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招聘考试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78|回复: 0

2016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心理学第六章判断练习题

[复制链接]

21万

主题

21万

帖子

65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652786
发表于 2017-7-9 23:07:0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为了帮助大家更好的备战2016年教师招聘考试教师网特为考生整理了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心理学第六章判断练习题,考生多做题有利于查缺补漏。
    1、奖励与惩罚可以对个体的态度与品德的形成起到一定的作用。( )
    2、影响态度与品德学习的一般条件有外部条件和内部条件。( )
    3、态度与品德作为社会学习的一项内容,可以通过观察、模仿榜样的行为而习得。( )
    4、态度与品德的实质是相同的。( )
    5、皮亚杰采用“道德两难故事法”,提出道德发展阶段论。 ( )
    6、态度与品德两者所涉及的范围不同。( )
    7、柯尔伯格认为年龄与道德发展阶段成正比关系。( )
    8、道德具有社会共同性,因此不具有阶级性。( )
    9、品德是先天形成的。( )
    10、发展到自律道德阶段的儿童开始认识到规则是绝对的,一成不变的。( )
    参考答案
    1、正确。
    2、正确。
    3、正确。
    4、正确。
    5、错误。不是皮亚杰,是柯尔伯格。
    6、正确。
    7、错误。年龄与道德发展阶段有一定的关系,但不完多对应。
    8、错误。道德虽有其社会共同性,但在阶级社会里,人们的社会关系具有鲜明的阶级性。这种社会关系的阶级性决定了道德的阶级性,表现为各个阶级都是以自己的道德观念来维护自己的阶级利益,各阶级的道德都是其社会经济地位和利益的反映。
    9、错误。品德的形成具有后天性,人的品德既不是与生俱来的,也不是从他自身中产生和发展的,而是在后天的社会环境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10、错误。发展到他律阶段的儿童开始认识到规则是绝对的,一成不变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5-5-15 18:00 , Processed in 0.064878 second(s), 14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