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中小学新任教师公开招聘考试教育综合知识标准预测试卷(七)
1.本试卷满分为 150 分。 2.本试卷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为选择题,第二部分为非选择题。
第一部分 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共 30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60 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入括号 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不得分。 1.“教育即生活”“学校即教育”“从做中学”是( )的重要主张。 A.实证教育学派 B.实践教育学派 C.传统教育学派 D.实用主义教育学派 2.教育目的所要回答的根本问题是( )。 A.教育的方向 B.教育为谁服务 C.教育要培养什么样的人 D.教育要怎样培养人 3.( )必须符合培养目标的要求,它是一定学校的培养目标在一定学校课程计划中的集 中表现。 A.课程设置 B.课时分配 C.学科顺序 D.学周安排 4.以分班、分组为目的的所进行的测验是( )。 A.形成性测验 B.安置性测验 C.总结性测验 D.诊断性测验 5.班级管理的根本价值在于( )。 A.控制学生不良行为 B.培养学生良好的纪律 C.创造环境让学生投身学习 D.使学生能服从教师的管束 6.某小学张老师利用晚上时间有偿辅导学生,该老师上班经常迟到、缺课,学校对其进行了多次批评教育无效。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可给予张老师( )的处理。 A.批评教育 B.经济处罚 C.行政处分或者解聘 D.拘役 7.《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校体育工作的若干意见》指出,加强学校体育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把( )作为学校教育的基本目标之一。 A.促进学生心理健康 B.增强学生体质 C.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D.增强学生锻炼意识 8.我国正式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的时间是( )。 A.1957 年 B.1982 年 C.1986 年 D.1990 年 9.进城打工的张某夫妇超计划生育一女孩,今年已满6岁,由于没有准生证,他们临时住所 附近一所小学及当地教育局拒绝接受该孩子入学,学校和教育局的行为违背了( )。 A.《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 B.《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计划生育法》 10.《中小学幼儿园安全管理办法》不适用于下列哪项? ( ) A.普通中小学 B.幼儿园(班) C.中等职业学校 D.成人高等教育 11.决定教育性质的根本因素是( )。 A.政治制度 B.文化传统 C.生活方式 D.经济水平 12.实用主义教育学的代表人物是( )。 A.杜威 B.赞可夫 C.凯洛夫 D.赫尔巴特 13.认为道德教育的目的在于促进儿童道德判断力的发展,并强调道德两难问题的运用的 德育模式是( )。 A.体谅模式 B.认知发展模式 C.价值澄清模式 D.社会学习模式 14.“不陵节而施”所体现的教学原则是( )。 A.启发性原则 B.因材施教原则 C.疏导原则 D.循序渐进原则 15.学校全面实现教育目的的基本途径是( )。 A.班主任工作 B.教学管理 C.思想品德教育 D.学科教学 16.衡量和评价教育实施效果的基本依据和标准是( )。 A.教学目标 B.培养目标 C.教育目的 D.教育方针 17.把对集体和个人的管理结合起来的班级管理模式是( )。 A.常规管理 B.民主管理 C.平行管理 D.目标管理 18.课外活动不包括( )。 A.社会活动 B.文学艺术活动 C.科技活动 D.选修课 19.渗透在生产、生活过程中的口授身传生产、生活经验的现象,称之为( )。 A.自然形态的教育 B.自我教育 C.家庭教育 D.社会教育 20.孔子提出“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学记》中“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说的都是( )。 A.因材施教 B.启发式教学 C.教学相长 D.寓教于乐 21.最重要和最良性的学习动力是( )。 A.学习兴趣和教师的期待 B.学习兴趣和远大的理想 C.教师的期待和远大的理想 D.教师的期待和家长的期待 22.中学生随着身心的迅速发展,开始积极尝试脱离父母的保护和管理,渴望自己的行为像 成人,不愿意被当作孩子看待。 这说明学生心理发展具有( )。 A.平衡性 B.独立性 C.闭锁性 D.动荡性 23.在正常情况下,学生对违反校纪和违反社会公德的行为,具有耻辱感、负罪感和自责感, 因而能够遵守社会道德规范和学校纪律。 但有一部分学生却往往将自己融于某群学生整体之 中,导致自我导向功能的削弱或责任感的丧失,做出一些个人单独活动时不会出现的行为,他 们喜欢集体起哄、相互打闹追逐、甚至成群结伙地故意破坏公物、打架斗殴等。 这种现象属于( )行为。 A.责任分散 B.从众现象 C.去个性化 D.群体促成 24.在技能的形成过程中,练习中期会出现进步暂时停顿的现象,在心理学上称为( )。 A.抑制现象 B.挫折现象 C.高原现象 D.螺旋现象 25.形成守恒概念,出现了零散的可逆运算的认知发展阶段是( )。 A.感知运动阶段 B.前运算阶段 C.具体运算阶段 D.形式运算阶段 26.下列关于思维的间接性表现的表述,错误的是( )。 A.对根本不能直接感知的事物加以反映 B.在对现实事物认识的基础上,做出某种预见 C.从部分事物的联系中,找到普通的、必然的联系 D.对不在眼前、没有直接作用于感官的事物加以反映 27“元素周期表”学习深化了学生对以前所学的“元素化合物”等知识的理解,这种迁移属 于( )。 A.顺向、正迁移 B.顺向、负迁移 C.逆向、负迁移 D.逆向、正迁移 28.某学生性格过分内向,害怕在社交场合说话,觉得自己说话不自然,说话时不敢抬头,不 敢正视对方眼睛。 这属于( )。 A.焦虑症 B.抑郁症 C.强迫症 D.恐惧症 29.关于考试焦虑症的处理,错误的说法是( )。 A.考试焦虑症必要时可以用心理治疗配合抗焦虑的药物来处理 B.学业压力和考试焦虑会形成恶性循环,令考试焦虑症越来越严重 C.考试焦虑症的形成原因主要是学生内部的压力,所以只要处理好学生的心态和观念就 可以了 D.系统脱敏法是治疗考试焦虑症的方法之一 30.下列现象中属于第二信号系统的活动是( )。 A.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 B.婴儿吃奶 C.望梅生津 D.谈虎色变 二、判断选择题(共 15 小题,每小题 1 分,正确的涂 A,错误的涂 B) 31.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对未成年人的法制教育负有主要责任。 A.正确 B.错误 32.教师的平均工资水平应当高于当地公务员平均工资水平的二至三倍。 A.正确 B.错误 33.班主任李某将全班学生的期末考试成绩排名张贴在教室里,其做法不正确,侵犯了学生 的隐私权。 A.正确 B.错误 34.遗传在影响人的身心发展诸因素中起着主导作用。 A.正确 B.错误 35.在教学活动中,随着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教师的作用下降,教师的压力也随之减小。 A.正确 B.错误 36.上课听讲、师傅带徒弟、母鸡带小鸡都是教育现象。 A.正确 B.错误 37.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民风民俗等都可以作为课程资源。 A.正确 B.错误 38.学习是指由经验引起的个体相对持久的变化。 A.正确 B.错误 39.根据埃里克森的心理发展阶段理论,小学生经常思考“我是谁”这种问题。 A.正确 B.错误 40.学习困难的学生就是智能不足的学生。 A.正确 B.错误 41.场依存的学生更多地希望得到教师和同学的认同。 A.正确 B.错误 42.学生学会在听课和看书时如何做笔记属于策略性知识。 A.正确 B.错误 43.动作技能与肌肉运动有关,与大脑无关。 A.正确 B.错误 44.处于习俗道德水平阶段的学生道德判断的标准依赖于老师、家长等权威。 A.正确 B.错误 45.按照操作条件反射的观点,行为之所以发生变化的条件是模仿。 A.正确 B.错误
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
三、填空题(共 15 小题,每小题 1 分,共 15 分) 46.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主要内容包括________、________、劳动与技术教育、社会实践与 社区服务等。 47.教学评价是依据________对教学过程及结果进行有系统的收集、综合,并进行价值判断 的过程。 48.不按照年龄,按学生学习兴趣、个人学习能力来划分班级管理,属于________。 49.《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第三十四条规定,教育教学工作应当符合教育规律和学 生身心发展特点,面向全体学生,教书育人,将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有机统一在教育教学活 动中,注重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________。 50.《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三十八条规定,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招用未满________的未成年人,国家另有规定的除外。 51.《福建省“十三五”教育发展专项规划》指出,加快________内涵建设,从大众化迈向普及 化,实现有特色、高水平发展。 同时,更加注重惠及民生,实行普通高中免费教育,实现12年免费教育。 52.《中小学教师 职业道德规范》(2008 年修 订) 指出 ,________,志存高远 ,勤恳敬业 , 甘为人梯,乐于奉献。 对工作高度负责,认真备课上课,认真批改作业,认真辅导学生。 不得敷衍 塞责。 53.我国学校德育的主要内容是________、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 54.只要给学生足够的时间,他们就能将所教授的知识都学会,这是布卢姆的________教育理论。 55.“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反映了教师劳动的________。 56.沿不同方向走探求多种答案的思维形式是________。 57.个性心理特征主要包括能力、________、________。 58.个体发展过程总在一定年龄阶段所形成的一般的、典型的、本质的特征称为________。 59.根据迁移的性质不同,即迁移的影响效果不同分为________和________。 60.回忆是大脑提取并输出信息的过程,它有两种水平为________和________。 四、论述题(共 2 小题,每小题 10 分,共 20 分) 61.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是上好课,怎样的课才算是好课? 请论述之。 62.试论如何根据遗忘规律,正确地组织复习以促进知识的保持。 五、材料分析题(共 5 小题,共 40 分,其中 63 题 7 分,64 题 6 分,65/66/67 题各 9 分) 63.阅读案例,按要求作答。 王生英是河南省林州市横水镇卸甲平村小学教师,是中国版的乡村女教师,首届全国教书 育人楷模。 一次选择,让她视教育为一生的使命。 1985 年,她丈夫在外地承包了建筑工程,想让 她一起去,这样挣钱比在家里教书强一百倍。 可她想:“我走了,学生咋办? 我咋能撇下他们不管 呢? ”丈夫劝不动她,自己一人去了工地。 后来丈夫仍不甘心,写信让她再考虑考虑。 “有啥考虑 的,我不去,我不能让学生们没有老师。 ”她回信,“我们山里人不光是缺钱,更缺知识和文化 呀! ”一句承诺,让她不放弃任何一个学生。 山里的雨水总是那么多,又来得那么急,校舍更破 旧,挡不住风,遮不了雨。 连续下雨,教室不安全已不能上课,学生问:“王老师,咱们不上课了? ” 她回答说:“教室不能用了,去你们家里教。 ”此后一连 20 多天,王老师每天都顶着风、冒着雨, 跑遍全村,挨家挨户给学生上课,不落下一个孩子,就这样,王老师没有耽误过学生一节课。 问题:运用《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2008 年修订)角度对此案例进行分析评价。 64.阅读案例,按要求作答。 小明是班长,班主任要求他放学后“留意”那些常去网吧同学的去向,并及时报告老师。 后 来,发展到上课有哪些人玩手机,做作业有哪些人抄袭之类的事,都要他暗中“监视”定期汇报。 一段时间下来,班主任老师“无事不晓”,同学们个个“心中忐忑”。 于是小明渐渐被同学们疏远 了,他开始感到孤立、孤独;而自从发现小明是老师的“眼线”之后,连最要好的朋友也离他而 去,小明内心感到前所未有的迷茫。 问题:请你结合新课程的相关理念,对此案例进行分析。 65.阅读案例,按要求作答。 小伟上课经常找人说话,做小动作,干扰课堂秩序,也不做作业。 这天上班主任的课,老毛 病又犯了,班主任非常生气,厉声对小伟说:“你的课别上了,把家长叫来。 什么时候来了,什么 时候上课”。 说完把他推出教室,关上了教室的门。 小伟不敢回家,只好在教室外站着。 这时正 好校长路过,问清缘由后,把小伟送回了教室。 事后校长把老师找去办公室,提出了批评。 问题:请你运用教育学、教育心理学和义务教育法的理论知识做出分析:校长的处理对不 对? 班主任老师和小伟同学应该怎么做? 66.阅读案例,按要求作答。 冯亮和丁明是初二的学生,最近两个人都有些心事,于是凑在一起聊天…… 冯亮:你说咱们已经快要和爸爸一样高了,可父母还老是把我们当小孩看,什么都管。 丁明:可不是吗,吃饭要管,穿衣服要管,去哪玩要管,放学回家稍晚就唠叨个不停…… 真 烦! 有时他们让我做什么,我偏不听他们的话。 丁明:最近一段时间,我的情绪似乎失控了,今天的课堂演讲,我紧张得要命,生怕在老师 同学面前出丑。 冯亮:我发现了,你脸都红到脖子根了。 丁明:不光这样,有时候高兴起来,我就跟飞上天似的,觉得无所不能;可是难过起来,又像 被打入十八层地狱…… 冯亮:我也一样,就比如每次跟女同学打招呼,我莫名其妙地心跳加速,感觉既紧张又害羞,以前不是这样。 丁明:有时候也会担心自己在别人眼中形象不好,譬如不够帅之类的。 冯亮:还有不够优秀,能力不强等,我特别希望在别人眼中是一个聪明、有实力的人。 丁明:我特理解你,这种感觉我也有,而且特想跟人倾诉,但就是不知道该跟谁说。 问题: (1)上面两位同学的对话,反映了中学生青春期心理发展的哪些特点? (4 分) (2)作为老师,你会对他们提出哪些建议? (5 分) 67.阅读案例,按要求作答。 1968年,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罗森塔尔等人做了一个实验。 研究者从小学每个年级中抽出 部分学生进行了一个非言语智力测验,并告诉教师这个测验能预测学生未来的智力发展。 在抽 出的部分学生中随意抽取 20%的学生的名字,告诉教师这些学生是有发展潜力的。 过了 8 个月 之后对这 20%的学生重新测试,发现这些学生在各方面都获得了较大的进步,成绩明显提高。 问题:请运用心理学知识对该案例进行分析。 [NextPag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