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招聘考试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40|回复: 0

事业单位申论热点:“小朋友画廊”

[复制链接]

21万

主题

21万

帖子

65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652786
发表于 2017-9-11 15:36:5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背景资料】
    2017年8月29日,微信朋友圈被名为“小朋友画廊”的活动刷屏。网友每购买一幅画,就向活动组织平台上的“用艺术点亮生命”公益项目捐赠1元钱。活动在吸引点赞的同时,也引发了种种争议。活动方29日回应,该活动不存在所谓的投资商和分成,钱款后续使用情况将进行定期公示。
    【标准表述】
    活动中的36幅画作均由患有自闭症的特殊人群创作,募款金额在一天时间中就超千万元,网络慈善的强大生命力再次被证明。这得益于社会浓厚的爱心善意,也是公众为募捐形式所吸引的结果。此举不但是募捐形式的创新,也是对慈善公益项目本身巧妙的推介,将自闭症这一特殊人群的艺术创作展示在公众面前,增强了社会对他们的理解和关注。
    “小朋友画廊”活动也不乏争议:一方面质疑活动的性质,称其背后存在“分成”,这种怀疑背后,是公众担心慈善公益被商业所利用;另一方面质疑自闭症这个特殊群体是否具有独立创作能力,画作会不会是有人代笔。显然,这与该活动本身对所帮助群体生活状态的展示。
    公益慈善是透明的事业,不管公益组织募捐的目的多么合理,运作方式如何创新,都必须经得起质疑和监督。“小朋友画廊”活动在受到充分认可的同时,争议的声音其实就是监督。如今相关方面的主动回应,可谓是良性互动。
    【具体措施】
    网络募捐创新须经得起质疑,而网络公益慈善也应在质疑中走向成熟。
    第一,慈善公益组织自身要谨守慈善公益伦理,公开透明运作,特别要提高对网络募捐受众心理的把握能力,更好地满足网友捐赠的知情权。
    第二,建立完善的网络慈善募捐监管体系,行政监管机构与网络平台各司其职,对募捐组织资质、项目信息发布、具体形式、款物使用分配等,实施全过程管理与监督,并及时公开,用可靠的机制与程序来涵养社会信任。
    扫描下方二维码获取更多相关资讯
   

4aa1e1d2a659436cd1e5adaa723c432e36.png

4aa1e1d2a659436cd1e5adaa723c432e36.pn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5-2-11 10:16 , Processed in 0.078434 second(s), 9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