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招聘考试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77|回复: 0

事业单位考试申论写作:如何用原理效应为理证法夯实基础

[复制链接]

21万

主题

21万

帖子

65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652786
发表于 2017-9-12 15:22:0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中公事业单位为大家带来事业单位考试申论写作《如何用原理效应为理证法夯实基础》,希望可以帮助各位考生顺利通过事业单位招聘考试。更多精彩内容请访问中公事业单位招聘考试网!
提到申论,大家最怕的作文。一则担心审错题,找不准立意;二来即便找到了立意,却不知道该怎么进行论证。从历年来封闭班试卷批改中发现,写作中最常见的便是论证不充分,围绕着一个点绕来绕去,论证方式单一,没有新意。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今天我们来一起学习下分论点常见的论证方法之一——理证法,选取其中大家容易忽略的一个点来切入,如何用原理效应为理证法夯实基础。
1.积累常见原理效应
原理指的是在大量观察、实践的基础上,经过归纳、概括而得出的,既能指导实践,又必须接受实践检验的具有普遍意义的基本规律。效应指的是在有限的环境下,一些因素和一些结果而构成的一种因果现象。常见的原理效应有蝴蝶效应、木桶原理、鲶鱼效应、马太效应、羊群效应、手表定律、刺猬效应、鸟笼效应等等。第一步需要做的就是积累常见的原理效应,弄清楚它所蕴含的道理及代表的涵义。
2.对原理效应进行分类
分类法是我们申论积累素材常使用的方法之一,一般用于热点的积累,我们会按政治、经济、生态、社会、文化五个大类划分,把涉及相同范畴的热点放在一起,方便理解与记忆。对于原理效应我们同样可以采用这样的方法。如马太效应,一般涉及到贫富差距问题时会提到它,如中西部差距、城乡差距等。若需再细化些则可用在新型城镇化建设中,收入分配中。那么不难发现,该效应属于五大类中的社会范畴。再如木桶原理,同样涉及到短板、缺点、问题等核心表述,也可以用来形容资源分配不均、发展不平衡,二则同属一类。
3.原理效应论证方法
可以采用“分论点+过渡+原理效应+社会背景分析+启示”的形式对分论点进行论述。
分论点示例:实现教育公平需要平衡教育资源(分论点)
实现教育公平需要平衡教育资源。教育资源特别是优秀师资的分配不公一直是实现城乡及地区教育水平均衡一大阻碍。正如同木桶原理所说的,一只木桶所盛水的多少并不取决于桶壁上最长的那块木板,而恰恰由桶壁最短的那块木板决定。教育公平也是如此。教育资源的短缺就如同教育落后地区木桶上的那块短板一样,限制了该地区学生接受教育的水平,阻碍了他们拥有更好的发展。因此只有把教育资源均衡分配,才能使他们拥有一样长短的木板,让各地区的孩子拥有相同水平的教育,最终实现教育公平。
相信通过一个简单的示例,大家能够清晰的知道,该如何使用原理效应增强分论点的说服力了吧。其实,申论写作没有大家想象中的那么困难,想要得到高分作文,一要理性看待,不要畏惧;二是积累素材,充实内容;三是善用论证方法,摆故事与讲道理结合,有理有据,高分作文就离你不远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5-7-23 06:42 , Processed in 0.053173 second(s), 8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