对象是谁?2.斗争的结果怎样?3.在五四爱国运动中起先锋带头作用的是什么人?4.对斗争胜利起了决定作用的是什么人?
    在教师的指导下回答上述问题,并总结出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
    第一,斗争对象是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斗争结果是在学生和工人的坚持斗争之下取得了初步胜利,这显示了五四运动是一次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 第二,起先锋带头作用的是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进一步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第三,起决定性作用的是工人阶级,这体现了工人阶级的伟大的力量,标志着工人阶级登上历史舞台,因此五四运动也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环节三:小结作业
    1.小结:教师请学生担任小老师带领学生共同复习本节课所学。
    2.作业:五四爱国运动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请课下对比新民主主义和旧民主主义革命,找出他们的异同点,下节课我们一起来分享。
    【板书设计】
       

2018010911201178644.png

2018010911201178644.png

    【答辩题目解析】
    1.什么是新民主主义革命?
    【参考答案】
    旧民主主义革命和新民主主义革命都属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一部分。所谓旧民主主义革命,是指由资产阶级领导的、以建立资本主义国家为目的的、反对外国侵略和本国封建统治的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则是在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由无产阶级领导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其目标是建立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共和国。
    中国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以五四运动为界,分为两个不同的阶段:即旧式的一般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和新式的特殊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1939年,毛泽东在《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一文中,首次明确提出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概念,把它概括为“无产阶级领导之下的人民大众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 1948年,毛泽东《在晋绥干部会议上的讲话》中第一次全面系统地提出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和总政策,即“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这是对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完整的科学表述。
    2.五四运动与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有什么关系?
    【参考答案】
    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准备了思想基础。
    五四运动使工人阶级开始登上历史舞台,工人阶级队伍的壮大和工人运动的发展又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奠定了阶级基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万

帖子

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26784
发表于 2018-1-9 21:57:02 | 显示全部楼层

2018010911185744444.jpg

2018010911185744444.jpg

    二、考题解析
    【教学过程】
    环节一:导入新课
    教师在PPT上展示两句话:“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我比阿尔卑斯山更高”,并向学生提问:同学们知道这两句话是谁说的吗?
    学生纷纷猜测之后,教师引出拿破仑,并提问:拿破仑在波澜壮阔的法国大革命中究竟起到什么作用?他造就了怎么样的一个帝国?以此导入新课。
    环节二:新课讲授
    (一)建立帝国
    1.拿破仑其人
    教师在PPT上展示拿破仑少年的生平,请学生扮演历史小故事家,介绍他传奇的一生。
    2.帝国的建立
    教师在PPT上给出表格,请同学阅读教材,补充完整拿破仑人生的重要转折点。

2018010911192849044.jpg

2018010911192849044.jpg

    (二)巩固帝国
    教师设置情境:假如你是拿破仑,建立帝国之后,你会从哪些方面巩固你的国家?学生纷纷发言,教师引导学生从对内和对外两个角度分析。
    1.对内:制定和颁布了《拿破仑法典》
    教师展示《拿破仑法典》的材料,并提问:法典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它对欧洲产生了什么影响呢?
    学生阅读材料进行回答,教师总结:《拿破仑法典》第一次确认了民事权利平等、财产所有权和契约自由等资产阶级民法的基本原则。它以法律形式巩固了资产阶级革命成果,打击了封建势力,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2.对外:抗击反法联盟
    过渡:除了对内巩固政权之外,此时的法国还面对着反法联盟的干涉,为此,拿破仑发动了一系列对外战争。
    教师展示法兰西第一帝国极盛图,及拿破仑对外战争的史料,并提问:我们应该如何评价拿破仑的对外战争呢?
    学生结合图片及史料思考、发言,最后教师总结:拿破仑的对外战争打击了欧洲的封建势力,但是也损害了被侵略国家的利益,激起当地民众的反抗。
    (三)帝国覆灭
    过渡:显赫一时的拿破仑帝国在对外战争的激荡下如昙花一现,走向了灭亡,那么法兰西第一帝国覆灭到底经历了什么历程呢?
    1.教师展示下列《拿破仑率军远征俄罗斯》《拿破仑第一次流放前向士兵告别》《莱比锡战役》《滑铁卢战役》图片,请学生归纳帝国覆灭的过程。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1812年,拿破仑远征俄国,遭遇惨败;1813年莱比锡战役使拿破仑不可战胜的神话破灭;1814年反法联军开进巴黎,把拿破仑赶下台;1815年拿破仑重登皇位,在滑铁卢展开会战,法军全线溃败,拿破仑的政治生命从此结束。
    2.学习完拿破仑的活动之后,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讨论,思考:我们应如何评价拿破仑?
    学生以历史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相互交流和启发,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要了解杰出历史人物的复杂性和重要贡献,必须一分为二的评价历史人物。拿破仑是法国资产阶级的代表人物,他统治法国期间,巩固了法国大革命的成果,颁布的《民法典》是资本主义国家第一部法典,为后来许多欧洲国家所效法。拿破仑发动的对外战争,一方面打击了欧洲封建势力,把资产阶级革命的成果带到了欧洲各地,另一方面也损害了被侵略国家人民的利益,激起当地人民的反抗。
    环节三:小结作业
    1.小结:师生共同以板书为线索进行总结。
    2.作业:比较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和法国大革命的异同,以此为主题,制作手抄报,下节课分享。
    【板书设计】
       

2018010911201116644.png

2018010911201116644.png

    【答辩题目解析】
    1.简单说一说拿破仑能够上台的原因。
    【参考答案】
    (1)拿破仑上台的必然性:形势需要;大资产阶级从巩固自己的统治秩序出发需要;中、小资产阶级和广大工农从维护自己在革命期间的既得利益出发需要。
    (2)拿破仑上台的偶然性:拿破仑有出色的军事才能和敏锐的政治洞察力并得到了法国银行家、军火商和军队的支持,使他能够在法国需要这样一个人物的时候,恰恰由他来充当这个角色,确属偶然。
    2.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什么?
    【参考答案】
    知识与能力目标:能简述拿破仑帝国兴亡的基本情况;掌握拿破仑的统治措施;理解《拿破仑法典》的重要地位。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引导学生阅读资料,提高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通过对拿破仑功过的分析,提高全面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拿破仑的活动,树立辩证看待历史人物的唯物史观。
    >>>热点阅读:2017下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面试真题及答案解析
    >>>热点阅读:【直播】2018上半年文都教资成师计划系列课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5-9-26 01:25 , Processed in 0.092011 second(s), 10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