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招聘考试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49|回复: 0

银行校园招聘考试(行测篇)——言语理解与表达(四)

[复制链接]

21万

主题

21万

帖子

65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652786
发表于 2017-7-15 15:25:2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第四类:细节题
    细节题在银行招聘考试中较为频繁出现,务必要仔细研究题目,看它是怎么出的,找出做题规律。正确选项的特点一般有:
    (1)能找到答案,但是不可能与原文一模一样,而是不同的词语和不同的句子表达相同的意思。(改写一般是答案)
    (2)一切严格按照原文,不要按照自己的想象发挥。
    (3)细节是为了论证作者观点的,不管是例子还是引用的事实都体现着主旨。所以要每一处细节,作者不是用来支持自己的,就是批判的。它们和前后都是有联系的,比如因果、类比等。要跳出这个细节,明白这个细节是为什么主题服务。
    错误选项的特点:词性替换、因果颠倒、概念缩小或扩大、偷换概念、未提到、绝对化、成语、谚语字面意思为错。
    第一,细节题,你要首先知道这个题的考点在原文哪个位置上,要找到考点,这是第一个要做到的。
    第二,要仔细的看原文是怎么说的,原文相关的几句话,要保证看明白,不能光看对应的一句话,一般要把对应的前后两三句看看,保证你的理解不是太片面。
    第三,要仔细推敲问题是怎么提问。大家做题,更多的是看文章是怎么说的,但是往往忽略是题目是怎么提问。提问方式,提问的重点就显得格外的重要,很多的时候都是原文看懂了,但是解错了,因为题目没有看,提问的重点没有看明白。
    第四,体会细节题正确答案和干扰项目涉及的基本的特点。简单的说,正确的答案:一、要必须和文章讲的意思要完全的符合,不能有丝毫的偏差。二、正确的答案必须要回答问题。
    干扰项一般而言,有三个基本的特点:第一,它和原文讲的真正的意思之间有一点点的区别,而我们的考生往往忽略了细微的区别。第二,干扰项,你会发现它跟原文讲的一模一样,你仔细看问题就会发现它和意思不相关,问题问的重点和它是不相关的。第三,这个特点经常出现,但不是百分之百的,干扰项经常出现文章当中的原词的表达,一般而言,往往不是答案。这样的话,我们就知道这些题的正确答案的特点,这样的话,我们在考场当中,进行排除的数据有基本的依据了。
      (真题回顾)专家认为,如果汽车技术行业经过长年的研发能降低3%的油耗,就可以算是非常显著的研究成果了;但即使是能降低3%的油耗,对实际生活中的消费者来说也不太明显。而且汽车生产厂家在不影响加速动力性能情况下,已经在尽量省油,目前生产的汽车在节油和动力方面的效果已经达到了最佳配置化。
    根据这段话,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汽车消费者对能否节约3%的汽油不在乎
    B.目前生产的汽车已经达到了最佳的制动效果
    C.无论汽车技术怎么发展,节油效果都不会很显著
    D.在节油和动力的最佳配置比方面再寻求突破难度很大
    此题应选D,为细节推断题, A中的不在乎是对文中“不太明显的”偷换。
    (真题回顾)自然资源稀缺,产权就非常重要。因为产权明确,人们再也不会超负荷放牧。到发达国家农牧业地区看过的人都知道,分割牧场使用的都是铁丝网,这完全是君子界线,堵不住小人,但在一个法制的社会,这种防君子不防小人的界线,是具有法律权威的。难怪有一本书说铁丝网是十九世纪人类社会十大发明之一。
    下面不符合这段话所表达的意思的是( )。
    A.产权的划分要有法律来保障
    B.铁丝网只是在法律社会才起作用
    C.法律能约束君子但不能约束小人
    D.产权明确可以防止自然资源的过度开发
    答案选C。这段话的主旨句是“产权明确可以防止自然资源的过度开发”。而C选项是居中一句话“铁丝网,这完全是君子界线,堵不住小人”的误解。注:否定性提问的题目一般是不太可能选主旨句。
       
            (未完待续)
       
            如果想了解更多考试资讯、银行考试试题以及面试经验等相关内容,银行招聘考试网为您提供无限资源助您备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5-9-25 22:59 , Processed in 0.064818 second(s), 8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