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招聘考试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40|回复: 0

2017年中国人民银行校招模拟练习(11.13)

[复制链接]

21万

主题

21万

帖子

65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652786
发表于 2017-7-15 17:20:1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定义:①群体互补效应:由不同年龄、专业、智能水平、气质类型的人才有机地组成一个结构合理的人才群体,达到知识互用、能力互补,使只有专才的个体,变成多能的人才群。②群体协调效应:在结构合理的人才群体中,逐步形成了群体每个成员共同遵守的良好的道德规范和传统作风,以此调节和协调群体中个体与个体、个体与群体、群众与社会的关系,并影响和控制整个群体,使群体的力量和功能得到维护和加强。③群体感应效应:在结构合理的人才群体中,人才之间在目标上志同道合,在学风上互相感染,在学术上互相影响,同心同德,紧密团结,创新意识和创造思维不断激化和强化,形成对人才创造特别有利的“微型气候”。典型例证:(1)某大学有效整合资源,在校内外组织多方面人才,团结协作,集体攻关。(2)正因为好大学有优良的校风和传统,所以人人才都想上好大学。(3)小李做事低调,从不张扬。上述典型例证与定义存在对应关系的数目有(  )。
    A.0个
    B.1个
    C.2个
    D.3个
    【答案】C
    【解析】例证(1)中“整合资源”“集体攻关”的行为属于定义①中的“知识互用、能力互补”,即例证(1)和定义①对应。例证(2)中人人之所以想上好大学的原因是好大学有优良的校风和传统,形成了“对人才创造特别有利的‘微型气候’”,即例证(2)与定义③对应。例证(3)中小李的行为只是其个人的行事方式,并未涉及群体,故不与题干中的定义对应。因此,本题答案为C选项。
        
            相关新闻:
        
        2016年各银行、农信社招聘历年/模拟/考点试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5-9-25 21:50 , Processed in 0.060490 second(s), 7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