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招聘考试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65|回复: 0

2017小学教师资格综合素质:阅读理解能力(六)

[复制链接]

21万

主题

21万

帖子

65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652786
发表于 2017-7-20 20:50:5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17年下半年教师资格证笔试考试时间是11月4日,小编为广大考生整理了2017小学教师资格综合素质:阅读理解能力(六)相关内容,适合学员们在备考的过程中仔细研读,希望对大家的复习有所帮助!更多教师资格考试内容持续更新中,敬请关注文都教师考试网(jiaoshi.wendu.com)。
    教师资格证考试小学综合素质考点:阅读理解能力(六)
    ——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根据教师资格证考试大纲的要求,《小学综合素质》阅读理解能力这一节需要准确而有条理地进行推理、论证。
    “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是指,作者通过一定的材料所表达出来的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和思想倾向,表现为文章的中心思想或作者的创作意图。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是文章思想内容的核心,也就是文章的意旨。
    一、作者的观点态度
    所谓“观点”,就是作者对事物所持的看法:所谓态度,就是指作者在文中所表现的思想倾向和感情倾向,包括肯定与否定、爱与憎、褒与贬,以及某种程度的保留等等。
    作者的观点态度,在不同类型的文章中有不同的表现形态。一般说来,论说性的文字是明朗的、直抒的,而文学作品则比较含蓄。论说性的文章中,中心论点、分论点以及特定论述,就是作者在文中的主要观点。叙述性的文学作品,一般以写人、叙事、写景见长,观点态度等不直接说出,但是可以通过分析概括性语句、作者评述、引用材料等捕捉到。
    二、分析概括作者观点态度的途径
    1.从概括性强的句子入手
    有的文章的观点是直接表述的.抓住了概括性强而又表达某种看法的句子.就抓住了作者的观点态度。
    2.从文中运用的材料入手
    文中运用的材料.不论是事实还是文献资料,总是要表达一定的观点的。因此,从分析材料人手,是分析概括作者观点态度的重要途径。
    3.从作者的评述入手
    有时候,作者把自己的观点态度隐含在具体的评述之中而不直接说出。这就要求从分析具体的评述入手,提出精要.作出概括。
    三、作品的鉴赏与评价
    赏析评价是指对阅读材料的体验与评价,包括对材料的思想内容、表现形式、写作风格等的评价,强调的是通过对作品中形象的分析,或者是对重要语句丰富含义的理解,也可以是对精彩语句表现力的品位。欣赏作品的形象,领略作品的内涵与艺术魅力。
    作品的形象是表达文章内容与主旨的载体,形象多种多样,根据作者写作侧重的不同而有所区别。可以是具体的人.也可以是具体的物,可以是一处景致,还可以是一个画面、一个意境等等。人物形象主要通过描写人物的语言、动作、外貌、神情以及心理活动等等来刻画人物的性格特征。景物主要是通过时间顺序、空间顺序以及逻辑顺序变换描写角度,运用不同的描写方法描摹景和物的特点,以此来寄托作者的情感。一般形象都有寓意,即作者为什么要刻画这一形象,在文章中有什么作用,通过这一形象寄托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作品的内涵.通常是作品中表现出来的观点、写作意图或思想感情倾向等等,往往借助重要句子来体现文章的主要价值。通过分析人物形象,赏析作品内涵,进而领略作品的艺术魅力。
    更多教师资格最新消息,敬请关注文都教师考试网!
    >>>推荐阅读:2017下半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证考试科目
    >>>推荐阅读:2017年上半年教师资格证面试真题及解析
    >>>推荐阅读:中学教师资格各学科知识历年真题“1”元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5-9-26 22:03 , Processed in 0.045896 second(s), 8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