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招聘考试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215|回复: 0

特岗教师招聘考试《新课程改革》考点(六)

[复制链接]

21万

主题

21万

帖子

65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652786
发表于 2017-9-5 20:54:2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新课程改革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新课程改革是特岗教师招聘考试笔试重点内容,文都教师考试网给大家整理了新课程改革的部分考点,更多特岗教师内容,请关注文都教师考试网。
    一、传统教学观与现代教学观下的教师教学行为有哪些差异?
    有什么样的教学观,就会产生什么样的教学行为,现代教学观下的教师教学行为与传统教学观下的教师教学行为有着以下明显的差异。
    1、单向性与综合性。传统教学观下,教师的教学信息交流为教师讲,学生听,是一种单向的传输方式。现代教学观下,信息交流为人与人、人与教材、人与网络、人与环境的综合传输,是一种多向性、多层面的相互传输方式。教师的教学行为表现为传输、综合、处理信息的过程。
    2、专制性与民主性。传统教学观中,教师单向拥有权力,教学目标、内容、方法、进程、结果和质量评定等都由教师决定和负责。学生在教师的控制和监督下进行学习,学生的任务和责任是“应试”和接受评定。现代教学观下教师视自己为班集体中的一员,并在必要时提供建议以供学生参考,师生之间情感融洽,团结合作,具有民主性,更具有人文性。
    3、统一性和差异性。传统意义下教学行为具有很强的统一性,讲究统一规格的教育模式。班级组合、课程开设、教学模式、评定途径、人才标准都具有较强的硬性规定,教师以
    纯知识传输为主,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受教师关注不够。现代教学观中,教师由统一规格教育向差异性教育转变,由教学模式化向教学个性化转变。班级设置,可以有固定班级,也可以有按兴趣选修的临时班级;课程开设更具有开放性,结合了地方教材,教学与生产、生活联系更紧密;鼓励学生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学评定,人才标准,更为强调人才的个性化。教师的教学行为的差异性,更适应“因材施教”的古训,更适应时代对人才培养的要求。
    4、承袭性与时态性。受传统教学观的影响,多年来,教师一直沿袭陈旧的教学行为,代代传承延用,不敢创新,唯恐造成重大的教学失误,具有很强的承袭性。新课程理念倡导创新,要求广大教师对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进行不断反思,研究改进,实现自我发展、自我提高,用时代要求不断审视自己的教学行为,在不断创新中,修正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而提高教育教学行为的合理性和有效性,增强“时态性”。这是一种动态的、不断发展变化的行为过程。
    二、教师应该确立什么样的“教学任务观”?
    教师上课要完成哪些任务,应该有一个计划,但教学任务和一般的生产任务有着很大差异,它永远不可能像生产任务那样明确、具体。而且,课堂教学的进程是不宜也近乎不可能精确地以多少分钟来划分的。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又可依据实际情况、反馈的信息对教学任务加以数量上或难度上的调节。确实,教师要研究学生,要对课堂教学的情形作出某种预测,但是,又必须明确:不要试图使自己的预测和课堂上出现的状况完全吻合。假如是经常地完全吻合,反而是一种缺乏创造性的表现。因为每个学生的生活体验、经历、感受不同,只要他们的大脑处在积极的“活跃”状态,总会出现意想不到的“不确定”因素。所以,一节课没有完成预定的具体任务,不值得大惊小怪。
    长期以来,人们已经习惯了在课结束时画上一个“句号”。但是,当学生跃跃欲试、畅所欲言,为某一问题争得面红耳赤、难解难分时,下课铃声响了。这就使课在结束时多了一些“问号”、“省略号”、“感叹号”。
    其实,既定的课堂教学任务是能够觉察到的,是显性的,还有一种隐性的教学任务是我们万万不可忽视的。在充分的讨论和争辩中,在愉快的合作和交流中,在自主的体验和探究中,学生同样也在完成着某种隐性的教学任务。他们在合作中学会合作,在交流中学会交流,在探究中增强探究的能力,不断地形成和积累着经验。这种隐性任务,多是课前没有也无法预料到的,它是一种“生成性”的任务。在一定意义上说,这种隐性任务要比显性的既定的任务更有意义和价值。这就是在大力推进新课程实施的今天,每一位教师都应该确立的“教学任务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4-11-19 22:26 , Processed in 0.056798 second(s), 7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