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招聘考试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52|回复: 0

公务员考试行测练习:阅读理

[复制链接]

21万

主题

21万

帖子

65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652786
发表于 2017-9-4 14:10:5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1.与"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蕴含的哲学道理一致的是( ).
      A.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B.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C.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
      D.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
      2.日前大规模的信贷投款会引起通胀吗?如果经济复苏不明显,而银行系统依然开闸放水,那么大量资金并不能进入实体经济,从而会推高物价指数,并带来通胀,最坏的情况下甚至会形成"滞胀",如果信贷的大规模投入伴随着经济复苏,那么,即使物价指数上涨,也是属于温和健康上涨,和通胀无关.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
      A.通胀的影响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可一概而论
      B.大规模信贷投放与通胀的发生之间并无必然的因果关系
      C.物价上涨的程度,是判断通胀是否发生的主要指标
      D.在经济迅速增长的情况下,通胀是不大可能发生的
      3.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生活在一些大中城市的城中村及近郊的农民,因拆迁一次性拿到高额补偿款而一夜骤富,但新的问题也随之而来,一些人要么大肆挥霍,要么坐吃山空,几年下来,重返贫困,甚至比拆迁之前更为窘迫.毋庸置疑,暴富返贫与理财意识不强、管理能力不足有关.同时也提醒我们,在推进城市化过程中,如何让征地拆迁后的农民获得稳定的保障,制度设计需要更加细致、更科学.
      作者通过这段文字意在强调( ).
      A.暴富返贫主要源于拆迁户们缺乏理财意识
      B.应提高拆迁户管理补偿款的能力以保值增值
      C.政府对于暴富返贫的现象需进行政策干预
      D.征地拆迁后的农民应获得稳定的保障
      4.尽管"负面新闻"关注的是体现冲突、对抗、不和谐的负面题材,报道者对题材的使用角度的表现方式却可能不尽相同,优秀的报道者往往在负面题材中发现积极的因素,即使发现不了积极的因素,也会以建设性的态度处理消极因素,给人以警醒、反思;而蹩脚的报道者面对某些负面题材,会以猎奇把玩的心态进行报道,使人徘徊于感官的刺激当中,难以获得精神的震撼、洗礼与反思,反而会扩大人们对社会的恐惧与不安全感,造成极坏的影响.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
      A.即使负面题材也包含着可供挖掘的积极因素.
      B.报道者是否优秀主要体现在对负面题材的挖掘深度.
      C.对负面题材的处理方式是影响新闻效果的关键因素.
      D.优秀的新闻工作者应该以更为积极的视角处理负面题材.
      5.在电视节目"动物世界"里,有一个生物链的基本准则,说万事万物皆有关联.历史亦然,各事多不相同,然而相通.故我一向主张做学问不必画地为牢,太严守边界.不过,荀子曾说:"人之百事,如耳目鼻口之不可以相借官也.故职分而民不探,次定而序不乱."分类和分工,是人类一个非常重要的创造.个体或群体的人,皆有所能有所不能,故亦当有所为而有所不为.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
      A.君子当有所为,有所不为
      B.要注重发挥团队的力量
      C.在发挥个人或者组织作用时,应扬长避短
      D.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1.答案: D
      【中政解析】:
      "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蕴含的哲学道理是实践出真知."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指练习一千支乐曲之后才能懂得音乐,观察过一千柄剑之后才知道如何识别剑器.只有经过大量实践才能获取真知.所以选择D选项.
      2.答案: B
      【中政解析】:
      据提问可知此题为隐含主旨题.
      文段说明大规模的信贷投款只有在经济复苏不明显的情况下才会形成通胀,而如果信贷的大规模投入伴随着经济复苏则和通胀无关.由此可见,大规模信贷投放与通胀的发生之间并无必然的因果关系,B项符合题意.
      文段始终围绕"大规模信贷与通胀之间的关系"展开,A、C、D三项都没有体现两者之间的关系,且A项"通胀的影响"和D项无中生有,C项理解错误,跟据文段有无通胀都发生在"物价上涨"的情况下,因此得不出该结论.故正确答案为B.
      3.答案: C
      【中政解析】:
      由提问可知为隐含主旨题.
      文段首句指出近年来存在农民拆迁暴富继而返贫的现象,然后用"毋庸置疑"引出了一个观点"暴富返贫与理财意识不强、管理能力不足有关";然后指出,要解决这个问题就要提供稳定的保障和细致科学的制度设计,这是文段的应有之义;言外之意,要达到这样的目的,需要政府进行主动干预,引导拆迁户的行为.故正确答案为C.
      A项和D项均过于片面,都仅就文段中的一句话进行概括;B项仅包括C项政策干预的一方面,过于片面.
      4.答案: D
      【中政解析】:
      据提问可知此题是隐含主旨题.
      材料分号前后分别从正反两面论述了不同报道者对负面题材采取的不同角度及其影响.从"优秀的报道者"和"蹩脚的报道者"的表述,及其报道造成的不同影响,可以明显看出作者所持的态度:对前者的赞赏,对后者的不满.由此可知文段意在说明应该学习优秀报道者对负面题材的处理视角,故选D.A项是从文段表面得出的部分内容,并非作者意图;体现报道者是否优秀的是对负面题材采取的不同视角,而非B项的"挖掘深度";C项引申过度,"影响新闻效果的关键因素"在材料并没有体现.
      故正确答案为D.
      5.答案: C
      【中政解析】:
      文段首先介绍了作者的主张,即万事万物皆关联,随后话锋一转,用转折性关联词"不过"引出了荀子的主张,即一个整体需要分工,需要取长补短.可见,作者意在赞同荀子的主张.故本题选C.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4-11-20 03:27 , Processed in 0.069951 second(s), 7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