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招聘考试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86|回复: 2

2017下半年教师资格面试真题:幼儿(1.6上)

[复制链接]

21万

主题

21万

帖子

65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652786
发表于 2018-1-9 19:47:5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17年下半年教师资格证面试考试时间是2018年1月6日-7日。文都教师考试网(jiaoshi.wendu.com)在考试结束后整理了2017下半年教师资格面试真题:幼儿(1.6上),方便考生了解自己本次教资国考面试的难点、盲点,并对相应科目的成绩进行估分。

2018010903153392444.jpg

2018010903153392444.jpg

    【活动设计指导】
    中班音乐活动《走路》
    一、活动目标
    1.认知目标:感知2/4拍的节奏特点,了解各种小动物走路的样子
    2.技能目标:能够用完整地演唱歌曲,用不同的动作表演各种动物走路。
    3.情感目标:喜欢参与音乐活动,乐意于同伴分享自己对小动物走路的动作创编。
    二、活动重难点
    活动重点:理解歌曲内容,能够用活泼的声音完整演唱歌曲。
    活动难点:大胆尝试歌曲表演并喜欢参与音乐活动。
    三、活动准备
    1.物质准备:音乐伴奏、电子琴、教学挂图、动物头饰。
    2.经验准备:幼儿已经对各种小动物的形态有了一定的认识。
    四、活动过程
    (一)活动导入——情景导入
    1.教师创设森林动物选美大赛的情景,引起幼儿的兴趣
    师:“小朋友们,今天美丽的大森林里在进行一场选美大赛,我们一起去看一看吧。”
    播放视频,引出活动主题。
    2.教师播放动物走路视频,让幼儿观看
    师:“刚才视频里面,我们看到了小兔子、小鸭、乌龟和小猫在选美,它们是怎样走路的呢?我们一起来听一首歌曲吧。”
    (二)活动展开
    1.教师范唱歌曲,幼儿整体感知。
    (1)教师声情并茂地演唱歌曲,让幼儿认真聆听。
    (2)教师提问“歌曲里面都有哪些小动物出现了呀?”
    (3)教师提问“它们走路都是什么样子的呢?”
    2.幼儿学唱歌曲。
    (1)幼儿跟着教师随音乐节奏念歌词。
    教师和幼儿做打节奏小游戏,教师先拍一次手,幼儿再拍一次腿,让幼儿从中感受2/4拍的强弱规律,之后教师和幼儿一起边打节拍边念歌词,使幼儿掌握本首歌曲节奏。
    师:“我们一起来玩一个关于节奏的小游戏吧,老师先大声地拍一下手之后,小朋友们再轻轻地拍一下腿……,你们发现了2/4拍有什么规律吗?”
    幼儿跟随教师轻声地学唱。
    教师大声演唱歌曲,让幼儿先小声用“la”哼唱旋律,整体感知旋律。
    师:“老师先大声的唱歌曲,小朋友们用la小声跟着老师唱,就像刚才玩的节奏游戏一样,小朋友们准备开始喽。”
    (3)教师把幼儿难唱准的乐句用手画旋律线单独教唱,纠正错误。
    师:“刚才小朋友们唱小鸭子走路的时候还是有一点小小的问题,你们唱的时候看老师画的旋律线,老师的手往上画就是唱高一些,往下滑就是唱低一些。”
    幼儿分组比赛演唱,并相互评价。
    师:“你们觉得哪一组的小朋友唱得好?为什么呢?”
    3.创编歌表演动作,启发幼儿大胆用动作表现小动物走路的样子。
    (1)引导幼儿根据歌词创编动作。
    师:“小兔子走路的时候是怎样的呀?小乌龟走路有时候怎样走的呀?我们一起表演出来吧。”
    (2)动作要领:双手剪刀手放在头顶模仿小兔子,两脚蹦跳;双手垂下到腰的两侧摇晃身体,模仿小鸭子;弯腰驼背慢吞吞走路模仿小乌龟;两手张开放到嘴边模仿小花猫。
    (3)让幼儿戴上不同动物的头饰,边唱歌边表演。要求幼儿做动作时带上形象、可爱的表情,大胆地表现出歌曲欢乐的情绪。
    (三)活动结束
    让幼儿画一画歌曲中的小动物。
    师:小朋友们,这些小动物真可爱,我们一起拿起小蜡笔把这些小动物画下来吧。
    五、活动延伸
    将活动延伸到表演区,让幼儿想象是在森林中选美的小动物,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表演森林动物选美的场景。
    【答辩题目解析】
    1.请问你这次活动的重难点是什么?
    【参考答案】
    本次活动的重点是学会歌曲,并且有表情地完整演唱歌曲,知道小动物走路的特点。这是一首歌词生动,旋律优美,富有童趣,易于理解和记忆的儿童歌曲,我将通过让幼儿理解歌词,设置根据节拍念歌词和不同形式的学唱环节使幼儿会唱这首儿童歌曲,另外通过森林选美大赛的视频让幼儿了解各种小动物走路的样子,为感受音乐做好铺垫。
    本次活动的难点是准确掌握2/4拍的节奏,体会音乐活动带来的乐趣。这是一首2/4拍的歌曲,对于幼儿来讲有点难度,我将通过打拍子的方式让幼儿感受2/4拍,最后通过音乐表演让幼儿感受音乐带来的快乐,由此突破了活动的难点。
    谢谢考官。
    2.选择幼儿园教育活动内容的原则是什么?
    【参考答案】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对选择教育活动内容的原则做出了明确规定:
    (1)既符合幼儿的兴趣和现有经验,又指向有助于达成教育目标的新经验;
    (2)既贴近幼儿的生活,又考虑未来发展的需要;
    (3)既体现内容的丰富性、时代性,又注重幼儿学习的必要性、可能性以及与小学教育内容的衔接。
    谢谢考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万

帖子

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26993
发表于 2018-1-9 19:53:37 | 显示全部楼层

2018010903160156844.jpg

2018010903160156844.jpg

    【活动设计指导】
    中班儿歌活动《小猪胖嘟嘟》
    一、活动目标
    1.情感目标:喜欢听儿歌,体会儿歌的韵律美。
    2.技能目标:能够准确读出韵母音“u”并有感情地朗读儿歌,尝试仿编儿歌。
    3.认知目标:理解儿歌内容,知道小猪的基本形态特征和生活习性。
    二、活动重难点
    1.活动重点:有表情地朗读儿歌,尝试仿编儿歌。
    2.活动难点:喜欢听儿歌,欣赏儿歌的韵律美和节奏美。
    三、活动准备
    1.物质准备:《三只小猪》歌曲CD、图片、小猪的头饰。
    2.经验准备:幼儿会唱《三只小猪》的歌曲。
    四、活动过程
    (一)活动导入
    歌曲导入,吸引幼儿兴趣
    教师播放《三只小猪》歌曲,幼儿边唱边跳。
    (二)活动展开
    1.教师完整朗读儿歌,幼儿理解儿歌内容。
    教师朗读儿歌,幼儿初步感知儿歌内容。
    师:“小朋友们,你们听到了什么啊?它在干什么啊?”(教师根据幼儿回答出示图片)
    2.教师结合图片朗读儿歌,带领幼儿进行学习。
    (1)教师朗读儿歌并为儿歌配动作,带领幼儿再次理解和巩固儿歌。
    (2)儿歌接龙游戏:老师念前一句,小朋友念后一句,朗读儿歌时可以加上动作。
    3.幼儿尝试对儿歌进行仿编。
    (1)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幼儿进行续编。
    师:“我们可不可以把小猪换成其他小动物,来试试吧。”
    (2)尝试对儿歌进行仿编。
    小猫/小猫/喵喵喵,爱吃鱼来/爱睡觉。看护粮食/好帮手,看见/老鼠/准吃掉!
    (三)活动结束
    角色扮演,引导幼儿再次感知小猪的基本外貌特征和生活习性。
    (1)教师分发小猪的头饰,幼儿自主选择并佩戴。
    (2)教师播放《小猪胖嘟嘟》音频,引导幼儿进行角色扮演活动。
    五、活动延伸
    将活动延伸到家庭,请幼儿回家之后向爸爸妈妈说一说这首儿歌,巩固今天所学,促进亲子间的感情交流,实现家庭教育合力的最大化。
    【答辩题目解析】
    1.请你表演一个关于手的手指谣。
    【参考答案】
    我表演的手指谣叫做《手指儿歌》
    一根手指头,一根手指头,变呀变成毛毛虫,爬爬爬。
    二根手指头,二根手指头,变呀变成小白兔,蹦蹦蹦。
    三根手指头,三根手指头,变呀变成小花猫,喵喵喵。
    四根手指头,四根手指头,变呀变成小螃蟹,爬爬爬。
    五根手指头,五根手指头,变呀变成小燕子,飞飞飞。
    六根手指头,六根手指头,变呀变成小黄牛,哞哞哞。
    七根手指头,七根手指头,变呀变成啄木鸟,啄啄啄。
    八根手指头,八根手指头,变呀变成小手枪,砰砰砰。
    九根手指头,九根手指头,变呀变成小勾子,勾勾勾。
    十根手指头,十根手指头,变呀变成小锤子,锤锤锤。
    谢谢考官。
    2.说一下这节活动的目标?
    【参考答案】
    考官您好,我将本节活动目标划分为以下三个:首先,在知识方面主要是让幼儿理解儿歌内容,了解小猪的基本形态和生活习性;其次,在技能方面主要是让幼儿准确地读出韵母“u”,能够有感情地朗读儿歌,并在理解儿歌内容的基础上尝试仿编儿歌;最后,在情感方面是激发幼儿喜欢听儿歌的兴趣,并且能够体会到儿歌的韵律美。
    谢谢考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万

帖子

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27110
发表于 2018-1-9 20:14:14 | 显示全部楼层

2018010903162440044.jpg

2018010903162440044.jpg

    【活动设计指导】
    大班艺术领域绘画活动《机器人本领大》
    一、活动目标
    1.情感目标:体验参加对美术创作活动的乐趣,萌发初步的创新意识。
    2.技能目标:学会运用各种图形进行组合变化,设计各种各样的机器人。
    3.认知目标:了解实际生活中广泛应用的机器人,知道机器人的基本特征。
    二、活动重难点
    1.活动重点:学习运用各种图形进行组合变化,设计各种各样的机器人。
    2.活动难点:大胆想象,设计和创作机器人。
    三、活动准备
    1.物质准备:玩具机器人若干,机器人欣赏画若干。
    2.经验准备:认识各类常见的机器人,会唱歌曲《小机器人》。
    四、活动过程
    (一)导入部分——歌曲导入,吸引兴趣
    教师播放歌曲《小机器人》,调动幼儿关于机器人的经验。
    (二)基本部分
    1.初步感知机器人的外形特征。
    教师展示机器人图片,引导幼儿认真仔细观察和讨论自己看到的机器人的外形特征。
    师:“机器人是什么样的?它是由哪些图形宝宝组成的?”
    2.幼儿深入思考和演示自己知道的机器人的本领。
    (1)教师鼓励幼儿做小小讲解员讲述自己知道的机器人的本领。
    (2)其他的幼儿对幼儿讲解的机器人进行大胆猜测,并做出相应的动作。
    3.幼儿运用不同形状的图形创作机器人,教师巡回指导。
    (1)教师给幼儿展示绘画材料,交代注意事项。
    材料:各种图形,正方形、长方形、圆形、梯形、菱形等。
    注意事项:材料分享使用,使用完材料归位。
    (2)幼儿创作,教师指导。
    (3)教师鼓励幼儿大胆与同伴展示分享自己的绘画作品,并引导其他幼儿互评幼儿的作品。
    (三)结束部分
    教师创设游戏情境,带领幼儿一起进行情景表演《机器人游戏操》并交代游戏的注意事项,使活动在快乐的游戏氛围中结束。
    注意事项:幼儿自由选择自己喜欢的机器人进行角色扮演。游戏过程中相互协作、注意安全。
    五、活动延伸
    延伸至家园:请幼儿和爸爸妈妈分享自己创作机器人的过程,探索发现机器人更多的本领。
    【答辩题目解析】
    1.对于这次试讲自己觉得优点和不足有哪些。
    【参考答案】
    本次试讲的优点有:(1)主题新颖,这个主题符合大班幼儿的年龄特征和兴趣点,幼儿很喜欢,感兴趣;(2)我运用的多感官参与的学法,通过听觉和视觉让幼儿感受机器人的本领,对于幼儿的想象和创造有很大的帮助;(3)这个活动的各个环节设置紧凑,环环相扣,层层递减。
    本次试讲的不足有:活动导入让幼儿认识图形,感受不同图形会带给人不同的感觉,此环节设置耗时太长,对幼儿绘画技能要求过高,对引出主题用处不明显。
    谢谢考官。
    2.在日常生活中怎么培养幼儿的观察力?
    【参考答案】
    考官您好,首先,要帮助儿童明确观察的目的和任务,激发儿童的观察兴趣。观察的目的明确,对某一事物的感知就比较完整、清晰;相反,目的任务不明确,儿童就会东看看,西望望,抓不住要领,得不到收获。
    其次,要教给儿童观察的方法,引导儿童在观察时开动脑筋。通过对比,儿童对事物的认识就会更全面更深刻,透过事物的表面现象达到对事物本质的认识。
    最后,要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儿童进行观察训练。儿童的观察能力是在实践活动中发展起来的。教师应根据儿童的年龄特征和知识水平,提出不同的观察要求,对幼儿进行观察训练。对于每次的观察训练,教师都应组织幼儿进行评价,使他们不断总结经验,不断提高。
    谢谢考官。
    >>>热点阅读:2017下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面试真题及答案解析
    >>>热点阅读:【直播】2018上半年文都教资成师计划系列课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5-5-10 22:21 , Processed in 0.062456 second(s), 10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