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招聘考试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282|回复: 0

教师资格证面试《声音的产生与传播》答辩题目与解析

[复制链接]

21万

主题

21万

帖子

65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652786
发表于 2017-8-29 15:50:0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17年下半年教师资格证笔试报名时间是9月5日-8日,考试时间是11月4日。小编为广大考生整理了教师资格证面试《声音的产生与传播》答辩题目与解析相关内容,请学员们及时规划复习时间!更多教师资格考试内容持续更新中,请考生及时关注文都教师考试网(jiaoshi.wendu.com)。
    第一题
    噪音在生产和生活中很常见,请举例说出如何减少噪音影响的方法?【专业知识问题】
    【参考答案】
    从物理学角度来讲,物体作无规则的振动所产生的声音为噪声。根据声音从产生到引起听觉的三个阶段,控制噪音也可以从三个阶段出发。一、声源,如摩托车排气筒中的消音器;二,传播途径,如公路两旁密植树木,起到阻隔的作用;三,耳膜的振动引起听觉,如佩戴隔音耳机等。
    第二题
    请你简要介绍一下音调和响度的区别?【专业知识问题】
    【参考答案】
    音调:人耳对声音高低的感觉称为音调,音调跟发声体振动的频率有关系。频率越大,音调越高;频率越小,音调越低。
    响度:人耳感觉到声音的大小为响度,跟发声体的振幅有关。振幅越大,响度越大;振幅越小,响度越小。响度还跟距离发声体的远近有关系。声音是从发声体向四面八方传播的,越到远处越分散,所以人们距发声体越远,听到的声音越小。如果能够想办法减少声音的分散,就可以使声音的响度更大些。
    第三题
    在物理实验和科学探究中,如何能保证“以学生为主体”?【教学论问题】
    【参考答案】
    物理实验和科学探究不仅是物理教学中的重要内容和学习方式,也是《课程标准》下的物理教学中的教学目标。“以学生为本”或“以学生为主体”就是指在教育教学实施时要以学生为核心,以学生为主体。
    “以学生为主体”就需要将科学探究的主动权教给学生。科学探究是学生在物理课程或现实生活的情境中,通过自己去发现问题、调查研究、动手操作、表达与交流等探究活动,获得知识、技能、方法的学习方式和学习过程。
    同时,在整个课堂中,都要将物理的实用性贯穿全文。使物理贴近学生生活、联系社会实际。启发引导学生去发现生活中的物理,并运用所学不断的结合实际,更好的理解生活,甚至创造更好的生活。以此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和主人意识。
    更多教师资格最新消息,敬请关注文都教师考试网!
    >>>推荐阅读:直播|2017下半年教师资格考试轻松过关系列课
    >>>推荐阅读:2017下半年全国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笔试)公告汇总
    >>>推荐阅读:2017下半年教师资格考试报名入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5-9-26 20:43 , Processed in 0.061621 second(s), 8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