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招聘考试学前教育考前冲刺试卷(一) 参考答案及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 1.【答案】A。解析:把有价值的知识系统化,形成一定科目或学科,将这些学科的知识传授给学生,以达到教育目标。这种以知识为中心,以学科(科目)为构成形式,重视知识及其逻辑组织的课程,就是通常所说的学科课程。 2.【答案】A。解析:此处的“乐、诗、射御”指的是要学习的内容,即课程内容。 3.【答案】A。 4.【答案】C。解析:以儿童为中心的课程旨在让儿童获得经验,因此,儿童中心课程最终标准是经验维度。 5.【答案】A。 6.【答案】B。解析:罗恩菲尔德认为,儿童所创作出来的作品是他们身心两方面发展的体现。所以,他主张评价幼儿的美术作品首先应从儿童的成长这一角度来进行,即从美术作品中所反映的儿童的感情、智能、身体动作、知觉、社会性、美感、创造等七个方面的发展来进行主观的评价,其次才从发展的阶段、技巧和作品的组织三个方面来进行客观的评价,并且这一客观评价只是对主观评价的补充而已。 7.【答案】A。解析:幼儿操作盲目性较大就需要教师的演示和指导,因此,演示-操作式是教师针对幼儿操作盲目性较大的特点而设计的科学活动方式。 8.【答案】B。解析:活动结束后,教师让幼儿将自己所获得的内容以各种形式进行展示的做法属于语言教学策略中的成果展示。 9.【答案】C。解析:幼儿的整体发展包括身体、认知、社会化三个方面,社会化是幼儿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所谓的幼儿社会化认知主要是指幼儿对自己、对他人、对社会环境和社会认知,以及对社会行为规范和社会文化的认知。 10.【答案】A。 11.【答案】A。解析:儿童书面言语的发展,如同口头言语一样,是从接受性的言语开始的,即先会认字,后会写字。 12.【答案】C。解析:幼儿多动症表现为性格失和或行为障碍、好冲动、活动过度、注意力集中困难、学习困难等。 13.【答案】D。解析:性格属于心理功能指标。 14.【答案】B。解析:夜惊属于睡眠障碍。 15.【答案】D。解析:幼儿脱臼时,成人千万不可自己帮孩子把关节复位,以免造成不必要的伤害。 16.【答案】B。解析:2016年版《幼儿园工作规程》第三条指出,幼儿园的任务是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按照保育与教育相结合的原则,遵循幼儿身心发展特点和规律,实施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教育,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发展。 17.【答案】D。解析:《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明确指出,艺术是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应充分发挥艺术的情感教育功能,促进幼儿健全人格的形成。要避免仅仅重视表现技能或艺术活动的结果,而忽视幼儿在活动过程中的情感体验和态度的倾向。 18.【答案】D。解析:题干所述体现的是《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艺术领域感受与欣赏部分中的目标 2———喜欢欣赏多种多样的艺术形式和作品。 19.【答案】B。解析:《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专业能力部分指出,教师应关注幼儿日常表现,及时发现和赏识每个幼儿的点滴进步,注重激发和保护幼儿的积极性、自信心。 20.【答案】B。解析:《幼儿园工作规程》第五十四条指出,家长委员会在幼儿园园长指导下工作。 二、名词解释 21.【参考答案】 园本课程是指一个以幼儿园为基地进行课程开发的开放民主的决策过程,即园长、教师、课程专家、儿童及 家长和社区人士共同参与幼儿园课程计划的制定、实施和评价等活动。 22.【参考答案】 音乐教育活动的主体性原则是指教师在音乐活动的设计中必须合理、恰当地处理师幼关系,既要引发儿童主动、积极地感受、体验音乐,又要在促进儿童与音乐的互动中适时、有效地发挥教师的主体作用。 23.【参考答案】 语言学习的随机渗透主要是指教师利用生活中的入园问候、晨间谈话、游戏时间、户外散步等各环节,给幼儿提供自由宽松的环境,鼓励幼儿积极进行语言交流,增强幼儿听、说、读的基本技能,培养幼儿对语言和文字的学习兴趣,使其得到语言和文学的熏陶。 24.【参考答案】 性别社会化是指在特定的文化中,儿童获得适合于某一性别的价值观、动机和行为的过程。 25.【参考答案】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是指幼儿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自身的活动,对周围的自然界(包括人造自然)进行感知、观察、操作、发现以及提出问题、寻找答案的探索过程。 三、简答题 26.【参考答案】 泰勒认为,在课程编制过程中,编制者必须回答四个问题: (1)学校应该达到哪些教育目标? (2)提供哪些教育经验才能实现这些目标? (3)怎样才能有效地组织这些经验? (4)我们怎样才能确定这些目标正在得到实现? 回答这四个问题,解决的正是课程目标的确定、学习经验的选择、学习经验的组织和学习结果的评价这四个问题。尽管泰勒原理从四个方面提出了课程编制的模式,但对此课程模式的研究往往较多地集中在课程目标上,这与泰勒强调课程目标的确定是分不开的。 27.【参考答案】 (1)合理分配活动的时间和密度。幼儿园的体育活动应该做到“强度小、密度大、时间短、节奏快”,以有助于幼儿在体育运动中保持合理的负荷。 (2)合理安排活动的内容和强度。依据小班、中班、大班幼儿不同的身体发展特点组织不同的活动。 ①教师注重设计符合幼儿兴趣的游戏情节,组织竞争性的游戏,并参与到游戏当中。 ②加强安全教育,提高幼儿自我保护意识;做好活动前的准备工作;合理布置场地,加强安全检查,消除不安全因素,如器材的牢固性、摆放的间距等,避免幼儿活动时产生拥挤、碰撞等意外事件,加强活动时的安全教育和保护;注意活动场地的卫生条件,如对室内活动场地,软垫要定期清洁、消毒,让幼儿有一个安全、卫生的运动环境。 (3)合理控制体育锻炼和户外活动时间。 《幼儿园工作规程》指出:“在正常情况下,幼儿户外活动时间(包括户外体育活动时间)每天不得少于2小时,寄宿制幼儿园不得少于3小时;高寒、高温地区可酌情增减。” 28.【参考答案】 (1)培养幼儿观察的兴趣,培养独立观察的能力。 (2)教给幼儿观察的方法。 (3)引导幼儿参加各种实践活动。 (4)语言在提高观察力中是不可缺少的因素。 29.【参考答案】 (1)减少环境中易产生攻击性行为的刺激。 (2)给予榜样示范。 (3)满足幼儿的心理需要,使幼儿在宽松的环境中成长。 30.【参考答案】 (1)从整体动作到局部的、准确的、专门化的动作:儿童最初的动作是全身性的、笼统的、弥散性的。 (2)从上部动作到下部动作:儿童最先学会抬头,然后俯撑、翻身、坐和爬,最后学会站和走。这种发展趋势可称为“首尾规律”。 (3)从中央部分的动作到边缘部分的动作:儿童最早出现的是头的动作和躯干的动作,然后是双臂和腿部的有规律的动作,最后才是手的精细动作。这种发展趋势可称为“近远规律”,即靠近头部和躯体的部分先发展,然后是远离身体中心部位动作的发展。 (4)从大肌肉动作到小肌肉动作:从四肢动作看,儿童先是学会臂和腿的动作,即活动幅度较大的所谓“粗动作”,以后才逐渐学会手和脚的动作,特别是手指的“精细动作”。这种发展趋势可以称为“大小规律”。 (5)从无意动作到有意动作:儿童动作发展的方向是越来越多地受心理、意识支配,动作发展的规律也服从于儿童心理发展的规律———从无意向有意发展的趋势。 四、案例分析题 31.【参考答案】 (1)首先,萱萱的行为应该得到肯定。幼儿主要通过观察和模仿来学习。不同的孩子具有不同的生活经验和认知基础,因此,他们在活动中也会有不同的思维方式和行为表现。这对孩子来说,是一种宝贵的学习资源,它能引导幼儿在互相模仿、学习的过程中,不断建构新的经验和知识,并且获得成功的体验。 (2)科学活动的核心是“探究”,但“探究”并不是对“模仿”的简单替代。两者相辅相成,不可分割。 ①适时“抛球”,引导探究。科学教育的核心是“科学探究”,科学探究活动要求幼儿具有一定的发现和总结问题的能力,即促使幼儿对“为什么会这样”产生强烈的疑问,并进行创造性思考,寻找问题的答案。因此,教师在肯定萱萱之余,还应不失时机地提出更高层次的要求或问题。如教师可以提问“为什么这样就可以穿过弯道了呢?(思考问题、总结经验)”,“那么,我们还可以怎么做呢?(迁移、运用新经验)”,从而帮助幼儿从简单的模仿学习进入自主探究的过程。 ②合作探究,经验互补。在科学探究活动中,我们应充分发挥同伴的作用,经验互补。幼儿在与同伴合作的过程中,可以相互学习并交流自己的探索发现,分享成功的喜悦,进而迸发更多智慧的火花,从而使模仿与探究结伴而行。 五、活动设计题 32.【参考设计】 活动名称:制作不倒翁(大班科学教育活动) 活动目标: 1.通过自身的活动,感知不倒翁的秘密,激发探索兴趣。 2.通过动手操作,了解“不倒翁”的原理。 3.在实践活动中观察比较,提高动手操作及发现问题、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活动重难点: 活动重点:了解不倒翁的原理。 活动难点:自己动手制作不倒翁。 活动准备: 1.布置场景“玩具城”:用乒乓球、蛋壳、废旧皮球制作各种玩具摆放在活动室的四周(其中部分会倒,部分不会倒)。 2.幼儿操作材料:纸片、玻璃球、豆粒、沙子、塑料球、橡皮泥、小石头。 3.录音机,歌曲《不倒翁》录音磁带。 活动过程: 1.悬念导入,激发幼儿探索的兴趣 老师扮演“魔法师”到“神秘的玩具城”引导幼儿探索活动材料。 2.自由探索 (1)交代任务:你们玩时可要仔细地看一看、比一比、摇一摇,看看发现了什么?(发现倒和不倒) (2)提问:“你们是怎么玩的,发现了什么?这些玩具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和不同的地方?”引导幼儿摸一摸底部,发现底部都是半球体,有的玩具会倒,有的不会倒。 小结:小朋友在“玩具城”里玩得很认真,还能动脑筋,发现了“玩具城”里的玩具都是半球体的,在比一比中,小朋友们发现了玩具有的会倒,有的不会倒。 3.尝试操作、制作不倒玩具 (1)放歌曲《不倒翁》,进一步引发幼儿去发现“不倒翁”的秘密,不倒翁里装有东西。 集体讨论:幼儿交流体验不倒翁不倒的秘密:上轻下重,固定底部物体。 (2)尝试操作制作不倒玩具。 幼儿交流体验“不倒玩具”不倒的秘密:玩具中装有东西,老师为小朋友准备了纸团、塑料球、玻璃球、沙子、豆子、橡皮泥等东西,可以让幼儿自由地把每一种东西分别装进玩具里试一试,看玩具能不能站起来。 (3)集体讨论。 在玩具里装进了什么,发现什么现象?为什么放进纸团玩具倒了,而放进沙子等物,玩具能站住?(沙子等比纸团重) 小结:在玩具底部装进重的东西,这样下重上轻,玩具就能站住。 当操作摇晃装有沙子的玩具时,发现了什么?(站住的玩具又倒了)装进什么不倒?(橡皮泥)为什么? 4.演示对比实验 引导幼儿边观察、边分析原因,摇动装有玻璃球的玩具里重的东西也随着滚到旁边,旁边重,玩具就倒向重的一边。把橡皮泥固定在底部中间,它不会滚来滚去,那玩具的重心就稳了,不倒翁就做成了。 5.完成制作,玩一玩,体验乐趣成就感 (1)在《不倒翁》的音乐中,分组制作不倒翁,让幼儿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自己喜欢的小组进行制作。幼儿制作过程中,教师进行及时、适时的指导,对能力差的幼儿进行示范,及时发现有创意的幼儿进行表扬。 (2)进行讲评活动。先让幼儿与小伙伴之间互相说说自己的不倒翁的名字,是怎么制作的,不倒翁倒的程度的大小等。教师进行个别讲评,尤其那些能力差的幼儿,注意发现其作品的优点,以激发其自信心。 (3)做好不倒翁的小朋友帮助没有完成的小朋友继续制作不倒翁玩具。 6.结束部分 与不倒翁一起律动结束课程。 (健康歌的曲子进行伴奏,儿歌是:左摇摇,右摇摇,头儿小小,脚儿圆圆,头轻脚重一起来做运动,左推不倒,右推不倒,左右摇晃,真呀真可爱) 活动延伸: 1.区角活动中,可在科学角中投放各种材料让孩子尝试制作不倒翁。 2.户外活动时,可和孩子们一起玩一玩“摇摆不倒翁”“金鸡独立”等感受力的平衡的体育游戏。
编者注:本文节选自中公2018年教师招聘考试用书《考前冲刺试卷:学前教育(幼儿教育)》,欲了解更多内容,请进入新都商城(http://mall.newdu.Com)了解本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