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招聘考试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50|回复: 0

公务员考试每日练习:阅读理解

[复制链接]

21万

主题

21万

帖子

65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652786
发表于 2017-8-8 13:24:4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1.如果哪一所学校出现了教师剽窃的丑闻,对学校而言,肯定是件丢脸面的事.它使人们对该校的教学质量和师德持怀疑态度,进而影响学校的声誉.尽管社会上出现了一些学术剽窃事件,但只有少数学校给予剽窃者严肃的处理.对此,人们不禁要问:为人师表的教师还去抄袭、剽窃别人的作品,做学生的该如何想?学生作弊,学校肯定会给予一定处分,甚至开除.为什么老师剽窃,学校就不处理呢?
      这段话主要告诉我们( ).
      A.学校的袒护是教师剽窃的原因之一
      B.学校应该象处分作弊学生一样处分学术剽窃的老师
      C.学校严惩剽窃者是解决剽窃事件出现的最佳途径
      D.学校因各种原因袒护进行剽窃的老师
      2.关于利用太阳能的研究已经有几十年的历史了,可它至今没有走进寻常百姓家.要使太阳能真正达到实用水平,从技术上需要解决两个问题:一是要提高太阳能光电变换效率并降低其成本,二是要实现太阳能发电与现在的电网联网.从社会政策上也需要解决两个问题:一是要获得普通百姓对清洁能源的支持,二是要获得政府对太阳能发电的前期投入.
      "太阳能至今没有走进寻常百姓家"有诸多原因,选出其主要原因的一项是(   ).
      A.在提高太阳能光电变换效率,并降低其成本方面尚不理想
      B.太阳能发电与现在的电网尚未成功联网
      C.普通百姓对清洁能源还没有达到认可的程度,政府的前期投入也还不够
      D.目前尚未提供建造太阳能发电站的足够面积
      3.问题的价值在于去解决.发现问题是前提.问题贵在发现,也难在发现.关键是要有问题意识,培养科学的思维方式.研究问题是关键.俗话说得好:"药对症一张方,不对症用车装."研究问题必须"研"到点子上、"究"在关键处.解决问题是目标.能够发现问题是有水平,善于解决问题则是高水平.解决问题是发现问题、研究问题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解决问题既要找到"破"的角度,更要找到"立"的基点,"因风吹火,照纹劈柴".
      这段文字意在强调(  ).
      A.发现和研究问题不如解决问题重要
      B.解决问题是问题的价值的真正体现
      C.解决问题是发现和研究问题的归宿
      D.解决问题先要找到突破点和立论点
      4.《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修订草案)》明确规定,赡养人应履行对老年人经济上供养、生活上照料和精神上慰藉的义务,照顾老年人的特殊需求.应当关心老年人的精神需求,不得忽视、冷落老年人,与老年人分开居住的赡养人,应当经常看望或者问候老年人.而专家表示,应当大力倡导赡养人经常看望慰问老人,但如何入法,语言上要仔细推敲.
      下列作为选文标题最恰当的一项是( ).
      A.请关注老年人的精神赡养
      B."常回家看看"如何入法
      C.精神赡养是道德更是法律
      D."常回家看看"或入法律
      5.历史书法家多雅人高士,故所能风度潇洒,韵味醇古,于笔墨以外,则有一种静穆之气,幽雅之思,为常人凡夫所不及.此即将人格移入于作品之中,使之人格化,故能感人最深而为书法之上上乘也.
      根据这段话,作者想告诉我们( ).
      A.人品影响作品
      B.作品影响人品
      C.人品比作品重要
      D.作品比人品重要
      1.答案: B
      【中政解析】:
      根据提问"告诉"一词可知本题为隐含主旨题.
      材料首先阐述了学校对于老师剽窃的处理情况,进而对此提出疑问,这个疑问就是材料要表达的内容,即同样是剽窃,学校应当处分学生,也应当处分老师,B项是对此观点的同义替换.A项没有抓住疑问的重点;C项"最佳途径"无中生有;D项观点无法从材料推出.故正确答案为B.
      2.答案: A
      【中政解析】:
      根据提问可知该题为考查原因的细节判断题.材料为典型的"总分"结构,先提出太阳能没有走进寻常百姓家的事实,后从技术和社会政策两方面来分析原因.仔细分析这四个原因,可知技术问题应该是基础,只有技术得以解决了才能促进"社会政策问题"的解决;而在技术问题上,最关键的问题是"要提高太阳能光电变换效率并降低其成本",因为只有效率提高和成本降低了,才能够有"与电网联网"的可能,A选项最符合题意.D项在文中并未体现.故正确答案为A.
      3.答案: B
      【中政解析】:
      文段的结构是总分式,层次很清晰,第一句是总论点——"问题的价值在于去解决";接着是三个分论点——"发现问题是前提""研究问题是关键""解决问题是目标".A项是否定句式,这种句式一般不选作主旨句,因为不够直接,比较一下B项的正面肯定式表述,就很容易排除了;C项是最后一个分论点,D项是最后一个分论点的分论点,都不选.所以选B. ‘
      4.答案: D
      【中政解析】:
      据提问知此题为标题选择题.
      文段首先大段引用《老年人权益保障法(修订草案)》中的有关规定,最后提出观点,即"如何入法,语言上要仔细推敲".A项没有提到入法问题.C项文中并未出现精神赡养的道德意义.需要入法的是赡养人看望慰问老人的问题,即"常回家看看".然而B项"如何入法"不准确,文段并没有集中笔墨讨论如何入法的问题.D项由于文中是修订草案,所以说"或入法律"是准确的.
      故正确答案为D.
      5.答案: A
      【中政解析】:
      据提问可知此题是隐含主旨题.
      作者并没有将作品与人品进行比较,可排除C、D两项;作品是书法家艺术的成果,只能是人品影响作品,"使之人格化",作品反映人品,排除B,故正确答案为A.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4-11-20 09:46 , Processed in 0.057875 second(s), 7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