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哪种方法不利于缓解或调整幼儿激动的情绪( )
A. 转移注意力
B. 斥责
C. 冷处理
D. 安抚
2.适合幼儿发展的内涵是指( )
A. 追随幼儿的兴趣
B. 任其自由发展
C. 跟随幼儿的发展
D. 适合幼儿发展规律与特点
3.某教师针对不同发展水平的幼儿提供了不同难度的操作材料,这遵循了( )
A. 整体性原则
B. 因材施教原则
C. 活动性原则
D. 直观性原则
4.由于幼儿的肌肉中水分多,蛋白质及糖原少,不适合他们的运动项目是( )
A. 拍球
B. 投掷
C. 长跑
D. 跳绳
5.幼儿教师最重要的素质是( )
A. 知识丰富
B. 会讲故事
C. 会弹琴画画
D. 关爱幼儿
6.冬冬边玩魔方边自己小声嘀咕:“转一下这面试试,再转这面呢?”这种语言被称为( )
A. 角色语言
B. 自我中心语言
C. 对话语言
D. 内部语言
7.根据《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规定,幼儿园体育的重要目标是( )
A. 培养运动人才
B. 获得比赛奖项
C. 培养幼儿对体育的兴趣
D. 训练技能
8.有的幼儿擅长绘画,有的善于动手操作,还有的很会讲故事。这体现的是幼儿( )
A. 能力类型的差异
B. 能力发展早晚的差异
C. 能力发展速度的差异
D. 能力水平的差异
9.婴幼儿手眼协调的标志性动作是( )
A. 无意触摸到东西
B. 握住手里的东西
C. 伸手拿到看见的东西
D. 玩弄手指
10.提出“教育即生活”的教育家是( )
A. 卢梭
B. 杜威
C. 蒙台梭利
D. 福禄贝尔
11.“成熟势力论”的提出者是心理学家( )
A. 霍尔
B. 华生
C. 格塞尔
D. 施太伦
12.儿童在每个年龄阶段形成并表现出来的一般的、典型的、本质的心理特征被称为( )
A. 儿童发展的年龄特征
B. 儿童生理发展的年龄特征
C. 儿童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
D. 儿童身心发展的年龄特征
13.手眼协调出现的主要标志是( )
A. 手能持续抓握
B. 能用手抓住看到的物体
C. 看到物体后,又把视觉指向自己的手
D. 看不见玩具而只听到玩具的声音,就能伸手抓住玩具
14.儿童在2~3岁时,掌握代名词“我”,标志着儿童( )
A. 自我评价的萌芽
B. 自我体验的萌芽
C. 自我控制的萌芽
D. 自我意识的萌芽
15.当孩子情绪十分激动,又哭又闹时,有经验的幼儿教师和妈妈常常采取暂时置之不理的办法,结果孩子自己会慢慢停止哭闹。这种帮助孩子控制情绪的方法是( )
A. 转移法
B. 冷却法
C. 反思法
D. 自我说服法
16.我国学前教育机构名称被定为蒙养院是在( )
A. 民国初年
B. 辛亥革命
C. 清朝中期
D. 清朝末年
17.学前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是( )
A. 学前教育内容
B. 学前教育方法
C. 学前教育问题
D. 学前教育现象和问题
18.学前教育行动研究的目的是( )
A. 发现学前教育规律
B. 解决学前教育问题
C. 解释学前教育现象
D. 解释学前教育因素
19.有关学前教育对儿童发展作用的正确观点是( )
A. 决定发展
B. 没有作用
C. 参与和促进发展
D. 说不清
20.关于学前教育价值的正确观点是( )
A. 儿童身体发展价值
B. 儿童积极情感发展价值
C. 儿童学习的价值
D. 个体发展价值和社会发展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