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招聘考试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27|回复: 1

教师资格证高中历史教案模板:走向“大一统”秦汉政治

[复制链接]

21万

主题

21万

帖子

65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652786
发表于 2017-12-20 22:01:2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小编为广大考生整理了教师资格证高中历史教案模板:走向“大一统”秦汉政治相关内容,适用于所有参加中学教师资格国考面试的考生,请学员们根据资料规划复习时间!更多教师资格考试内容持续更新中,请考生及时关注文都教师考试网(jiaoshi.wendu.com)。
    一、教材分析
    1、 课标要求
    知道“始皇帝”的来历和郡县制建立的史实,了解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及其影响。
    2、 内容分析
    本专题较为系统地论述了古代中国政治制度的基本特点和形成过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是中国古代政治史的核心内容,秦朝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为历代统治者承继和发展,对以后封建王朝产生重要影响。本课内容在本单元中不但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而且占据重要地位。
    3、 新老教材比较
    (1)老教材对秦汉时期的政治、经济、民族关系、对外关系、文化都有专节阐述。
    (2)新教材以古代政治制度史专题的体例编写,主题突出。新教材突出了“秦建立和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的内容,增加了如三公九卿的职责、“朝议”、挟书律 等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具体内容。语言浅显易懂,图文并茂。教材中穿插了一些历史图片、文物图像、地图等,增加了历史内容的直观性和生动性。知识链接、 史学争鸣、学习思考注重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和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学法分析
    1、学情分析
    通过初中阶段的学习和对有关影视作品的了解,学生对本节课的内容有一定的认识,但并未形成系统知识,缺乏全面把握的能力和理性认识。
    2、学法指导
    学生课前预习 扩充知识发现问题 小组合作探究问题
    教师引导解决问题 延伸问题 课后继续探究思考
    三、三维目标分析
    1、知识能力:
    ▲ 了解秦的统一;知道皇帝制度创立和郡县制建立的史实;了解秦朝的“三公九卿”制;结合秦朝中央集权制度建立的史实,阐述中国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及其影响。
    ▲ 比较郡县制与分封制的实施背景、职能、权力及其影响,并能够对这两种政治制度进行正确的评价。
    2、过程和方法:
    ▲ 解读有关秦朝统一和中央集权制度建立的资料、图片,从中获取有效信息;进行初步的归纳和分析;提高阅读有关信息的能力。
    ▲ 通过讨论、角色模拟等,锻炼推理和历史思维意识,培养交流合作的能力,提高质疑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 通过从分封制到郡县制到“大一统”政治制度建立的学习,探讨政治决策的过程与方法,欣赏其政治智慧。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
    ▲ 通过本节的学习,了解中华民族统一国家的形成,逐步培养对国家、民族的历史使命感和维护国家统一的爱国主义情感;
    ▲ 注意研究和借鉴古代政治文明的有益成果,体会制度建设对国家稳定和统一的重要意义,并引起对今天我国政治改革启发的思考。
    四、教学重点、难点分析
    1、重点:
    秦汉“大一统”政体的形成和基本特征。
    2、难点:
    “大一统”政体和官僚机构的形成比较抽象,逐步引导学生理解和评价这种行政体制的创新。
    五、教法设计
    1、教学总体思路:注重情景设置下的启发式教学。
    2、具体教学流程: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阅读新课,了解知识;
    师生质疑,合作探究;
    练习评价,巩固拓展
    六、教学过程
    屏幕展示李白的一首诗《秦王扫六合》
    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 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
    雄图发英断,大略驾群才, 收兵铸金人,函谷正东开。
    问:“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指的是什么历史事件?
    (用图片或诗容易引起学生兴趣,教师要及时抓住学生的兴趣点,引人入胜,进入新情境开展有效学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万

帖子

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27060
发表于 2017-12-20 22:07:45 | 显示全部楼层

    ▲ “六王毕,四海一”--“大一统”地理格局的形成
    这块内容是中央集权体制建立的前提条件,因为学生初中学习中提到了秦完成统一的时间、原因,课堂教学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教师从简处理。教材主要介绍了 (1)秦灭六国,一统天下(2)蒙恬夺河套、阴山地区,修直道,修长城;(3)南方:筑灵渠,(4)西南:将西南夷纳入中原王朝版图,学生容易了解。
    设计:教师可以通过两幅图:战国诸侯称雄形势图和秦朝疆域图,设计三个小问题①比较两幅图的不同,你能得到哪些历史信息?
    ②秦始皇扩大统一帝国规模的行动主要有哪些?讲述秦朝疆域的四至。
    ③西周和秦朝对地方的统治有哪些不同点
    这样设计一方面直观生动,提高学生兴趣;帮助学生形成空间地域概念,了解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地理格局。另一方面通过两幅图三个小问题培养学生解读地图信息 和阅读教材内容的能力和审题、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实际上也是对教材知识的理解和运用。第③问为下一部分内容作了铺垫。)
    ▲?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建立――“大一统”政体的形成
    这块内容是本课的重点、难点,包括本课的第二、三目。
    【利用教材设问】
    问题一:为巩固辽阔的疆域,秦始皇进行了哪些政治改革?引导学生阅读教材思考归纳;
    【补充材料合作学习】
    问题二:阅读材料,了解皇帝称号的来历,并小组讨论回答。
    材料1 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统一六国后,下的第一道诏令是“议帝号”:
    王曰:“去‘泰’着‘皇’,采上古‘帝’位号,号曰‘皇帝’。制曰“可”。朕为始皇帝。后世以计数,二世、三世至于万世,传之无穷。”
    材料2 “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丞相诸大臣皆受成事,倚办于上。”
    材料3 到秦朝,“天子独以印称玺,又独以玉,君臣莫敢用。”据载,秦朝的传国玉玺其文为“受命于天,既寿永昌”。--摘编自《史记·秦始皇本纪》
    (1)从材料1、3的“皇帝”称号及“制”“诏”“朕”“玺”等规定中,你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2)据材料,皇位是怎样继承的?
    (3)三则材料包含了哪些历史信息?说明了什么?
    (4)综合材料和所学知识,简要指出秦朝皇帝制度的基本特征。
    【角色模拟辩论互动】
    问题三:郡县作为一种新的地方行政管理组织,春秋战国时在有些列国已出现。秦统一后,就如何对广大地区的统治,在朝廷内展开了一场争论。请同学们看教材丞 相绾、廷尉斯的讲见解,然后根据自己的理解,展开辩论:假如你是当时秦朝的重臣,为了秦朝的长治久安,你会支持哪个观点,请具体阐述理由。(老师可以以秦 始皇的身份追问、质疑和点评)
    【动手动脑质疑互动】
    1、请简单绘制“中央集权制度下从皇帝到中央到地方的行政机构”示意图;并说说其官僚机构的名称和职能。
    2、对秦朝创建的集权政治制度,你认为在当时起了什么作用?你可以向老师或同学提出问题,也可以解答老师同学的问题。
    对分封制和郡县制的区别:可以引导学生展开讨论。
    1、分封制是与宗法制相联系的,以血缘关系为基础;郡县制是按地域划分的。(基础不同)
    2、分封的诸侯王位世袭,并有封地;郡县的官吏由皇帝任免调迁,官位不世袭,官员只有俸禄没有封地。(官员性质和待遇不同)
    3、诸侯国的独立性很大,容易发展成割据势力;郡县则是地方行政机构,有利于中央集权的加强和国家的统一。(与中央关系及影响不同)
    4、分封制是贵族政治,郡县制是官僚政治。(性质不同)
    ▲加强思想控制--“大一统”政体下的思想专制
    这块是阅读内容,学生看书基本了解即可,主要是加强情感、态度的教育。
    可以设计问题:假如你是秦始皇,有人对你的政策提出非议,你会怎么做?
    或者让学生谈谈自己知道的史实(秦加强思想控制)然后教师归纳。引导学生对“焚书坑儒”“挟书律”进行评价。
    ▲总结:学习探究:给秦始皇的一封信--以“请你说说秦朝或秦始皇的在中国古代史上的地位?”为主题,采用书信的形式,或对某一问题、某一制度提出看法或综合评述,有一份史实(史料)说一份话,注意论从史出。
    更多教师资格最新消息,敬请关注文都教师考试网!
    >>>推荐阅读:2017下半年全国教师资格证笔试成绩查询入口
    >>>推荐阅读:【直播】2018上半年文都教资成师计划系列课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5-9-24 11:10 , Processed in 0.068343 second(s), 7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